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下冊第6單元第21課古文二則學案新版語文版
-
資源ID:43715489
資源大?。?span id="hfqqfw5" class="font-tahoma">111KB
全文頁數(shù):9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10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九年級語文下冊第6單元第21課古文二則學案新版語文版
古文二則
Ⅰ.課外古詩背誦
【原文】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 益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賞析】 本詩是一首寫景抒情的七言絕句。前兩句寫景。沙白似雪,映白了回樂城旁邊的烽火臺,月色如霜,籠罩受降城。后兩句抒情。不知何處響起蘆笛聲,引起征人的悲傷,整夜地盼望歸家。本詩真切地再現(xiàn)了征人凄楚痛苦之情,感人至深。
Ⅱ.課前準備
一、生字識記
騭(zh):安排;定。如:評騭。
辟:1.(p)①開辟。如:各家開辟出綠地。②透徹。如:精辟。③駁斥或排除。如:辟謠。2.(b)①排除。如:辟邪。②帝王召見并授予官職。如:辟舉。本文取此義。
謁(y):謁見。
涿(zhuō):地名。
輒(zh):總是,就。
便(bin):1.方便,便利。如:輕便。本文取此義。2.非方式的,簡單平常的。如:便飯。3.排泄屎、尿。如:大便。
愨(qu):恭謹,誠實。
藉:1.(ji)墊在下面的東西。如:枕藉。2.(j)①踐踏;侮辱。②盛多;雜亂。
二、詞語識記
辟:征召。
當:當……時候。
舉:推舉,選拔。
之:往,到。
遷:晉升或調(diào)動官職。
故:從前。
遺:贈送。
或:有人。
厚:優(yōu)厚。
便宜:指對國家有利的事。
方:比作,比擬。
雖:雖然。
用:任用。
竟:整。
選舉:選賢任能。
三、預習效果反饋
1.“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的理解。
2.用現(xiàn)代漢語表述“使后世稱為清白吏子孫”。
3.如何理解“豈可謂無私乎?”
4.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語。
①舉茂才:
②不受私謁:
③吏人奏記及便宜者:
④時人方之前朝貢禹:
5.填空。
①《四知》選自于 ,作者 , 史學家,字 。
②《私心》,選自于 ,主人公是 , 是復姓。
Ⅲ.課堂跟講
一、背記知識隨堂筆記
1.范曄,字 ,南朝宋時著名 ,主要作品 。
2.《后漢書》以 為體例,與 、 相同。它分 、 、
,合為百篇。
二、整體把握板書設(shè)計
(一)板書設(shè)計
四知
拒收下屬賄賂——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拒絕為子孫開產(chǎn)業(yè)——使后世稱為清白吏子孫
私心
(二)段落層次
《四知》
1.開頭到“密愧而出”: 。
2.“后轉(zhuǎn)涿郡太守”到“不亦厚乎”: 。
《私心》
1.開頭到“亦以此見輕”: 。
2.“或問倫曰”到結(jié)尾: 。
(三)寫作特點
《四知》
1.短小精悍,人物形象鮮明。本文只有146個字,非常鮮明地突出了楊震廉潔無私的品質(zhì)。
2.語言刻畫形象傳神。“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短短八個字形象刻畫出了楊震拒絕賄賂的堅定態(tài)度。
3.寫作借鑒:個性化的語言,非常鮮明地刻畫出人物形象。如楊震的“四知”、“使后世稱為清白吏子孫”。
《私心》
1.用反面襯托的手法突出人物性格。用第五倫自己承認有“私心”,來襯托他的真無私。
2.語言樸實、發(fā)人深省。“豈可謂無私”發(fā)人深省,讓讀者捫心自省。
3.寫作借鑒:發(fā)人深省的語言,促人自省。如第五倫有“私心”的兩件事,使人捫心自問,促使每人都來挖掘自己深處的私心雜念。
三、古文今譯
四 知
(原文)大將軍鄧騭聞其賢而辟之,舉茂才,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之郡,道經(jīng)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闭鹪唬骸疤熘裰?,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后轉(zhuǎn)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謁。子孫常蔬食步行,故舊長者或欲令為開產(chǎn)業(yè),震不肯,曰:“使后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
(譯文)大將軍鄧騭聽說楊震賢明就派人征召他,推舉他為秀才,多次升遷,官至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他赴郡途中,路上經(jīng)過昌邑,他從前舉薦的荊州秀才王密擔任昌邑縣令,前來拜見(楊震),到了夜里,王密懷揣十斤銀子來送給楊震。楊震說:“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為什么呢?”王密說:“夜里沒有人知道?!睏钫鹫f:“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拿著銀子)羞愧地出去了。后來楊震調(diào)動到涿郡任太守。他本性公正廉潔,不肯接受私下的拜見。他的子子孫孫常吃蔬菜,步行出門,他的老朋友中有年長的人想要讓他為子孫開辦一些產(chǎn)業(yè),楊震不答應,說:“讓后代被稱作清官的子孫,把這個饋贈給他們,不也很優(yōu)厚嗎?”
