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通用版2019高考生物二輪復習優(yōu)編增分練:非選擇題特訓5基因與染色體位置關系的綜合分析.doc
-
資源ID:3924975
資源大?。?span id="jvg0jio" class="font-tahoma">89KB
全文頁數:7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全國通用版2019高考生物二輪復習優(yōu)編增分練:非選擇題特訓5基因與染色體位置關系的綜合分析.doc
特訓5 基因與染色體位置關系的綜合分析
1.(2018江西臨川一中期末)研究者在研究果蠅眼色的過程中,偶爾獲得了亮紅眼色的個體。為了探明亮紅眼果蠅的遺傳特性,進行了下面的系列實驗。
(1)首先,研究者利用野生型果蠅(紅褐眼色)與亮紅眼色果蠅進行了雜交實驗,結果如表所示:
雜交后代
正交(野生型♂亮紅眼♀)
反交(亮紅眼♂野生型♀)
野生表型
亮紅眼表型
野生表型
亮紅眼表型
F1
256♂∶281♀
0
290♂∶349♀
0
F2
155♂∶144♀
37♂∶44♀
134♂∶150♀
34♂∶35♀
在野生型果蠅群體中偶然出現(xiàn)亮紅眼個體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從表中的雜交結果可以看出,果蠅的紅褐眼/亮紅眼眼色性狀由________對基因控制,控制亮紅眼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體上,為________性基因。
(2)已知控制正常翅/殘翅的基因(B,b)位于果蠅的2號染色體上,控制灰體/黑檀體的基因(D,d)位于果蠅的3號染色體上,其中殘翅和黑檀體為突變性狀。
①將亮紅眼果蠅與殘翅果蠅進行雜交,F(xiàn)1均為紅褐眼正常翅果蠅,將F1果蠅與______________(填性狀)果蠅雜交,則后代中出現(xiàn)4種不同的性狀,且比例為1∶1∶1∶1。
②而將亮紅眼果蠅與黑檀體果蠅進行雜交,F(xiàn)1均為紅褐眼灰體果蠅,F(xiàn)1測交后代中出現(xiàn)了4種不同的性狀,但比例為9∶9∶1∶1,其中比例較少的兩種性狀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現(xiàn)這兩種性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綜上可以判斷出,控制紅褐眼/亮紅眼的基因位于________號染色體上。請在圖中標出野生型果蠅控制紅褐眼/亮紅眼、正常翅/殘翅、灰體/黑檀體的基因在染色體上的相應位置??刂萍t褐眼/亮紅眼的基因如果為一對,用A/a表示;如果為兩對,用A/a和E/e表示。
答案 (1)基因突變 一 ?!‰[ (2)①亮紅眼殘翅?、诩t褐眼灰體 亮紅眼黑檀體 F1的紅褐眼灰體果蠅相應基因所在的染色體片段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發(fā)生了交叉互換 ③3 如圖(A、D基因的位置可以顛倒)
解析 (1)分析雜交實驗可知,無論正交、反交,F(xiàn)1都是野生型,F(xiàn)1雌雄個體相互交配,F(xiàn)2性狀分離比都近似為野生型∶亮紅眼=3∶1,而且與性別無關(雌雄比例都接近1∶1),所以該變異符合基因分離定律,所以亮紅眼的產生是隱性基因突變,而且位于常染色體上,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
(2)①“亮紅眼果蠅與殘翅果蠅進行雜交”可以理解為“亮紅眼正常翅果蠅與紅褐眼殘翅果蠅進行雜交”子代都是“紅褐眼正常翅果蠅”,一對一對分析,亮紅眼正常眼→紅褐眼,紅褐眼為顯性,用A表示;正常翅殘翅→正常翅,正常翅為顯性,用B表示;則親本基因型為aaBBAAbb,子代為AaBb;子代測交才會出現(xiàn)1∶1∶1∶1的性狀比,即AaBbaabb,也就是亮紅眼殘翅。②同①的方法分析,親本基因型為aaDDAAdd,子代為AaDd。F1測交后代性狀比不為1∶1∶1∶1,說明這兩對基因不符合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即Aa和Dd都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3號。因親本為aaDD和AAdd,說明a和D在同一條染色體,A和d在同一條染色體,AaDd產生的配子中,aD、Ad應該是多數,因交叉互換產生的ad、AD為少數。所以,F(xiàn)1測交后代中AaDd(紅褐眼灰體)和aadd(亮紅眼黑檀體)較少。③野生型的基因型為AABBDD,根據②的推論推斷出答案。
2.(2018長沙重點中學聯(lián)考)已知某種植物的花色由兩對基因G(g)和F(f)控制,花色有紫花(G_ff)、紅花(G_Ff)、白花(G_FF、gg_ _)三種。請回答下列問題:
(1)某研究小組成員中有人認為G、g和F、f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也有人認為G、g和F、f基因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故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讓紅花植株(GgFf)自交,觀察并統(tǒng)計子代的花色及比例(不考慮交叉互換)。
