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學總復習 第二單元 第1節(jié) 離子反應試題.doc
-
資源ID:3205692
資源大?。?span id="txxn0dy" class="font-tahoma">118.50KB
全文頁數:11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19年高考化學總復習 第二單元 第1節(jié) 離子反應試題.doc
2019年高考化學總復習 第二單元 第1節(jié) 離子反應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分,每小題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強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一定比弱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強
B.食鹽溶液能導電,所以它是電解質
C.SO3的水溶液可以導電,但它不是電解質
D.NaHSO4無論在水溶液里還是在熔融狀態(tài)下都可以電離出Na+、H+和SO
2.(xx年廣東佛山模擬)下列離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組是( )。
A.Fe3+、HCO、Cl-、SCN-
B.Ba2+、NO、SO、H+
C.Mg2+、NH、Br-、OH-
D.Na+、Cu2+、SO、Cl-
3.(xx年廣東清遠質檢)下列各組離子在溶液能大量共存,加入Fe2(SO4)3后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a2+、I-、CO、ClO-
B.Fe2+、H+、K+、NO
C.Ba2+、Na+、SCN-、Cl-
D.Cu2+、K+、Cl-、NO
4.下列離子方程式與所述事實相符且正確的是( )。
A.漂白粉溶液在空氣中失效:ClO-+CO2+H2O===HClO+HCO
B.用濃鹽酸與MnO2反應制取少量氯氣:MnO2+2H++2Cl-Mn2++Cl2↑+2H2O
C.向NaAlO2溶液中通入過量CO2制Al(OH)3:AlO+CO2+2H2O===Al(OH)3↓+HCO
D.在強堿溶液中次氯酸鈉與Fe(OH)3反應生成Na2FeO4:3ClO-+2Fe(OH)3===2FeO+3Cl-+H2O+4H+
5.(xx年廣東梅州質檢)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
A.Fe3+、Na+、SO、Cl-
B.H+、Fe2+、Cl-、NO
C.Ag+、Na+、CO、NO
D.Al3+、K+、Cl-、AlO
6.(xx年廣東廣州調研)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A.Mg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Ba2++SO===BaSO4↓
B.FeCl3溶液中加入銅粉:2Fe3++3Cu===2Fe+3Cu2+
C.酸性碘化鉀溶液中滴加雙氧水:2I-+2H++H2O2===I2+2H2O
D.氯化鋁溶液中滴加氨水:Al3++4OH-===AlO+2H2O
二、雙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2分,每小題6分,每小題有二個正確選項。選對一個給3分,選錯一個不給分)
7.下列離子方程式不正確的是( )。
A.Cl2與稀NaOH溶液反應:Cl2+2OH-===Cl-+ClO-+H2O
B.Fe(OH)3溶于氫碘酸:Fe(OH)3+3H+===Fe3++3H2O
C.燒堿溶液中加入鋁片:Al+OH-+H2O===AlO+H2↑
D.Ba(OH)2溶液中加入過量Al2(SO4)3溶液:3Ba2++6OH-+2Al3++3SO===3BaSO4↓+2Al(OH)3↓
8.(xx年海南高考)能正確表示下列反應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 )。
A.NH4HCO3溶于過量的濃KOH溶液中:NH+HCO+2OH-===CO+NH3↑+2H2O
B.向明礬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使SO沉淀完全:2Al3++3SO+3Ba2++6OH -===2Al(OH)3↓+3BaSO4↓
