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小學音樂一下《勇敢的鄂倫春》教案.doc
-
資源ID:5520237
資源大?。?span id="ks7rr7o" class="font-tahoma">18KB
全文頁數(shù):6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19-2020年人教版小學音樂一下《勇敢的鄂倫春》教案.doc
2019-2020年人教版小學音樂一下《勇敢的鄂倫春》教案
漠河縣立人學校 李 巍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鄂倫春族的風俗特點,培養(yǎng)學生熱愛本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通過學習歌曲讓學生們明白愛護森林、保護林木人人有責的重要性。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勇敢的鄂倫春》。
3.運用自制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用舞蹈的形式豐富歌曲的表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
教學重點:能夠有感情完整的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學生分組自學將歌詞按節(jié)奏貼出來。
教學準備:電子琴、課件。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少數(shù)民族歌曲,樸實、簡潔的歌詞表現(xiàn)了鄂倫春人雄健、驃悍的氣質,四個方整的樂句與歌詞風格統(tǒng)一,有一種親切感,向人們訴說著鄂倫春人不懼嚴寒、不怕困難、日夜著巡邏、守護山林,保衛(wèi)國家財產的無私奉獻精神。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請同學們跟隨音樂做律動,激發(fā)學習興趣。
二、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我們生活在美麗的大興安嶺漠河,你認為有什么東西是你最喜歡的呢?為什么喜歡它呢?又有什么是漠河獨有的?”(師生共同討論)。
2、教師播放視頻《魅力漠河》。
3、師:“你們知道我們漠河有哪些少數(shù)民族嗎?”。
“他們又有怎樣的生活習慣,誰能介紹一下。”(同學舉手發(fā)言)
4、(教師播放鄂倫春族視頻)師生共同總結鄂倫春族風俗特點。
三、講授新課
1、師:“鄂倫春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呢?你們能想象一下嗎?”那就讓我們一起聽聽小朋友們在做什么。(播放勇敢的鄂倫春歌曲視頻)
2、師生共同討論歌中唱了哪些內容,表達了小朋友怎樣的心情?
師:“歌詞是歌謠讓鄂倫春小朋友譜上了旋律就變成了動聽的民歌,好聽嗎?讓我們再聽一遍體會鄂倫春小朋友快樂的心情?!?
3、復聽歌曲范唱,請同學們跟隨拍手打節(jié)奏體會歌曲情緒。
4、再次福聽音樂學生分四組,每組一句自己按節(jié)奏吟讀歌詞,并按節(jié)奏貼出來,教師巡視指導。
5、將各組貼好的節(jié)奏型貼在黑板上,師生共同討論。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 ‖
翻山 越嶺 日夜 巡邏 護呀 護山 林
師:“連續(xù)八分音符的節(jié)奏,像什么動物在奔跑?如果選擇樂器,用什么樂器呢?”
6、再次復聽歌曲,用自制的打擊樂器表現(xiàn)歌曲的八分節(jié)奏部分。
7、學唱歌曲
①復聽歌曲用聽唱法學習歌曲,學生分成四組,每組學習一句歌曲,教師巡視。
②分組進行接唱歌曲。教師糾正其錯誤之處。
③師生接唱歌曲。注意每個樂句的音準和節(jié)奏,特別是唱準“一呀一桿槍”,“日夜巡邏”及每個樂句結尾兩拍的長音
8、情感處理,教師伴奏。
師:“如果你是一個鄂倫春族的小朋友,騎著馬,挎著槍,在巡邏、打獵你會是一個什么樣的心情,會怎樣表現(xiàn)呢?那就請你帶著這樣的心情再來演唱一遍這首歌”。[加入自制打擊樂器]
9、完整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四、舞蹈創(chuàng)編活動
1、教師跟隨音樂做示范動作。
2、請同學分組創(chuàng)編動作,教師巡視指導。
3、請同學們推薦配合音樂做示范動作。
4、全班共同完整地用舞蹈動作表現(xiàn)歌曲。
5、播放優(yōu)秀的《勇敢的鄂倫春》少兒舞蹈,請同學們欣賞。
五、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歌曲《勇敢的鄂倫春》你學到了什么?能談一談?對你有什么啟示?
師生共同討論:使我們知道興安嶺擁有最勇敢的民族——鄂倫春族,鄂倫春族是一個勇敢、不怕困難、甘于奉獻、很有責任心的一個民族,人們不再害怕野獸的侵犯和偷伐樹木的人了,讓我們也像鄂倫春一樣,努力學習用知識來保護家鄉(xiāng)、振興家鄉(xiāng)吧!最后讓我們用唱、跳、奏多種形式共同表現(xiàn)今天我們學習的歌曲《勇敢的鄂倫春》,來結束本課。
附送:
2019-2020年人教版小學音樂一下《口哨與小狗》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聽 《口哨與小狗》
唱 《一對好朋友》
教學目標
1、 要求學生用歡快的情緒、自然的發(fā)聲演唱歌曲《一對好朋友》。
并能背唱歌詞。
2、 能夠專注地聆聽音樂,并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
教學分析
《一對好朋友》是一首采用民間音調改編的歌曲,一段體結構。歌曲的旋律活潑、節(jié)奏緊湊,描述了兩個孩子一塊兒放鴨、放牛,一塊兒唱著歌兒高高興興回家時的愉快情景,表現(xiàn)了孩子們之間真摯樸實的友誼。
《口哨與小狗》是美國作曲家普萊亞創(chuàng)作的一首通俗管弦樂小曲,曲調輕松、活潑,形象逼真、可愛。
教學重點 求學生正確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符和倚音的正確演唱。
教學過程
一、 聽聽想想——感受音樂
吹一吹:
請會吹口哨的學生吹幾聲,讓大家欣賞,激起學生欣賞的興趣。
聽一聽:
要求大家安靜地聆聽《口哨與小狗》全曲。
想一想:
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談談自己對音樂作品的內心感受,應該用怎樣的心情表現(xiàn)自己的心情?
說一說:
音樂中還出現(xiàn)了什么聲音?出現(xiàn)了幾次小狗的叫聲?可以用什么樣圖形表示小狗的叫聲,還可以要求大家用嗓音模仿小狗的叫聲叫聲,并說說小狗叫聲的節(jié)奏特點是什么?
走一走:
要求學生隨著音樂表現(xiàn)主人與小狗散步的情景,要求腳步與音樂節(jié)奏相吻合。
二、 唱唱跳跳——享受音樂
學唱新歌《一對好朋友》
教師導語: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一對好朋友,他們是誰呀?請小朋友們認真聆聽歌曲《一對好朋友》,然后告訴老師。
第一次完整地聆聽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并說一說在歌曲中有沒有聽到動物的叫聲。
第二次聆聽歌曲,聽完后要求大家模仿歌曲里鴨子和小牛的叫聲,要求節(jié)奏和歌曲節(jié)奏相吻合。
第三次聆聽歌曲,要求學生在歌曲中出現(xiàn)襯詞“哩嘍嘍”時,輕聲跟唱。
跟老師按歌曲節(jié)奏朗讀歌詞。
反復聆聽歌曲,要求學生小聲跟唱。
跟著伴奏音樂演唱歌曲。
請個別學生演唱歌曲。
三、 課堂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