實驗預測及結論:
①若子代的花色及比例為紫花∶紅花∶白花=3∶6∶7,則G、g和F、f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子代的花色及比例為紫花∶紅花∶白花=1∶2∶1,則G、g和F、f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子代的花色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G、g和F、f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且G和F在同一條染色體上,g和f在同一條染色體上。
(2)若實驗證實G、g和F、f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小組成員發(fā)現(xiàn)在紅花植株(GgFf)自交后代的紫花植株中,部分個體無論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現(xiàn)型仍為紫花,這部分個體的基因型是________,這樣的個體在紫花植株中所占的比例為________。
(3)小組成員進行相關雜交實驗時發(fā)現(xiàn)了如下實驗結果:紫花植株(GGff)與白花植株(ggFF)雜交所得F1中出現(xiàn)了一株紫花植株,讓F1中該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紫花∶紅花∶白花=3∶6∶7。小組成員認為F1中出現(xiàn)的紫花植株不是受精卵某個基因突變所致,因為若是受精卵某個基因突變所致,則該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其自交后代表現(xiàn)型的情況為________________,與實驗結果不一致。
答案 (1)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 ②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且G和f在同一條染色體上,g和F在同一條染色體上?、奂t花∶白花=1∶1 (2)GGff 1/3 (3)Ggff 紫花∶白花=3∶1
解析 (1)紅花植株(GgFf)自交,若G、g和F、f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則自交后代出現(xiàn)9種基因型,3種表現(xiàn)型,其比例為紫花∶紅花∶白花=3∶6∶7;若G、g和F、f基因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且G和f在同一條染色體上,g和F在同一條染色體上,則自交后代的基因型為1/4GGff、1/2GgFf、1/4ggFF,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紫花∶紅花∶白花=1∶2∶1;若G、g和F、f基因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且G和F在同一條染色體上,g和f在同一條染色體上,則自交后代的基因型為1/4GGFF、1/2GgFf、1/4ggff,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紅花∶白花=1∶1。(2)紅花植株(GgFf)自交后代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為GGff∶Ggff=1∶2,其中無論自交多少代,其后代仍為紫花的植株基因型是GGff,其在紫花植株中所占比例為1/3。(3)紫花植株(GGff)與白花植株(ggFF)雜交,子一代的基因型應為GgFf,應表現(xiàn)為紅花,而實際上F1中出現(xiàn)了一株紫花植株,若是受精卵某個基因突變所致,則該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應為Ggff,其自交后代中紫花∶白花=3∶1,與實驗結果不符,說明F1中出現(xiàn)的紫花植株不是受精卵某個基因突變所致。
3.遺傳學是一門探索生命起源和進化歷程的學科,興起于20世紀,發(fā)展異常迅速。請分析回答:
(1)最早證明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科學家是__________(填“孟德爾”“薩頓”或“摩爾根”),他發(fā)現(xiàn)了控制果蠅紅白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體上。
(2)在遺傳學研究中,經常要通過實驗來確定某基因位于哪一條常染色體。對于植物核基因的定位常用到下列方法(三體和單體產生的配子均為可育配子,且后代均存活),例如:
①讓常染色體隱性突變型和野生型三體(2號染色體多一條)品系雜交,子一代中的三體個體再與隱性親本回交。如果在它們的子代中野生型和突變型之比是5∶1,而不是________,則說明該突變基因及其等位基因位于2號染色體上。
②也可讓常染色體隱性突變型和野生型單體(2號染色體缺少一條)品系雜交,如果子一代中野生型和突變型之比是________,而不是____________,則說明該突變基因及其等位基因位于2號染色體上。