C.向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氣:2Fe2++4Br-+3Cl2===2Fe3++2Br2+6Cl-
D.醋酸除去水垢:2H++CaCO3===Ca2++CO2↑+H2O
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4分)
9.(16分)(xx年北京高考)用含有A12O3、SiO2和少量FeOxFe2O3的鋁灰制備Al2(SO4)318H2O。工藝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條件略):Ⅰ、向鋁灰中加入過量稀硫酸,過濾;Ⅱ、向濾液中加入過量KMnO4溶液,調節(jié)溶液的pH約為3;Ⅲ、加熱,產生大量棕色沉淀,靜置,上層溶液呈紫紅色;Ⅳ、加入MnSO4至紫紅色消失,過濾;Ⅴ、濃縮、結晶、分離,得到產品。
(1)H2SO4溶解Al2O3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把KMnO氧化Fe2+的離子方程式補充完整:
MnO+Fe2++________===Mn2++Fe3++________
(3)已知金屬離子的起始濃度為0.1 molL-1。
生成氫氧化物沉淀的pH
項目
Al(OH)3
Fe(OH)2
Fe(OH)3
開始沉淀時
3.4
6.3
1.5
完全沉淀時
4.7
8.3
2.8
根據表中數據解釋步驟Ⅱ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己知:一定條件下,MnO4 -可與Mn2+反應生成MnO2,向 Ⅲ 的沉淀中加入濃鹽酸并加熱,能說明沉淀中存在MnO2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Ⅳ 中加入MnSO4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0.(16分)碳酸鋰廣泛應用于陶瓷和醫(yī)藥等領域。以β-鋰輝石(主要成分為Li2OAl2O34SiO2)為原材料制備Li2CO3的工藝流程如下:
已知:Fe3+、Al3+、Fe2+和Mg2+以氫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時,溶液的pH分別為3.2、5.2、9.7和12.4;Li2SO4、LiOH和Li2CO3在303K下的溶解度分別為34.2 g、12.7 g和1.3 g。
(1)步驟Ⅰ前,β-鋰輝石要粉碎成細顆粒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步驟Ⅰ中,酸浸后得到的酸性溶液中含有Li+、SO,另含有Al3+、Fe3+、Fe2+、Mg2+、Ca2+、Na+等雜質,需在攪拌下加入______________(填“石灰石”“氯化鈣”或“稀硫酸”)以調節(jié)溶液的pH到6.0~6.5,沉淀部分雜質離子,然后分離得到浸出液。
(3)步驟Ⅱ中,將適量的H2O2溶液、石灰乳和Na2CO3溶液依次加入浸出液中,可除去的雜質金屬離子有______________。
(4)步驟Ⅲ中,生成沉淀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從母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質是__________。
11.(xx年廣東汕頭一模,16分)Fe2+和I-是兩種常見的還原性離子。
(1)向FeSO4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由淺綠色變成黃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KI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由無色變成黃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請以FeSO4溶液、KI溶液、氯水為試劑驗證I-的還原性強于Fe2+。設計實驗方案,補充完成實驗步驟、預期現(xiàn)象和結論。其他限選試劑:3 molL-1 H2SO4、0.01 molL-1 KMnO4、20% KSCN、3% H2O2、淀粉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實驗步驟
