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裝配圖網! | 幫助中心 裝配圖網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首頁 裝配圖網 > 資源分類 > DOC文檔下載  

2019-2020年高中地理必修一:4-1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 教學設計2.doc

  • 資源ID:5486896       資源大?。?span id="hapqfp5" class="font-tahoma">759.50KB        全文頁數:5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支付寶登錄   QQ登錄   微博登錄  
二維碼
微信掃一掃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9.9積分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查詢和重復下載(系統(tǒng)自動生成)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驗證碼:   換一換

 
賬號:
密碼:
驗證碼:   換一換
  忘記密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2019-2020年高中地理必修一:4-1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 教學設計2.doc

2019-2020年高中地理必修一:4-1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 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內力作用與外力作用對地貌的塑造及實際應用。提高地理知識應用能力。會用圖文資料說明地殼物質循環(huán)的過程及三大類巖石轉化的過程。 過程與方法:通過多媒體動畫演示,幫助學生形象理解;結合“兩塊磚的故事”的學生實驗對外力作用及其表現進行探究;通過探究活動“試畫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讓學生理性的認識到“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過程也是巖石圈物質的循環(huán)過程”。 【教學重點】 1、地表形態(tài)的變化及其原因分析 2、地殼內部物質循環(huán),以物質循環(huán)運動的觀點看待巖石的形成和演變 【教學難點】 1、地殼運動是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主要作用方式。 2、地殼物質循環(huán)的過程。 【教法、學法】 教法:啟發(fā)式教學法、典例分析、多媒體輔助教學法、模擬實驗教學法 學法:讀圖分析、歸納知識內在規(guī)律、聯系日常生活典例,學以致用 【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提綱) [新課導入]: 展示教師外出旅行的照片(背景為各種地貌),有張家界的武陵源、黃龍洞;內蒙古的沙漠、展覽館的恐龍化石,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喚起學生求知欲望。引出話題:我們生活的地球,有著千姿百態(tài)、豐富多彩的地表形態(tài)。地表形態(tài)與我們的生活、生產關系非常密切。是什么力量塑造了這些不斷變化著的地表形態(tài)? [講授新課]: 第四章 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 第一節(jié) 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 [教師講述]: 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按能量來源的不同分為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內力作用的能量來源于地球內部,在內力作用的諸多表現中又以地殼運動和巖漿活動為大家所熟悉。 一、內力作用 [指導學生閱讀課文P69案例1]: [指導學生觀看視屏]:《巖漿活動的特寫畫面》、《國際空間站拍到火山爆發(fā)瞬間》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1、內力作用進行的快慢不同 2、內力作用進行的方向不同 [指導學生完成課文P70活動]:內力作用的方向有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 [動畫演示]:“水平運動引起垂直運動” “垂直運動引起水平運動” [得出結論]: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相伴發(fā)生,主要以水平運動為主,垂直運動為輔 [綜合內力作用的表現得出結論]:內力作用使地表高低不平 ]過渡到外力作用的活動設計]: 1、提問珠穆朗瑪峰的高度? 2、課本案例1中珠穆朗瑪峰升高的高度? 3、提示古地中海平均深度1450米,最深5092米,問:珠穆朗瑪峰現在高度等于理論高度嗎?(20000-5000=15000≠8844.43)這是為什么呢? 4、珠穆朗瑪峰的形成除受內力外,還受什么力的影響呢? 5、嫦娥衛(wèi)星測出月球最高峰9840米,而珠穆朗瑪峰8844.43米,月球最高峰高于地球最高峰和外力作用有關嗎? 二、外力作用 [教師講述]: 外力作用指地球表面的風、流水、冰川、生物等引起地表形態(tài)的變化。 [指導學生進行活動]: 兩塊磚引發(fā)的故事 2010年12月11日,星期六,晴。我借了兩塊磚。一塊來自于江西棉紡織印染廠舊廠房的一個墻角,很費勁;一塊來自于博泰魏瑪峰尚2期的建筑工地,挺容易。由于單獨作案,未留下任何現場照片有點遺憾。借來干什么呢? 請大家拭目以待。。。 1、比較新磚和舊磚的不同,提問:舊磚形成的原因? 2、指導學生觀看視屏:《風化》 3、招募水槍手兩名 4、水槍手對舊磚射水,模擬流水對舊磚侵蝕、搬運、堆積等外力作用的具體變現形式。 5、模擬實驗完成后,教師講解外力作用的能量來源和試驗中反映出的外力作用的表現有風化、侵蝕、搬運、堆積。 6、指導學生就實驗過程呢進行問題探究:(結合圖片) n 風化作用 n 侵蝕作用的具體表現 n 搬運作用強弱的影響因素 n 堆積作用的結果 [指導學生觀看視屏]:《固結成巖》 三、巖石圈物質的循環(huán) [教師講述]: 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過程也是巖石圈物質的循環(huán)過程,它們存在的基礎是巖石圈三大類巖石:巖漿巖、變質巖、沉積巖的相互轉化。 指導學生閱讀課文P72,思考下列問題: 1、巖漿巖、變質巖、沉積巖的各自形成原因? 2、各類巖石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各物質循環(huán)過程發(fā)生的條件?)? [指導學生回答后老師總結]: 1、巖漿巖是在地球內部壓力作用下,巖漿沿著巖石圈的薄弱地帶侵入巖石圈上部或噴出地表,冷卻凝固形成。沉積巖是裸露地表的巖漿巖在風吹、雨打、日曬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漸成為礫石、沙子和泥土。這些碎屑物質被風、流水等搬運后沉積下來,經過固結成巖作用形成。變質巖是各種已經生成的巖石,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發(fā)生變質作用形成。 2、各類巖石在巖石圈深處或巖石圈以下發(fā)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為新的巖漿。巖漿在一定的條件下再次侵入或噴出地表,形成新的巖漿巖,并與其他巖石一起再次接受外力的風化、侵蝕、搬運和堆積。 [教師課堂小結]: [探究活動]:試畫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 【教學反思】 本堂課在時間上非常緊張。但我首先從教師外出旅行的照片(背景為各種地貌)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喚起學生求知欲望,為深入學習作好情感上的準備。 由于內力作用過于宏觀或過于微弱,因此在展開學習時,我的組織方式是內力作用的學習以課文案例1為材料,老師充分挖掘材料中隱藏的知識,設置問題雖然簡單,但關鍵讓學生注意問題之間的聯系,學生帶著問題以自主閱讀的形式進行,學生通過自己的 “閱讀”、“找”、“算”、“思考”等過程,解決了老師提出的問題,再加上《巖漿活動的特寫畫面》、《國際空間站拍到火山爆發(fā)瞬間》兩段視頻幫助學生更形象的理解了內力作用的表現形式。同時教師例舉生活中的例子“促”學生理解,收到的效果也比較好。 內力的主要形式——地殼運動,這部分內容是內力的重點,包括了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從運動的快慢、方向和產生的地貌等方面來各自講解。其中,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的關系是難點,教師設計了兩組動畫,一是水平運動引起垂直運動,二是垂直運動引起水平運動,由于動畫直觀,過程清楚,難點突破簡單,學生較容易得出兩者之間的關系,收到的效果也比較好。 外力作用學生雖接觸較多,但過程較為復雜,名詞概念又較多,教師設置了一個“兩塊磚引發(fā)的故事”的學生活動實驗。具體過程如下: 1、“2011年11月11日,星期五,光棍節(jié),晴。我借了兩塊磚。一塊來自于江西棉紡織印染廠舊廠房的一個墻角,很費勁;一塊來自于博泰魏瑪峰尚2期的建筑工地,挺容易。由于單獨作案,未留下任何現場照片有點遺憾。借來干什么呢? 請大家拭目以待。。?!崩蠋熡哪呐园?,引起學生的強烈興趣。 2、借來的兩塊磚,教師讓學生進行仔細比較新磚和舊磚的不同,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能力,同時教師提問:舊磚形成的原因? 3、在學生七嘴八舌的同時,教師指導學生觀看多媒體視屏:《風化》,使問題的答案一目了然。 4、接下來,對舊磚進行實驗。在學生中招募水槍手兩名,要求會使用高壓水槍,目的在于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該實驗,同時間接引導學生做一名好玩樂學的孩子。 5、在教師的指導下,兩名水槍手對舊磚磚面射水,在教師做好的“坡面和平面結合”的槽型模型中模擬流水對舊磚侵蝕、搬運、堆積等外力作用的具體變現形式。 6、模擬實驗完成后,舊磚的表面“千瘡百孔”,紅色的顆粒物堆積在槽型模型的平底面,教師結合講解外力作用的能量來源和試驗中反映出的外力作用的具體表現,且對風化、侵蝕、搬運、堆積每個過程進行探究提問,期間必要時放映圖片加以形象說明。

注意事項

本文(2019-2020年高中地理必修一:4-1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 教學設計2.doc)為本站會員(tian****1990)主動上傳,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sobing.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