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汽車/機械/制造 > 機械/儀表工業(yè)
搜柄,搜必應! 快速導航 | 使用教程

機械制造技術(shù)課程設(shè)計CA6140車床后托架加工工藝及鏜三杠孔夾具設(shè)計液壓全套圖紙

文檔格式:DOC| 33 頁|大小 908.50KB|積分 45|2021-10-23 發(fā)布|文檔ID:34711419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1 / 33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下載文檔
  • 版權(quán)提示
  • 文本預覽
  • 常見問題
  • 設(shè) 計 說 明 書題 目 后托架零件工藝及加工Φ40、 Φ30.2、Φ25.5孔夾具設(shè)計 學 生 系 別 機 電 工 程 系 專 業(yè) 班 級 機械設(shè)計制造及自動化機制031班學 號 指 導 教 師 設(shè)計(論文)任務書設(shè)計(論文)題目:后托架零件工藝及加工Φ40、Φ30.2、Φ25.5孔夾具設(shè)計系: 機 電 工 程 系 專 業(yè):機械設(shè)計制造及自動化班級: 機 制 031 班 學 號: 學生: 指導教師: 接受任務時間 教研室主任 (簽名)  系主任 (簽名)1.畢業(yè)設(shè)計(論文)的主要內(nèi)容及基本要求1. 零件圖一張, 毛坯圖一張 2. 夾具裝配圖一份, 夾具零件圖一套 3. 機械加工工藝卡一套, 主要工序工序卡一份 4. 設(shè)計說明書一份。

    2.原始數(shù)據(jù)零件圖一張, 生產(chǎn)綱領(lǐng)10000件3.指定查閱的主要參考文獻及說明1. 《機械制造工藝手冊》 2.《機械零件設(shè)計手冊》 3.《夾具設(shè)計手冊》4. 進度安排設(shè)計(論文)各階段名稱起 止 日 期1零件功能, 結(jié)構(gòu), 尺寸, 精度, 要求分析及相關(guān)資料收集2007.03.05-303.162機械加工工藝設(shè)計2007.03.19-03.303工序設(shè)計2007.04.02-04.134夾具設(shè)計2007.04.16-05.115說明書編制2007.05.14-05.256檢查及提交論文2007.05.28-06.057答辯及準備2007.06.06-2007.06.24摘 要在生產(chǎn)過程中,使生產(chǎn)對象(原材料,毛坯,零件或總成等)的質(zhì)和量的狀態(tài)發(fā)生直接變化的過程叫工藝過程,如毛坯制造,機械加工,熱處理,裝配等都稱之為工藝過程在制定工藝過程中,要確定各工序的安裝工位和該工序需要的工步,加工該工序的機車及機床的進給量,切削深度,主軸轉(zhuǎn)速和切削速度,該工序的夾具,刀具及量具,還有走刀次數(shù)和走刀長度,最后計算該工序的基本時間,輔助時間和工作地服務時間。

    本文對CA6140車床后托架進行了結(jié)構(gòu)和工藝分析,確定了機械加工工藝路線,制訂出了零件的制造工藝方案和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并為加工零件上直徑Φ40mm、φ30.2mm及φ25.5mm的三孔設(shè)計了一套專用鏜床夾具 關(guān)鍵詞: 工序,工藝,加工余量,夾具,夾緊力全套圖紙,加153893706ABSTRACTEnable producing the target in process of production (raw materials, the blank , state of quality and quantity on part become always ) take place direct course of change ask craft course, if the blank is made, machining, heat treatment , assemble etc. and call it the craft course. In the course of making the craft , is it confirm every erector location and worker step that process need this of process to want, the locomotive of processing , this process , and the entering the giving amount of the lathe, cut depth , the rotational speed of the main shaft and speed of cutting, the jig of this process, the cutter and measuring tool, a one hundred sheets of number of times still leaves and a one hundred sheets of length leaves, calculate basic time of this process , auxiliary time and service time of place of working finally. CA6140 lathe to stand here after a technical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and to determine the mechanical machining line, develop a part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the programme and mechanical machining and components for the processing of 40mm、30.2mm and 25.5mm diameter Kong design of a dedicated boring jig.Keywords: The process, worker one, the surplus of processing, jig, clamp strength目 錄摘 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 零件的分析 11.1零件的作用 11.2零件的工藝分析 1第二章 工藝規(guī)程設(shè)計 32.1確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32.2基面的選擇 32.2.1粗基準選擇應當滿足以下要求: 32.2.2精基準選擇的原則 32.3制訂工藝路線 42.3.1工藝路線方案一 42.3.2工藝路線方案二 52.3.3工藝方案的比較和分析 52.4機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確定 62.4.1底平面的偏差及加工余量計算 62.4.2正視圖上的三孔的偏差及加工余量計算 62.4.3頂面兩組孔加工余量計算 82.5 選擇加工設(shè)備及刀具,夾具,量具 82.5.1粗、精銑A面 82.5.2鏜三孔 92.5.3鉆頂面四孔 92.6 確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時 92.6.1工序1: 粗銑,精銑底面 92.6.2工序2 粗、半精、精鏜CA6140側(cè)面三杠孔 112.6.3工序3:鉆頂面四孔 152.6.4工序4:鉆側(cè)面兩孔 18第三章 鏜孔專用夾具的設(shè)計 213.1定位方案的確定 213.2定位元件確定 213.3 定位誤差分析計算 223.4夾緊方案及元件確定 223.5對刀方案 223.6夾具體分析 223.7夾緊力的計算 223.8液壓系統(tǒng)的設(shè)計 243.8.1活塞桿的設(shè)計 243.8.2缸體內(nèi)徑的計算 263.8.3 缸體壁厚的計算 263.8.4缸蓋壁厚計算 273.8.5活塞行程的確定 283.8.6活塞桿導向長度的確定 283.8.7緩沖裝置計算 283.9夾具設(shè)計及操作的簡明說明 30結(jié) 論 31參考文獻 32致 謝 33第一章 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題目所給的零件是CA6140車床后托架,是車床的一個支撐部件,它是在尾座下面安裝在床身側(cè)面的支承支架,主要用于支撐光杠、絲杠和操作杠。

