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三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課 小蘿卜頭教案 西師大版 .doc
-
資源ID:5606203
資源大?。?span id="0pbqxzx" class="font-tahoma">23.50KB
全文頁數(shù):6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19年(秋)三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課 小蘿卜頭教案 西師大版 .doc
2019年(秋)三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課 小蘿卜頭教案 西師大版
教學目標
1. 運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學會本課生字,并能正確書寫。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語言,摘抄描寫小蟲子好看的句子。
3. 在朗讀過程中,聯(lián)系上下文和借助相關(guān)資料理解關(guān)鍵詞句,讀懂課文內(nèi)容,體會小蘿卜頭向往自由、盼望解放的情感。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教學準備
1. 讓學生搜集有關(guān)小蘿卜頭和白公館、渣滓洞的資料。
2. 準備本課的生字卡片、放大的插圖以及課文朗讀錄音帶。
教材簡析
小小年紀,只有8個月大,就隨爸爸媽媽關(guān)進了監(jiān)獄。這是發(fā)生在新中國成立前(20世紀40年代)重慶白公館渣滓洞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就是小蘿卜頭,小蘿卜頭的真實名字叫宋振中。
小蘿卜頭,倒在血泊之中時只有9歲。短短的一生中,只有8個月是最自由最幸福的日子,還在吃奶時就成了終身的囚徒。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看看小蘿卜頭在獄中的生活吧!
這篇課文寫了小蘿卜頭獄中的生活。記敘了一天他在走廊上發(fā)現(xiàn)小蟲、捕捉小蟲、放飛小蟲的事,表達了小蘿卜頭向往自由的思想感情,也是作者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強烈譴責和血淚控訴。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自主學習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小蘿卜頭是怎樣對待小飛蟲的,抓住關(guān)鍵詞句,體會他向往自由的情感。借助資料引導學生體會當時獄中處處受禁錮的情形。
教學前,要為學生提供相關(guān)的閱讀材料,組織學生閱讀,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組織學生觀看《紅巖》影片或由教師給學生講《紅巖》的故事。
建議1~2課時完成。
* 從課文開頭到“啊,爸爸說,我們家在北方”點明故事發(fā)生的地點、主要人物以及他們在干什么。能讓我們感覺到小蘿卜頭對“家”的渴望。通過第二段中對小蘿卜頭動作的描寫,體會人物內(nèi)心的情感。
“白公館”又名“香山別墅”,在重慶歌樂山下,是國民黨反動派關(guān)押革命者的地方。
* “新事物”指小蘿卜頭發(fā)現(xiàn)了自己從沒看見過的小蟲。
“追”、“跑”、“揮”、“叫”這些動詞,表現(xiàn)出小蘿卜頭對“新事物”的出現(xiàn)的興奮。想象當時的情景,讀一讀。
* 多漂亮的飛蟲?。∽プ☆^上薄殼的特點,小眼睛的特點,運用比喻的手法,寫得生動形象,栩栩如生。讓人一讀,便生喜愛之情。
蟬翼:蟬的翅膀。
* 可以結(jié)合課后第2題進行教學。重點寫了小蘿卜頭是怎樣對待那只小蟲子的。抓住了他的動作:(輕輕)捧、(重新)打開、拍手、叫。
神態(tài):瞥見、若有所思。
語言:“飛吧,你飛呀!”“飛了,飛了,它坐飛機回家去了!”表達了小蘿卜頭對小生命的同情、憐惜、關(guān)愛的感情。讓學生能練習朗讀,好好體會小蘿卜頭當時的心情。
瞥見:很快地看見。
* 若有所思:若,好像;思,思考,想。好像在想什么。
* 可以配合動作朗讀好這一段,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 緩緩:慢慢。
* “飛了,飛了,它坐飛機回家去了”與“解放了,我們也坐飛機回去”這兩句話,要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第一,小蘿卜頭身邊隨時有特務跟著,劉思揚被關(guān)在監(jiān)牢里,空火柴盒只能通過鐵窗丟給小蘿卜頭。說明他們的生活完全被特務控制,沒有絲毫自由。這方面內(nèi)容還可以由查閱的資料中得知。
第二,小蘿卜頭對遠方的家非常向往,這里所說的“家”代表著自由、溫暖和幸福。課文的開頭,小蘿卜頭看墻外群山的動作以及他說的話就說明了這一切。
第三,看見小蟲在盒子里不安地爬動時,小蘿卜頭想到了自己,放飛小蟲,實際上是放飛自己的心靈和夢想,他盼望著早點解放,盼望著自己也能和小蟲一樣在天空中飛翔,在大地上自由歌唱。
* 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認字。
“廊”、“館”、“欄”是形聲字。
