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級語文上冊 28《奇妙的克隆》(第2課時)教學案(無答案) 蘇教版.doc
-
資源ID:3307588
資源大?。?span id="rgpr0nh" class="font-tahoma">16KB
全文頁數(shù):3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yù)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19-2020年八年級語文上冊 28《奇妙的克隆》(第2課時)教學案(無答案) 蘇教版.doc
2019-2020年八年級語文上冊 28《奇妙的克隆》(第2課時)教學案(無答案) 蘇教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欣賞音樂美、情韻美的語言。
2.體會作者對阿里山美麗風光的濃濃愛意和強烈的愛國之情
重點難點
欣賞音樂美、情韻美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目標導(dǎo)學: 阿里山的人美、景美,作者在游覽了阿里山后,聽報告過程中,創(chuàng)作的“沖動驟然襲來,寫成了這篇飽含愛國熱情的美文,這一節(jié)課我們一齊去欣賞文章優(yōu)美的語言。
二、自主學習
1.有感情的朗讀文中優(yōu)美的句段:把優(yōu)美的句段大聲讀一讀,再次體會它們的精妙之處。
2.找出文中你認為優(yōu)美的句子,并說說好在哪里。
三、合作探究
本文語言典雅、凝練、和諧,具有音樂美和情韻美,請從文中找出幾例,談?wù)勀愕母惺堋?
溫馨提示:(1)修辭美:本文運用了對偶、比喻、排比、擬人、引用等修辭,是文章語言生動活潑。
(2)節(jié)奏美:交錯運用整句和散句,大量運用疊詞,形成了輕松,舒展,迂回鮮明的節(jié)奏。
(3)擬聲美:運用擬聲詞等。
精講:本文作者用典雅、凝練、和諧、暢達的語言,句式多樣,節(jié)奏感強,富于節(jié)奏美、擬聲美、修辭美和音節(jié)美筆法,向我們充分展示了阿里山的情韻美。
例:(1)潭無魚鱉,林無鳥獸,偶或有如蟬、如蠅、如蚊的聲音,側(cè)耳諦聽、分辨、捕捉,卻又沒有。那是靜謐的世界、凈潔的世界,甚或禪的世界。偶有一人聲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間的安寧。
(這段文字運用了對偶、比喻、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交錯使用整句和散句,形成了輕松、舒展、迂曲、鮮明的節(jié)奏,富有聲感和音樂美?!把暤们椤保ㄟ^反復(fù)誦讀,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對靜謐、潔凈、禪的世界的獨特體驗。)
(2)森林恰似一片汪洋,無邊無際。其盤曲之勢,如幢頂,如傘蓋,又如古寺寶塔,真不知樹軀有多少圍、樹身有多么高。它們排列之整肅,如孫武之軍陣,秦皇之兵馬。
(這段文字用了六個比喻句,句式整齊,結(jié)構(gòu)勻稱,節(jié)奏鮮明,和諧動聽。第一個比喻,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是形容森林的無邊無際;“如幢頂,如傘蓋,又如古寺寶塔”,作者一連用三個比喻,描寫樹木的盤曲之勢。這里連用助詞“之”,不僅使句式整齊,而且使文章足句足拍,起到調(diào)節(jié)音節(jié)的作用。兩個比喻兼擬人古色古香,寫出了森林排列整齊和嚴肅威武的氣勢,給森林以人格化。)
(3)山中,樹多、人少,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樹密、陰厚,仿佛能揉出濃汁。我只覺得,阿里山的風光美如畫。
(這段文字在全文帶有總結(jié)性,“阿里山的風光美如畫”一句揭示了文章的主題。以高度凝練的短句集中了高密度的信息,收到“以少勝多,情貌無遺”的效果。)
課堂小結(jié): 阿里山的美是人工雕鑿的美嗎?不是,它是自然、樸素的美,本文作者用典雅、凝練、和諧、暢達的語言,句式多樣,節(jié)奏感強,富于節(jié)奏美、擬聲美、修辭美和音節(jié)美筆法,向我們充分展示了阿里山的情韻美。我們讀這篇文章,深深感到其和婉寬舒、柔美,深切體會到作者的歡樂、愛慕之情。
四、達標訓(xùn)練(拓展練習)
讀了本文,你一定對阿里山有所了解,可是我們周圍還有許多人沒有領(lǐng)略過這里的美麗風光,請你以導(dǎo)游的身份向他們介紹一下美麗的阿里山。(100字左右)
五、堂清檢測
(一)必做題
1.閱讀課文四至九段回答下列問題。
(1)請在下面的橫線上依次寫出幾段文字寫到的阿里山美景。
( )---寧靜林區(qū)---( )---( )----( )
(2)第九段中為什么說神木是“阿里山的標志、靈魂”?
2.下面這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有什么好處?
“森林恰似一片汪洋,無邊無際。樹木姿態(tài)各異,如幢頂,如傘蓋,如古寺寶塔?!?
(點撥:比喻?!巴粞蟆睒O言森林之大,“幢頂”言其高,“傘蓋”言其茂密,“古寺寶塔”言其密不透風,遮天蔽日。形象地描繪了山中森林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板書設(shè)計
課后反思(優(yōu)點、不足、改進設(sh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