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三年級語文上冊《傾斜的傘》教案 湘教版.doc
-
資源ID:5605392
資源大小:26.50KB
全文頁數(shù):6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19年(秋)三年級語文上冊《傾斜的傘》教案 湘教版.doc
2019年(秋)三年級語文上冊《傾斜的傘》教案 湘教版
一.文題:《傾斜的傘》
二 教材分析:當今,孩子們不論是吃的、穿的、玩的,就連上學,無一不在享受著親人的愛的呵護,那么他們是否感受到了愛的溫馨與幸福呢?他們又是否懂得去感恩、回報這些愛呢?《傾斜的傘》這篇課文正適時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
《傾斜的傘》是一篇敘事兼有抒情的散文,它以“雨中傾斜的傘”為線索,將外公對“我”的愛和“我”對外公的愛這一“愛”的情感線連綴起來,使“雨中共傘”這一生活中常見的細節(jié)中蘊涵著強烈的愛的氣息巧妙地呈現(xiàn)出來,給人以愛的感動,讓人全運會到親情的溫馨。課文的結尾部分,作者在抒發(fā)著內(nèi)心強烈的情感,同時,人們讀起來也會清晰地認識到,雨中傘下籠罩的是濃濃的親情,時空變幻傳遞著的也是濃濃的親情。
三。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1).正確認識本課6個生字,正確書寫14個要求會寫的字。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文章題目的含義。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讓學生在感情朗讀、分角色朗讀中,感悟理解課文內(nèi)容。
(2).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
3.態(tài)度與價值目標:
了解在雨天外公對幼年的“我”的呵護以及長大成人后的“我”在雨中對年邁的外公的照顧,體會祖孫間的親情。
四.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在雨天中外公對幼年的“我”的呵護以及“我”對年邁的外公的照顧,感受祖孫間的親情,學會感恩,懂得回報。
五.教學方法:講授法
六.教學準備:
1.有關課文內(nèi)容的圖片兩張;
2.有關雨水聲的音樂磁帶;
3.道具:一把傘
七.課時安排:兩課時
八.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先來猜一個謎語:“平字一去上蓋人。”(答案:傘)一把普通的傘下發(fā)生了一個怎樣動人的故事呢?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第19課《傾斜的傘》,一起感受傾斜的傘下那濃濃的溫情?! ?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課文,說說雨中的傘下發(fā)生著怎樣的故事。(同樣是傾斜的傘 講述了兩個不同的畫面。一個是雨中外公為年幼的丹丹撐傘,一個是雨中丹丹為年邁的外公撐傘。)
2.思考交流;從這把“傾斜的傘“你感受到了什么?
二、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喜歡 每逢 胳膊 墨綠色 灰蒙蒙
困惑 濕透 顫抖 仍然 渾濁 珍惜
2.思考,同桌交流:邊讀邊想,從這把“傾斜的傘”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體會“我”和外公的所思所想嗎?是從課文中什么地方感受到的?可以在文中畫一畫,讀一讀,也可以和小伙伴說一說。
三、細讀研磨,精讀感悟。
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用心去感受這個動人的故事。
1. 默讀第一至四自然段,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什么畫面?(雨中外公為年幼的丹丹撐傘)
2. 品讀第二至四自然段
在這幅畫中,傘傾向了丹丹,一老一小,走在雨中,立在傘下,這成了雨天里一道獨特的風景,這是一幅多么和諧的畫面呀!
