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裝配圖網(wǎng)! | 幫助中心 裝配圖網(wǎng)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首頁 裝配圖網(wǎng) > 資源分類 > DOC文檔下載  

2019-2020年小學科學五年級《土壤中有什么》教學設計.doc

  • 資源ID:5587237       資源大小:87KB        全文頁數(shù):6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微信開放平臺登錄 支付寶登錄   QQ登錄   微博登錄  
二維碼
微信掃一掃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9.9積分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查詢和重復下載(系統(tǒng)自動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寶    微信支付   
驗證碼:   換一換

 
賬號:
密碼:
驗證碼:   換一換
  忘記密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2019-2020年小學科學五年級《土壤中有什么》教學設計.doc

2019-2020年小學科學五年級土壤中有什么教學設計【教材分析】土壤覆蓋在地球巖石圈的表面。土壤的形成是巖石的風化和生物作用的結(jié)果。整塊的巖石風化成碎石,碎石繼續(xù)變化就會變成越來越小的顆粒,當腐爛的植物和動物與巖石碎屑混在一起時,混合物就被稱為土壤。在土壤中我們很容易找到巖石變化留下的痕跡以及動植物的殘體。土壤對于學生來說司空見慣,但是他們可能從來沒有考慮過土壤從哪里來,更不會想到它來源于巖石。本課活動緊接著上一課的內(nèi)容,重點指導學生觀察分析土壤的成分。一方面是尋找土壤來源于巖石風化和生物作用的證據(jù),另一方面是認識土壤對生命的意義。巖石和土壤是組成地表的重要物質(zhì),地形地貌的形成和重塑是各種外力對巖石和土壤作用的結(jié)果,其中侵蝕和沉積作用的主要對象是土壤和巖石。尋找土壤成分的沉積實驗不僅有助于學生了解土壤里有什么,而且使學生對沉積現(xiàn)象和分層沉積有一定的認識,為下面幾課的學習做些鋪墊。本課內(nèi)容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尋找土壤的成分”;第二部分是“土壤和生命”?!窘虒W設計】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 外力的風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會使巖石最終變成土壤。2. 土壤包含巖石風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顆粒,動植物的活體和殘?zhí)妫约案迟|(zhì)、水和空氣等。3. 水流動時能攜帶土壤微粒跟著一起運動,當水流靜止下來時,攜帶的物質(zhì)也會沉積下來。一般來說,重的顆粒先沉積,輕的顆粒后沉積。4. 土壤和生物的生存、人類的生產(chǎn)與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過程與方法:1. 通過觀察和實驗尋找土壤的成分。2. 用沉積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顆粒的大小分成幾層。3. 綜合各種方法獲得的信息,獲得對土壤成分的正確認識。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認識到土壤對生命以及人類生產(chǎn)生活的重要意義。教學重點:通過觀察和實驗尋找土壤的成分。教學難點: 風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會使巖石最終變成土壤。教學準備:分組材料:為學生準備新鮮濕潤的土壤及干燥的土壤、報紙、放大鏡、小燒杯、鑷子、小棍、水、篩子等。演示材料:干土、酒精燈、課件等。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1、看學生采集土壤的錄象。2、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說說土壤中有什么。 二、尋找土壤的成分。1、引導學生設計觀察方法。2、學生分組觀察,教師巡視指導。3、匯報觀察現(xiàn)象,綜合各種信息,認識土壤成分,理解土壤成因。、學生匯報觀察現(xiàn)象:濕土中生物活體與殘體、水分;干土中發(fā)現(xiàn)了小石子、沙。、觀察沉積實驗現(xiàn)象。、引導學生閱讀書本第52頁文字。、在土壤中還有什么物質(zhì)是我們的肉眼觀察不到?演示實驗:燃燒土壤,學生觀察。引導理解土壤中含有腐殖質(zhì),并補充說明還有鹽分等其他不易用肉眼觀察到的物質(zhì)。、說說土壤的成因。、土壤中到底有什么成分呢?三、土壤和生命1、引導學生充分說說“土壤和生物的關系”。、小組討論。 、學生匯報交流。、土壤對生物有著巨大的影響,而生物的活動也對土壤產(chǎn)生了影響。這種影響是相互的。2、說說土壤和人類的關系并作總結(jié)。人類又與土壤存在著怎樣的關系呢?邊整理材料,邊聽科普作家高士其先生的我們的土壤媽媽的詩,體會土壤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資源附送:2019-2020年小學科學五年級地球(第一課時)教案設計一、教學目標:1、科學知識目標:(1)知道地球的形狀;(2)基本了解地球表面海陸分布和面積的大小;(3)了解人類對地球形狀認識的歷史;(4)了解地球內(nèi)部的基本結(jié)構(gòu)。2、能力培養(yǎng)目標:(1)分析實驗現(xiàn)象,用邏輯推理的方法解釋遠航船只“沉”入海中的原因;(2)通過觀察,認識地球表面海陸分布的特點;(3)能分析資料,對地球內(nèi)部組成和結(jié)構(gòu)提出一些推測。