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語文 第四單元 過小孤山大孤山練習(xí) 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doc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第四單元 過小孤山大孤山練習(xí) 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一、注音烽火磯(jī) 烽燧(su) 翠蔓(mn)潦縮(lǎo) 營葺(q) 開霽(j)彭蠡(lǐ) 渺彌(miǎo m) 摶弄(tun)棲鶻(qī h) 葭葦(jiā wěi) 溯流(s)湓浦(pn) 迥異(jiǒnɡ) 巉然(chn)二、解釋詞義1.凡2.信3.臨4.復(fù)5.過三、古今異義1.與江山相發(fā)揮古義:輝映今義:把內(nèi)在的性質(zhì)或能力等充分表現(xiàn)出來2.蓋江西路也古義:長江的西路今義:省名3.其間一日阻風(fēng)不行古義:沒走路今義:不可以4.實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古義:“流”是水流,“行”是行走今義:傳播很廣或盛行四、指出下列加點詞的活用類型并釋義1.如寶裝屏風(fēng)名詞做狀語,用寶石2.微雨,復(fù)以小艇游廟中名詞做動詞,下雨3.掠江東南去名詞做狀語,向東南方4.皆以杏仁澄之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清澈5.岸土赤而壁立名詞做狀語,向墻壁一樣五、分析句式類型1.此山當(dāng)是其一也判斷句(“是”表判斷)2.羅絡(luò)其上省略句(省略介詞“于”)3.信造化之尤物也判斷句(“……也”表判斷)4.若稍飾以樓觀亭榭狀語后置句(“飾”的狀語“以樓觀亭榭”后置)5.晚泊沙夾省略句(省略主語“舟”、介詞“于”)6.方立廟門省略句(省略介詞“于”)7.其間一日阻風(fēng)不行省略句(省略介詞“于”,應(yīng)為“阻(于)風(fēng)不行”)一、基礎(chǔ)達標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C)A.烽燧(su) 潦縮(liǎo) 巉然(chn)B.上干云霄(ɡn) 亭榭(xi) 營 葺(q)C.棲鶻(h) 彭蠡(lǐ) 葭葦(jiā)D.摶水禽(zhun) 湓浦(pn) 溯流(s)解析:A項,“潦”應(yīng)讀lǎo;B項,“干”應(yīng)讀ɡān;D項,“摶”應(yīng)讀tun 。
2.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C)A.實不然也 碧峰巉然孤起B(yǎng).復(fù)以小艇游廟中 蓋以此得名也C.廟在山之西麓 信造化之尤物也D.蓋以此行名也 皆以杏仁澄之解析:C項,皆為助詞,的;A項,代詞,這樣/形容詞詞尾,“……的樣子”;B項,介詞,憑借/介詞,因為;D項,介詞,因為/介詞,用3.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D)A.舟行頗遲 遲:緩慢B.又秋深潦縮 潦:積水C.俄復(fù)開霽 霽:天晴D.岸土赤而壁立 壁:墻壁解析:D項,壁:名詞做狀語,像墻壁一樣4.下列選項中的詩句,填入《夏日西齋書事》一詩畫橫線處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B)榴花映葉未全開,槐影沉沉雨勢來滿庭鳥跡印蒼苔A.只道林間無人至B.小院地偏人不到C.門巷深深過客稀D.寒氣偏歸我一家解析:A項,“林間”與詩題中“西齋”不合;C項,“過客稀”雖與“滿庭”相對,但不及B項“人不到”好;D項,“寒氣”與全詩意境不符二、閱讀鑒賞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5~8題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記(元)虞集延祐五年,某①以圣天子之命,召吳幼清先生于臨川七月二十八日,舟次彭澤,明日,登小孤山,觀其雄特險壯,浩然興懷,想夫豪杰曠逸名勝之士,與凡積幽憤而懷感慨者之登茲山也,未有不廓然樂其高明遠大而無所留滯者矣。
