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 第四單元 決勝疆場的藝術(shù) 自讀文本 張良學(xué)案 魯人版選修《史記選讀》.doc
-
資源ID:3923965
資源大?。?span id="heu3aee" class="font-tahoma">190.50KB
全文頁數(shù):5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rèn)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yù)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biāo)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高中語文 第四單元 決勝疆場的藝術(shù) 自讀文本 張良學(xué)案 魯人版選修《史記選讀》.doc
自讀文本 張良
學(xué)生用書[P81~P83]
一、積累運用
1.下列各項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
A.莫不鄉(xiāng)風(fēng)慕義
B.九江王黥布,楚梟將,與項王有郄
C.漢王賜良金百溢
D.臣請藉前箸為大王籌之
解析:選D。A項,“鄉(xiāng)”通“向”,向往。B項,“郄”通“隙”,隔閡,矛盾。C項,“溢”通“鎰”,古代重量單位。
2.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示天下無還心,以固項王意 固:穩(wěn)固
B.吾欲捐關(guān)以東等棄之 捐:放棄
C.陛下事去矣 去:離開
D.與酈食其謀橈楚權(quán) 橈:削弱
解析:選C。去:失去,完了。
3.下列各項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B.
C.
D.
解析:選D。A項,連詞,來;介詞,把。B項,介詞,趁機;副詞,就。C項,動詞,到;結(jié)構(gòu)助詞,的。D項,介詞,替。
4.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棄墳?zāi)?,去故舊
A.項王不遣成之國,從與俱東
B.散鹿臺之錢,以賜貧窮
C.而發(fā)兵北擊齊
D.今陛下能休馬無所用乎
解析:選B。B項與例句都是形容詞作名詞。A項是名詞作動詞,向東去。C項是名詞作狀語,向北。D項是使動用法,使……休息。
二、課內(nèi)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
漢三年,項羽急圍漢王滎陽。漢王恐憂,與酈食其謀橈楚權(quán)。食其曰:“昔湯伐桀,封其后于杞。武王伐紂,封其后于宋。今秦失德棄義,侵伐諸侯社稷,滅六國之后,使無立錐之地。陛下誠能復(fù)立六國后世,畢已受印,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鄉(xiāng)風(fēng)慕義,愿為臣妾。德義已行,陛下南鄉(xiāng)稱霸,楚必斂衽而朝。”漢王曰:“善。趣刻印,先生因行佩之矣。”
食其未行,張良從外來謁。漢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為我計橈楚權(quán)者?!本咭葬B生語告,曰:“于子房何如?”良曰:“誰為陛下畫此計者?陛下事去矣!”漢王曰:“何哉?”張良對曰:“臣請藉前箸為大王籌之。”曰:“昔者湯伐桀而封其后于杞者,度能制桀之死命也。今陛下能制項籍之死命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一也。武王伐紂封其后于宋者,度能得紂之頭也。今陛下能得項籍之頭乎?”曰:“未能也?!薄捌洳豢啥?。武王入殷,表商容之閭,釋箕子之拘,封比干之墓。今陛下能封圣人之墓,表賢者之閭,式智者之門乎?”曰:“未能也?!薄捌洳豢扇?。發(fā)鉅橋之粟,散鹿臺之錢,以賜貧窮。今陛下能散府庫以賜貧窮乎?”曰:“未能也?!薄捌洳豢伤囊?。殷事已畢,偃革為軒,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復(fù)用兵。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復(fù)用兵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五矣。休馬華山之陽,示以無所為。今陛下能休馬無所用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六矣。放牛桃林之陰,以示不復(fù)輸積。今陛下能放牛不復(fù)輸積乎?”曰:“未能也?!薄捌洳豢善咭?。且天下游士離其親戚,棄墳?zāi)?,去故舊,從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今復(fù)六國,立韓、魏、燕、趙、齊、楚之后,天下游士各歸事其主,從其親戚,反其故舊墳?zāi)?,陛下與誰取天下乎?其不可八矣。且夫楚唯無強,六國立者復(fù)橈而從之,陛下焉得而臣之?誠用客之謀,陛下事去矣?!睗h王輟食吐哺,罵曰:“豎儒,幾敗而公事!”令趣銷印。
5.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莫不鄉(xiāng)風(fēng)慕義 鄉(xiāng)風(fēng)慕義:仰慕陛下道義
B.楚必斂衽而朝 斂衽:斂起衣襟
C.表商容之閭 表:表達
D.以示不復(fù)輸積 輸積:運輸、積聚糧草
解析:選C。表:表彰。
6.下列各組句中加點的詞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
B.
C.
D.