    其零件尺寸較小,結(jié)構(gòu)形狀也不是很復雜,但側(cè)面三杠孔和底面的精度要求較高,其工藝性主要要求與進給箱的三杠同軸平行1.2零件的工藝分析CA6140車床后托架零件圖如下: 圖1.1 CA6140機床后托架零件圖分析CA6140車床的后托架零件圖可知,該零件共有三組加工表面,它們之間又有一定的位置要求現(xiàn)分述如下:1. 以平面為中心的加工表面即120mmx60mm的底平面,,平面度公差為0.032. 側(cè)面三孔加工面 這一組的加工表面有Φ40mm,Φ30.2mm,Φ25.5mm的通孔,其表面粗糙度要求均為并要保證孔與孔的位置精度為630.05mm3.頂面為主加工面的四個孔這一組加工面分別是以和為一組的階梯孔,這組孔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是,,以及以和的階梯孔,其中是裝配鉸孔,其中孔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是,,是裝配鉸孔的表面粗糙度的要求是這三組加工表面之間還有著一定的位置精度要求,主要是:側(cè)面三孔與底平面之間的平行度公差均為100:0.07;Φ30.2和Φ25.5的孔與Φ40的孔之間的平行度公差為100:0.08;底平面與三孔軸線位置要求為第二章 工藝規(guī)程設(shè)計2.1確定毛坯的制造形式該CA6140車床后托架的材料是HT200,重量是,屬于中低等質(zhì)量的零件,且年產(chǎn)量為10000件,在生產(chǎn)上屬于大批量生產(chǎn)(參考文獻[1]機械制造技術(shù)基礎(chǔ),表6.1生產(chǎn)類型劃分方法),考慮到機床后托架在機床工作中的用途,以及零件的加工特點,位置精度要求等,因此選用金屬型鑄造毛坯,可以免去每次造型。

    零件尺寸較小,形狀結(jié)構(gòu)也不是很復雜,又屬于大批量生產(chǎn),因此毛坯形狀應盡量與零件形狀靠近,側(cè)面三孔均應鑄出毛坯尺寸通過確定加工余量后確定2.2基面的選擇基面的選擇是工藝規(guī)程設(shè)計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選擇得正確與合理,可以使加工質(zhì)量得到保證,生產(chǎn)得以提高;否則,加工工藝過程會問題百出,更有甚,還會造成零件的大批報廢使生產(chǎn)無法正常進行2.2.1粗基準選擇應當滿足以下要求:⑴.粗基準的選擇應以加工表面為粗基準目的是為了保證加工面與不加工面的相互位置關(guān)系精度如果工件上表面上有好幾個不需加工的表面,則應選擇其中與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較高的表面作為粗基準以求壁厚均勻、外形對稱、少裝夾等⑵.選擇加工余量要求均勻的重要表面作為粗基準這樣就能保證均勻地去掉較少的余量,使表層保留而細致的組織,以增加耐磨性⑶.應選擇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作為粗基準這樣可以保證該面有足夠的加工余量⑷.應盡可能選擇平整、光潔、面積足夠大的表面作為粗基準,以保證定位準確夾緊可靠有澆口、冒口、飛邊、毛刺的表面不宜選作粗基準,必要時需經(jīng)初加工⑸.粗基準應避免重復使用,因為粗基準的表面大多數(shù)是粗糙不規(guī)則的多次使用難以保證表面間的位置精度對于本題目的CA6140車床后托架而言,就應該選擇側(cè)面三孔做為粗基準;先銑削出底面并達到要求的1.6μm表面粗糙度,為下面的加工做好精基準準備。

    2.2.2精基準選擇的原則⑴.基準重合原則即盡可能選擇設(shè)計基準作為定位基準這樣可以避免定位基準與設(shè)計基準不重合而引起的基準不重合誤差⑵.基準統(tǒng)一原則,應盡可能選用統(tǒng)一的定位基準基準的統(tǒng)一有利于保證各表面間的位置精度,避免基準轉(zhuǎn)換所帶來的誤差,并且各工序所采用的夾具比較統(tǒng)一,從而可減少夾具設(shè)計和制造工作⑶.互為基準的原則選擇精基準時,有時兩個被加工面,可以互為基準反復加工4).自為基準原則有些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余量小而均勻,可以選擇加工表面本身為基準就本題而言要從保證孔與孔、孔與平面、平面與平面之間的位置,能保證CA6140機床后托架在整個加工過程中基本上都能用統(tǒng)一的基準定位從CA6140機床后托架零件圖分析可知,它的底平面與側(cè)面三孔平行而且占有的面積較大,適于作精基準使用但用一個平面定位僅僅能限制工件的三個自由度,如果再使用左面定位,配合適當?shù)溺M孔夾具,即可加工Ф40 mm,Ф30.2 mm和Ф25.5 mm這三個主要孔在以上基礎(chǔ)下,再利用加工后的孔為精基準加工諸如Ф20 mm,Ф13 mm,Ф10 mm的錐孔,M6 mm的螺紋孔等等2.3制訂工藝路線 制訂工藝路線的出發(fā)點,應當是以零件的幾何形狀,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術(shù)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證,在生產(chǎn)綱領(lǐng)已確定為大批量生產(chǎn)的條件下,可以考慮采用萬能性機床配以專用的夾具,并盡量使工序集中來提高生產(chǎn)率。

