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級物理 第十六章 熱和能 一、二節(jié)復習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doc
-
資源ID:3251471
資源大?。?span id="gfypdl5" class="font-tahoma">43.50KB
全文頁數(shù):7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19-2020年九年級物理 第十六章 熱和能 一、二節(jié)復習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doc
2019-2020年九年級物理 第十六章 熱和能 一、二節(jié)復習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
●授課時間: 2月 20 日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
2.能識別擴散現(xiàn)象,并能用分子熱運動的觀點進行解釋.
3.知道分子熱運動的快慢與溫度的關系
4.知道分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力.
二、過程和方法
1.通過演示實驗說明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
2.通過演示實驗使學生推測出物體溫度越高,熱運動越劇烈.
3.通過演示實驗以及與彈簧的彈力類比使學生了解分子之間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用演示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交流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分子的熱運動
●教學難點
通過直接感知的現(xiàn)象,推測無法直接感知的事實是本節(jié)的難點.
●教學準備:
燒杯、蠟燭、酒精燈、火柴、分子內聚力演示器。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些現(xiàn)象,例如墻里開花墻外香;炒菜時香氣四處飄逸;到醫(yī)院時聞到一股藥味等,同學們還能舉出其它的一些例子嗎?這些現(xiàn)象為什么?
學生答后,講解這就是本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內容,出示課題:第一節(jié) 分子熱運動。
二、新課教學
1.分子和分子的運動
(1)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
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它的直徑大約只有10-10m,因此,在一個物體中,分子的數(shù)目是巨大的。0℃,一標準大氣壓下,1cm3的空氣中大約有2.71019個分子,如果每秒可以數(shù)到100億,那么,把這些分子數(shù)完需要80年的時間。
(2)擴散現(xiàn)象
演示P124氣體擴散現(xiàn)象。
舉例:打開一盒香皂,很快就會聞到香味,這是為什么?是什么跑到了我們的鼻子里了?紅墨水滴入水中水變紅、鹽放入水中鹽不見而水變咸等。
一些帶有香味的分子,從香皂中揮發(fā)出來,進入空氣,向各個方向散步開來,當它們到達你的鼻子里,你就會聞到香味。
① 擴散:不同的物質在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xiàn)象。
② 說明:氣體、液體、固體都能發(fā)生擴散現(xiàn)象。
③ 結論:擴散現(xiàn)象表明,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分子間有間隙。
④ 學生列舉擴散現(xiàn)象的實例:(擦香水時,周圍的人都能聞到;花開時,花香滿園;長時期放煤的墻角變黑;糖放在水中,水變甜了。)
⑤氣體擴散最快,其次是液體,固體最慢。
2.影響擴散快慢的因素
演示實驗:將一滴紅墨水分別滴入熱水和冷水中,觀察擴散快慢的情況。
分析:熱水溫度高,擴散進行的快,說明溫度高,分子運動快。冷水溫度低,擴散進行的慢,說明溫度低,分子運動慢。
熱運動 :由于分之的運動跟溫度有關,所以把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叫做分子的熱運動。
3.分子間的作用力
提出問題:既然分子在運動,那么固體和液體中的分子為什么不會飛散開,而總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體積呢?既然物體里的分子能夠運動,則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隙,為什么物體既不容易壓縮又不容易拉伸固體和液體呢?
演示實驗:1、分子之間有引力,將兩個鉛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凈,然后緊緊地壓在一起,兩塊鉛就會結合起來,甚至下面吊一個重物都不能把它們拉開。
指導學生看課本P126圖16.1-1由彈簧連接的小球間的作用力說明分子之間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結論:分子之間既有引力又有斥力,當分子間的距離很小時,作用力表現(xiàn)為斥力;當分子之間的距離稍大時,作用力表現(xiàn)為引力;如果分子相距很遠時,作用力就變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平時我們很少看到兩個物體能粘到一起,就是因為分子間的引力作用距離很小,在分子間離得很近時才能明顯地顯示出來。
三、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
四、作業(yè)布置 課本P126動手動腦學物理 第1、2、3 題。
五、板書設計:
第一節(jié) 分子熱運動
一、擴散現(xiàn)象:不同物體在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xiàn)象
二、分子動理論
1、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
2、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3、分子間存在引力和斥力
三、熱運動: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與溫度有關
教學反思:
1.本節(jié)課作為本章的第一節(jié)內容,是學生在學完宏觀物體的有關知識后,對微觀世界的知識進一步探究學習,為后面研究物體內能及其有關知識做好鋪墊。但由于分子的運動無法直接觀察探究,所以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實驗為主,學生觀察、討論的方法為輔組織教學。
2.為加深學生對擴散這個常見現(xiàn)象的探究興趣,設計了學生熟悉的紅墨水在水中擴散的實驗。同時為實現(xiàn)物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同時了解和分子熱運動有關的現(xiàn)代科技,所以讓學生列舉擴散現(xiàn)象在生活中的有關實例。
第二節(jié) 內能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內能的概念,能簡單描述溫度和內能的關系.