預期現(xiàn)象與結論
步驟1:取2 mL FeSO4溶液和2 mL KI溶液混合于試管中,再滴加1~2滴氯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驟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2)提供的試劑證明碘與鐵的化合物中鐵顯+2價,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是:取少量樣品溶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6分)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SO、HCO三種離子中的兩種或三種。為探究其組成,小明取出兩份相同的樣品溶液于試管中,向一份中加入過量的鹽酸,產生無色氣泡;向另一份中滴加過量的氯化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請設計合理實驗,做進一步的探究,對小明的實驗給出結論。僅限選擇的儀器、用品和試劑:燒杯、試管、玻璃棒、膠頭滴管、量筒、集氣瓶、鐵架臺、漏斗、濾紙、酒精燈、帶單孔膠塞的導管;1 molL-1硫酸;2 molL-1鹽酸;2 molL-1硝酸;1 molL-1氯化鋇、澄清石灰水、品紅溶液、蒸餾水。完成下列探究過程:
(1)提出假設:假設1:溶液中存在SO、SO;假設2:____________________;假設3:__________________;假設4:溶液中存在SO、SO、HCO。
(2)基于假設4,設計出實驗方案,將實驗操作、預期的實驗現(xiàn)象和結論填在下表中。[提示:Ⅰ.按照下表的方式作答,注意前后內容的對應;Ⅱ.注意文字簡潔;Ⅲ.可不填滿,也可增加步驟。]
步驟編號
實驗操作
預期現(xiàn)象和結論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第2節(jié) 氧化還原反應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分,每小題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
1.某酒精廠由于管理不善,酒精滴漏到某種化學品上而釀成火災。該化學品可能是( )。
A.KMnO4 B.NaCl
C.(NH4)2SO4 D.CH3COOH
2.下列應用不涉及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
A.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劑
B.工業(yè)上電解熔融狀態(tài)Al2O3制備Al
C.工業(yè)上利用合成氨實現(xiàn)人工固氮
D.實驗室用NH4Cl 和Ca(OH)2制備NH3
3.對3NO2+H2O===2HNO3+NO反應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氧化劑與還原劑的質量比為1∶2
B.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
C.NO2是氧化劑,H2O是還原劑
D.在反應中若有6 mol NO2參與反應時,有3 mol電子發(fā)生轉移
4.高鐵酸鉀是一種理想的綠色水處理劑,工業(yè)上可通過如下反應制得:Fe(OH)3+ClO-+OH-―→FeO+Cl-+H2O(未配平),在上述反應中( )。
A.FeO是還原產物
B.ClO-是還原劑
C.1 mol Fe(OH)3得到3 mol電子
D.配平后OH-的化學計量數為4
5.(xx年廣東湛江模擬)下列物質的應用不涉及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
A.用稀硝酸洗去附在試管內壁的銀鏡
B.用熱的純堿溶液清洗油污
C.用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與病人的尿液混合加熱,來檢驗病人是否患糖尿病
D.在鐵質鍍件上鍍銅
6.(xx年江蘇高考)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與應用不相對應的是( )。
A.明礬能水解生成Al(OH)3膠體,可用作凈水劑
B.FeCl3溶液能與Cu反應,可用于蝕刻印刷電路
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紙漿
