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裝配圖網(wǎng)! | 幫助中心 裝配圖網(wǎng)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首頁 裝配圖網(wǎng) > 資源分類 > DOC文檔下載  

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一章第一節(jié)《地球和地球儀》教案人教新課標版.doc

  • 資源ID:3067982       資源大?。?span id="ywd5skr" class="font-tahoma">35.50KB        全文頁數(shù):6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6積分
快捷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微信開放平臺登錄 支付寶登錄   QQ登錄   微博登錄  
二維碼
微信掃一掃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6積分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查詢和重復下載(系統(tǒng)自動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寶    微信支付   
驗證碼:   換一換

 
賬號:
密碼:
驗證碼:   換一換
  忘記密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一章第一節(jié)《地球和地球儀》教案人教新課標版.doc

教學資料參考范本七年級地理上冊 第一章 第一節(jié)地球和地球儀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撰寫人:_時 間:_教學要求1通過了解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大致過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2會用相關數(shù)據(jù)說明地球的大小。3通過制作地球儀,了解地球儀的基本構造。4觀察地球儀,比較和歸納經線和緯線、經度和緯度的特點。5熟練地利用經緯網(wǎng)確定某一地點的位置。內容點析1 對圖1.1的解讀。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歷了漫長的過程。教材選取了四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例子,十分概括地表達了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歷程(從猜想到實踐,從不科學到科學)。圖中綠色箭頭表示了四幅圖的順序。前兩幅圖是古代人們對地球形狀的猜測。顯然,“天如斗笠,地如覆盤”之說,比“天圓地方”之說有了很大的進步。而這種猜想的進步,又是基于人們對很多現(xiàn)象的觀察。教材設計了兩個“活動”,讓學生站在古代人的角度,實驗、觀察和思考大地的形狀。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是在前人猜想的基礎上的一次偉大的實踐。地球的衛(wèi)星照片,最有力地說明了地球的形狀。地球的形狀早已被人們熟知,因而重點不在于讓學生知道地球是球形的,而是讓學生了解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從中受到科學觀的教育。2 在描述地球大小的時候,人們往往使用“平均半徑”這個概念。精確測量表明,從地心到北極的半徑為6 357千米,赤道半徑為6 378千米。實際上北極半徑與南極半徑還不相同。當然,這些差別同巨大的地球來比,還是微不足道的。例如,赤道半徑的長度只比北極半徑的長度多21千米,如果把地球縮小到地球儀那樣大小,這個差別就看不出來了。我們通常用平均半徑來表示地球的大小。3 設計探討地球形狀的活動有兩層意思:一是用實際例子,并通過學生動手、動腦,體驗過去人們是怎樣證明大地不是平的;二是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說明一個真理的發(fā)現(xiàn),需要多方考證,不能簡單下結論(試想一下,地球是圓的或圓柱形,觀察的結果可能相同)。(1) 站在海邊,遙望遠處駛來的船只,總是先看到桅桿,再看見船身,而目送離岸的船總是船身先消失,桅桿后消失。(2) 發(fā)生月偏食時,地球擋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給地球照鏡子,使我們看見了地球的球體形狀。4地球儀是縮小了的地球模型。與地圖不同,地球儀上沒有長度、面積和形狀的變形,其經緯線和地理事物的形狀、方向、相對位置都與實地基本相符,因此是我們直觀、逼真地了解地球全貌的工具。教材中安排制作地球儀的活動,主要目的是通過制作地球儀,使學生了解地球儀的基本結構,并初步認識赤道、兩極等重要點和線。切記不要把此課上成手工課。5緯線和經線、經度和緯度的概念是通過圖釋、簡述等方式完成的。關于緯線和經線的特點,以及緯度和經度的分布規(guī)律,是通過一組活動來完成。