2.知道熱傳遞過程中,物體吸收(放出)熱量,溫度升高(降低),內能改變.
3.了解熱量的概念,熱量的單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體內能增加和減少的一些事例.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探究找到改變物體內能的多種方法.
2.通過演示實驗說明做功可以使物體內能增加和減少.
3.通過學生查找資料,了解地球的“溫室效應”.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探究,使學生體驗探究的過程,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2.通過演示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并使學生通過實驗理解做功與內能變化的關系.
3.鼓勵學生自己查找資料,培養(yǎng)學生自學的能力.
●教學重點
1.內能的概念,影響物體內能大小的因素
2.熱傳遞和做功改變物體內能是等效的,熱量的概念引出
●教學難點:
1.理解內能的定義,內能與機械能的區(qū)別
2.做功與物體內能改變的關系,探究實驗的過程
●教學準備
壓縮空氣引火器、廣口瓶、燒杯、熱水、打氣筒
●教學課時:2時
第一課時
●授課時間:2 月22 日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裝著開水的暖瓶有時會把瓶蓋彈起來,這是什么能量把瓶蓋推動的?
暖瓶沒有動,所以不是機械能;暖瓶也沒有接電源,所以也不是電能,那么這一能量來自哪里呢?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內容,出示課題:第二節(jié)內能。
二、進行新課
1.內能
如課本圖16.2-1所示運動的足球具有動能,那么運動的分子是否也有動能呢?運動的分子也具有動能,稱為分子動能。
如課本圖16.2-2所示,彈簧在發(fā)生彈性形變時,具有勢能,那么,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之間是否也具有勢能呢?
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間也有勢能,稱為分子勢能。
(1)內能:物體內部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
(2)注意:
①內能指的是物體內部所有分子的能量,單獨某個分子的動能或勢能不能稱為物體的內能。
②內能是由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共同決定。
(3)一切物體,不論溫度高低,都具有內能。事例:鐵水和冰塊的溫度雖然不同,但它們都具有內能。
2.影響內能大小的因素
一個物體的動能和勢能跟什么因素有關?那么,物體的內能有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演示實驗:將兩只完全相同的燈泡,一只通電,另一只不通電。讓學生分析兩個燈絲內能大小不同的原因。
分析: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度越快,分子動能越大,內能越大。
(1)物體的內能與溫度有關,物體溫度升高時,內能增加;溫度降低時,內能減少。[物體內能增大時,其溫度不一定升高。]
(2)物體的質量:它反映物體內部分子數(shù)量的多少。
(3)物體的體積:它反映了分子間平均距離大小,影響分子的勢能的大小。
3.內能與機械能的區(qū)別:機械能與整個物體的機械運動情況有關,內能與物體內部分子熱運動和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情況有關,所以,內能是不同于機械能的另一種形式的能,在一定條件下兩者之間可以相互轉化。
內 能
機 械 能
表現(xiàn)
微觀粒子的能量
宏觀物體的能量
影響因素
溫度,物態(tài)
物體速度,位置
其他
物體的機械能可能是零,但物體的內能一定不為零。機械能與內能之間可以相互轉化
4.內能的單位:焦耳 J
5.利用內能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
好香??!就是看不清楚啦!
炒菜時,將鹽放入鍋中,菜立刻便會變咸,而腌菜時,將鹽放在缸中,很長時間菜才會咸,這是為什么?
三、課堂練習
1.請你根據(jù)右圖所展現(xiàn)的情景,提出一個與物理知識有關的問題,并針對所提出的問題給以簡答: 例:問題:他為什么看不清熱鍋中食物?簡答: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眼鏡片液化,使鏡片蒙上一層小水珠.
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________和________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物體的溫度越高,物體內部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越_______,物體的內能越_____.
3. 無論是冰冷的冰塊,還是熾熱的鐵水,盡管它們溫度相差很大,但它們的分子都在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因而都具有________,也就是說________具有內能.
四、小節(jié):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能量又有一個怎樣的認識?
五、作業(yè)布置:動手動腦學物理第1、2題。
六、板書設計:
第二節(jié) 內能(1)
一、內能
1.定義:物體內部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
2.一切(運動、靜止、高溫、低溫)物體都具有內能。
二、影響內能大小的因素:溫度 、質量 、體積 。
三、內能與機械能的區(qū)別
四、內能的單位焦耳 J
第二課時
●授課時間:2月 24 日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啟發(fā)學生“搓手”和“玩滑梯”時的感覺,物體的內能是否改變?