私 心
(原文)倫奉公盡節(jié),言事無所依違。諸子或時諫止,輒叱遣之,吏之奏記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無私若此。性質(zhì)愨,少文采,在位以貞白稱,時人方之前朝貢禹。然少蘊藉,不修威儀,亦以此見輕?;騿杺愒唬骸肮兴胶??”對曰:“昔人有與吾千里馬者,吾雖不受,每三公有所選舉,心不能忘,而亦終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寢;吾子有疾,雖不省視而竟夕不眠。若是者,豈可謂無私乎?”
(譯文)第五倫奉公守法竭盡忠誠,說話辦事沒有違背法規(guī)的。兒子們有人常勸止他,他就呵斥他們并趕走他們,官吏陳述的書面意見有利于國家的,他都封好上報,他就像這樣毫無私心。他生性誠實,缺少文采,做官時以清廉著稱,當時人們把他比作西漢時貢禹(那樣明經(jīng)潔行的人)。但是他缺少寬容,又不整飭自己的威嚴,也因此被有些人看輕。有人問第五倫說:“您有私心嗎?”他回答說:“老朋友中有送給我千里馬的,我雖然沒有接受,但每到朝廷選拔官吏時,我心里總不能忘了他,可始終也沒有任用他。我哥哥的兒子常常生病,我一夜里十次去探望,回來卻安安穩(wěn)穩(wěn)地睡下;我的兒子有了病,我雖然不去探望,但卻整夜睡不著覺。像這樣,難道可以說沒有私心嗎?”
四、重難點句子和段落詮釋
(一)重難點句子
1.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
本句中“故”是“從前”的意思。“茂才”為“秀才”。譯文是“從前推舉的荊州秀才王密擔任昌邑縣令”。本句為后文王密夜訪作了鋪墊。
2.雖不省視而竟夕不眠。
本句中“雖”表示轉(zhuǎn)折,是“雖然”的意思?!熬埂笔恰罢念^到尾”的意思。譯文為“雖然不去探望,但卻整夜睡不著覺”。本句用第五倫的人之常情來突出他的真無私。
(二)對《私心》的詮釋
本文首先用兩件事來正面表現(xiàn)第五倫的奉公無私。一是“諸子或時諫止,(第五倫)輒叱遣之”,二是“吏人奏記便宜者,亦并封上”。然后作者用第五倫自己的話來證明他的真無私。一是對故人的友情。二是對兒子的親情。由此可知第五倫所謂的“私心”是人之常情。這樣寫,第五倫這個人物形象更加豐滿,真實可信,這樣的“私心”更能突出他的真無私、真正的公正廉潔。
Ⅳ.當堂練習
1.解釋加粗詞語。
(1)聞其賢而辟之 (2)輒叱遣之
2.用現(xiàn)代漢語表述下列句子
(1)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 (2)時人方之前朝貢禹。
【同步達綱練習】
Ⅴ.課后鞏固練習
(60分鐘 85分)
一、基礎(chǔ)題(8分)
1.解釋加粗詞語。(8分)
(1)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
(2)君不知故人
(3)吏人奏記及便宜者
(4)然少蘊藉
2.用現(xiàn)代漢語表述下列句子。(4分)
(1)何謂無知?
(2)故舊長者或欲令為開產(chǎn)業(yè)。
(3)昔人有與吾千里馬者。
(4)雖不省視而竟夕不眠。
二、整體感悟(6分)
1.楊震說:“使后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你同意他的觀點嗎?請說明理由。(2分)
2.你知道“清官”還稱什么嗎?你能舉出兩個古代的“清白吏”嗎?(2分)
3.你認為楊震拒金的故事,今天對我們有教育意義嗎?請簡要分析,不少于50個字。(2分)
三、課文閱讀題(21分)
閱讀課文《私心》,完成下列問題。
1.給下列加粗字注音。(3分)
(1)吏人奏記及便宜者( ) (2)然少蘊藉( )
(3)雖不省視而竟夕不眠( )
2.解釋每組中加粗的詞語。(8分)
3.用現(xiàn)代漢語表述下列句子。(4分)
(1)倫奉公盡節(jié),言事無所依違。
(2)若是者,豈可謂無私乎?
