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級生物新人教版 陸地生活的動物.doc
-
資源ID:3306304
資源大小:17KB
全文頁數:3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19-2020年八年級生物新人教版 陸地生活的動物.doc
2019-2020年八年級生物新人教版 陸地生活的動物
一、 教學目標
1、 運用比較分析的方法,說明陸地生活的動物與陸地環(huán)境相適應的主要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特點。
2、 通過實驗和觀察等活動,闡明蚯蚓和兔在運動、呼吸等方面與其陸地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的特點。概述環(huán)節(jié)動物、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
3、 強化“生物與其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的觀點,關注動物棲息地的保護。
二、 重點和難點
1、 引導學生概括出陸地上的動物適于環(huán)境生活的特點;
2、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比較與思考等的學習活動來獲取知識,培養(yǎng)總結和概括的能力,并進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育。
三、 課前準備
學生:制作觀蟲器,并飼養(yǎng)和觀察蚯蚓;調查、搜集當地動物棲息地保護的現狀及措施等資料;
教師:搜集有關陸地動物生活環(huán)境的圖片;準備各種陸地環(huán)境中的動物活動的錄像資料;進行“飼養(yǎng)和觀察蚯蚓”所實驗。
四、 課時分配
三課時
五、 教學過程
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一、陸地生活的動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
二、蚯蚓
實驗:觀察和飼養(yǎng)蚯蚓
環(huán)節(jié)動物的主要持征:
身體由許多彼此相似的環(huán)狀體節(jié)構成。
兔
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
動物棲息地的保護
1、 觀察并說出陸地各種環(huán)中的動物以及它烏的運動方式并進行想像。
2、 觀察各種陸地環(huán)境中的動物活動的錄像片,并進行描述。
3、 對比總結出陸地環(huán)境與水生環(huán)境的顯著不同。
4、 觀察分析課本上的圖片資料,討論交流,概括出地生活的動物在運動、呼吸和對環(huán)境的反應等方面適應陸地環(huán)境的特點。
1、 各小組描述采集蚯蚓的環(huán)境,介紹并展示蚯蚓。
2、 取一條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觀察它的外部形態(tài)。
3、 對比觀察蚯蚓的運動。
4、 歸納蚯蚓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特點,并進一步概括出環(huán)節(jié)動物的主要特征。
1、 觀察有關免的生活的錄像片,描述免的外部特征。
2、 觀察兔的運動并測量其前后肢的長度。
3、 觀察比較兔和狼的牙齒。
4、 觀察兔的內部結構。
歸納出陸地動物適應環(huán)境的主要特點,并概括出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
各小組匯報調查和搜集的當地動物棲息地保護的現狀及措施等資料,結合課本大熊貓的有關資料分析出保護動物棲息地的重要性,并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
5、 提示、補充、引導學生觀察各種圖片。
6、 出示錄像資料及觀察的問題。
7、 引導學生用對比的方法進行推測和概括。
8、 鼓勵學生列舉實例,分析討論,歸納概括。
1、 引導學生對比觀察、描述蚯蚓的運動情況并分析原因。
2、 引導學生結合水蛭和沙蠶對環(huán)節(jié)動物的特征進行歸納概括。
1、 引導學生回憶結合前面所學的知識進行觀察,分析出體溫恒定的原因。
2、 鼓勵學生推測想像兔的前后肢與運動方式的關系。
3、 引導學生觀察對比兔和狼的牙齒的不同之處,分析原因。
4、 提出觀察探究的問題。
補充、引導。
對學生進行關愛生命、保護環(huán)境的情感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