D.Zn具有還原性和導電性,可用作鋅錳干電池的負極材料
二、雙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2分,每小題6分,每小題有二個正確選項。選對一個給3分,選錯一個不給分)
7.常溫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發(fā)生如下兩個反應:2Fe2++H2O2+2H+===2Fe3++2H2O,2Fe3++H2O2===2Fe2++O2↑+H+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H2O2的氧化性比Fe3+強,其還原性比Fe2+弱
B.在H2O2分解過程中,溶液的pH逐漸下降
C.在H2O2分解過程中, Fe2+和Fe3+的總量保持不變
D.H2O2生產過程要嚴格避免混入Fe2+
8.(xx年廣東湛江調研)已知I-、Fe2+、SO2、Cl-、H2O2均有還原性,它們在酸性溶液中還原性的強弱順序為Cl-< Fe2+< H2O2< I-< SO2。則下列反應不能發(fā)生的是( )。
A.2Fe3++SO2+2H2O===2Fe2++SO+4H+
B.Cl2+SO2+2H2O===H2SO4+2HCl
C.H2O2+2H++SO===SO2↑+O2↑+2H2O
D.2I2+H2O2===2H2O+O2↑+4I-
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4分)
9.(16分)(1)類比法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方法,已知硝酸能把鐵氧化成Fe(NO3)3,但當鐵過量時,產物是Fe(NO3)2。某同學受此啟發(fā),提出一個相似的觀點:氯氣與鐵粉反應,當Cl2足量時生成FeCl3,當鐵粉過量時產物是FeCl2,為了驗證該觀點是否正確,該同學將一定量的鐵粉與Cl2恰好完全反應得到一固體物質,然后通過實驗確定其成分。探究過程如下:
①提出假設:假設1:該固體物質是FeCl2;
假設2:該固體物質是FeCl3;
假設3:該固體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設計實驗方案:取少量固體物質于燒杯中,加適量水溶解,得到溶液A,然后取兩份A溶液分別進行實驗,實驗現(xiàn)象與結論如下表:
實驗方法
實驗現(xiàn)象
結論
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
______________
固體物質中有FeCl3
在KMnO4溶液中加少量A溶液
KMnO4溶液顏色無明顯變化
固體物質中不含______
③根據上述實驗結論,寫出Cl2與鐵粉加熱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了進一步探究FeCl3溶液的性質,該同學又利用A溶液做了如下一些實驗,其中正確的是________。
A.將A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繼續(xù)加熱得到紅褐色液體,該液體能產生丁達爾現(xiàn)象
B.在A溶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變藍
C.在A溶液中滴加NaOH濃溶液,出現(xiàn)紅褐色沉淀
D.在A溶液中加入Fe、Cu固體后,充分反應后剩余固體中不可能有Fe無Cu
E.將A溶液加熱蒸干并灼燒,得到FeCl3固體
(3)電子工業(yè)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蝕敷在絕緣板上的銅箔,制造印刷電路板。某工程師為了從廢液中回收銅,重新獲得FeCl3溶液,設計了下列實驗步驟:
寫出一個能證明還原性Fe比Cu強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在上圖步驟________中發(fā)生。上述過程回收的銅是粗銅,為了獲得更純的銅必須進行電解精煉。寫出電解精煉時陽極材料及主要的電極反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6分)鈦合金是航天航空工業(yè)的重要材料。由鈦鐵礦(主要成分是TiO2和Fe的氧化物)制備TiO2等產品的一種工藝流程示意如下:
已知:①TiO2+易水解,只能存在于強酸性溶液中;②TiCl4的熔點-25.0 ℃,沸點136.4 ℃;SiCl4的熔點-68.8 ℃,沸點57.6 ℃。
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鈦鐵礦酸浸時,主要成分TiO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鐵屑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Ⅱ包含的具體操作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富含TiO2+溶液”中加入Na2CO3粉末得到固體TiO2nH2O,請用恰當的原理和化學用語解釋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廢液中溶質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學式)。
(4)用金紅石(主要含TiO2)為原料,采用亨特(Hunter)法生產鈦的流程如下:
寫出沸騰氯化爐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制得的TiCl4液體中常含有少量SiCl4雜質,可采用______方法除去。
11.(16分)海水中溴含量約為65 mgL-1,從海水中提取溴的工業(yè)流程如下:
(1)以上步驟Ⅰ中已獲得游離態(tài)的溴,步驟Ⅱ又將之轉變成化合態(tài)的溴,其目的是________。
(2)步驟Ⅱ通入熱空氣或水蒸氣吹出Br2,利用了溴的________。
A.氧化性 B.還原性
C.揮發(fā)性 D.腐蝕性
(3)以上流程Ⅱ中涉及的離子反應如下,請在下面方框內填入適當的化學計量數:
Br2+CO===BrO+Br-+CO2↑
(4)上述流程中吹出的溴蒸氣,也可先用二氧化硫水溶液吸收,再用氯氣氧化后蒸餾。寫出溴與二氧化硫水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實驗室分離溴還可以用溶劑萃取法,下列可以用作溴的萃取劑的是________。
A.乙醇 B.四氯化碳 C.燒堿溶液 D.苯
(6)氧化劑氯氣來自電解飽和食鹽水,電解槽使用了隔膜(或離子交換膜)來防止氯氣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①電解時,陽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采用無隔膜的電解槽,將得到H2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6分)Fe2+、SO和I-都具有還原性。為了比較其還原性強弱,進行以下探究并回答:
(1)已知:①還原性:SO>Fe2+;②FeSO3難溶于水。
(2)在(1)的基礎上,完成下列假設:
假設1:還原性:I->SO>Fe2+;
假設2:還原性:SO>I->Fe2+;
假設3,還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探究:現(xiàn)對假設2進行探究,完成實驗步驟以及預期的現(xiàn)象和結論。
限選以下試劑:0.1 molL-1 Na2SO3溶液、0.1 molL-1 KI溶液、 0.1 molL-1 FeCl2溶液、10% KSCN溶液、新制飽和氯水、淀粉溶液、稀HNO3溶液、1 molL-1 HCl溶液、1 molL-1 BaCl2溶液。
實驗操作
預期的現(xiàn)象與結論
步驟1:取1 mL 0.1 molL-1 Na2SO3溶液和1 mL 0.1 molL-1 KI溶液于試管中,混合后滴入2~3滴新制飽和氯水,振蕩
—
步驟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驟3:取1 mL 0.1 molL-1 KI溶液和1 mL 0.1 molL-1 FeCl2溶液于試管中,混合后滴入2~3滴新制飽和氯水,振蕩
—
步驟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單元 化學物質及其變化
第1節(jié) 離子反應
1.C 解析:判斷電解質的強弱是根據其溶于水的部分是否全部電離,溶液導電性的強弱與溶液中離子的總濃度有關,電解質強弱與其溶液導電性強弱并無直接聯(lián)系,A錯誤;食鹽溶液不是電解質,NaCl是電解質,B錯誤;SO3是非金屬氧化物,屬于非電解質,C正確;NaHSO4在熔融狀態(tài)下電離出Na+、HSO,D錯誤。