答案 (1)摩爾根 X (2)①1∶1?、?∶1 1∶0
解析 (1)摩爾根以果蠅為實驗材料,最早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他發(fā)現(xiàn)了控制果蠅紅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2)①讓常染色體隱性突變型和野生型三體(2號染色體多一條)品系雜交,子一代中的三體個體再與隱性親本回交。如果在它們的子代中野生型和突變型之比是5∶1,而不是1∶1,則說明該突變基因及其等位基因位于2號染色體上。
②也可讓常染色體隱性突變型和野生型單體(2號染色體缺少一條)品系雜交,如果子一代中野生型和突變型之比是1∶1,而不是1∶0,則說明該突變基因及其等位基因位于2號染色體上。
4.小鼠體色由位于常染色體上的兩對基因決定,A基因決定黃色,R基因決定黑色,A、R同時存在則皮毛呈灰色,無A、R則呈白色。一灰色雄鼠和一黃色雌鼠交配,F(xiàn)1表現(xiàn)型及其比例為3/8黃色小鼠、3/8灰色小鼠、1/8黑色小鼠、1/8白色小鼠。試問:
(1)親代中,灰色雄鼠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黃色雌鼠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
(2)讓F1的黑色雌、雄小鼠交配,則理論上F2黑色個體中純合子的比例為________。
(3)若小鼠的另一性狀由另外的兩對等位基因(B和b、F和f)決定,且遵循自由組合定律。讓基因型均為BbFf的雌、雄鼠相互交配,子代出現(xiàn)四種表現(xiàn)型,比例為6∶3∶2∶1。請對比例6∶3∶2∶1的產生原因做出合理解釋: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aRr Aarr (2)1/3 (3)B或F純合致死
解析 (1)由題意知,親本分別為灰色和黃色,子代出現(xiàn)四種體色,推斷親本基因型分別為AaRr和Aarr。(2)F1的黑色鼠基因型為aaRr,所以讓F1的黑色雌、雄小鼠交配,則理論上F2黑色個體的基因型及其比例為aaRr∶aaRR=2∶1,其中純合子的比例為1/3。(3)基因型均為BbFf的雌、雄鼠相互交配,正常情況子代出現(xiàn)的四種表現(xiàn)型及其比例為B_F_∶B_ff∶bbF_∶bbff=9∶3∶3∶1,題中子代出現(xiàn)表現(xiàn)型比例為6∶3∶2∶1,即6∶3∶2∶1=(3∶1)(2∶1),則BB_ _或_ _FF不存在,即B或F純合致死。
5.(2018石家莊畢業(yè)班模擬)果蠅因為體型小、易飼養(yǎng)、繁殖快等優(yōu)點常作為遺傳學研究的實驗材料。某生物興趣小組用黑腹果蠅做實驗研究性狀遺傳,請回答相關問題:
(1)已知果蠅的長翅和殘翅由常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用長翅果蠅與殘翅果蠅作親本進行雜交,F(xiàn)1均為長翅,由此可判斷________是顯性性狀。該小組模擬自然選擇做了如下實驗:保留子代中的長翅果蠅,淘汰殘翅果蠅,讓長翅果蠅自由交配,理論上F3中殘翅果蠅的基因型頻率是________。
(2)在一次實驗中,某同學將長翅果蠅與殘翅果蠅進行雜交,子代果蠅中沒有出現(xiàn)殘翅,但出現(xiàn)了一種新性狀——匙型翅,且長翅331只、匙型翅336只。篩選出匙型翅雌雄果蠅隨機交配,其后代中沒有長翅果蠅,而匙型翅和殘翅的數量比約為3∶1。分析三種翅型的顯隱性關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果蠅的細眼(B)和粗眼(b)也是一對相對性狀,現(xiàn)有純種的細眼果蠅和粗眼果蠅雌雄若干,選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進行一次雜交實驗,若F1________________,則可判斷B、b位于常染色體或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而不在X、Y染色體的非同源區(qū)段。繼續(xù)通過一次雜交實驗,探究B、b是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還是常染色體上,預測子代的結果并得出結論。
雜交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預測結果及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長翅 1/9 (2)顯隱性關系:長翅基因>匙型翅基因>殘翅基因(或長翅基因對匙型翅基因是顯性,匙型翅基因對殘翅基因是顯性) (3)粗眼雌果蠅和細眼雄果蠅 均為細眼果蠅
方案一:F1雌、雄果蠅自由交配
預測結果及結論:若后代雌雄果蠅均有細眼、粗眼,則B、b位于常染色體上;若后代雌果蠅出現(xiàn)細眼和粗眼,雄果蠅均為細眼,則B、b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
方案二:F1雄果蠅和粗眼雌果蠅雜交
預測結果及結論:若后代雌雄果蠅均有細眼、粗眼,則B、b位于常染色體上;若后代雌果蠅均為粗眼,雄果蠅均為細眼,則B、b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寫出一個方案即可)