4.本文題目是《私心》,而文章意在表現(xiàn)第五倫的公正無私心,你認為題目恰當嗎?請簡析理由,不少于20個字。(3分)
5.你有私心嗎?請你用一段一百字左右的文字把它表述出來。(3分)
四、類文閱讀題(11分)
去私
晉平公問于祁黃羊(祁黃羊,晉大夫,名奚,字黃羊)曰:“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為之?”祁黃羊曰:“解狐(解狐,人名)可?!逼焦唬骸敖夂亲又鹦埃俊睂υ唬骸熬龁柨?,非問臣之仇也?!逼焦唬骸吧啤!彼煊弥瑖朔Q善焉。
居有間,平公又問祁黃羊曰:“國無尉,其誰可而為之?”對曰:“午可?!逼焦唬骸拔绶亲又有??”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逼焦唬骸吧啤!庇炙煊弥?。國人稱善焉。
孔子聞之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nèi)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
1.給加粗字注音。(2分)
(1)解狐可( ) (2)國無尉( )
2.解釋加粗的詞語。(3分)
(1)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為之?
(2)解狐非子之仇邪?
(3)外舉不避仇。
3.用現(xiàn)代漢語表述下列句子。(2分)
(1)君問可,非問臣之仇也。
(2)午非子之子邪?
4.試評述祁黃羊、楊震、第五倫三人的共同之處。(4分)
賞析:《去私》和《古文二則》都是講古代清官的故事。這三個人物有共同特點,就是沒有私心。在對人物的刻畫方面,祁黃羊主要是通過他外舉不避仇、內(nèi)舉不避親的兩件事,通過語言描寫來刻畫他的無私;《四知》通過寫楊震拒收賄賂和不為子孫開產(chǎn)業(yè)突出他的沒有私心;《私心》通過正面描寫和側(cè)面烘托來突出第五倫的無私。這三篇文章的主人公都是我們做人的楷模,對中學生有很強的教育意義。
五、中考題(9分)
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店鋪),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者焉。
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久而不聞其香”與“廣起,奪而殺尉”中“而”字的用法相同。
B.“與善人居”和“居五日”中的“居”意思相同。
C.“鮑魚之肆”代指污濁的環(huán)境,也比喻惡人聚集的地方。
D.“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者焉”可譯為:因此有道德有修養(yǎng)的人必須慎重地選擇和他相處的人。
2.根據(jù)文義,君子要“慎處”的原因,可用一個成語來概括,這個成語是“近朱者亦,□□□□”。(3分)
3.對這個成語所包含的觀點你有什么看法?請簡要回答。(3分)
六、創(chuàng)新片段作文題(30分)
楊震拒金,第五倫無私,這些清官都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請你以“無私”為話題,寫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事實確鑿,語言流暢,有說服力,文體不限。
Ⅵ.合作探究題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語(2分)
(1)曾子之妻之市。 (2)為女殺彘。
2.用現(xiàn)代漢語表述下列語句。(2分)
(1)嬰兒非與戲也
(2)子而不信其母
3.你同意曾子的教育方法嗎?簡析理由,不少于50個字。(3分)
4.你的父母對你的許諾都實現(xiàn)了嗎?假如你是做父母的,你會怎么對待自己對孩子的許諾?(3分)
參考答案
Ⅱ.三、1.楊震從前舉薦的荊州秀才王密擔任昌邑縣令。
2.讓后代被稱作清官的子孫。
3.本句用反問句式表達了第五倫的公正無私。在別人眼中是人之常情的事,但第五倫卻認為是自己的私心。這樣寫,更能突出第五倫的無私。
4.①推舉,選拔。 ②拜見。 ③指對國家有利的事。 ④比擬。
點撥:詞語解釋要放在原文中理解。
5.①《后漢書楊震列傳》 范曄 南朝宋 蔚宗 ②《后漢書第五倫鐘離宋寒列傳》第五倫 第五 點撥:注意“曄”的寫法。
Ⅲ.一、1.蔚宗 史學家 《后漢書》
2.紀傳 《史記》 《漢書》 十紀 十志 八十列傳 點撥:不要寫錯別字,如“紀傳”中“紀”。
二、(二)《四知》1.楊震拒收下屬賄賂
2.楊震拒絕“故舊長者”提出的“為開產(chǎn)業(yè)”
《私心》1.正面描寫第五倫的公正無私
2.以第五倫自己認為有“私心”襯托他的無私 點撥:層次劃分以主要事件為依據(jù)。