    除此以外,還應當考慮經(jīng)濟效果,以便使生產(chǎn)成本盡量下降現(xiàn)針對本零件值得一提的是:側(cè)面三孔的表面質(zhì)量要求一樣,同為Ra1.6,但是尺寸精度不同分別為IT7,IT12,IT12(參考文獻[1]機械制造技術(shù)基礎(chǔ),表3.3標準公差數(shù)值),這也就是說IT7的孔主要考慮尺寸精度,其它兩孔則主要是表面質(zhì)量的考慮,按經(jīng)濟性分析應該將它們分開加工,但是它們之間的位置精度要求較高所以要一次裝夾加工比較好所以將三孔的加工工藝統(tǒng)一確定為:孔 :鑄造——粗鏜——半精鏜——精鏜 :鑄造——粗鏜——半精鏜 并放在同一道工序中由此擬訂以下兩個工藝路線方案2.3.1工藝路線方案一工序1 粗、精銑120mmx60mm的底平面工序2 鉆2-Φ20mm至2-Φ13mm的階梯孔和Φ13mm至Φ10mm的階梯孔以及2-Φ10的錐孔工序3 鉸2-Φ20mm至2-Φ13mm的階梯孔和Φ13mm至Φ10mm的階梯孔,2-Φ10mm的錐孔工序4 鉆Φ6mm的孔和M6mm的螺紋孔,攻M6mm的螺紋工序5 粗樘、半精鏜、精鏜Φ40mm,粗樘、半精鏜Φ30.2mm,Φ25.5mm的孔工序6 銑油槽2 mm3 mm工序7 锪平Φ25.5mm孔的下端面。

    工序8 終檢2.3.2工藝路線方案二工序1 粗精銑120mmx60mm的底平面工序2 粗樘、半精鏜,精鏜Φ40mm,粗樘、半精鏜Φ30.2mm,Φ25.5mm的孔工序3 銑油槽2 mm3 mm工序4 鉆2-Φ20mm至2-Φ13mm的階梯孔和Φ13mm至Φ10mm的階梯孔以及2-Φ10的錐孔工序5 鉸2-Φ20mm至2-Φ13mm的階梯孔和Φ13mm至Φ10mm的階梯孔,2-Φ10mm的錐孔工序6 鉆Φ6mm的孔和M6mm的螺紋孔攻M6mm的螺紋工序7 锪平Φ25.5mm孔的下端面工序8 終檢2.3.3工藝方案的比較和分析上述兩個方案的特點:兩種方案都是以毛坯的側(cè)面和三孔為粗基準,先加工底面,然后以加工后的底面為精基準再加工孔,這樣做滿足零件加工先面后孔的加工要求;方案一,在這種情況下先加工的繁瑣小而雜的孔,最后才加工有嚴格位置度,配合精度的Ф40 mm,Ф30.2 mm,Ф25.5 mm孔;方案二:先加工有嚴格位置度,配合精度的Ф40 mm,Ф30.2 mm,Ф25.5 mm孔,再加工其它細部的孔,兩相比較而言,方案二更能保證350.07 mm,630.05 mm,以及Ф40 mm,Ф30.2 mm,Ф25.5 mm孔與A面的平行度,更好的減小加工誤差,更能保證位置精度和配合精度。

    由以上分析:方案二更為合理、經(jīng)濟的加工工藝路線方案具體的工藝過程如下表:表2-1加工工藝過程表工序號工 種工作內(nèi)容說 明010鑄造金屬型鑄造鑄件毛坯尺寸:長: 寬: 高:孔:、、020清砂除去澆冒口,鋒邊及型砂030熱處理退火石墨化退火,來消除鑄鐵表層和壁厚較薄的部位可能出現(xiàn)的白口組織(有大量的滲碳體出現(xiàn)),以便于切削加工040檢驗檢驗毛坯050銑粗銑、精銑底平面工件用專用夾具裝夾;立式銑床060粗鏜粗鏜鏜孔:,,工件用專用夾具裝夾;臥式銑鏜床()070半精鏜半精鏜鏜孔:,,工件用專用夾具裝夾;臥式銑鏜床()080精鏜精鏜鏜孔:工件用專用夾具裝夾;臥式銑鏜床()090銑粗銑油槽100鉆將孔、、鉆到直徑工件用專用夾具裝夾;搖臂鉆床110擴孔鉆將擴孔到要求尺寸120锪孔鉆锪孔、到要求尺寸130鉗去毛刺140鉆鉆孔、工件用專用夾具裝夾;搖臂鉆床150攻絲攻螺紋160鉗倒角去毛刺170檢驗180入庫清洗,涂防銹油以上工藝過程見附表“機械加工工藝過程綜合卡片”2.4機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確定2.4.1底平面的偏差及加工余量計算底平面與孔(,,)的中心線的尺寸為根據(jù)工序要求,底面加工分粗、精銑加工。