舊有亭在山半,足以納百川于足下,覽萬里于一瞬,泰然安坐,而受之可以終日石級盤旋以上,甃結(jié)②堅縝,闌護完固,登者忘其險焉蓋故宋江州守臣厲文翁之所筑也,距今六十二年而守者弗虔,日就圮毀,聚足③以涉,顛覆是懼至牧羊亭上,蕪穢充斥,曾不可少徙倚④焉是時,彭澤邑令咸在,亦為赧然愧,赩然怒,奮然將除而治之問守者,則曰:“非彭澤所治境也乃相與憮然而去明日,過安慶,府判李侯維肅,某故人也,因以告之曰:“此吾土也,吾為子新其亭,而更題曰‘一柱’,可乎?夫所謂‘一柱’者,將以卓然獨立,無所偏倚,二震凌沖激⑤,八面交至,終不為之動搖;使排天沃日之勢,雖極天下之驕悍,皆將靡然委順,聽令其下而去非茲峰其孰足以當(dāng)之也耶!新亭崢嶸在吾目中矣,子當(dāng)為我記之李候真定人,仕朝廷數(shù)十年,歷為郎官,謂之舊人⑥,文雅有高材,以直道剛氣自持,頗為時輩所忌久之,起佐郡,人或憤其不足,候不屑也觀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見其為人矣且一亭之微,于郡政非有大損益也到郡未旬日,一知其當(dāng)為,即以為己任,推而知其當(dāng)為之大于此者,必能有為無疑矣選自《道固學(xué)古錄》卷七,有刪節(jié))注:①某:我②甃結(jié):磚塊建筑③聚足:登臺階一步一停④徙倚:來回走動⑤震凌沖激:指江水侵凌撞擊。
⑥舊人:有資歷的老臣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A.舟次彭澤 次:排列B.蕪穢充斥 穢:雜草C.乃相與憮然而去 憮:失意D.起佐郡 起:起任解析:A項,次:停泊6.下列句子陳述的內(nèi)容與“新修一柱峰亭”有直接關(guān)系的一組是(D)①召吳幼清先生于臨川 ②登者忘其險焉?、廴站哇軞Б芨欣詈罹S肅,某故人也?、菀蛞愿嬷、薇啬苡袨闊o疑矣A.①②③ B.①④⑥C.②⑤⑥ D.③④⑤解析:①句寫的是作者到臨川的目的,意在引出下文,與新修一柱峰亭沒有關(guān)系;②句表現(xiàn)的是作者登山的感受⑥句介紹的是李侯的胸懷與氣魄,與新修一柱峰亭無直接關(guān)系③④⑤涉及新修一柱峰亭的原因、契機和發(fā)起人,故有直接關(guān)系7.下列對文章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A.小孤山山腰有個舊亭子,是宋代江州守臣厲文翁主持修建的B.虞集來到小孤山,發(fā)現(xiàn)牧羊亭破敗不堪,認為是彭澤縣令失職所致C.李維肅想將新亭更名為“一柱”,表明了他“直道剛氣”的個性D.文章借修一柱峰亭之事,表達了對新任府判李維肅有所作為的期待解析:從原文“是時,彭澤邑令咸在,亦為赧然愧”可知是因為牧羊亭破敗不堪,在場的彭澤縣令認為是自己失職所致,羞得無地自容。
作者在此并無任何指責(zé)彭澤縣令失職之語,故B項錯誤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吾為子新其亭,而更題曰“一柱”,可乎?(2)觀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見其為人矣答案:(1)我為你新修那座亭子,并重新命名為“一柱”,可以嗎?(“新”“更”“題”是翻譯重點)(2)(我)體察李維肅給新亭命名的用意,也能約略看出他的為人命”“足以”“少”是翻譯重點)參考譯文:延祐五年,我奉天子之命到江西臨川征召吳幼清先生七月二十八日那天,把船??吭谂頋桑诙斓切」律?,看到小孤山的雄偉突出,驚險壯觀,頓時有一股浩然之氣充斥心中,想起那些曠放逍遙于山水名勝的杰出人物,以及所有心里郁積憤懣而懷有感慨的人,當(dāng)他們登上小孤山時,都會覺得心胸開闊,樂于那樣眼界高明,目光遠大,而沒有什么排遣不了的幽憤感慨了從前在半山腰有一亭,(駐足亭上)可以把天下的河流容納在自己腳下,從這一角放眼廣大的世界,泰然安坐享受美景,可以持續(xù)一整天石階盤旋而上,以磚石砌成,堅實而細密,路旁欄桿扶手完好堅固,登山者忘記了它的險峻這亭子大概是以前宋朝江州守臣厲文翁修建的吧,距今已有六十二年了只是守亭者存心不誠,任憑這亭子一天天倒塌毀壞石階每登一級,都要等兩腳站穩(wěn),就怕倒塌傾覆。
