歡迎來到裝配圖網! | 幫助中心 裝配圖網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首頁 裝配圖網 > 資源分類 > DOC文檔下載  

滬粵版八年級第八章《力和機械》單元測試卷及答案.doc

  • 資源ID:2920522       資源大小:67KB        全文頁數(shù):11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2積分
快捷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支付寶登錄   QQ登錄   微博登錄  
二維碼
微信掃一掃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2積分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查詢和重復下載(系統(tǒng)自動生成)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驗證碼:   換一換

 
賬號:
密碼:
驗證碼:   換一換
  忘記密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滬粵版八年級第八章《力和機械》單元測試卷及答案.doc

滬粵版八年級第八章《力和機械》單元測試卷   一、選擇題:   1、下列有關重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只有與地面接觸的物體才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B、只有靜止在地面的物體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C、地球上所有的物體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D、在空中運行的物體或漂浮在水中的物體將不受重力   2、如圖所示,一個物體所受重力的示意圖,其中正確的是(  )      3、下列措施中屬于減小有害摩擦的是(  )   A、我國北方冬天路面結冰后,常在冰面上撒上些土渣,以免發(fā)生交通事故   B、體操運動員在上器械前,常常在手上涂些鎂粉,防止手從器械上滑落   C、在鞋底上制出凸凹不平的花紋   D、給車軸上加潤滑油   4、關于簡單機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使用動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B、使用定滑輪可以省力一半   C、天平可以看成是個等臂杠桿    D、使用斜面不省力   5、一等臂杠桿,左邊掛一重物G,右邊用斜向下的力,如圖所示,那么平衡時,F(xiàn) 將(  )   A、大于G  B、等于G  C、小于G  D、無法判斷   6、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個質量為360N的物體,用圖中所示的裝置勻速拉動物體(不計 繩 子與滑輪的摩擦),拉力F等于40N,則物體與地面間的摩擦力應為(  )   A、60N   B、80N   C、120N  D、360N   7、在圖中,屬于省力杠桿的是(  )   8、如圖所示,不考慮滑輪重及摩擦力,物B重20N,A為一動滑輪,繩的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當滑 輪在力F的作用下勻速上升時,所用拉力F為(  )   A、20N   B、40N   C、30N   D、60N   9、一根彈簧原長10cm,把它掛在支架上,在下方用3.2N的拉力豎直向下拉,彈簧長度為12cm,如果用9.6N的力沿豎直方向向下拉(沒有超過測量范圍),彈簧長度變?yōu)槎嗌伲ā?)   A、12cm   B、14cm   C、16cm  D、18cm   10、如果沒有重力作用,下列哪個現(xiàn)象就不會發(fā)生(  )   A、河里的水不能流動  B、玻璃杯摔而不碎   C、杯中的水倒不進嘴  D、大山壓頂不彎腰   11、下列物體中,受力發(fā)生形變,撤去力后不能恢復原狀的是(  )   A、一團黃泥   B、橡皮筋    C、彈簧    D、吹大的氣球   12、在北方,下雪后,山路上行駛的汽車輪胎上纏有鐵鏈,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  )   A、增大摩擦力  B、減小摩擦力  C、保護輪胎  D、使雪快速熔化   13、某小朋友想用40N的力提升60N 的重物,他不能選用下列哪種機械(  )   A、杠桿  B、定滑輪  C、輪軸  D、斜面   二、填空題:   14、任何物體只要發(fā)生形變,就一定會產生___________,而且形變越大___________。   15、如圖所示是列車上出售食品的手推車,當前輪遇到障礙物時,售貨員向下按扶把,若把手推車視為杠桿,這時杠桿的支點是___________;此時手推車可視為___________杠桿(選填“省力”“費力”)。   16、人的前臂是一個費力杠桿,這種結構給人帶來的好處是____________。   17、如圖所示,用F=6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勻速拉動物塊A時,物塊B靜止不動, 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4N,則物塊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為__________N,摩擦力的方向向___________。   18、小明做“筷子提米”的實驗:他在杯中裝入大半杯大米,將筷子插入米中,豎直向上提,發(fā)現(xiàn)米不能被提起;后來他在杯中加少量的水,過一會兒再豎直向上提,發(fā)現(xiàn)可以將米提起來并能在空中靜止,小明是通過_______的方法來增大摩擦力,最終將米提起,當米靜止在空中時,米受到的摩擦力與_________是一對平衡力。   