活動要圍繞觀察實物地球儀展開,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第一章地球和地圖地球和地圖第一章(1) 采用圖釋的方法,說明什么是南緯、北緯、東經、西經,這些概念后面要用到。(2) 第一大題的前3小題,采用對比的方法,從形狀、長度、指示方向等方面分析了緯線和經線的特征。(3) 第一大題的第4小題,分析了經度和緯度的排列規(guī)律。(4) 第一大題的第5小題,加深學生對幾條重要緯線的認識,這幾條緯線在后面也要用到。(5)第二大題是認識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的劃分,這是后面經常要用到的概念。通過學生自己分析、歸納,達到掌握關于經線和緯線基本特征的目的。6教材選擇最新發(fā)生的事件,說明經緯網(wǎng)的定位作用。教材中的“活動”也是圍繞經緯網(wǎng)的用途來設計。3個問題,從不同角度引發(fā)學生思考。第一個問題,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例,類比經緯網(wǎng),加深學生對經緯網(wǎng)的理解。第二個問題是虛擬的實際應用問題。教材選取了一個反例,更有啟發(fā)性和趣味性。第三個問題是利用經緯網(wǎng)查找地點的練習。教學建議本節(jié)教學內容涉及了很多新的名詞、概念,如,經線、經度、緯線、緯度等,雖然并不要求學生掌握它們的確切定義,但仍會給初學者帶來困難。同時,這些名詞多為空間概念,真正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為此,教學要多利用圖像,采取比較的方式,幫助學生對這些空間概念建立直觀的感知,了解這些名詞、概念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教師還可以多讓學生參與識別、填寫、描畫等活動,以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無意識記憶。本節(jié)新課的導入可有以下兩個設計。(1)在晴朗的白天,我們能夠看到太陽像一個火紅的圓球;在十五的夜晚,我們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圓盤。但是,我們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樣?我們自己卻看不見。站在地球表面,我們無法看到地球的整體面貌。那么古代人是如何了解地球是一個巨大球體的呢?時至今日,我們能在自然界找到哪些可以證明地球是球體的證據(jù)呢?(2)課前讓學生利用生活經驗、跨學科知識、上網(wǎng)查尋資料等途徑找出證明地球是球體的證據(jù)。這兩種設計的目的,都是激發(fā)學生進入學習過程的興趣。不論實施哪種教學方案,教師都要在學生討論與回答之后,再繼續(xù)將教學內容補充完整,并出示形象的圖片加以印證。讓學生通過思維活動或觀察、研討活動,體驗知識的發(fā)現(xiàn)過程,有利于學生了解知識的產生過程,加強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菊J識地球的形狀和大小】1按照教材圖1.1展示的順序設計教學的順序。2學習第二幅示意圖后,插入本段活動中的內容,佐證教材中提出的“很多現(xiàn)象”。(1)分組按照教材中的要求,模擬“海邊看船”,把自己的體驗記錄下來。如果有同學到海邊親身體驗過,也可以交流一下。還可以做一個對比小實驗:把紙船在桌子上推移,平視紙船,看到船的部位有沒有變化?(2) 圖1.4是一幅月食照片。古銅色的部分是地球的影子。注意觀察古銅色影子的邊緣,可以看出它呈什么形狀?(弧形)。(3) 還有什么辦法可以證明地球是球形的?(4)進一步設問:憑借這些證據(jù),能不能肯定地球是球形?為什么?3 學習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結合閱讀材料)。4 最科學的證明人造衛(wèi)星拍攝的地球照片。5 用哪些資料數(shù)據(jù)可以描述地球的大???6 討論:從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地球的模型地球儀】1請同學們觀察并動腦筋思考,地球儀與地球真實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同學們可以自由組成小組進行討論)這個問題提出的目的,是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地球儀的外貌,并與真實的地球作比較,使學生通過觀察與思考,自己總結地球儀的特點。這樣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和歸納表述的能力,還有利于學生理解、記憶所學知識的要點。2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上,教師再繼續(xù)補充地球儀的特點。(1)是地球縮小的模型。(2)地球儀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實際并不存在的,用于確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經緯網(wǎng)和經緯度。(3)地球儀上還有一個能使地球模型轉動的地軸,而這個地軸在地球上卻沒有。