到了牧羊亭,發(fā)現(xiàn)亭子荒蕪不堪,雜草遍地,竟使人一點不能在亭上停留此時彭澤的官員們都在場,他們也為此感到羞愧而激怒,振足精神,要鏟除荒穢,把亭管好詢問守亭者,則說:“小孤山不屬彭澤縣管轄于是大家只好含怒又無奈地離開第二天經(jīng)過安慶,府判李維肅是我的老朋友,我就把有關(guān)亭子的情況告訴他他說:“那是我管轄的地方,我為你新修那座亭子,并重新命名為‘一柱’,可以嗎?所謂‘一柱’,就是要卓然獨立,不偏側(cè)哪邊,也不倚傍什么,任憑江水的侵凌撞擊從各方面一起涌來,始終不為之動搖具有排斥上天,澆灌太陽的氣勢,即使把天下所有的驕橫強悍的力量都使出來,都會倒下馴服,在一柱亭下聽從它的命令而離開沒有這座山峰,如何能抵擋上述強大勢力?想象中新建的高峻亭子形象已經(jīng)在我心目中了您要為我寫一篇記李維肅是真定人,在朝廷當(dāng)官幾十年,歷次擔(dān)任郞官,被人稱為有資歷的老臣,儒雅且很有才華,為人正直有骨氣,頗為時人所忌憚不久,被任命佐助郡守,有人對于起用李維肅擔(dān)任府判感到憤憤不平,認為他不夠資格李維肅不屑與他們計較我)體察李維肅給新亭命名的用意,也能約略看出他的為人只是區(qū)區(qū)一亭,對郡的治理并沒有大的利害影響來到這里不到十天,我就看出李維肅只要認為自己應(yīng)該做的,必以此為己任,由此可以推想,對于興辦那些比筑亭重要的大事,他一定能夠有所作為。
三、語言運用9.根據(jù)所給材料的內(nèi)容,在下面畫線處補寫恰當(dāng)?shù)木渥右髢?nèi)容貼切,語意連貫,邏輯嚴密,語句通順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過20個字材料 司馬遷《史記》記載:“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晉代王嘉在《拾遺記》中說:“神農(nóng)采峻嶺之銅,以為器如果這些史料可靠,則我們祖先大約在5000年前就開始使用銅器了但是,考古學(xué)家一直沒有發(fā)掘到可以確證是夏代之前的銅器因此,這些記載還只能視為傳說早在傳說中的遠古時期,(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傳世文獻記載來看,我國在夏代之前就已進入銅器時代,但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世紀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師二里頭一帶發(fā)掘出了不少青銅器經(jīng)鑒定,這批青銅器的制作年代距離現(xiàn)在3500多年,這個時間大概是夏晚期它們出土的地點正好是古書中所說的夏代開采銅礦之地,因此,可以確信,(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1)我們的祖先就開始采掘銅礦,鑄造銅器了(2)這卻一直沒有得到考古發(fā)掘的證實(3)我國至遲在夏晚期就已經(jīng)開始使用銅器了10.著名漫畫家丁聰不久前去世。