讓我們走進這一幅幅溫馨的畫面,去感受作者的語言魅力。
(1) 每逢淅淅瀝瀝的雨聲在窗外響起,外公便會來到學校門口,打開那把墨綠色的大傘,向我招招手。
從“”每逢“便會”可以看出外公一到下雨天總會準時接我回家。大家想一想,外公作為一個老年人,難免在雨天的時候會出現(xiàn)一些小毛病,比如說腰酸腿疼之類的疾病,行動有些不便,可他仍然堅持去接我,這體現(xiàn)出什么呢?(外公對作者的疼愛與呵護)
(2) 我就一蹦一跳地跑向外公,鉆進傘下,挽住外公的胳膊,一同走進雨的世界。
這里用了一連串動作“一蹦一跳”“鉆進”“挽住”“一同走進”,大家可以看出作者當時心情是怎樣的呢?開不開心?(可以看出丹丹與外公感情很好和作者對外公的依戀)
(3) 抬起頭,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頭頂?shù)奶炜找炎兂梢黄G色,綠得那樣深.。(板書:丹丹 墨綠色 干)
為什么會這樣呢?(怕丹丹淋濕,外公用雨傘把丹丹全部遮住,體現(xiàn)他對丹丹的愛)
(4) 外公頭頂上本來應該墨綠色的天空變了,一半是墨綠色,一半?yún)s是灰蒙蒙的。(板書:外公 一半墨綠色,一半灰蒙蒙 一半干,一半濕)
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同撐一把傘,一半是墨綠色,那是丹丹頭頂上的傘;一半是灰蒙蒙的,那是外公頭頂上沒有被遮住的天空,體會到外公對丹丹的愛,寧愿自己淋濕,也不讓丹丹淋濕了。)
教師過渡:回到家時,丹丹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外公一邊肩膀濕透了)
(5)“外公,你肩膀都淋濕了,快擦擦吧!”(在這里,看到外公濕透的肩膀,丹丹的心也隨著那濕透的肩膀沉了下去??矗さざ喽卵剑?
(6)“沒有哇!你那把大傘把我整個兒都包住了呢!”
a.大家想一想,傘真的可以把我整個都包住嗎?(不能)
b.那作者在這里用“包住”好不好?可以用別的字來代替嗎?(遮?。┯谩罢谧 焙眠€是“包住”好呢?(在這里用“包住”,它不僅僅指的是傘把我遮得嚴嚴實實的,更是突出外公對我的一片心意)
3.分角色朗讀第三四自然段,感受外公對我深深的愛。
4. 引導學生關注外公的三次笑有什么不同。
當學生提到一處“笑”時,教師隨即引導學生找出另外兩處。引導學生關注外公的三次笑有什么不同。
(1)外公抬頭望了望,笑瞇瞇地說:“沒歪呀?!保ó?shù)さふf傘歪了的時候,外公卻笑瞇瞇地說:“沒歪呀”因為傘沒有歪向自己,丹丹也沒有淋濕,所以心里很高興,他生怕把丹丹淋濕了,學生體會出外公對丹丹的愛)
(2)外公笑而不語。
當?shù)さぶ烂髅鱾阃嵯蛄俗约?,可是外公卻說傘沒有歪。外公又為何笑而不語?如果你是個懂事的孩子,此時此刻,會對外公說些什么呢?怎么說?(外公的愛是無聲的,是默默的,是偉大的。真是一片心意藏心底,笑而不語情意深呀?。?
?。?)外公聽了,開心的笑了起來。(當外公聽到丹丹被大傘包住了,一點沒淋濕,開心的笑了起來。再次說明外公的愛是默默的。)
5.教師:同學們,從上面這樣的一個畫面,我們可以看到丹丹,看到外公,還看到啥了?(傘)
這是一把怎樣的傘呢?(傾斜的傘)
這把傘有沒有淋濕我?(沒有)
所以,這是一把怎么樣的傘呢?(是一把把我遮地嚴嚴實實的,溫情的傘)
6.教師過渡:是呀,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丹丹在外公的關愛下健康幸福的成長著。不知過了多少年,撐傘的人已不是外公,而是我。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那把墨綠色的大傘,一切都和以前一樣。
7.品讀第六至八自然段。
(學生齊讀第六自然段)
(1)大家看看這一段有什么特點?(連用了三個“仍然” 來說明人還是從前的
人,物也還是從前的物,只是人物的角色發(fā)生了變化。多少年過去了,丹丹長大了,仍然是雨在下,仍然是外公和“我”,仍然是那把墨綠色的大傘,不變的是傾斜的傘,不變的是溫情的傘,不變的是深深的愛。)你會用上仍然說話嗎?
(2)(出示)
大家從這幅畫中,又可以看到什么呢?(雨中丹丹為年邁的外公撐傘)
(3)教師過渡:同樣是傾斜的傘,第一幅圖傘傾向了丹丹,第二幅圖傘卻傾向了外公,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大家一起讀讀第七八自然段。
(4)我抬起頭,發(fā)現(xiàn)我頭頂上的天空一半是墨綠色的,一半是灰蒙蒙的。(板書:丹丹 一半墨綠色(—半干),一半灰蒙蒙(一半濕))
教師:這樣的情景大家是否似曾相識呢?是誰教會我這樣去做的?(丹丹長大了,不知不覺中也在重復著外公當年的做法,是啊,往事隨著想了起來,正是外公教會了我這一切的)
(5)回到家里,我接過外公遞過來的毛巾,看見外公嘴角微微一顫,已開始渾濁的雙眼淚光點點。
a.假如你是外公,想一想,此刻你的心情是怎么樣的?(激動,幸福,開心…總之是百感交集的)
b.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長大了的“我”懂得了當年外公的傘為什么總是歪的,知道用自己這顆感恩的心去感謝外公,此時此刻,假如你是外公?你想和丹丹說些什么呢?(孩子,你真是長大了!)
