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級語文上冊 黃鶴樓送別 3教案 蘇教版.doc
-
資源ID:5514961
資源大?。?span id="xb5btr5" class="font-tahoma">25.50KB
全文頁數(shù):5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19-2020年五年級語文上冊 黃鶴樓送別 3教案 蘇教版.doc
2019-2020年五年級語文上冊 黃鶴樓送別 3教案 蘇教版
教學要求:
知識目標:精讀課文,感受詩人話別的情景。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情感目標:通過課文與詩的對照閱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朋友依依惜別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通過課文與詩的對照閱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朋友依依惜別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大家都喜歡聽歌,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歌:《送別》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會唱的可以跟著唱。
1.播放歌曲《長亭送別》。
聽了這首歌,你體會到了什么?
是啊,從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為離別而憂傷,為離別而落淚,他們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有的用歌抒情,有的則用詩來釋懷。老師這還有一首送別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2.出示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A.你們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嗎?
B. 請同學們自讀詩,說說你對這首詩的理解。
二、講讀課文。
你們說的都很好,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隨著李白,在這繁花似錦的春天,登上那飛檐凌空的黃鶴樓,去送一送孟浩然吧!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詩文對照,自學課文。
?。ㄒ唬W生自學課文。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請用筆劃出來,學習小組討論解決。
?。ǘ┳x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句子:
1.暮春三月,長江邊煙霧迷蒙,繁花似錦,年輕的李白正在黃鶴樓上為大詩人孟浩然餞行。
A.指名讀
B.提問:
誰能用學過的語句來描繪一下春天的美景?
你除了知道時間在暮春三月,還知道什么?
2.李白和孟浩然一會兒仰望,一會兒遠眺,都有意不去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
A.提問:
從這段話中你體會到什么?
是啊,這依依惜別之情深深地藏在了他們的心底,讓我們一起朗讀一、二兩節(jié),體會一下這藏在心底的離別之情吧!
B.配樂朗讀
兩人都把這依依惜別之情深深地藏在了心底,時間慢慢地過去,終于,這藏在心底的深情再也抑制不住了,千言萬語涌上了心頭,李白舉起了酒杯說……(生接讀)
3.“孟夫字,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詩篇譽滿天下。自從我結識了您,就一直把您當做我的兄長和老師。今天您就要順江東下,前往揚州,不知我們何日才能再見面,就請您滿飲此杯吧!”
孟浩然接過酒杯,一飲而盡,說……(生接讀)
A.思考:從這段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B.提問: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李白對孟浩然的敬仰之情、難舍之情?
C.讓我們用朗讀把這噴涌而出的師生情、手足情、離別情表達出來吧。
D.道不完的離別情,敘不完的朋友誼,讓我們舉起酒杯,再現(xiàn)這感人的話別場面,讓它深深地印在心底吧!在班級中找你的好朋友,一個演李白,一個演孟浩然,可以用上文中的語言,也可以發(fā)揮想象用上自己的語言,可以站起來。
E.學生上臺表演
4.知己離別是惆悵的、是憂傷的,但不忍別、終要別。
岸邊楊柳依依,江上沙鷗點點。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隨著江風漸漸遠去,消失在藍天的盡頭。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著遠方,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教師配圖朗誦)
朋友已經(jīng)遠行,從此人海茫茫,天各一方,這一別,不知何時才能見面?。∠氲竭@,李白再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了,隨即吟出了膾炙人口的名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讓我們也一起隨著李白佇立在江邊,凝視著遠方,送一送孟浩然吧!——《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5.如果李白生活在現(xiàn)代,他一定會用現(xiàn)代的語言來表達此時激動的心情,假如你是李白,佇立在江邊,目送著友人漸漸遠去,你能把這首千古傳誦的名詩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嗎?
學生反復誦讀、同桌討論。
三、布置作業(yè)。
老師還收集了一首送別詞,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課后請同學們收集離別類的詩詞。
附送:
2019-2020年五年級語文上冊 鼎湖山聽泉3-1教案 蘇教版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4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猶如”、“像……一樣……”造句。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憑借課文中的具體語言材料,通過想象感受泉聲的美妙,增強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結合語言環(huán)境理解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憑借語言材料想象泉聲的變化,體會泉聲的美妙有趣。
教學時間:三課時
課前預習:查閱有關鼎湖山的資料、圖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
1.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清課文脈絡,試著給課文分段。
教學重點 、難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結合語言環(huán)境理解重點詞句。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聽說過我國廣東省肇慶市東北部的鼎湖山嗎?鼎湖山,原名頂湖。因山頂有湖,四季常盈,故得其名,民間傳說黃帝打敗蚩尤采首山之銅在此鑄鼎,鼎成升仙,為紀念黃帝得道入仙冊,習稱鼎湖。鼎湖山的景色可美啦!以“植物多”、“寺廟多”、“瀑布多”馳名于世。
揭題:鼎湖山聽泉
二、看圖片,聽課文錄音。
三、初讀課文
1.布置學生自學。
(1)借助拼音,輕聲自由讀課文。要字字入目,把課文讀通讀順。
(2)拼讀生字表中生字,畫出文中帶生字的詞,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它們的意思。
(3)給自然段標上序號,想一想每個自然段講的什么。
2.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生字詞。
A 肇慶 聆聽 蒙眬 汩汩
B 草叢 暮色 古剎 匯聚 穿越 輕柔 清脆
草豐林茂 時隱時現(xiàn) 不絕于耳 交錯流瀉
清純悅耳 山鳴谷應 悠悠揚揚 安詳厚重
歡快活潑 繁花似錦 古樹參天 萬籟俱寂
厚重回響 雄渾磅礴 銅管齊鳴 忽高忽低
忽急忽緩 忽清忽濁 忽揚忽抑 蓬勃生機
(2)在學生讀準音的基礎上,找一找這些詞語中哪些是描寫聲音的?
指導學生美讀這些詞,是否可以通過自己的朗讀聲來詮釋一些詞語的意思。
(3)讀讀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四、理清課文脈絡
1.默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作者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模髡咴谀睦镩_始聽到泉聲,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聽得更加真切,試著給課文分段。
2.討論交流后小結。
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我們”來到風景名勝鼎湖山。
第二段(第2自然段):寫白天“我”在上山途中觀景聽泉。
第三段(第3——5自然段):寫入夜“我”在慶云寺聽泉,抒發(fā)在鼎湖山聽泉的總體感受。
五、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重點指導書寫“磅礴”,區(qū)分“暮”和“幕”、“墓”、“慕”的意、形。
2.鋼筆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