【緯線和經線】這一部分可以設計以下三個活動。1第一個活動設計。(1)教師說出一些地理事物的名稱,如某一國家的首都、某條河流、某兩山峰的位置關系,請同學們在圖上找出來,并告訴大家這些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和相互關系。當學生因不會表達而感到困惑時,教師再指出:地球儀上經緯線、經緯度的作用,就是為了確定地表事物的位置、方向、范圍等地理特征。若學生有能力正確表述,就請該同學說出自己判斷的依據(jù),達到學生互幫互學的目的。(2) 大家知道地球儀表面這些弧線及其標注的度數(shù)分別叫什么名稱嗎?它們的作用是什么呢?這兩個問題設計的角度雖然不同,但都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作用,明確學習的目的。2第二個活動設計。(1)請有條件的學生從家里帶來地球儀,能保證每45個學生有一個地球儀。教師出示下表(表中某些項目的內容由教師寫出,其余項目的內容讓學生分成兩大組,分別通過觀察,自己歸納、總結出經緯線、經緯度、赤道等地理名詞的幾何形狀特征及作用)。然后再通過討論進行交流,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完成新知識的學習,也使學生能較快地識記這些地理名詞及其含義。緯線(圈)經線(圈)形狀特征圓圈半個圓圈指示的方向東西南北長度的分布標度的范圍度數(shù)的變化規(guī)律相同度數(shù)的區(qū)分零度線的確定劃分地球半球的界線數(shù)量特征此設計學生活動的自主性很強,但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不很及時,需要學生有較強的自學能力。(2)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沒有地球儀做學具的情況來說,教師可以采取問題教學法,邊提問啟發(fā),邊與學生討論,完成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教師可以組織下列問題的研討。什么是緯線?緯線是什么形狀的?各緯線長度的變化有什么規(guī)律?找出最長的一條緯線,這條緯線把地球分為哪兩半球?(請學生分別觀察地球儀的南半球和北半球,或閱讀教科書第7頁南北半球圖,隨后讓學生描畫此緯線,填寫南北半球的名稱)緯度數(shù)值的大小排列有什么規(guī)律?(讓一位學生在上圖中標注出圖中主要緯線的度數(shù))緯度最大值的緯線有什么特征?該最大值出現(xiàn)在哪個地區(qū)?(讓學生在圖中標出南北兩極點和緯度值)讓學生閱讀教科書中第8頁“活動”中的第二題。問小明能否找到夏令營的地點?為什么?如何區(qū)分南北半球相同緯度的緯線?請同學們描畫出0、 30、 60三條緯線,找一位學生在圖上標出低緯、中緯、高緯三個區(qū)域。在地球儀上找出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和地跨赤道兩側的大洲。在地球儀上找出分別位于低緯、中緯、高緯三個區(qū)域的國家各一個。3第三個活動設計。經線和經度的學習要與上述教學過程有所不同,要避免單調的重復。例如,可以讓學生自學,也可以引導學生與緯線和緯度的特點進行比較學習。老師可以提問下列問題。經線在形狀、指示方向、長度的分布三個方面與緯線有什么不同? 經度是以哪條經線為起點的?(此問題較難,以教師回答為主)經度的標度范圍是多少度?(教師要做必要的提示)對比緯度的變化規(guī)律,說明地球儀上經度的變化規(guī)律有什么特點?東西半球是如何劃分的?這樣劃分的意義是什么?在地球儀上找出主要位于東半球和西半球的大洲,并說出它們的名稱。在以上活動過程中,教師邊組織討論,邊請學生將討論結果書寫到表格中?!纠媒浘暰W(wǎng)定位】教師提問:“要說明一個地點的確切位置應如何表述?”并試著讓學生表述下列地點的確切位置:北京、倫敦、莫斯科。然后再請學生在地球儀上找出下列地點:(利用教科書中的活動內容)(1)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第一批碎片墜落在44.4 S、150 W;(2)臺風“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經移至28 N、 125.3 E。對這部分內容,教師要指導學生利用地球儀,采取多種方式進行確定某些地理事物位置、方向、范圍等訓練活動。此外,還可以采取分小組的方式,讓各小組自己安排訓練項目,或相互提問,也可以采取競賽的方式。不論采取什么形式,目的是使學生學會較熟練地使用地球儀,加強對地球儀作用的了解。這種有趣味的訓練,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很有幫助。6 / 6

注意事項

本文(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一章第一節(jié)《地球和地球儀》教案人教新課標版.doc)為本站會員(天****)主動上傳,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點擊聯(lián)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wǎng)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