8. 學生齊讀第九自然段,
教師:這不是一把普通的傘,是一把傾斜的傘,從傘上傾斜下的是濃濃的溫情,深深的愛。這份溫情、這份愛感動著丹丹,感動著外公,也感動著你我每一個人。讓我們再次帶著這份愛和感動深情地讀一讀這部分吧!
四.激情延伸
教師:課文學習到這里,我們一定有了初讀課文不曾有過的感受,是??!再看這把傘(出示道具),這僅僅是一把傘嗎?是一把普通的傘嗎?不是!這傘里有愛心,有溫情,它讓我們懂得被愛是那么的幸福!同學們,在我們的身邊,有那么多的人在關愛著我們,這把“傾斜的傘”也在你我身邊,可有時我們卻視而不見,請再次從記憶里拾撿起這些愛的片段。
引導學生回憶以下情景:
在我生病時:------------------------------------
在我被雨淋時:-------------------------------------
在我夏天熱的睡不著覺時:-------------------------
在我跌倒時:---------------------------------------------
在寒冷的冬天里:--------------------------------------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回憶把愛說出來。請學生試著寫一寫。下節(jié)課交上來。
五.教學反思:
1、導入新課:通過有關配樂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求知欲,起到很好的效果。
2、朗讀感悟:注重學生的朗讀能力培養(yǎng)。教學過程中,自由讀、齊讀,小聲讀、分角色朗讀課文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附:板書設計:
傘(傾向丹丹) (傾向外公)傘
外公 丹丹 外公 丹丹
一半灰蒙蒙,一半墨綠色 墨綠色 墨綠色 一半灰蒙蒙,一半墨綠色
一半濕,一半干 干 干 一半濕,一半干
① (溫情) ②
附送:
2019年(秋)三年級語文上冊《假如我會飛》教學設計 滬教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培養(yǎng)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能力,從而發(fā)展學生在想象中激發(fā)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維。
2.能夠語言較通順、內(nèi)容較具體地進行習作。
過程與方法: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口語交際、小組合作的形式激發(fā)學生說的愿望,寫的興趣,明確寫作要求以及思路。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想象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并表達出自己的一個美好心愿。
教學過程(教學思路、教學策略、板書設計)
一、激發(fā)學生習作興趣
1、師:同學們,看到天上自由飛翔的小鳥,你會想到什么?
2、指名回答。
3、出示作文題目:假如我會飛。
二、學生自由想象,教師引導學生口頭作文。
1、想想:同學們,假如你們有一對翅膀,你會來到哪里?
2、出示填空:假如我有一對翅膀,我會到__________(哪里),去____________(做什么)。
指名說說:如果你會飛,你會來到哪里?
教師隨機點撥:引導學生關注環(huán)境、食品衛(wèi)生、窮人、自然災害等等。
3、出示圖片,學生發(fā)揮想象交流。
想想:如果你們會飛,你會干什么?做什么事情?
請4個人為一個學習小組,你們在小組中交流交流,當一個人說的時候,其他同學要注意聽。聽清之后,你也可以給他提問題,來幫助他把會飛了后干了什么事情的過程豐富起來,好嗎?
3、小組選代表交流:同學們交流得非常愉快,誰愿意把你的故事和大家分享分享呀?
4、其他同學傾聽──生生評價、師生評價
教師注意點評:學生思維的廣度及深度。
5、教師小結:其實,說出你的心愿,你會飛了以后,然后干了什么,把這些連起來就是一篇很生動的想象作文了。(寫作貼士)
五、寫作
同學們,大家想象豐富多彩,各有千秋。拿起筆來,千萬不要讓我們的靈感稍縱即逝,把你想到的快寫下來吧!你可以給文章,自己加個小題目。
六、寫完后,讀給爸爸或媽媽聽,聽聽他們的意見,修改一下。
板書:(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述說,隨機板書)
假如我會飛 飛到哪里 做了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