    各工步余量如下:粗銑:由參考文獻[2]《機械加工工藝手冊第1卷》表3.2-23其余量值規(guī)定為,現(xiàn)取表3.2-27粗銑平面時厚度偏差取精銑:由參考文獻[3]《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3-59,其余量值規(guī)定為鑄造毛坯的基本尺寸為,又根據(jù)參考文獻[3]《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3-11,鑄件尺寸公差等級選用CT7,再查表2.3-9可得鑄件尺寸公差為由此確定加工底面的工序尺寸及公差如下表:表2-2加工底面尺寸及公差表工序名稱基本尺寸工序余量工序公差工序尺寸及其公差和Ra鑄造3901.1390.55粗銑3630.16 Ra=6.3精銑3510.1430.7 Ra=3.22.4.2正視圖上的三孔的偏差及加工余量計算參照參考文獻[3]《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3-59和參考文獻[4]《互換性與技術(shù)測量》表1-8,可以查得:孔:粗鏜的精度等級:,表面粗糙度,尺寸偏差是半精鏜的精度等級:,表面粗糙度,尺寸偏差是 孔粗鏜的精度等級:,表面粗糙度,尺寸偏差是半精鏜的精度等級:,表面粗糙度,尺寸偏差是 孔粗鏜的精度等級:,表面粗糙度,尺寸偏差是半精鏜的精度等級:,表面粗糙度,尺寸偏差是精鏜的精度等級:,表面粗糙度,尺寸偏差是mm根據(jù)參考文獻[3]《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3-11,鑄件尺寸公差等級選用CT7,并查出相應加工工序余量,再查表2.3-9可得鑄件尺寸公差分別為:可得三孔的加工余量及偏差如下:[1].鑄造(CT7 Φ360.45)—粗鏜(IT12 Ra6.3 )—半精鏜(IT9 Ra1.6)--精鏜(IT7 Ra1.6)表2-3加工孔Φ40尺寸及公差表工序名稱基本尺寸工序余量工序公差工序尺寸及其公差和Ra鑄造3600.9Φ360.45粗鏜3820.16 Ra=6.3半精鏜39.21.20.062 Ra=3.2精鏜400.80.025 Ra=1.6[2]. 各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確定鑄造(CT7 Φ27.20.45)—粗鏜(IT12 Ra6.3 )—半精鏜(IT12 Ra1.6)表2-4加工孔Φ30.2尺寸及公差表工序名稱基本尺寸工序余量工序公差工序尺寸及其公差和Ra鑄造27.200.9Φ27.20.45粗鏜29.220.21 Ra=6.3半精鏜30.210.2 Ra=1.6[3].各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確定鑄造(CT7 Φ22.50.45)—粗鏜(IT12 Ra6.3 )—半精鏜(IT12 Ra1.6 )表2-5加工孔Φ25.5尺寸及公差表工序名稱基本尺寸工序余量工序公差工序尺寸及其公差和Ra鑄造22.500.9Φ22.50.45粗鏜24.520.3 Ra=6.3半精鏜25.510.3 Ra=1.62.4.3頂面兩組孔加工余量計算毛坯為實心,不沖孔。

    兩孔精度要求為IT12,表面粗糙度要求為參照參考文獻[3]《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3-47,表2.3-48確定工序尺寸及加工余量為:第一組:和加工該組孔的工藝是:鉆——擴——锪鉆孔: 擴孔: (Z為單邊余量)锪孔: (Z為單邊余量) 第二組:的錐孔和加工該組孔的工藝是:鉆——锪——鉸鉆孔: 锪孔: (Z為單邊余量)鉸孔: 裝配時按要求鉸孔2.4.4 鉆深孔Ф6mm及攻螺紋M6mm的加工余量計算鉆孔:Ф5 mm 2Z=5mm (Z為單邊余量)攻螺紋:M6mm 2Z=1mm (Z為單邊余量)鉆孔:Ф6mm 2Z=6mm (Z為單邊余量)經(jīng)過以上分析計算在確定了加工余量和毛坯公差以后就可以確定出毛坯的尺寸從而可做出毛坯圖參見附圖2.5 選擇加工設(shè)備及刀具,夾具,量具由于生產(chǎn)類型為大批量生產(chǎn),故加工設(shè)備宜以通用機床為主,輔以少量專用機床.其生產(chǎn)方式以通用機床加專用夾具為主,輔以少量專用機床的流水生產(chǎn)線,工件在各機床上的裝卸及各機床間的傳送均由人工完成。

    2.5.1粗、精銑A面考慮到工件的定位夾緊方案及夾具結(jié)構(gòu)設(shè)計等問題,選擇:機床:雙立軸圓工作臺銑床,刀具:硬質(zhì)合金端銑刀(面銑刀)YG6 齒數(shù),夾具:專用夾具,量具:游標卡尺2.5.2鏜三孔三個孔有一定的平行度公差0.07的要求,并且屬于同一定位基準加工,考慮機床加工精度及加工經(jīng)濟性選擇:機床:臥式銑鏜床(),夾具:專用夾具,刀具:硬質(zhì)合金鏜刀,量具:用游標卡尺,塞規(guī)2.5.3鉆頂面四孔鉆頂面四孔(其中包括鉆孔,和擴孔,鉸孔,以及锪孔,)機床:刀具:硬質(zhì)合金錐柄麻花鉆頭型號:E211和E101 帶導柱直柄平底锪鉆(GB4260-84) 公制/莫式4號錐直柄鉸刀 刀具材料:夾具:專用夾具量具:游標卡尺,塞規(guī)2.6 確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時2.6.1工序1: 粗銑,精銑底面機床:雙立軸圓工作臺銑床刀具:硬質(zhì)合金端銑刀(面銑刀)YG6 齒數(shù)⑴.粗銑銑削深度:每齒進給量:根據(jù)參考文獻[3]《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73,取,銑削速度:參照參考文獻[3]《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81,取機床主軸轉(zhuǎn)速:, (2-1)查參考文獻[5]《機械制造工藝設(shè)計簡明手冊》表4.2-36,立式銑床主軸轉(zhuǎn)速取最接近的轉(zhuǎn)速值取 實際銑削速度: (2-2)進給量: (2-3)工作臺每分進給量: :根據(jù)參考文獻[3]《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81,被切削層長度:由毛坯尺寸可知刀具切入長度: (2-4)取刀具切出長度:取走刀次數(shù)為1機動時間: (2-5)⑵.精銑:銑削深度:每齒進給量:根據(jù)參考文獻[3]《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73,取銑削速度:參照參考文獻[3]《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81,取機床主軸轉(zhuǎn)速,由(2-1)有:,查參考文獻[5]《機械制造工藝設(shè)計簡明手冊》表4.2-36,立式銑床主軸轉(zhuǎn)速取最接近的轉(zhuǎn)速值 實際銑削速度:由(2-2)有:進給量:由(2-3)有:工作臺每分進給量: 被切削層長度:由毛坯尺寸可知刀具切入長度:精銑時刀具切出長度:取走刀次數(shù)為1。