探究:(1)找來一根鐵絲,讓學生盡量想辦法讓它的溫度升高。(2)讓學生用鋼筆帽在桌布上來回摩擦,感覺筆帽溫度的變化。
以上實驗或現(xiàn)象說明物體內能是可以改變的,而且有多種方法來辦到本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學習內能。
二、進行新課
1.熱傳遞改變物體的內能
冬天用熱水袋取暖時,人感覺暖和了,而熱水袋會漸漸涼下來;將熱水瓶放入冷水中,瓶中的水變涼,而冷水變熱,這種現(xiàn)象就是所謂的熱傳遞現(xiàn)象。
探究:同學們回想一下平時你們是怎樣將袋裝奶預熱的。
學生答后分析:在熱傳遞過程中,低溫物體溫度升高,高溫物體溫度降低。
(1)實質:能量從高溫物體傳到低溫物體,或者從同一物體的高溫部分傳到低溫部分的過程。
(2)熱量: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內能的多少。
(3)說明:① 熱量是一個過程量;② 物體吸收熱量,內能增加;放出熱量,內能減少,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越多,物體內能改變越大;③ 兩個物體間發(fā)生熱傳遞的條件是有溫度差。
2.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
(1)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會增加。
演示:如課本圖16.2-5甲,在一個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團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壓下去,觀察現(xiàn)象。
分析:活塞壓縮空氣做功,使空氣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達到棉花的著火點而使棉花燃燒。
學生列舉物體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例子:
① 給自行車胎打氣時,打氣筒會變熱;
② ②用鐵錘敲打鐵釘,釘子會變熱;
③ 劃火柴時,火柴頭在皮上一劃就燃燒了;
④ 隕石墜入大氣層,迅速降落時,與空氣摩擦而燃燒形成流行。
(2)物體對外做功,本身的內能會減少
演示:如課本圖16.2-5乙,廣口瓶內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氣,給瓶內打氣,當瓶塞跳出時,觀察瓶內的變化。
分析:瓶內空氣推動活塞做功時,內能減少,溫度降低,使水蒸氣液化成小水滴,形成水霧。
學生列舉物體對外做功的例子:
① 剛剛打開的啤酒瓶,瓶口會冒“白霧”;
②給自行車胎放氣時,氣門心處溫度降低;
③用塞子塞緊保溫瓶,常發(fā)生“蹦塞”現(xiàn)象;
④同時會看到瓶口上方有“白氣”。
3.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式:
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
做功
熱傳遞
內能增加
克服摩擦做功;使物體形變做功;電流使導體發(fā)熱
物體吸收熱量
內能減少
氣體膨脹做功
物體放出熱量
區(qū) 別
其他形式能與內能相互轉化
物質間內能的轉移
聯(lián) 系
做功和熱傳遞在改變物體內能上是等效的
三、課堂訓練
1. 熱傳遞實質上就是_________ 從_________物體傳到_________物體或從同一物體的_________部分傳到_________部分的過程。
2. 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_________的多少叫做熱量,物體放出或吸收的熱量越_________,它的內能改變越_________。
3.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放在火上點燃,使火柴燃燒,這兩種方法都可以改變火柴的_________,前者是利用_________的方法,后者是利用_________的方法。
4.冬天人們常用兩手搓擦取暖,這表明通過_________方式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用熱水袋也能給手取暖,這表明通過_________方式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
5. 下面事例中,屬于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的是 ( )
A、火藥的燃氣把子彈從槍膛中射出B、電流通過白熾燈泡發(fā)光C、古人用鉆木的方法取火D、用酒精燈加熱燒杯里的水
6. 以下事例中利用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 )
A、“和平”號空間站退役后墜入大氣層與空氣摩擦生熱
B、冬天,用熱水袋取暖,人體暖和
C、冬天手冷時,兩手互相搓搓就暖和了
D、用鋸鋸木頭,鋸條發(fā)熱
7. 下面列舉的現(xiàn)象中,由于做功使物體的內能發(fā)生改變的是 ( )
A、酒精涂在手背上覺得涼
B、把鐵釘釘進墻里,鐵釘變熱
C、水被太陽曬熱
D、燒紅的鐵塊放在冷水中,鐵塊溫度降低
四、小節(jié) 通過兩節(jié)課的學習談談你們對內能的認識?
五、作業(yè)布置 課P130動手動腦學物理 第1、2題。
六板書設計
第二節(jié) 內能(2)
一、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
1.熱量: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
2.實質:能量從高溫物體傳到低溫物體或從同一物體的高溫部分傳到低溫部分。
二、做功改變物體內能
1.對物體做功,物體內能會增加。
2.物體對外做功,物體內能會減少。
三、做功和熱傳遞在改變物體內能上是等效的。
教學反思:
1.內能是比較抽象的物理概念,內能是指物體內部的能量,是和物體內部的分子有關的能量。物體內部的分子的能量越大,它的內能就越大,即內能是物體內所有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相互作用的勢能的總和。書上沒有提出分子的動能和勢能,只說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具有的能,其實分子在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時候就同時具備了動能與勢能,故在教學中提出內能實際是分子的動能和勢能的總和,采用類比的方法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這個物理概念。
2.多媒體課件和演示實驗,能多角度調動學生的情緒、感情、注意力和興趣,能有效地突破重點和難點,這樣的教學促使學生用多種感官去學,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