2.D 解析:Fe3+與HCO發(fā)生雙水解反應,與SCN-發(fā)生絡合反應,A錯誤;在酸性條件下NO與SO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B錯誤;OH-與Mg2+反應生成沉淀,與NH生成弱電解質。
3.D 解析:Fe3+與I-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與CO、ClO-發(fā)生雙水解反應,A錯誤;在酸性條件下Fe2+與NO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B錯誤;Fe3+與SCN-發(fā)生絡合反應,SO與Ba2+反應生成沉淀,C錯誤。
4.C 解析:漂白粉失效的化學方程式為:Ca(ClO)2+H2O+CO2===CaCO3↓+2HClO,那么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Ca2++2ClO-+H2O+CO2===CaCO3↓+2HClO,A錯誤;實驗室制取Cl2的原理是濃鹽酸和二氧化錳反應,離子方程式為:MnO2+4H++2Cl-Mn2++Cl2↑+2H2O,B錯誤;在強堿溶液中,不可能生成H+,D錯誤。
5.A 解析:在酸性條件下Fe2+與NO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B錯誤;Ag+與CO生成沉淀,C錯誤;Al3+與AlO發(fā)生雙水解反應,D錯誤。
6.C 解析:MgSO4溶液與Ba(OH)2溶液混合,除生成BaSO4沉淀外,還生成Mg (OH)2沉淀,A錯誤;FeCl3溶液中加入銅粉,F(xiàn)e3+被還原成Fe2+,B錯誤;Al3+與氨水反應生成Al(OH)3沉淀,D錯誤。
7.BC 解析:氫碘酸是還原性酸,能將鐵離子還原為亞鐵離子,即2Fe(OH)3+6H++2I-===2Fe2++I2+6H2O,B錯誤;燒堿溶液中加入鋁片:2Al+2OH-+2H2O===2AlO+3H2↑,C錯誤。
8.AC 解析:明礬溶液中,Al3+和SO個數比為1∶2,SO完全沉淀時,Al3+應轉化為AlO,B錯誤;醋酸是弱酸,應該以分子的形式寫入離子方程式中,D錯誤。
9.(1)Al2O3+6H+===2Al3++3H2O
(2)5 8 H+ 5 4 H2O
(3)將Fe2+氧化為Fe3+,調節(jié)pH使鐵完全沉淀
(4)生成黃綠色氣體 除去過量的MnO
解析:(1)氧化鋁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鋁與水;(2)反應中MnO→Mn2+,F(xiàn)e2+→Fe3+, MnO系數為1,根據電子轉移守恒可知,F(xiàn)e2+系數為=5,由元素守恒可知,
Fe3+系數為5,由電荷守恒可知,由H+參加反應,其系數為8,根據元素守恒可知,有H2O生成,其系數為4,方程式配平為:MnO+5Fe2++8H+===Mn2++5Fe3++4H2O;(3)濾液中含有Fe2+,由表中數據可知,F(xiàn)e(OH)2開始沉淀的pH大于Al(OH)3 完全沉淀的pH,而Fe(OH)3完全沉淀的pH小于Al(OH)3開始沉淀的pH,pH約為3時,Al3+、Fe2+不能沉淀,步驟Ⅱ是將Fe2+氧化為Fe3+,調節(jié)pH使鐵完全沉淀;(4)MnO2能將HCl氧化為Cl2,若有黃綠色氣體生成說明沉淀中存在MnO2;Ⅲ 的上層液呈紫紅色,MnO過量,加入MnSO4,除去過量的MnO。
10.(1)加快反應速率 (2)石灰石
(3)Fe3+、Mg2+、Ca2+
(4)2Li+CO===Li2CO3↓
(5)NaOH
解析:(1)粉碎可以增大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2)要增強溶液的堿性,只能加入石灰石。(3)H2O2可以氧化Fe2+為Fe3+,石灰乳和Na2CO3使Fe3+、Mg2+、Ca2+沉淀。(4)步驟Ⅲ生成的沉淀是Li2CO3,離子方程式為:2Li+CO===Li2CO3↓。(5)母液中的溶質是NaOH、Na2SO4,可以回收NaOH。
11.(1)2Fe2++Cl2===2Fe3++2Cl- 2I-+Cl2===I2+2Cl-
(2)
實驗步驟
預期現(xiàn)象與結論
步驟1:
溶液變成黃色
步驟2:向試管中繼續(xù)滴加幾滴20% KSCN溶液
(或向試管中繼續(xù)滴加幾滴淀粉溶液)
溶液不變血紅色,證明I-的還原性強于Fe2+
(或溶液變藍色,證明I-的還原性強于Fe2+)
