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政治學業(yè)水平測試《生活與哲學》第二單元 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 新人教版.doc
-
資源ID:5478326
資源大小:624KB
全文頁數:8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19-2020年高考政治學業(yè)水平測試《生活與哲學》第二單元 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年高考政治學業(yè)水平測試《生活與哲學》第二單元 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 新人教版
一、 單項選擇題 (每題3分,共60分)
1.( K91,P29,基礎題)物質的唯一特性是 ( )
A. 運動 B. 靜止 C. 客觀實在 D. 客觀存在
2. ( K94,P32,基礎題)下列關于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A. 運動是無條件的、絕對的 B. 運動是有條件的、相對的
C. 運動是物質的唯一特性 D. 運動和靜止是對立的
2.答案:A。解析:B的說法錯誤,這是靜止的特點;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C錯誤;D錯誤,運動和靜止既對立又統(tǒng)一。。
3.( K91,P29,基礎題)下列觀點對物質概念的理解正確的是( )
A.物質是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現(xiàn)象
B.物質自然界萬事萬物的總和
C.物質是一切具體物質形態(tài)的總和
D.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
4.( K94,P32,基礎題)“沒有運動的物質和沒有物質的運動一樣,是不可想象的?!边@說明
A.運動是物質的唯一特性 B.物質和運動不可分
C.運動是無條件的 D.物質運動是有規(guī)律的
5.( K97,P36,基礎題)從意識的本質看,意識是 ( )
A 客觀存在的反映 B 大腦的機能
C 社會發(fā)展的產物 D 實踐的產物
6.( K95,P33,較難題)歷史學家可以記錄和重述已經發(fā)生了事情,也可以預測未來。他們預測未來的客觀基礎有
①未來盡管多變,但并非雜亂無章
②過去發(fā)生過的事,未來必定也會發(fā)生
③未來會發(fā)生的事,過去或現(xiàn)在必有端倪
④距離過去或現(xiàn)在不遠的事,變化一定不會太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答案:C。解析:分析問題時抓住關鍵詞“客觀基礎”,要預測未來,必須把握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研究事物變化發(fā)展的趨勢,事物盡管是復雜多變的,但是有規(guī)律可以遵循的,把握了事物的規(guī)律,認識事物變化發(fā)展的端倪,就能很好的預測未來,①③符合題意;②④說法絕對化。
7. (K97,P37,中難題)“高舉旗幟,愛黨愛國,昂揚向上,開放自信.敬業(yè)奉獻,開拓創(chuàng)新,團結奮進,繼往開來”的精神財富。它將成為鼓舞全國人民奮斗的精神動力。其中體現(xiàn)的哲理是
A.社會意識不受社會存在的影響 B.社會歷史的總趨勢是前進、上升的
C.認識具有“反復性 D.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
7.答案:D。解析: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故A 錯;B、C正確,但材料中沒有涉及,排異。精神是屬于意識范疇,D正確且符合題意。它將成為鼓舞全國人民奮斗的精神動力”說明了意識的反作用。
8. (K97,P37,中難題)右圖漫畫《你的心境》所體現(xiàn)的哲理是
A.人們在意識指導下自發(fā)改造客觀世界
B.意識是脫離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C.意識在特定條件下決定和控制客觀對象
D.意識對于人體的生理活動具有調節(jié)和控制作用
8.答案:D。解析:漫畫提醒人們自已可以控制自已的心境,也就是說意識對于人體的生理活動具有調節(jié)和控制作用,D項與題意相符。A、B、C三項表述不正確,可排除。
9. ( K92,P30,基礎題)《三國演義》寫盡了十八般兵器,但沒有寫到槍炮;《封神榜》寫盡商紂宮廷的奢華,卻沒有提到互聯(lián)網、高爾夫。這是因為 ( )
A.意識活動缺乏主動創(chuàng)造性 B.人們的意識無法預見未來
C.意識的內容來自客觀存在 D.人的意識促進事物的發(fā)展
10. ( K97,P38,基礎題)“世界上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認識的事物?!边@句話表明 ( )
A.每一時期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正確認識總是有限的,但這種認識又總在擴展、加深
B. 有的事物人們能夠認識,有的事物人們不能認識
C. 要正確地認識事物,必須靠先天的聰明
D. 有的人能正確地認識事物,有些人永遠不能
11.( K100,P44,中難題)下列與“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A.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B.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
C.與之山中事,需問打樵人 D.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11.答案:B。解析: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主要揭示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A項不選;與之山中事,需問打樵人是強調獲得認識的途徑,獲得間接經驗的重要性,C項不選;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是強調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D項不選。
12. ( K100,P44,中難題)關于“學習”有兩種觀點:其一,“人之歲月精神有限,誦說中度一日.習行中錯一日;紙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逼涠?。“教人必欲使其讀盡天下書,將道全看在書上,將學全看在讀上?!边@兩種觀點沒有處理好
A.物質與意識的關系 B.實踐與認識的關系
C.真理與價值的關系 D.量變與質變的關系