學(xué)者劉夢溪撰文悼念,題為“悼念文化孩童丁聰”編者將它改為“我們失去了聰明的孩子”請比較兩個標題,說說編者這樣改的理由答案:(示例)劉夢溪的標題強調(diào)這位文化人雖年老仍保持一顆童心,值得悼念編者改的標題既保留了老人童心未泯的性格特點,又突出了這位漫畫家的影響之大;既保留了懷念丁聰?shù)南敕?,又巧妙利用其名字鮮明地點出其智慧亙古男兒一放翁張馨云“詩界千年靡靡風(fēng),兵魂銷盡國魂空集中十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讀罷梁啟超在《讀陸放翁集》組詩中對陸游的評價,不覺精神為之一振熱血、赤誠、坦然,向來是我所欣賞的品格印象中,真正的男兒與傷春悲秋總是格格不入的,硬朗堅強才是其秉性所在記憶里,我為陸游動容是因為《示兒》: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臨終示兒,矢志靡他經(jīng)歷了兩次北伐失敗,屢遭貶斥,放廢于農(nóng)村整整20年,臨終時,心中念的仍是匡扶社稷、恢復(fù)中原之夢,是書生筆端劍氣的憤世之夢,此般赤子情懷,又有幾人如他?再后來,便是感慨于陸游與唐婉的“沈園驚夢”每每讀《釵頭鳳》,總有悵然襲來才子佳人,歷來讓人欣羨,只可惜世事弄人,情深緣淺,唯有“斷云幽夢事茫?!睌?shù)度易主的沈園,人事風(fēng)景全改變了昔日風(fēng)貌,唯有兩首《釵頭鳳》相守相望,魂牽夢繞卻陰錯陽差,牽手只能在夢中。
陸游的一生,想灑脫,未能灑脫;想忘情,未能忘情;想報國,無奈坐看國破然而,悲苦終不掩其光芒——如放翁般,寸心至死如丹、癡情至死未已,豈不快哉?鐵馬秋風(fēng)煉詩魂“中國詩家無不言從軍苦者,惟放翁則慕為國殤,至老不衰陸游的愛國情,似是刻進骨子里的,即便“鏡中衰鬢”,即便“僵臥孤村”,也不曾忘卻分毫愛國情緒飽和在他的整個生命里,一牽惹起報國仇、雪國恥的心事,心血便為之沸騰,也不分夢與現(xiàn)實,“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這種心情,再無人得以復(fù)刻中國詩歌多得是漢樂府式的非戰(zhàn)之作,陸詩卻滿懷激情地歌頌民族正義戰(zhàn)爭,雖然陸游的一生看到的多是失敗、屈辱、投降,但這些都沒有能夠動搖他在逆境中崛起的堅強意志熱血男兒的錚錚之骨,在后人讀來,已不單單是一種品格、一種秉性,更多的,是精神的沖擊和感召陸游終其一生的創(chuàng)作,似是融入了整個生命,煉成了其獨一無二的“詩魂”他的愛國詩,僅就“量”而言,遠不敵他的閑適詩,然而真切與持久,是其精髓所在后人評此般詩魂“是陸游不可磨處,集中有此,如屋有柱,如人有骨”,正是對其最大的肯定赤子情懷,生命本色如果說放翁的愛國情懷是一壺烈酒,時時引人壯懷激烈,那陸游至情至性的赤子情懷,便似一杯濃茶,千般品味,仍覺清新香醇,縈繞久不散去。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不尚粉飾奇險,卻自有其清新淡雅、看淡世事之瀟灑;“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看似無奈之談,卻自有睥睨古今的自信和縱橫天下的豪情;“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平白如話,卻自有親切隨和、暖人肺腑的力量陸游性好山水、癡花戀草、結(jié)友金蘭,且詩若泉涌、語無遮擋這樣一個有著太多文人氣質(zhì)的陸游,在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領(lǐng)域內(nèi)縱橫馳騁,在夢境醉歌之中大顯身手,卻偏偏對政治抱負矢志不渝,又因他不諳身邊的仕途風(fēng)云,只得在現(xiàn)實中捉襟見肘,動輒得咎蹭蹬乃去做詩人”,不愿為詩人,卻最終在文學(xué)上有如此建樹,或許也是其性格使然吧這種性格,便是引發(fā)生命本色創(chuàng)作的源頭所在才情、技巧,固然可以生出一時動人的篇章,但這僅是靈感的偶然萌動,以生命本色作詩,才真正有撼動人心的力量正如屈原作品中高潔的向往追求、陶潛詩的隨緣自適、李白的狂放飄逸、杜甫的沉郁頓挫,都時時表現(xiàn)出一種本色流露陸游從江西詩法入門,應(yīng)該是懂得藝術(shù)謀略之道的,但江西詩法與他束縛不住的個性有不和之處,所以在創(chuàng)作中,他總是有意無意地回避這種謀略,而追求袒露率真的個性以生命本色譜寫篇章,并用一生的時間來實踐偉大志向,赤子情懷,如此這般!這是屬于生命本質(zhì)的一種東西,單純、熱情、坦然,對酒能歌,愛花欲狂,性好奇險,磊落颯爽。