(3)滴加幾滴20% KSCN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再加入過量3% H2O2,溶液變紅色
12.(1)溶液中存在SO和HCO 溶液中存在HCO和SO(順序不限)
(2)
步驟編號
實驗操作
預期現(xiàn)象和結論
①
用膠頭滴管取少量溶液加入試管A中,再用滴管取過量的1 molL-1氯化鋇溶液并滴入其中,充分反應后,靜置,然后過濾,將沉淀和濾液分別裝入另外的兩個試管B、C中
產生白色沉淀,說明原溶液中含有SO或SO或兩者都有
②
往裝有沉淀的試管B中加入過量的2 molL-1鹽酸,將產生的氣體通入品紅溶液中
沉淀部分溶解,并產生氣體,品紅褪色,說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和SO
③
往裝有濾液的試管C中加入2 molL-1鹽酸(或加入澄清石灰水)
出現(xiàn)無色氣泡(或澄清溶液變渾濁),說明原溶液中含有HCO
(其他方案合理也可)
第2節(jié) 氧化還原反應
1.A 解析:KMnO4是一種強氧化劑,能氧化CH3CH2OH并放出熱量,如熱量大量積累而不能散去,就有可能引燃酒精,釀成火災。
2.D 解析: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劑時,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屬于氧化還原反應,A錯誤;電解熔融狀態(tài)Al2O3制備Al時,Al2O3中Al從+3價降到0價,O從-2價升到0價,屬于氧化還原反應,B錯誤;工業(yè)上合成氨是利用N2和H2反應生成NH3,也是屬于固氮中的一種,其中N從0價降到-3價,H從0價升到+1價,屬于氧化還原反應,C錯誤;2NH4Cl+Ca(OH)2===CaCl2+2NH3↑+2H2O,無化合價變化,屬于非氧化還原反應,D正確。
3.A 解析:A項,在該反應中,NO2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從元素的變化價態(tài)來判斷,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故質量之比也為1∶2,同時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故A對,B錯、C錯;通過在反應中的轉化關系,可知3 mol NO2~1 mol NO~2mol e-,因此,有6 mol NO2參與反應,則轉移的電子為4 mol,D錯。
4.D 解析:根據氧化還原反應的配平方法將方程式配平后為:2Fe(OH)3+3ClO-+
4OH-===2FeO+3Cl-+5H2O。根據元素的價態(tài)變化情況可得出Fe(OH)3是還原劑,其對應的產物FeO為氧化產物,ClO-為氧化劑,其對應的產物Cl-為還原產物,1 mol Fe(OH)3失去3 mol電子。
5.B 解析:用熱的純堿溶液清洗油污利用了碳酸鈉的氧化性溶液中碳酸根水解,溶液呈堿性,水解反應屬于非氧化還原反應。
6.C 解析:SO2用于漂白紙漿是利用了SO2的漂白性。
7.CD 解析:由氧化還原反應的強弱規(guī)律可知,氧化劑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產物,還原劑的還原性大于還原產物,由方程一可知,氧化劑H2O2氧化性比氧化產物Fe3+強,由方程二可知,還原劑H2O2還原性比還原產物Fe2+強,所以A錯誤;方程一和方程二相加,即H2O2分解生成H2O和O2,H2O2呈弱酸性,所以隨著反應進行,pH升高,B錯誤;H2O2分解Fe3+或Fe2+作催化劑,所以總量不變,C正確;因為Fe2+可導致H2O2分解,所以H2O2生產過程要避免混入Fe2+,D正確。
8.CD 解析:由在酸性溶液中還原性的強弱順序為Cl-< Fe2+< H2O2< I-<SO2可知,H2O2不能與H2SO4、I2反應生成SO2、I-。
9.(1)①FeCl2和FeCl3混合物?、谌芤撼始t色 FeCl2?、?Fe+3Cl22FeCl3
(2)A、B、C、D
(3)Fe+Cu2+===Fe2++Cu?、佟〈帚~;Cu-2e-===Cu2+