解析 (1)親本為長翅果蠅和殘翅果蠅,F(xiàn)1均為長翅果蠅,則長翅是顯性性狀。F1雌雄果蠅自由交配,設翅型由等位基因A/a控制,F(xiàn)2的基因型及比例為1/4AA、2/4Aa、1/4aa,淘汰aa,則a的基因頻率為1/3,A的基因頻率為2/3。F2自由交配,F(xiàn)3中aa的基因型頻率為(1/3)2=1/9。(2)分析題干信息,長翅和殘翅雜交,后代有長翅和匙型翅,無殘翅,說明親本中匙型翅基因沒有表現(xiàn)出來,則長翅對匙型翅是顯性。匙型翅雌雄果蠅自由交配,后代既有匙型翅又有殘翅,說明匙型翅對殘翅是顯性。因此顯隱性關系可表示為長翅基因>匙型翅基因>殘翅基因。(3)要判斷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上或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還是位于X、Y染色體的非同源區(qū)段,選擇純合粗眼雌果蠅與細眼雄果蠅雜交。若相關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非同源區(qū)段,則子代雄性果蠅都是粗眼,雌性果蠅都是細眼;若相關基因位于常染色體或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則F1都是細眼。要進一步探究相關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可讓F1雌雄果蠅繼續(xù)交配,若子代雌雄果蠅都既有粗眼也有細眼,則相關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若子代雌果蠅既有粗眼也有細眼,雄果蠅都是細眼,則相關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
6.(2018命題專家原創(chuàng)卷四)煙草含有24條染色體,染色體缺失某一片段不影響減數分裂過程,但會引起含缺失染色體的一種配子(不確定是雄配子還是雌配子)致死?,F(xiàn)有含如圖所示染色體的某株煙草,其中A、a基因分別控制煙草的心形葉和戟形葉。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B、C基因在5號染色體上呈________排列。只考慮煙草的葉形,該株煙草自交后代的性狀表現(xiàn)為________________。
(2)若現(xiàn)有各種基因型及表現(xiàn)型的個體可供選擇,為了確定染色體缺失致死的配子是雄配子還是雌配子,請設計雜交實驗加以證明,用“O”代表缺失的基因,并預測實驗結果。
(3)已知B、b基因控制煙草的株高,D、d基因控制焦油的含量?,F(xiàn)有基因型為BbDd的個體,若想確定D、d基因是否位于5號染色體上,可讓基因型為BbDd的植株自交,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則說明D、d基因不位于5號染色體上;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說明D、d基因位于5號染色體上。
答案 (1)線性 全為心形葉(或心形葉∶戟形葉=1∶0)
(2)設計實驗:選擇染色體缺失個體與戟形葉個體進行正反交(正交:AO♀aa♂、反交AO♂aa♀),觀察后代的性狀表現(xiàn)。結果預測:若正交后代全為心形葉,反交后代心形葉∶戟形葉=1∶1,則染色體缺失會使雌配子致死;若正交后代心形葉∶戟形葉=1∶1,反交后代全為心形葉,則染色體缺失會使雄配子致死。(3)出現(xiàn)四種表現(xiàn)型,比例為9∶3∶3∶1 出現(xiàn)兩種表現(xiàn)型,比例為3∶1;或出現(xiàn)三種表現(xiàn)型,比例為1∶2∶1
解析 (1)由圖可以看出,A、B、C基因在5號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用“O”表示缺失的基因,則基因型為AO的個體(該株煙草)自交,母本和父本中的一方只能產生一種配子A,另一方產生的配子為A∶O=1∶1,因此后代均為心形葉。(2)選擇染色體缺失個體與戟形葉個體進行正反交,若染色體缺失會使雌配子致死,則AO♀aa♂的后代全為心形葉,AO♂aa♀的后代心形葉∶戟形葉
=1∶1;若染色體缺失會使雄配子致死,則AO♀aa♂的后代心形葉∶戟形葉=1∶1,AO♂aa♀的后代全為心形葉。(3)若D、d基因不位于5號染色體上,則B、b基因與D、d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基因型為BbDd的植株自交后代會出現(xiàn)四種表現(xiàn)型,比例為9∶3∶3∶1。若D、d基因位于5號染色體上,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B基因與D基因位于一條染色體上,b基因與d基因位于一條染色體上,則基因型為BbDd的植株自交后代會出現(xiàn)兩種表現(xiàn)型,比例為3∶1;另一種情況是B基因與d基因位于一條染色體上,b基因與D基因位于一條染色體上,則基因型為BbDd的植株自交后代會出現(xiàn)三種表現(xiàn)型,比例為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