注意:“廊”的“廣”字頭要寫長一些,蓋住下面的“郎”?!梆^”、“劉”、“欄”、“緩”、“吸”都是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要寫得左窄右寬。另外,要注意區(qū)分形近字,避免寫錯。如:“郎”的左邊不是“良”,“館”的右邊和“宮”不一樣,“緩”的右邊也不是“愛”,要引導孩子仔細觀察、區(qū)別。
* 課后第1題:提示了學習本課的重點,要結(jié)合課文進行學習。課文中能找到相關(guān)語句,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
* 課后第2題:訓練學生體會帶點詞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白プ 薄磅谄稹薄翱础北磉_了小蘿卜頭對自由的渴望;“若有所思”“停”表現(xiàn)出小蘿卜頭對失去自由的不解。
* 課后第3題:引導性的積累語言??梢苑旁谡n文學習之后,安排時間摘抄,讓學生體會這樣表達的好處。
* “課文鏈接”為幫助學生學習本課,簡略介紹了長篇小說《紅巖》。可以在課前組織學生到閱覽室借閱,交流閱讀收獲。
教學設計參考
一、介紹人物,引入學習
1. 師介紹故事發(fā)生的背景,引出小蘿卜頭。
2. 說說小蘿卜頭的故事,喚起學生學習的愿望。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 初讀課文,只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認識生字。
2. 檢測生字認識情況,讀生字卡片。
3. 多種形式識記生字,鼓勵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字。
4. 朗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讀課文,體會情感
1. 齊讀第二段,說說小蘿卜頭在干什么。抓住寫小蘿卜頭動作的詞語,體會小蘿卜頭心里會想什么。反復練讀,感受小蘿卜頭對自由的向往。
2. 小蘿卜頭看到那只小飛蟲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怎么說的?(1)找出有關(guān)語句好好地讀一讀。(2)在小組里談談自己的體會。如果你是小蘿卜頭,你會怎么對待小蟲?(3)全班交流,討論。老師從中點撥。(4)指導朗讀。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讀出小蘿卜頭的內(nèi)心感受?!鞍?,爸爸說,我們家在北方!”
3. 小蟲飛了,小蘿卜頭為什么會那么高興?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查閱的資料,說說“飛了,飛了,它坐飛機回家去了”與“解放了,我們也坐飛機回去”這兩句話的意思。(參見解讀部分)老師要關(guān)注每個學生的發(fā)言,從中點撥,逐漸把學生的思路引向深入。讀讀有關(guān)的句子?!鞍?,它失去了自由。小蘿卜頭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边@句話要讀慢一些,顯示出小蘿卜頭若有所思、惆悵的樣子。要讀出對家的向往。“飛了,飛了,它坐飛機回家去了”與“解放了,我們也坐飛機回去”這兩句話,要讀出十分高興、渴望自由的感覺。
4. 小蘿卜頭的愿望實現(xiàn)了嗎?為什么沒能像小蟲那樣飛出去?結(jié)合你搜集的資料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5. 今天,小蘿卜頭的自由之夢已如春天的鮮花,在祖國遍地開放。想想我們今天美好的生活,你又有什么感受呢?
6.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課后閱讀《紅巖》這本書
五、實踐活動:“我與小蘿卜頭比童年”演講展示會
附送:
2019年(秋)三年級語文上冊 第二十七課 父子騎驢教案 西師大版
教學目標
1.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認識本課生字,并能正確書寫。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 能結(jié)合生活實際,理解“我們應該有自己的主見”這句話的意思,初步培養(yǎng)自主意識。
教學準備
1. 有條件的可組織學生課外觀看動畫片《父子騎驢》。
2. 準備有關(guān)的掛圖,以及反映故事變化的活動幻燈或多媒體課件。
教材簡析
《抬驢》是一則民間流傳的寓言故事,故事原文是這樣的:“父子出門,子騎驢,人誹之;父騎驢,人誹之;父子同驢,人人誹之;無奈,只好父子抬驢?!?1981年,上海美術(shù)電影制片廠將這則寓言拍攝成了紙偶動畫片,在群眾中廣為流傳?!陡缸域T驢》這篇課文在《抬驢》的基礎(chǔ)上作了適當?shù)母木帯Vv述了一對父子牽著一頭驢走在回家的路上,他們先后聽從了三種意見,結(jié)果都遭到了路人的非議,最后終于明白“我們應該有自己的主見”的道理。故事的情節(jié)雖然簡單,卻反映了生活中一個深刻的哲理:不要盲目聽從別人的意見,在生活中應當學會自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見。否則不但不能讓大家滿意,還會使自己無所適從。