解析:選A。A項,誠:副詞,果真,如果確實。B項,副詞,就;趁機。C項,助詞,放在時間詞后表停頓,無義;與前面的詞語構(gòu)成名詞性短語,“……的原因”。D項,連詞,表遞進,況且,再說;連詞,表并列,并且。
7.下列分析概括不符合文章內(nèi)容的一項是( )
A.酈食其認(rèn)為秦朝滅亡的主要原因是喪失德政、拋棄道義,如果漢王能夠行使仁義重新封立六國的后裔,就可以削弱楚國的勢力面南稱霸。
B.漢王對酈食其的建議完全贊同并要求他趕緊刻制印信,動身去執(zhí)行這一決策,但張良卻列舉了種種不利因素,堅決表示反對。
C.張良認(rèn)為,假如恢復(fù)六國,擁立韓、魏、燕、趙、齊、楚的后代,天下從事游說活動的人就會各自回去侍奉他們的主上,伴隨他們的親人,返回他們的舊友和祖墳所在之地,漢王就失去了一起奪取天下的勢力。
D.漢王聽了張良的分析,意識到了問題的嚴(yán)重性,對酈食其破口大罵,并立刻銷毀了印信,罷免了酈食其的一切職務(wù)。
解析:選D?!安⒘⒖啼N毀了印信,罷免了酈食其的一切職務(wù)”中“立刻”“罷免了酈食其的一切職務(wù)”不合文意。
8.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陛下誠能復(fù)立六國后世,畢已受印,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陛下能封圣人之墓,表賢者之閭,式智者之門乎?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休馬華山之陽,示以無所為。今陛下能休馬無所用乎?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陛下果真能夠重新封立六國的后裔,使他們都接受陛下的印信,這樣六國的君臣百姓一定都感戴陛下的恩德。
(2)如今陛下能重新修筑圣人的墳?zāi)梗谫t人里巷的大門上表彰他,在有才智的人門前向他致敬嗎?
(3)(周武王)將戰(zhàn)馬放牧在華山的南面,以此表明沒有用它們的地方了。眼下陛下能讓戰(zhàn)馬休息不再使用它們嗎?
三、類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題。
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及陳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余人,屬沛公。良數(shù)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后與良俱南,攻下宛,西入武關(guān)。沛公欲以兵二萬人擊秦軍。良說曰:“秦兵尚強,未可輕。臣聞其將屠者子,賈豎易動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為五萬人具食,益為張旗幟諸山上,為疑兵,令酈食其持重寶啖秦將?!鼻貙⒐?,欲連和俱西襲咸陽,沛公欲聽之。良曰:“此獨其將欲叛耳,恐士卒不從。不從必危,不如因其解擊之?!迸婀鴵羟剀?,大破之。遂北至藍田,再戰(zhàn),秦兵竟敗。遂至咸陽,秦王子嬰降沛公。漢元年正月,沛公為漢王,王巴蜀。良因說漢王曰:“王何不燒絕所過棧道,示天下無還心,以固項王意。”行,燒絕棧道。后破項羽,大定天下,封功臣,乃封張良為留侯。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fàn)幑Σ粵Q,未得行封。上在雒陽南宮,從復(fù)道望見諸將往往相與坐沙中語。上曰:“此何語?”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謀反耳?!鄙显唬骸疤煜聦侔捕?,何故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引屬取天下,今陛下為天子,而所封皆蕭、曹故人所親愛,而所誅者皆生平所仇怨。今軍吏計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恐又見疑平生過失及誅,故即相聚謀反耳。”上乃憂曰:“為之奈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誰最甚者?”上曰:“雍齒與我故,數(shù)嘗窘辱我。我欲殺之,為其功多,故不忍?!绷艉钤唬骸敖窦毕确庥糊X以示群臣,群臣見雍齒封,則人人自堅矣?!庇谑巧夏酥镁疲庥糊X為什方侯。群臣罷酒,皆喜曰:“雍齒尚為侯,我屬無患矣。”留侯乃稱曰:“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為韓報仇強秦,天下振動。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于良足矣。愿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注]游耳。”乃學(xué)辟谷,道引輕身。會高帝崩,呂后德留侯,乃強食之,曰:“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強聽而食。后八年卒,謚為文成侯。
(選自《史記留侯世家》,有刪改)
臣光曰:夫生之有死,譬猶夜旦之必然;自古及今,固未嘗有超然而獨存者也。以子房之明辨達理,足以知神仙之為虛詭矣;然其欲從赤松子游者,其智可知也。夫功名之際,人臣之所難處。如高帝所稱者,三杰而已?;搓幷D夷,蕭何系獄,非以履盛滿而不止耶!故子房托于神仙,遺棄人間,等功名于外物,置榮利而不顧,所謂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
(選自《資治通鑒漢紀(jì)三》)
【注】 赤松子:傳說中的仙人。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沛公善之 善:認(rèn)為……好
B.秦將果畔 畔:通“叛”,背叛
C.秦兵竟敗 竟:最終
D.呂后德留侯,乃強食之 食:吃飯
解析:選D。食:給……吃。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
B.