    機動時間:由(2-5)有:2.6.2工序2 粗、半精、精鏜CA6140側(cè)面三杠孔機床:臥式鏜床刀具:硬質(zhì)合金鏜刀,鏜刀材料:⑴.粗鏜孔切削深度:,毛坯孔徑進給量:根據(jù)參考文獻[3]《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66,刀桿伸出長度取,切削深度為因此確定進給量切削速度:參照參考文獻[3]《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66取機床主軸轉(zhuǎn)速,由(2-1)有:查參考文獻[5]《機械制造工藝設(shè)計簡明手冊》表4.2-20,臥式銑鏜床主軸轉(zhuǎn)速取最接近的轉(zhuǎn)速值,取實際切削速度,由(2-2)有:工作臺每分鐘進給量: (2-6)被切削層長度:刀具切入長度: (2-7)刀具切出長度: 取行程次數(shù):機動時間,由(2-5)有:⑵.粗鏜孔切削深度:,毛坯孔徑進給量:根據(jù)參考文獻[3]《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66,刀桿伸出長度取,切削深度為因此確定進給量切削速度:參照參考文獻[3]《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66,取機床主軸轉(zhuǎn)速,由(2-1)有:查參考文獻[5]《機械制造工藝設(shè)計簡明手冊》表4.2-20,臥式銑鏜床主軸轉(zhuǎn)速取最接近的轉(zhuǎn)速值,取實際切削速度,由(2-2)有: 工作臺每分鐘進給量,由(2-6)有:被切削層長度:刀具切入長度,由(2-7)有:刀具切出長度: 取行程次數(shù):機動時間,由(2-5)有:⑶.粗鏜孔切削深度:,毛坯孔徑。

    進給量:根據(jù)參考文獻[3]《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66,刀桿伸出長度取,切削深度為因此確定進給量切削速度:參照參考文獻[3]《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66,取機床主軸轉(zhuǎn)速,由(2-1)有:查參考文獻[5]《機械制造工藝設(shè)計簡明手冊》表4.2-20,臥式銑鏜床主軸轉(zhuǎn)速取最接近的轉(zhuǎn)速值,取實際切削速度,由(2-2)有: 工作臺每分鐘進給量,由(2-6)有:被切削層長度:刀具切入長度,由(2-7)有:刀具切出長度: 取行程次數(shù):機動時間,由(2-5)有:⑷.半精鏜孔切削深度:,粗鏜后孔徑進給量:根據(jù)參考文獻[3]《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66,刀桿伸出長度取,切削深度為因此確定進給量切削速度:參照參考文獻[3]《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66,?。簷C床主軸轉(zhuǎn)速,由(2-1)有,查參考文獻[5]《機械制造工藝設(shè)計簡明手冊》表4.2-20,臥式銑鏜床主軸轉(zhuǎn)速取最接近的轉(zhuǎn)速值,取實際切削速度,由(2-2)有: 工作臺每分鐘進給量,由(2-6)有:被切削層長度:刀具切入長度,由(2-7)有:刀具切出長度: 取行程次數(shù):機動時間,由(2-5)有:⑸.半精鏜孔切削深度:,粗鏜后孔徑進給量:根據(jù)參考文獻[3]《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66,刀桿伸出長度取,切削深度為。

    因此確定進給量切削速度:參照參考文獻[3]《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66,取:機床主軸轉(zhuǎn)速,由(2-1)有:,查參考文獻[5]《機械制造工藝設(shè)計簡明手冊》表4.2-20,臥式銑鏜床主軸轉(zhuǎn)速取最接近的轉(zhuǎn)速值,取實際切削速度,由(2-2)有:工作臺每分鐘進給量,由(2-6)有:被切削層長度:刀具切入長度,由(2-7)有:刀具切出長度: 取行程次數(shù):機動時間,由(2-5)有:⑹.半精鏜孔切削深度:,粗鏜后孔徑進給量:根據(jù)參考文獻[3]《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66,刀桿伸出長度取,切削深度為因此確定進給量切削速度:參照參考文獻[3]《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66,取機床主軸轉(zhuǎn)速,由(2-1)有:,取實際切削速度,由(2-2)有: 工作臺每分鐘進給量,由(2-6)有:被切削層長度:刀具切入長度,由(2-7)有:刀具切出長度: 取行程次數(shù):機動時間,由(2-5)有:⑼.精鏜孔切削深度:,半精鏜后孔徑進給量:根據(jù)參考文獻[3]《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66,刀桿伸出長度取,切削深度為因此確定進給量切削速度:參照參考文獻[3]《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66,取機床主軸轉(zhuǎn)速,由(2-1)有:,查參考文獻[5]《機械制造工藝設(shè)計簡明手冊》表4.2-20,臥式銑鏜床主軸轉(zhuǎn)速取最接近的轉(zhuǎn)速值,取實際切削速度,由(2-2)有: 工作臺每分鐘進給量,由(2-6)有:被切削層長度:刀具切入長度,由(2-7)有:刀具切出長度: 取行程次數(shù):機動時間,由(2-5)有:2.6.3工序3:鉆頂面四孔鉆頂面四孔(其中包括鉆孔,和擴孔,鉸孔,以及锪孔,)機床:刀具:硬質(zhì)合金錐柄麻花鉆頭。