12.答案:B。解析:前一句出自明末清初杰出的教育家顏元。顏元認為,紙上談兵的學問不是真學問,只有經歷過實踐歷練出來的才是真學問、真本事。故前一句片面強調實踐。后一句“將學全看在讀上”,則片面強調了讀書的重要性,故選B。
13. ( K100,P44,中難題)木星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人們對它充滿無限遐想。為了解木星的形成、進化和結構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國預計于xx年8月發(fā)射新的木星探測器“朱諾”。對木星的科學探測活動將進一步佐證
①人類的好奇、興趣和遐想是推進有關木星認識的直接動力
②現(xiàn)代科技和探測手段的發(fā)展推動有關木星認識的深化發(fā)展
③實踐發(fā)展提出的客觀需要是推進有關木星認識的根本動力
④嚴密的邏輯和精心的準備能確保木星探測實踐的如期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答案:B。解析:①觀點是不準確的;實踐為探索木星提供了探測器“朱諾”,推動有關木星認識的深化發(fā)展,②符合題意;實踐的客觀需要是推進有關木星認識的根本動力,③符合題意;確保木星探測實踐的如期成功需要一定的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④只是強調了主觀條件,具有片面性。
14.( K99,P43,基礎題)中國首臺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系統(tǒng)“天河一號”以峰值速度4700萬億次、持續(xù)速度2566萬億次每秒浮點運算的優(yōu)異性能再次刷新了世界記錄。 這說明實踐具有( )
A.社會歷史性 B.艱巨性
C.直接現(xiàn)實性 D.主觀能動性
15.( K100,P44,基礎題,xx屆南通模擬)“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這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觀察氣象得出的結論。這表明 ( )
A 意識是對客觀事物的正確反映
B 實踐是認識的主要來源
C 認識可以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
D 規(guī)律是可以認識和利用的
16.( K95,P33,基礎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君子有常體矣”荀子的這句話主要表明 ( )
A 事物運動的規(guī)律是永恒不變的 B 事物都是不變的
C 規(guī)律是普遍的 D 人可以認識,利用規(guī)律
17.( K95,P33,基礎題)嫦娥二號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成功升空,中國探月工程二期揭開序幕“嫦娥二號”順利發(fā)射說明
A.意識對自然界的反作用是積極的
B.人們可以利用和改變規(guī)律
C.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
D.尊重客觀規(guī)律與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有機結合
18.( K96,P34,基礎題)在長期的生產活動中,我國北方農民總結出“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的農諺。這說明( )
A.人可以認識規(guī)律 B.人可以創(chuàng)造規(guī)律
C.規(guī)律具有條件性 D.規(guī)律具有主觀性
xx年12月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于xx年12月17日逝世。報道說,金正日由于患心臟和腦血管疾病,長期接受治療。17日,金正日在視察的路上由于過度勞累,在專列上發(fā)生急性心肌梗塞,并發(fā)嚴重心臟休克,經搶救無效于當地時間17日8時30分逝世。18日進行了病理解剖,確定了上述疾病診斷。據此回答19—20題
19.(K95,P33,中難題)對于金正日逝世,下列認識符合認識論觀點正確的是
①生命的運行是有規(guī)律的 ②自然界是客觀的
③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④事物是普遍聯(lián)系的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19.答案:A。解析:材料主要說明事物的運動是有規(guī)律的,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20.(K100,P44,基礎題 )病理解剖,確定了上述疾病診斷說明
A.實踐決定認識 B.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
C.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 D.認識具有無限性和上升性
20.答案:C。解析:“病理解剖,確定了上述疾病診斷”說明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
二、 判斷題 (正確填“A”,錯誤填“B”,每題1分,共10分)
21. ( K91,P29,基礎題)物質是宇宙間一切客觀存在著的事物和現(xiàn)象的共同本質。 ( ) 22. ( K97,P36,基礎題)意識是人腦的機能,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正確反映。 ( ) 23. ( K94,P32,基礎題)物質世界是相對運動和絕對靜止的統(tǒng)一。 ( )
24. ( K99,P43,基礎題)離開他人和社會的純粹個人的實踐活動是不存在的。 ( ) 25. ( K92,P30,中難題)客觀世界統(tǒng)一于物質,主觀世界統(tǒng)一于精神。 ( )
26.( K97,P37,基礎題)從意識的起源來看,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fā)展的產物。
26.答案:A。
27.( K97,P37,基礎題)我們要反對夸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意志主義。
27.答案:A。
28.( K99,P42,基礎題)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因而,實踐具有隨意性。
28答案:B。解析:實踐是有目的、有計劃的回答,它不是隨意的。
29.( K100,P44,基礎題)真理可以作為檢驗認識的標準。
29.答案:B。解析:實踐是檢驗認識的唯一標準。
30.( K101,P47,基礎題)任何真理都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30.答案:A。
第Ⅱ卷 (共30分)
三、 簡答題