C.
D.
解析:選C。A項,為什么;怎么。B項,于是、就;是。C項,語氣詞,相當(dāng)于“呢”或“嗎”。D項,他的;自己。
11.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張良祖先為韓國人,且世代相韓,韓為秦所滅時,張良曾不惜千金為韓報仇。后追隨漢王,屢獻奇策,幫助漢王攻入咸陽,使秦王子嬰投降漢王。
B.作為一個謀士,張良料事如神,他從秦將是“屠者子”推斷出“易動以利”,并讓沛公“令酈食其持重寶啖秦將”,后來事態(tài)的發(fā)展果真如張良所料。
C.由于漢王分封功臣時有失公正,“所封皆蕭、曹故人所親愛”,以致有些軍吏想相聚謀反,幸虧張良及時獻計,讓漢王封平生最憎恨的雍齒為什方侯,才平息了一場可能發(fā)生的叛亂。
D.無論是秦朝末年還是漢王平定天下之后,張良都為漢王立下了汗馬功勞,并被封為留侯,但張良卻“置榮利而不顧”,辭官歸隱,以致呂后也感慨“何至自苦如此乎”。
解析:選D?!耙灾聟魏笠哺锌卞e,前后構(gòu)不成因果關(guān)系,另外,呂后對張良的行為持感激的態(tài)度。
12.聯(lián)系全文看,下列對文末司馬光一段話的認(rèn)識,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認(rèn)為張良(子房)雖然通曉事理,但卻打算跟從神仙交游,這也未免太虛妄怪誕了。
B.作者通過正反對比,告訴人們應(yīng)如何對待功名富貴,這對今人依然有借鑒意義。
C.作者充分肯定張良(子房)功成身退、淡泊功名榮利的做法,并認(rèn)為張良是一個明哲保身的睿智之人。
D.作者認(rèn)為,為人臣者面對功名富貴要有正確的態(tài)度,否則就有可能招致“系獄”乃至殺身之禍。
解析:選A。張良知道神仙之事是虛妄荒誕的。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不從必危,不如因其解擊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生之有死,譬猶夜旦之必然;自古及今,固未嘗有超然而獨存者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如果士兵)不聽從,就一定會很危險,不如趁他們懈怠時攻擊他們。
(2)人活著就有死的時候,就好比晚上過后一定是早晨一樣;自古及今,本來就沒有人能超脫這個常規(guī)而獨自生存下來。
參考譯文:
留侯張良,他的祖先是韓國人。等到陳涉等人起義的時候,張良也聚集了一百多個年輕人,歸屬沛公。張良曾多次用《太公兵法》說服沛公,沛公認(rèn)為他說得很好,經(jīng)常采納他的計策。后來和張良一起南下,攻下宛城,向西攻入武關(guān)。沛公打算用兩萬人馬攻打秦軍。張良勸說道:“秦軍還很強大,不可輕視。我聽說他們的將領(lǐng)是屠戶的兒子,生意人容易用利益來使之動搖。希望沛公暫時堅壁留守,派一部分人先出發(fā),準(zhǔn)備五萬人的糧餉,在周圍的山上多張掛旗幟,作為疑兵,然后派酈食其帶領(lǐng)貴重的財寶去引誘秦將?!鼻剀姷膶㈩I(lǐng)果然反叛,打算和沛公聯(lián)合一起向西襲擊咸陽,沛公想聽從秦軍將領(lǐng)的話。張良說:“這只是他們的將領(lǐng)想反叛罷了,恐怕士兵們不會聽從。(如果士兵)不聽從,就一定會很危險,不如趁他們懈怠時攻擊他們。”于是沛公率兵襲擊秦軍,大敗秦軍。(沛公)一直(追擊敗兵)到了藍田,再次交鋒,秦軍最終大敗。于是到了咸陽,秦王子嬰投降了沛公。漢元年正月,沛公封為漢王,在巴、蜀地區(qū)稱王。張良因此勸漢王說:“大王為什么不燒毀斷絕所經(jīng)過的棧道,告示天下的人你沒有再回來的想法,用這個辦法來穩(wěn)住項王的心?!睗h王于是一邊走一邊燒毀了棧道。后來擊敗項羽,平定天下,分封功臣,封張良為留侯。漢高祖已封賞了有大功的臣子二十多人,其余的因日夜?fàn)幑Σ粵Q,未能進行封賞。