    型號:E211和E101 帶導柱直柄平底锪鉆(GB4260-84) 公制/莫式4號錐直柄鉸刀 刀具材料:⑴.鉆孔,以及的錐孔鉆孔時先采取的是鉆到再擴到,所以,另外的兩個錐孔也先鉆到切削深度:進給量:根據(jù)參考文獻[3]《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52,取切削速度:參照參考文獻[3]《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53,取機床主軸轉(zhuǎn)速,由(2-1)有:,查參考文獻[5]《機械制造工藝設(shè)計簡明手冊》表4.2-12,搖臂鉆床主軸轉(zhuǎn)速取最接近的轉(zhuǎn)速值,取實際切削速度,由(2-2)有:被切削層長度:刀具切入長度: (2-8)刀具切出長度: 取走刀次數(shù)為4機動時間: (2-9)⑵.擴孔鉆孔時先采取的是鉆到再擴到,所以,切削深度:進給量:根據(jù)參考文獻[3]《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52,取切削速度:參照參考文獻[3]《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53,取機床主軸轉(zhuǎn)速,由(2-1)有:,查參考文獻[5]《機械制造工藝設(shè)計簡明手冊》表4.2-12,搖臂鉆床主軸轉(zhuǎn)速取最接近的轉(zhuǎn)速值取實際切削速度,由(2-2)有:被切削層長度:刀具切入長度,由(2-8)有:刀具切出長度: 取走刀次數(shù)為2機動時間,由(2-9)有:⑶.锪孔切削深度:,根據(jù)參考文獻[3]《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查得:進給量,切削速度;取機床主軸轉(zhuǎn)速,由(2-1)有:,取實際切削速度,由(2-2)有: 被切削層長度:刀具切入長度,由(2-8)有:刀具切出長度: 取走刀次數(shù)為2機動時間,由(2-5)有:⑷.锪孔切削深度:,根據(jù)參考文獻[3]《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查得:進給量,切削速度;取機床主軸轉(zhuǎn)速,由(2-1)有:,查參考文獻[5]《機械制造工藝設(shè)計簡明手冊》表4.2-12,搖臂鉆床主軸轉(zhuǎn)速取最接近的轉(zhuǎn)速值,取實際切削速度,由(2-2)有: 被切削層長度:刀具切入長度,由(2-8)有:刀具切出長度: 取走刀次數(shù)為1機動時間,由(2-5)有:⑸.鉸孔切削深度:,進給量:根據(jù)參考文獻[3]《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58,取切削速度:參照參考文獻[3]《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60,取機床主軸轉(zhuǎn)速,由(2-1)有:,查參考文獻[5]《機械制造工藝設(shè)計簡明手冊》表4.2-12,搖臂鉆床主軸轉(zhuǎn)速取最接近的轉(zhuǎn)速值,取實際切削速度,由(2-2)有:被切削層長度:刀具切入長度,由(2-8)有:刀具切出長度: 取走刀次數(shù)為1機動時間,由(2-9)有:2.6.4工序4:鉆側(cè)面兩孔鉆側(cè)面兩孔(其中包括鉆的孔和的螺紋孔)機床:Z3025⑴.鉆 切削深度:根據(jù)參考文獻[3]《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查得:進給量,取為 切削速度,機床主軸轉(zhuǎn)速,由(2-1)有:,查參考文獻[5]《機械制造工藝設(shè)計簡明手冊》表4.2-12,搖臂鉆床主軸轉(zhuǎn)速取最接近的轉(zhuǎn)速值,取實際切削速度,由式(1.2)有:被切削層長度:刀具切入長度,由(2-8)有:刀具切出長度: 取加工基本時間,由(2-5)有: ⑵.鉆螺孔切削深度:進給量:根據(jù)參考文獻[3]《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39,,取切削速度:參照參考文獻[3]《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41,取機床主軸轉(zhuǎn)速,由(2-1)有:,取實際切削速度,由(2-2)有:被切削層長度:刀具切入長度,由(2-8)有:刀具切出長度:走刀次數(shù)為1機動時間,由(2-5)有:[3].攻螺紋孔機床:組合攻絲機刀具:高速鋼機動絲錐進給量:由于其螺距,因此進給量切削速度:參照參考文獻[3]《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105,取機床主軸轉(zhuǎn)速,由(2-1)有:,取絲錐回轉(zhuǎn)轉(zhuǎn)速:取實際切削速度,由(2-2)有:被切削層長度:刀具切入長度:刀具切出長度:走刀次數(shù)為1機動時間,由(2-5)有: 第三章 鏜孔專用夾具的設(shè)計為了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保證加工質(zhì)量,降低勞動強度,在加工CA6140機床后托架零件時需要設(shè)計專用夾具。