所謂的赤子情懷,生命本色陸放翁,實不孚“亙古男兒”之稱人譏其頹放,他自號放翁;人斥其嘲風(fēng)弄月,他索性取室名為“風(fēng)月軒”,自稱“一生不作牛衣泣,萬事從渠馬耳風(fēng)”放言無忌,酣暢淋漓;至情至性,赤心向國;易感、率直、熱烈、真摯……這,就是放翁的質(zhì)感所在吧寫法及應(yīng)用1.技法總結(jié)(1)在記述山川景物、名勝古跡的過程中,隨時融合抒情和議論,使寫景記游具有思想深度2)在記述山川景物、名勝古跡的過程中,將有關(guān)的傳聞軼事、前人詩句都信手拈來,還隨筆寫出郡縣沿革、地形防戍等情況,豐富了作品的內(nèi)容,同時亦為景物添彩生色,使一景一物似乎都帶有詩的靈氣、文的雅致、神話的氛圍和歷史的積淀,詩文傳說與勝景,相互輝映,更為引人入勝3)運用對比手法寫景主要是小孤山與大孤山的對比通過對比,使所寫景的特征更為鮮明,如“大孤狀類西梁,雖不可擬小姑之秀麗,然小孤之旁,頗有沙洲葭葦,大孤則四際渺彌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2.寫作連線【角度】對比是寫作中的重要的表現(xiàn)手法,所謂對比就是將兩種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作比較、對照,使所要表達的事物內(nèi)容更加鮮明、突出、豐滿,從而收到突出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彰顯事理的內(nèi)在邏輯的表達效果。
示例】我以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長城當(dāng)然也非常偉大,不管孟姜女如何痛哭流涕,站遠了看,這個苦難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間修了一條萬里屏障,為我們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種人類意志力的驕傲長城到了八達嶺一帶已經(jīng)沒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肅、陜西、山西、內(nèi)蒙一帶,勁厲的寒風(fēng)在時斷時續(xù)的頹壁殘垣間呼嘯,淡淡的夕陽、荒涼的曠野溶成一氣,讓人全身心地投入對歷史、對歲月、對民族的巨大驚悸,感覺就濃厚得多了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長城的數(shù)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經(jīng)完成了一個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規(guī)模從表面上看遠不如長城宏大,卻注定要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shù)卦旄G耆绻f長城占據(jù)了遼闊的空間,那么,它卻實實在在地占據(jù)了邈遠的時間長城的社會功用早已廢弛,而它至今還在為無數(shù)民眾輸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澇無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國,每當(dāng)我們民族有了重大災(zāi)難,天府之國總是沉著地提供庇護和濡養(yǎng)因此,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華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