高祖在雒陽南宮里,從復(fù)道上望見將領(lǐng)們紛紛互相坐在沙地上談?wù)f。高祖問道:“這些人在說什么?”留侯說:“陛下不知道嗎?這些人在密謀反叛呢?!备咦嬲f:“天下剛剛安定,為什么要反叛呢?”留侯說:“陛下出身于平民,用這些人奪取了天下,現(xiàn)在陛下做了天子,而所封賞的都是蕭何、曹參這些陛下的故舊親朋,而所誅殺的都是陛下平時怨恨有仇的人?,F(xiàn)在軍吏們在計算戰(zhàn)功,因天下的土地不夠全部封賞,又害怕平時的過失被陛下懷疑而受到誅殺,所以就相聚在一起密謀反叛?!备咦鎽n愁地說:“怎么辦呢?”留侯說:“陛下平時所憎恨的,而且是大家所共知的,誰最厲害呢?”高祖說:“雍齒和我有舊仇,他曾多次使我受困受辱。我想殺掉他,因為他的功勞多,所以又不忍心?!绷艉钫f:“現(xiàn)在趕快先封雍齒來給群臣看,群臣看到雍齒受到封賞,那么人人都會情緒穩(wěn)定?!庇谑歉咦嬖O(shè)酒宴,封雍齒為什方侯。群臣吃完酒宴后,都高興地說:“雍齒尚且能被封為侯,我們就沒有什么可擔(dān)心的了。”留侯于是說:“我家世代相韓,到韓國滅亡以后,不惜萬金資產(chǎn),為韓向強秦報仇,震動了天下?,F(xiàn)在憑三寸之舌成為皇帝的老師,分封萬戶,位列侯爵,這是一個百姓所能達到的富貴的極點,對我張良來說很滿足了。我希望丟開人世間的事情,打算跟從赤松子交游?!庇谑菍W(xué)起了辟谷、導(dǎo)引、輕身養(yǎng)生之術(shù)。適逢高帝駕崩,呂后感激留侯的恩德,就強讓他吃飯,說:“人生一世,如白駒過隙那么短促。何必自找苦吃到如此地步呢!”留侯不得已,勉強聽從呂后的話而進食。八年以后,留侯去世,謚為文成侯。
臣司馬光說:人活著就有死的時候,就好比晚上過后一定是早晨一樣;自古及今,本來就沒有人能超脫這個常規(guī)而獨自生存下來。憑著子房的通達事理,完全知道神仙之事是虛妄荒誕的;然而(從)他打算跟從赤松子交游(這件事),可以知道他的才智了。面對功名富貴,是為人臣者最難處理的。像高帝所稱贊的,只不過三杰罷了。但淮陰侯韓信被殺,蕭何被關(guān)進監(jiān)獄,難道不是因為功名富貴到極點但還不知道滿足嗎!所以子房以神仙為借口,丟棄人間的事,把功名看成身外之物,對榮華利祿不屑一顧,人們常說明哲保身的人,子房是一個啊。
四、語言表達
14.(原創(chuàng))近來,中央政府接連采取的一系列整治網(wǎng)絡(luò)謠言的重大舉措,迅速起到了定分止?fàn)?、掌控輿論、穩(wěn)定社會的效果。下圖是凈化網(wǎng)絡(luò)謠言的一幅漫畫,說明漫畫的構(gòu)圖特點并揭示其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漫畫一般采用夸張的手法,針對社會生活中的某種現(xiàn)象,進行揭示或諷刺。這幅漫畫是針對近期懲治網(wǎng)絡(luò)謠言而創(chuàng)作的,“剪除網(wǎng)絡(luò)上的大舌頭”是這幅漫畫的核心。
答案:構(gòu)圖特點:這幅漫畫采用形象的手法,畫了一把大剪刀去剪切網(wǎng)絡(luò)大舌頭。寓意:表達了凈化網(wǎng)絡(luò)環(huán)境、根治網(wǎng)絡(luò)謠言的決心。
15.“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如芙蓉浦”中的“芙蓉浦”是周邦彥思鄉(xiāng)時夢中所見,請對詞中“芙蓉浦”的夢境展開合理想象,進行生動描寫,表達詞人思鄉(xiāng)之情。1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船槳輕點,我們又飄蕩在如夢如幻的芙蓉浦上,那初升的紅日,那綠凈如拭的荷葉,那沁人心脾的荷香,那驚起的鷗鷺,那嬉戲的游魚,那鄰家姊妹們結(jié)伴采蓮的喧鬧聲……一幕幕在眼前掠過,一樁樁在心頭翻涌……哦!我那久違的故鄉(xiāng)的芙蓉浦啊,此時此刻你美景依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