    經(jīng)指導老師安排,本次我只設(shè)計用鏜床鏜孔Ф40,Ф30.2,Ф25.5的專用夾具根據(jù)的圖3—1所示,要求設(shè)計鏜孔Ф40,Ф30.2,Ф25.5的專用夾具根據(jù)工藝規(guī)程,在鏜孔之前底面已經(jīng)過精銑,本工序的要求是:孔與孔之間的位置精度630.05mm,各孔的表面粗糙度1.6μm,并且孔與A表面的平行度公差為0.07,孔Ф30.2,Ф25.5與B表面的平行度公差為0.08鏜床夾具通常稱為鏜模鏜模是一種精密夾具它主要用來加工箱體類零件上的精密孔系鏜模和鉆模一樣,是依靠專門的導引元件——鏜套來導引鏜桿,從而保證所鏜的孔具有很高的位置精度采用鏜模后,鏜孔的精度可不受機床精度的影響圖3—13.1定位方案的確定由以上分析可選底面(A面)和左側(cè)面(C面)為定位基準來設(shè)計鏜模,孔軸線間的位置公差要求及孔中心與底面的平行度公差均由鏜模位置精度來保證工件定位用底平面和兩個側(cè)面來限制六個自由度3.2定位元件確定底面精銑后為精基準,平面定位,由于底面分為了兩部分所以選擇了兩水平定位支承板,限制3個自由度左側(cè)面(C面)用兩個固定支承釘,限制兩個自由度后側(cè)面(D面)用一個定位銷,限制一個自由度3.3 定位誤差分析計算定位誤差是指由于定位不準而引起的某一工序尺寸或位置要求方面的加工誤差。

    對夾具設(shè)計中的某一定位方案,只有其可能產(chǎn)生的定位誤差小于工件相關(guān)尺寸或位置公差的1/3,或滿足,即可認為該定位方案符合加工精度的要求對于我設(shè)計的夾具來說:該夾具以兩個平面定位,要求保證孔軸線與左側(cè)面間的尺寸公差以及孔軸線與底平面的平行度公差為了滿足工序的加工要求,必須使工序中誤差總和等于或小于該工序所規(guī)定的工序公差分析鏜孔中心線與A面的平行度誤差:由于采用的是底面定位,底面既是工序基準,也是定位基準,故基準不重合誤差為零,底面與支承板之間始終保持接觸,故基準位移誤差也為零,由于使用了鏜模,需要保持A面與待加工孔中線的距離350.07 mm和平面度0.07,以及孔之間的位置度630.05mm都由鏜模制造時候的位置精度確定,而鏜模制造時所允許的公差只是零件公差的1/5~1/3,由此可知本夾具的定位誤差是非常小的,夾具定位方案可行3.4夾緊方案及元件確定為了改善勞動條件和提高生產(chǎn)率,目前在大批量生產(chǎn)中均采用機動夾緊機動夾緊的力源來自氣動、液壓、氣液聯(lián)動、電磁、真空等動力夾緊裝置今采用自制V型塊連接液壓夾緊裝置進行夾緊參照鏜床夾具總裝圖)3.5對刀方案由于使用鏜模與鉆套,鏜套的作用是確定工件上被加工孔的位置,引導刀具并防止其在加工中發(fā)生偏斜,所以說刀具通過固定好后的鏜套就可以自動找正對刀(參照鏜床夾具總裝圖)。

    3.6夾具體分析為保證夾具在工作臺上安裝穩(wěn)定,應按照夾具體的高度比不大于1.25的原則確定其寬度,而且把底座做成四周邊框接觸機床工作臺,這樣既能加強夾具體的剛度,又能減輕夾具體的質(zhì)量另外為增強剛性,底座應采用十字形筋條,底座上還應設(shè)置找正基面,以便于夾具的制造和裝配參照鏜床夾具總裝圖)3.7夾緊力的計算鏜刀材料:(硬質(zhì)合金鏜刀)刀具的幾何參數(shù): 由參考文獻[6]《機床夾具設(shè)計手冊》查表可得:圓周切削分力公式: (3-1)式中 (取最大值) (3-2)查表得: 取 得由表可得參數(shù): 得 即:同理:徑向切削分力公式 : (3-3)式中參數(shù): n=1.0 即:軸向切削分力公式 : (3-4)式中參數(shù): n=0.8 得:根據(jù)工件受力切削力、夾緊力的作用情況,找出在加工過程中對夾緊最不利的瞬間狀態(tài),按靜力平衡原理計算出理論夾緊力最后為保證夾緊可靠,再乘以安全系數(shù)作為實際所需夾緊力的數(shù)值。

    即: (3-5)安全系數(shù)K可按下式計算 (3-6)式中:為各種因素的安全系數(shù),見[6]《機床夾具設(shè)計手冊》表可得: 取 取 取所以: 算出夾緊力后就可以設(shè)計液壓系統(tǒng)了!3.8液壓系統(tǒng)的設(shè)計設(shè)計一套液壓系統(tǒng)來作為夾具的夾緊力要求設(shè)計出的液壓系統(tǒng)能實現(xiàn)“快進―工進―保壓―快退―停止”的工作循環(huán)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的快進和快退的速度要盡量快,以減少夾緊時間而在工進的時候速度要小以減小沖擊力,也不能太小以免增加加緊時間已知所需的夾緊力最大取為F=4203.86 N,快進、快退的速度,工進的速度0.3 m/min,快進的行程長度15 mm,工進的長度10 mm,快退的行程長度15+10=25 mm,往復運動的加速度、減速度時間不希望超過0.2 s液壓系統(tǒng)的執(zhí)行元件使用液壓桿 由參考文獻[6]《機床夾具設(shè)計手冊》第一篇機床夾具設(shè)計基礎(chǔ)第六章液壓傳動裝置設(shè)計及第二篇機床夾具零部件及氣動液壓元件第四章機床夾具用油缸和氣液增壓器等相關(guān)章節(jié)的知識可設(shè)計并參考選擇各液壓系統(tǒng)元件。