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對地球的大小有深刻的體會;(2)了解人類對地球形狀認識的歷史,認識到科學是發(fā)展的。教學過程:一、提出問題同學們,白天,我們能夠看到太陽像火紅的圓球;晚上,我們能夠看到月亮像明亮的圓盤。那么,我們居住的地球又是什么樣的呢?我們站在地球的表面,無法看到地球的整體面貌。二、提出猜想與假設我們地球是否也像太陽和月亮一樣是圓的呢?有什么能證明呢?古人們又是怎樣認為的呢?三、制定計劃,明確任務 把全班同學分成幾個小組,確定每個小組的活動任務:組別活動任務活動內(nèi)容能力要求第一小組查找中外古人對地球形狀的認識查找中外古人對地球形狀的認識及古代哲學家的思索。查找、閱讀、分析第二小組地球的形狀用實驗模擬船只遠航,并分析實驗現(xiàn)象。實驗、分析、推理第三小組是誰最早證明了地球的形狀收集有關鄭和、哥倫布、麥哲倫等著名航海家的環(huán)球航行史話,了解人類認識地球的艱難歷程。查找、閱讀、分析第四小組查找地球的形狀的圖片,大小的資料收集人造衛(wèi)星拍攝的地球照片,描述地球的外貌特征;地球赤道半徑、兩極半徑、赤道周長分別是多少?查找、閱讀、分析四、搜集整理信息教師要求各組內(nèi)部自行把任務進行分工,從而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教師在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過程中時刻注意學生的思維走向和學習進程,及時引導。五、思考與結(jié)論 各小組的同學針對自己小組的活動內(nèi)容展開討論、分析,得出結(jié)論,并記錄下來。六、表達與交流分別由每個小組的同學通過幻燈片或?qū)嶒炑菔净顒咏Y(jié)果,并由發(fā)言人代表本小組發(fā)表活動結(jié)論,發(fā)言時本小組其他人員可以補充。教師不苛求統(tǒng)一答案,對其觀點及看法要予以肯定。師生邊評議邊將教學內(nèi)容補充完整,并通過網(wǎng)絡平臺展示給所有學生。第一小組:我國的古人最早在西周時就認為天像一個圓鍋蓋在大地之上,故名“蓋天說”。到了戰(zhàn)國后期,又開始出現(xiàn)“渾天說”,認為天是一個圓球,地球在其中,就如雞蛋黃在雞蛋內(nèi)部一樣。但渾天說對地球形狀持何種見解至今還有爭論,有些天文學史家認為中國古代的渾天家已認識到地球是球形的,也有人持反對意見,認為中國古代的渾天家并未認識到這一點。而遠古的希臘人認識為大地和海洋都是平的,而天空是圓的,太陽神每天駕著馬車把太陽從東向西拉過天空,夜里再從地下拉回東方。直到公元前世紀,畢達哥拉斯根據(jù)觀察提出了大地是球狀的,其主要理由:一是海上的船總是先見到船桅桿,后見到船;二是月食的時候地球的陰影是條曲線;三是只有球形是全對稱的,可以提供任意角度的圓形。公元前世紀,亞里士多德根據(jù)畢氏的球形大地理論提出了著名的地心說,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在天上轉(zhuǎn)。公元前世紀,古希臘地球?qū)W家埃拉托斯特尼,利用夏至日埃及阿斯旺城和亞歷山大城太陽光入射的角度相差度,推測出兩地的距離是地球周長的360,并算出地球的周長約為39690千米到46620千米之間。經(jīng)過兩極的確切地球圓周是40009千米,因此,埃拉托斯特尼的計算在當時的條件下實在是很準了。結(jié)論:古人們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第二小組:用地球儀、長木板和小船做模擬實驗。第一次:把木板水平放好,一位同學將小船模型貼著木板面向遠處移動,其他同學從木板一端觀察小船模型,直到小船移到木板的盡頭,我們還是可以完整地看到小船模型。第二次:一位同學將小船模型貼著地球儀表面來回移動,其他同學從地球儀的另一側(cè)觀察小船模型,隨著小船的移動,我們逐漸的看到小船模型的船身先消失了,最后連桅桿也逐漸消失了。分析后得出的結(jié)論是:從“出海的船只越走越遠時,慢慢地就只看到它的桅桿了”這一現(xiàn)象可以證明地球是圓的。第三小組: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船隊用年時間,完成了第一次環(huán)繞地球的航行,從而直接證實了地球是球體。1672年,法國天文學家李希通過測定,發(fā)現(xiàn)物體在地球赤道處的重力比其他地方小,從而提出地球是扁球狀的觀點。17世紀末,英國科學家牛頓研究了地球自轉(zhuǎn)對地球形狀的影響,從理論上推測地球不是一個很圓的地球,而是一個赤道處略為隆起,兩極略為扁平的橢球體。18世紀法國巴黎科學院派出兩支測量隊分別赴北歐和南美進行弧度測量,測量結(jié)果證實地球確實為橢球體。第四小組:這是我們小組收集的人造衛(wèi)星從太空中拍攝的地球外貌的照片,從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地球是一個球體。我們收集到:赤道半徑 6378.140千米,直徑就是12756.28千米。兩極半徑 6356.755千米,直徑就是12713.51千米。從這些數(shù)字可以看到地球的赤道直徑比兩極直徑大,也就是說地球是一個赤道略鼓,兩極稍扁的球體。七、評價學生互相評價,評選出:最佳合作小組、最佳資料收集小組、最佳幻燈片制作小組、最佳發(fā)言人、最佳綜合小組等。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心,從而激勵他們更加主動地學習。

注意事項

本文(2019-2020年小學科學五年級《土壤中有什么》教學設計.doc)為本站會員(tia****nde)主動上傳,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點擊聯(lián)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wǎng)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