三、說理實驗題:   19、如圖所示,同一水平桌面上放有長方體木塊和鐵塊各一個,現(xiàn)想知道木塊和鐵塊的下表面誰更粗糙一些,請你只用一個量程滿足實驗要求的彈簧測力計,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你的猜想,寫出實驗步驟,現(xiàn)象和結論。   實驗步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據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在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有一組同學猜想杠桿的平衡條件可能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他們經過實驗獲得了下述的實驗數(shù)據: 動力F1/N 動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F2/cm 6 4 4 6 5 4 5 4   于是,他們認為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驗證,你認為他們的猜想正確嗎?如果有問題存在什么問題?   21、老虎是一種大型的肉食貓科動物,其舌頭表面長有很多的肉刺。這些肉刺有什么用外?   22、一根長1m左右,粗細均勻的細木棒,一個已知質量為m的鉤碼,一把刻度尺,還有一些細繩和一只鉛筆,只用這些器材如何測出木棒的質量?寫出實驗步驟。   四、探究題   23、請你閱讀下面文章。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通常有兩種,即增大壓力、使接觸面粗糙。那么,還有沒有別的方法了呢?小濤同學對自己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對此,他進行了如下的研究:   找一段棉線,在棉線的一端拴上一個沉重的東西(例如一把大鎖),然后,把它搭在一個平放在圓棍上(如鐵床的橫梁、自行車的大梁等)。像圖中那樣,通過彈簧測力計來拉棉線的另一端,如圖甲所示。這時,要使重物不下落,用的力雖然比豎直向上提要少,但省的力卻不算多。   再如圖乙那樣,將棉線在圓棍上繞一圈,發(fā)現(xiàn)彈簧秤的示數(shù)變小了。   再如圖丙那樣,將棉線在圓棍上繞兩圈,發(fā)現(xiàn)彈簧秤的示數(shù)更小了。   再如圖丁那樣,將棉線在圓棍上繞四圈,發(fā)現(xiàn)彈簧秤的示數(shù)幾乎等于零。   對上述現(xiàn)象,小濤進行了歸納分析,得出了結論。   回答:  ?。?)小濤同學可以得出一個什么結論?  ?。?)這一結論在日常生活、生產中有何應用?   (3)小濤在上述研究過程中采取了怎樣的思維程序?   24、肖慶自己設計了一個高度可調節(jié)的斜面來探究斜面的省力情況跟斜面與 水平面夾角之間的關系,他像圖甲那樣用彈簧測力計測得小車的重量為5N,接著他將小車放在斜面上,如圖所示,通過彈簧測力計拉小車,小斷調節(jié)斜面與水平面的夾角θ,得到一組拉力的數(shù)據如下表: 夾角/度 10 30 50 60 80 拉力/N 2 2.7 3.4 4 4.8  ?。?)在肖慶設計的斜面的頂端裝有一個動滑輪,這對肖慶所進行的實驗有什么幫助?   (2)通過分析實驗數(shù)據,你能得出什么樣的結論?  ?。?)如果你是一位建筑設計師,需要設計一幢老年人俱樂部的大樓,根據上面的實驗啟發(fā),在設計樓梯時,你要替老人們考慮到一個什么重要因素?   答案:   一、選擇題:   1、C  2、B  3、D   4、C   5、A   6、C   7、D   8、B  9、C  10、B  11、A  12、A  13、B   二、填空題:   14、彈力;彈力越大   15、A;費力   16、減少移動的距離   17、4 右   18、增大壓力  重力   三、說理實驗題:   19、  ?、賹㈣F塊放在木塊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勻速拉動木塊,記錄測力計示數(shù)F1;  ?、趯⒛緣K放在鐵塊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勻速拉動鐵塊,記錄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比較F1和F2,若F1>F2則木塊下表面更粗糙些。   20、   實驗不能只憑一二組數(shù)據就得出結論,必須在多次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分析得出結論;單位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   21、   肉刺使接觸面粗糙,從而增大摩擦力,將肉舔干凈。   22、   實驗步驟:  ?。?)用刻度尺找出木棒的重力,用鉛筆做出記號;  ?。?)用細線系住木棒一處做支點;   (3)用細線系住鉤碼套在木棒上;   (4)調節(jié)鉤碼或支點的位置使木棒平衡;   (5)用刻度尺分別量出支點到木棒重心及支點到系鉤碼細線的距離L1和L2。   四、探究題   23、  ?。?)纏繞的圈數(shù)越多,摩擦力就越大。   (2)①船靠岸時,將纜繩在纜柱上繞幾圈;?、趦啥螌Ь€相接時,擰在一起相互纏繞。  ?。?)提出問題→收集事實(做實驗)→歸納分析→得出結論。   24、   (1)可以改變用力方向,方便地測力,又能保證對小車的拉力不改變。  ?。?)斜面與水平面的夾角越小,斜面越省力;反之,越費力。  ?。?)將樓梯的坡度設計得平緩一些,方便老人們上下。

注意事項

本文(滬粵版八年級第八章《力和機械》單元測試卷及答案.doc)為本站會員(丁**)主動上傳,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點擊聯(lián)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sobing.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