    今由于時間和篇幅有限對液壓系統(tǒng)的設(shè)計過程部分省略只對液壓缸的設(shè)計過程做詳細的設(shè)計計算如下:3.8.1活塞桿的設(shè)計[1] 活塞桿直徑d的計算最大夾緊力F=2681.65N夾緊力F=P1A1-P2(A1-A2); (3-7)式中: F —— 夾緊力, N;P1—— 進油口壓力, MPa;P2—— 出油口壓力, MPa;A1—— 活塞無桿腔面積,;A2—— 活塞桿面積, 該液壓油缸采用差動缸,則 P1=P2則 F=P2A2=8A2=2681.65N; 式中 P2=8MPa; A2=查《新編非標準設(shè)備設(shè)計手冊》表29-8-5活塞桿外徑d尺寸系列將活塞桿直徑圓整d取d=25mm[2] 活塞桿強度驗算 當活塞桿僅受軸向負荷時,應滿足強度條件: (3-8) 式中 F——活塞桿所受壓縮或拉伸負荷(N); d——活塞桿直徑(mm); ——許用應力(MPa),一般取≤0.2。

    本設(shè)計中活塞桿采用45鋼,查《機械設(shè)計手冊》活塞桿MPa 則 <=0.2600=120MPa 滿足強度要求 若活塞桿同時承受彎曲負荷,則應滿足強度條件: (3-9) 式中 M——彎曲力矩(Nm); 其它符號及單位與上式的相同若強度條件不能滿足,則應加大速度比或活塞桿直徑,重新進行驗算,直到滿足要求時為止此處沒有受到彎曲負荷,所以不用校核[3]活塞桿穩(wěn)定性驗算 當液壓缸的長細比l/d>10,且承受壓縮力作用時,還需驗算其壓桿穩(wěn)定性這時,活塞桿所受負荷F應小于保持壓桿失穩(wěn)的臨界負荷FK即 F≤FK/nK (3-10)式中 l——液壓缸安裝長度(mm); FK——活塞桿彎曲失穩(wěn)的臨界負荷(N); nK——安全系數(shù),通常取nK=3.5~6當活塞桿的長細比用表示時,在的情況下,F(xiàn)k可按下式計算: (3-11)當,且情況下,F(xiàn)k可按下式計算: (3-12)式中 ——活塞桿橫截面的回轉(zhuǎn)半徑(mm),; ——柔性系數(shù),對于鋼取=85; ——由液壓缸支承方式?jīng)Q定的末端系數(shù); E——活塞桿材料彈性模量(MPa),對于鋼可取E=2.1MPa; J——活塞桿橫截面慣性矩(),對于實心活塞桿J≈0.05 A——活塞桿橫截面面積(),; f——由材料強度決定的實驗數(shù)值(MPa),對于鋼取f=490MPa; ——實驗常數(shù),對鋼可取=1/5000。

    當活塞桿所受實際壓縮作用力不能滿足公式F≤FK/nK時,應增大活塞桿直徑或縮小液壓缸安裝長度進行重算3.8.2缸體內(nèi)徑的計算 缸體內(nèi)徑可分別按下列兩式計算 = (mm) (3-13) = (mm) (3-14) 式中 F1、F2—— 分別為無桿腔與有桿腔的總機械負荷(N); P—— 供油壓力(MPa); d—— 活塞桿直徑(mm) 液壓缸的總機械負荷F1及F2可按下式確定: F=F0/() (3-15)式中 F0——活塞所受實際推力或拉力(N); ——負載率,一般取=0.5~0.7; ——液壓缸的總效率,在沒有回油背壓時取=0.9~0.95,小缸取下限值,大缸取上限值背壓較大時,可按《新編非標準設(shè)備設(shè)計手冊》書中公式計算。

    最后,在求得的兩種值中,選取較大者并按《新編非標準設(shè)備設(shè)計手冊》表29-8-4圓整為標準尺寸則 本設(shè)計中液壓缸的內(nèi)徑解得 =40.208mm 查《新編非標準設(shè)備設(shè)計手冊》表29-8-4缸內(nèi)徑尺寸系列,將內(nèi)徑尺寸圓整取 =45mm3.8.3 缸體壁厚的計算 采用鋼材、工作平穩(wěn),p≤16 MPa時,一般可按薄壁圓筒計算壁厚: (mm) (3-16) 式中 ——缸壁厚度(mm); D——缸體內(nèi)徑(mm); p——供油壓力(mm); []——許用壓力(MPa) 許用應力[]可按下式計算: []=/n (3-17) 式中 ——材料強度極限(MPa); n——安全系數(shù) 工作平穩(wěn)時,一般取n=5;當有較大液壓沖擊時,最好按相關(guān)公式計算沖擊壓力或最大緩沖壓力,并以此壓力代替公式 中的p。

    當沖擊壓力較大又難以準確計算時,應取n=12(對于鑄鐵等脆性材料,應取n=15)當壓力較低時,按公式 算出的壁厚度可能很薄,這時應根據(jù)加工工藝的需要適當加厚當缸體材料采用鑄鐵或鋁合金時,應在較低壓力下才能采用薄壁圓筒公式計算壁厚當>0.16時,缸體材料應盡量采用鋼材(20、35、45或鑄鋼),缸壁厚則應按壁厚圓筒計算: (3-18)式中 ——缸體外徑 (mm); 其它代號的含義及單位與公式 相同在液壓缸有沖擊負荷的情況下,安全系數(shù)n有時較難確定,必要時可參考液壓設(shè)計手冊介紹的標準尺寸來確定壁厚本設(shè)計中缸體采用的45鋼材料,查《機械設(shè)計手冊》缸體的抗拉強度則 許用強度則 壓力比 因此計算缸體壁厚。

    點擊閱讀更多內(nèi)容
    賣家[上傳人]:仙人指路
    資質(zhì):實名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