31.(K97,P37,K98,P41,中難題)(15分)xx年國際金融危機仍在蔓延,世界經濟復蘇步履維艱。世界金融危機對于中國來說,仍然是一種機遇。怎樣利用好這個機遇,確實值得認真思考。以前我們大力發(fā)展外向型經濟,千方百計推外向型經濟,我們的外貿依賴度達到66%,高出了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兩倍到三倍,這也帶來影響:對外依賴度過大,自主性就減弱了。為了改變這種情況,必須啟動內需,這次金融危機就會讓我們更好地啟動內需、調動內需。
運用哲學與生活知識回答
(1)運用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分析我國政府應對當前國際經濟形勢的認識。
(2)說明應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應如何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fā)?
31.答案(1)①物質決定意識,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主觀符合客觀。國際經濟形勢變化,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持續(xù)加深,要求我國轉變傳統(tǒng)過渡依賴出口的經濟發(fā)展模式,以增加國內需求作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4分)②意識對物質有能動作用,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發(fā)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國家啟動內需、擴大內需的舉措,我們就能利用好國際金融危機這個機遇,實現(xiàn)我國經濟的繼續(xù)發(fā)展。(4分)
(2)①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要求我們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堅持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在實踐中檢驗和發(fā)展真理。(4分)
②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要求我們把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guī)律結合起來,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和嚴謹踏實的科學態(tài)度結合起來。既要反對夸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意志主義,又要反對片面強調客觀條件,安于現(xiàn)狀、因循守舊、無所作為的思想。(3分)
32. (K100,P44,K101,P47,K102,P48,中難題)(15分) 2012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人大會議上作了政府工作報告。某校高二(2)班的同學十分關注。圍繞工作報告該班收集到以下資料,請你參與探究
材料一: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GDP的增長目標為7.5%。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綜合國力和人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在“唯GDP論”的發(fā)展思路下,重速度輕效益,高增長不等于高質量,持續(xù)的高增長下面,累積了不少深層次矛盾,不協(xié)調、不平衡、不可持續(xù)問題進一步凸顯,“唯GDP論”的發(fā)展思路已難以為繼。在“十一五”規(guī)劃中,節(jié)能減排的限制性指標與官員的政績緊密掛鉤,“十二五”規(guī)劃調低了經濟增速目標,更加重視民生和社會目標。
(1)運用實踐與認識關系的知識,說明我國經濟發(fā)展思路的轉變過程。
材料二: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毛澤東思想是馬列主義和中國實際相結合過程中產生的偉大理論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和發(fā)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凝結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黨中央提出以人為本、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科學發(fā)展觀,豐富發(fā)展了這個理論體系,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zhàn)略思想。
(2)運用真理的有關知識說明我黨對待馬思克主義態(tài)度的正確性。
32.答案(1)①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發(fā)展動力。我國經濟發(fā)展中的深層次矛盾日益凸顯,使我們逐漸認識到轉彎經濟發(fā)展思路的發(fā)必要性。(3分)
②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改革開放特別是“十一五”以來的實踐證明,“唯GDP論”的發(fā)展思路難以為繼,必須把經濟發(fā)展的速度和質量統(tǒng)一起來。(3分)
③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我們要更加重視民生和社會目標,不片面追求GDP數據,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fā)展。(3分)
(2)①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正確反映,真理是客觀的。馬克思主義科學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我們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2分)
②真理是具體有條件的,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我們黨根據我國國情和革命與建設的實際,在實踐中豐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2分)
③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要求我們在實踐中發(fā)展真理。我們黨要堅持與時俱進,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理論發(fā)展的新境界。(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