解析:(1)與硝酸在不同條件下可被氧化成兩種產物,推斷鐵粉與Cl2反應也可能生成FeCl2或FeCl3或兩種物質的混合物。根據KSCN溶液能與Fe3+顯紅色,可檢驗產物中是否含有FeCl3。根據酸性KMnO4溶液能氧化Fe2+而褪色,可驗證產物中是否含有FeCl2。(2)FeCl3滴入沸水中,繼續(xù)煮沸可生成Fe(OH)3膠體,有丁達爾現(xiàn)象。Fe3+能氧化I-生成I2,F(xiàn)e3+能與NaOH溶液生成Fe(OH)3紅褐色沉淀。而加熱蒸干FeCl3溶液,由于Fe3+的水解,會生成Fe(OH)3沉淀,經灼燒,得到Fe2O3,而不是FeCl3固體。在FeCl3溶液中加入Fe、Cu固體后,發(fā)生以下反應:Fe+2Fe3+===3Fe2+,Cu+2Fe3+===Cu2++2Fe2+,F(xiàn)e+Cu2+===Cu+Fe2+。由此看出剩余固體中不可能有Fe無Cu,而只能是Cu或Cu、Fe混合物。(3)廢液中回收銅的實驗過程如下:
Fe能從CuCl2溶液中置換出銅,可證明Fe比Cu的還原性強,反應方程式為:Fe+Cu2+===Fe2++Cu。電解精煉銅時,粗銅作陽極(Cu-2e-===Cu2+),純銅作陰極(Cu2++2e-===Cu),含Cu2+的溶液作電解質溶液。
10.(1)TiO2+2H+===TiO2++H2O 使Fe3+還原為Fe2+
(2)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
(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TiO2++(n+1)H2OTiO2nH2O+2H+,加入的Na2CO3粉末與H+反應,降低了溶液中c(H+),促進水解平衡向生成TiO2nH2O的方向移動 Na2SO4
(4)TiO2+2C+2Cl2TiCl4+2CO 蒸餾(或分餾)
解析:對于工藝流程題,一定要注意題干信息和流程圖信息,如鈦鐵礦酸浸后TiO2→
TiO2+,F(xiàn)e的氧化物→Fe2+、Fe3+;加鐵粉后Fe3+→Fe2+。結晶水合物從溶液中析出的方法只能是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從TiO2+到TiO2是水解過程。
11.(1)富集(或濃縮)溴元素 (2)C
(3)3 3 1 5 3
(4)SO2+Br2+2H2O===2HBr+H2SO4
(5)BD
(6)①2Cl--2e-===Cl2↑ ②NaClO
解析:(1)由于海水中Br-的含量低,步驟Ⅰ中獲得游離態(tài)的溴后,步驟Ⅱ中又將其轉化為化合態(tài)的溴,其目的是富集溴元素。(2)步驟Ⅱ中用熱空氣或水蒸氣吹出Br2,主要是利用了溴的揮發(fā)性。(3)利用得失電子守恒、電荷守恒和質量守恒配平該離子方程式。(4)溴與二氧化硫水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SO2+Br2+2H2O===H2SO4+2HBr。(5)乙醇能與水互溶,不能用作萃取劑。(6)①電解飽和食鹽水,陽極為Cl-放電,電極反應式為:2Cl--2e-===Cl2↑。②若采用無隔膜的電解槽,則陰極產生的NaOH與陽極產生的Cl2反應得到NaClO。
12.(2)SO>Fe2+>I-
(3)
實驗操作
預期現(xiàn)象與結論
步驟2:(方法1)向試管中加入足量的1 mol
L-1HCl溶液后再滴入數滴(或少許)1 mol
L-1BaCl2溶液,振蕩試管
若沒有白色沉淀產生,則說明還原性:I->SO,反之則說明還原性SO>I-
步驟2:(方法2)向試管中滴入少量淀粉溶液,振蕩試管
若不變藍色,說明還原性:SO>I-
或:若變藍色,說明還原性:I->SO
步驟4:(方法1)向試管中滴入少量淀粉溶液,振蕩試管
若變藍色,說明還原性I->Fe2+
或:若不變藍色,說明還原性:Fe2+>I-
步驟4:(方法2)向試管中滴入少量10% KSCN溶液,振蕩試管
若不變血紅色,說明還原性:I->Fe2+
或:若變血紅色,說明還原性:Fe2+>I-
解析:(3)步驟1、2是比較SO、I-還原性大小。SO、I-均與氯水反應,若SO的還原性大于I-,氯水首先與SO反應生成SO,在酸性環(huán)境下,利用加入BaCl2溶液后的反應現(xiàn)象即可說明溶液中是否存在SO,從而比較出SO與I-還原性強弱,也可根據是否有I2生成來比較SO、I-還原性大小(如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淀粉觀察顏色變化)。步驟3、4是比較Fe2+、I-還原性大小,向含F(xiàn)e2+、I-的混合液中加入少量氯水后,若Fe2+還原性大于I-,則溶液中存在Fe3+,可用KSCN溶液與Fe3+反應出現(xiàn)血紅色來證明;若I-還原性大于Fe2+,則溶液中存在I2,可用I2遇淀粉溶液出現(xiàn)藍色來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