故事中的老先生、老太太、抱孩子的母親和一群小孩子分別代表不同身份的過路人,故事中他們的語言符合人物的身份,乍一聽,都有道理。但父子倆將所有的方法都嘗試過以后,才發(fā)現(xiàn),左也不對,右也不對,究竟該怎樣做呢?課文在結(jié)尾部分把父子抬驢的情節(jié)改成了“牽著驢子走,誰累了就騎上去休息一下”。這樣的結(jié)局意在引導學生學會正確面對別人的意見,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做事有自己的主見。
課文中的老先生、老太太、母親和小孩子的話既合理,又充滿個性,讀的時候,要注意引導學生在體會人物內(nèi)心活動的基礎(chǔ)上讀出感情來。
本課的重點一是理解不同的人對父子倆不同做法的評論,二是明白“我們應該有自己的主見”的道理。建議在學文的基礎(chǔ)上請學生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并結(jié)合生活實際說說自己對“我們應該有自己的主見”這句話的理解。
建議本課1~2課時完成。
* 課題:“驢”是一種比馬小的動物,耳朵和臉部都比較長,毛多為灰褐色或黑色,尾巴根毛少,尾端像牛尾。家驢性情溫馴,富忍耐力,多用作力畜。“驢”和“爐”是形近字,讀音卻有較大的差異,要注意引導學生加以區(qū)別??梢贿叧鍪倔H的圖片,一邊給學生作介紹。
* 第一段:可用形象的圖片將學生引入故事情境中去。
* 第二段:老先生覺得父子倆的做法怎樣?結(jié)合“哈哈大笑”、“竟然”等詞語,體會老先生的內(nèi)心活動,并有感情地讀一讀。適當讓學生討論:你覺得老先生的話對不對?
* 第四段:請學生結(jié)合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對“孝”字的理解。引導學生從老太太的話中去體會:她主張父子倆應該怎么做?帶著這樣的體會讀一讀老太太的話。
* 第六段:“狠”和“狼”字只有一點之差,應當引導學生加以區(qū)別。讀文時關(guān)注年輕母親的身份,想一想她為什么要大聲說。帶著這樣的理解讀一讀年輕母親的話。
* 第八段:理解“指指點點”的含義,建議一邊表演一邊讀這句話。文中三次出現(xiàn)“竟然”一詞,可結(jié)合課文理解詞語后,請學生試著用“竟然”說句話。
* 第九段:可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今天的事,左也不對,右也不對呢?你覺得應該怎樣做才好。
* 第十段:讀一讀父親的話,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你從這個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 注意生字“享”與“亨”、“狠”與“狼”的區(qū)別。
* 課后第1題:可請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借助圖畫,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也可以在回家以后講給家里人聽。
* 課后第2題:可結(jié)合課文教學進行。注意通過對帶點詞語的理解,體會四種不同人的不同認識。
* 課后第3題:可在學習課文最后一段時進行,建議聯(lián)系生活實際舉例說明對這句話的理解。
教學設計參考
一、課題激趣,引入新課
1. 老師語言引入:大家都知道中國民間流傳有許多的寓言故事!這些寓言故事往往能用最淺顯的語言告訴大家一個深刻的道理??茨男┩瑢W能把自己以前讀過的寓言說給大家聽一聽,如果誰還能講講它的寓意,那就更好了。
2. 同學交流自己讀的寓言故事并說說自己的感受。
3. 給予評價,引出新課,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1. 自由讀課文,感知課文大意。
2. 遇到不認識的字、詞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并多讀幾遍。
三、再讀課文,勾畫重要句子
1. 再一次自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
思考:
(1)課文中哪些人對父子倆的不同做法有評論?他們是怎么說的,父子倆又是怎么做的?
(2)怎么理解父親最后說的那句話“我們應該有自己的主見”。
2. 學生自讀,用不同的符號勾出不同人物說的話以及父子倆的做法。
3. 同桌相互說說你對最后父親的話的理解。
四、精讀課文,啟發(fā)教育
1. 抽生讀讀課文中不同的人對父子倆不同做法的評論。
2. 體會不同人物的話。
(1)老先生的話:結(jié)合“哈哈大笑”、“竟然”體會老先生的內(nèi)心活動。你覺得老先生的話對不對?
(2)老奶奶的話:結(jié)合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對“孝”的理解。老奶奶主張父子倆怎么做?
(3)表演讀年輕母親的話和一群小孩子的話,提醒注意說話人的身份。
3. 四人小組討論:為什么今天的事,左也不對,右也不對?
4. 引導學生說出覺得怎么做才好呢?
5. 讀一讀父親的話,說說你從這個寓言中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6. 分角色朗讀課文。
7. 請學生上臺來講故事。
五、拓展學習,活躍思維
1. 齊讀課文。
2. 結(jié)合生活實際,說說你對“我們應該有自己的主見”這句話的理解。
3. 學生自由組合表演課本劇。
4. 回家后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里人聽一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