Ⅳ.1.(1)征召 (2)就
2.(1)到了晚上,王密懷里揣著十斤銀子來拜訪楊震。(2)當時的人把他比作西漢貢禹那樣明經(jīng)潔行的人。 點撥:不要寫錯別字,譯文時重點詞語要翻譯出來。
Ⅴ.一、1.(1)晉升或調(diào)動官職。 (2)漢代人在門生故吏面前,自稱故人。(3)指對國家有利的事。(4)寬和,寬容。 點撥:詞語解釋要準確無誤,不要寫錯別字。
2.(1)怎么說沒人知道呢?(2)他的老朋友中有年長的人想要讓他為子孫開辦一些產(chǎn)業(yè)。(3)老朋友中有送給我千里馬的。(4)我雖然不去探望,但卻整夜睡不著覺。
點撥:譯文時,要把握準確文言實詞的語義。
二、1.同意。因為留給子孫好的名聲比豐厚的遺產(chǎn)更有價值。
點撥:要有自己的觀點,言之有理即可。
2.青天 包拯 董宣(符合要求的答案都可) 點撥:你所舉的例子必須是公正無私的官吏。
3.略 點撥:可從我國的現(xiàn)狀、中學生的特點進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三、1.(1)bin (2)ji (3)xǐng 點撥: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語句中的讀音
2.(1)就 當即 (2)比擬,比作 方圓 (3)雖然 即使 (4)長,這里指身高 整飭 點撥:同一詞語在不同語言環(huán)境中有不同語義,要根據(jù)上下文來判斷。
3.(1)第五倫奉公守法盡守節(jié)操,說話辦事沒有違背法規(guī)的。(2)像這樣,難道能說沒有私心嗎? 點撥:注意“依違”和“若是”的意思,“豈”字開頭的為反問句。
4.恰當。因為本文意在通過第五倫坦言承認自己有私心,而這私心又是人之常情,通過他自認為的有私來突出他的真無私,這樣更有說服力、感染力。(意思對即可)
點撥:根據(jù)文章主旨考慮。
5.略 點撥:可以表現(xiàn)自己的私心,用描寫,特別是心理描寫來刻畫;也可以仿照課文寫,符合題意即可。
四、1.(1)xi (2)wi 點撥:多音字應根據(jù)不同語境確定讀音,“解”字作姓時讀“xi”。
2.(1)做。 (2)仇人。 (3)舉薦。
3.(1)你是問誰可以當縣令,不是問誰是我的仇人。(2)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
點撥:詞語解釋要據(jù)上下文思考,譯文中重點詞語要翻譯出來。
4.要點:公正無私,不受賄賂,為國家大事考慮,不作個人打算。
點撥:找三個人“無私”的共同之處。
五、1.B 點撥:“與善人居”中的“居”意的“居住”;“居五日”的“居”意為“停”。
2.近墨者黑。
3.符合題意即可。 點撥:答案不統(tǒng)一,但觀點必須明確。
六、作文思路:以“無私”為主要內(nèi)容,列舉古今中外公正無私者的事跡,加以評論,最后啟發(fā)每一個中學生都要做無私的人;或是分析、評價古人的無私,是真無私還是沽名釣譽;或聯(lián)系當代無私者的實例,啟迪每一個中學生都要養(yǎng)成美好的品德。
例文: “無私”之我見
常聽人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人生來就是自私的”。果真這樣嗎?試想如果真是這樣,那么我們中華民族是什么狀況?(點評:問句發(fā)人深省。)
縱觀中國歷史,曾出現(xiàn)了多少公正無私的仁人志士啊。楊震拒金,“四知”傳美名;第五倫自省,無私令人贊;為了法律的公正,包拯忍痛鍘了自己的親侄子,才會有《赤桑鎮(zhèn)》的歷演不衰,海瑞為了維護國家的利益,敢當?shù)盍R昏庸的皇帝。他們在正義面前,絲毫不考慮個人的利益,沒有絲毫的私心雜念……俱往矣,這些人物都已作古,在今天,焦裕祿為了蘭考人民走上富裕路,不顧自己身患絕癥,時刻為著人民群眾的利益而忘我工作;任長霞,這個河南登封市的女公安局長,她堅決拒絕了黑社會頭子的重大賄賂,毅然把他們繩之以法……他們才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是真正的無私無畏者。(點評:引用學過的課文作論據(jù),說服力強。古今事例結(jié)合。今天的事例更有說服力。)
總評:本文事實確鑿,包容量大,說服力強。不足之處是結(jié)尾力度不夠。
Ⅵ.1.(1)到,往。(2)同“汝”你。 點撥:“之”字在句子中做動詞用的時候,必須是文中沒有其他可以做動詞的詞語時。
2.(1)小孩子不能跟他開玩笑。 (2)孩子就不信任他的母親了。
點撥:要準確解釋重點詞語。
3.略 點撥:理由可從要信守承諾角度思考,言之有理即可。
4.如假如我做父母,我會信守對孩子許下的諾言并去實現(xiàn)諾言,從小讓孩子養(yǎng)成言必行的好品質(zhì)。 點撥:符合題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