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西師版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教學設(shè)計.doc
-
資源ID:5683863
資源大小:82.50KB
全文頁數(shù):6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yù)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19-2020年西師版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教學設(shè)計.doc
2019-2020年西師版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教學設(shè)計
教學內(nèi)容
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四年級上冊第75頁例3和議一議,第76頁上的課堂活動及練習十四第5~10題。
教學目標
1、掌握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估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估算。
2、借助已有知識,探索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估算方法。
3、感受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估算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價值。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1、和學生交流,借以引入課題。
讓學生估計一下朱老師的身高或體重。(120斤、1.56米)
教師借此說:120斤、1.56米是不是就是朱老師的身高和體重呢?(不是)那剛才的這位同學用的什么方法?(估計)很好,今天,我們學的內(nèi)容就與估計有關(guān)系。(師板書:估算)
2、復習舊知:
(1)口算(課件出示)
60700 15030 20270
(2)老師說學生答:
7020 30120 6040
提問;我們剛才算的這些題中的數(shù)有什么特點呢?(因數(shù)都是整數(shù))
算起來你們感覺怎樣?
3、談話過渡:
在日常生活中,有時候在計算時,我們遇到的兩個因數(shù)不是整數(shù),又要求我們能快速的估計結(jié)果,我們該怎么辦呢?
出示:桃園里有桃樹64棵,平均每棵收桃48千克。桃園大約一共能收桃多少千克?
師:(1)“大約”是什么意思?(學生回答)
(2)這道題你怎樣列式?(6448)
(3)不要求筆算,我要求你們很快的算出結(jié)果,你想怎樣做?(同排的討論一下)你能不能估計一下大概是多少千克?怎樣估算?(學生回答)
(4)照你這樣說,你是把64和48看作與它們接近的整數(shù),然后再用兩個整數(shù)相乘,是這樣嗎?其它同學,你們還有其它的方法嗎?
(5)按照他的方法,我把64變成647,這道題你們能估算嗎?這就是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探究的問題,師板書: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
二、新授。
師:(1)這道題怎樣列式?(64748)
(2)你準備怎樣來估算呢?(同桌的討論,匯報)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師板書:647 看作650或者600
48 看作50
這幾種估算方法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引導學生說出:這些估算都是把不是整十數(shù)的看作接近這個數(shù)的整十數(shù)、整百數(shù),再計算。
師:你們估算一下這個桃園大約能收桃多少千克?(學生回答)
師:你們想一想不管是哪種估算方法,結(jié)果應(yīng)該用什么號?(≈)“≈”表示的是一個近似值。
師:剛才我們這里有兩種估算方法,你更喜歡哪一種?(學生回答)
2、議一議。
出示課件 估算:45496
師:下面我們再來探討一個問題,怎樣估算45496?
根據(jù)學生回答,師板書:(1)50500=25000
(2)40500=xx0
這兩種方法估算出的結(jié)果相差多少?(5000)
師:為什么會相差這么多?
第一種方法把45看作50 496看作500就多算了5個500。
第二種方法把45看作40 496看作500就少算了5個500。
師: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有時要根據(jù)實際的需要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進行估算。比如下面的題,你認為采用哪種估算方法更合適呢?為什么?
課件出示:1、動物園每張門票45元,496個小朋友去參觀,大約需要準備多少錢?
2、新城某地方有三室一廳房屋一套,總面積109平方米,每平方米售價617元。買這套房子大約需要多少錢?
3、語文課上,張麗讀課文,如果她每分鐘可讀210個字,11分鐘大約可以讀多少個字?
師:我們在進行估算時,要靈活選擇估算方法,但在實際生活中,要根據(jù)實際的需要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進行估算。
三、鞏固練習。
1、彈跳飛人每人每次需要12分鐘,四年級104人大約需要花費多長時間?照這樣的速度,在這次秋游中,每個同學是否都能玩到彈跳飛人?
摩天輪最大載重量是5000千克,四年級學生平均體重大約是25千克,四年級104人可同時乘坐摩天輪嗎?
3、過山車一次可乘38名游客,全天只能運行16次,全校680名學生能不能全部玩到?
四、課堂小結(jié)。
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真開心,你們個個都很棒,誰來說說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yè)。
練習十四5---10題。
附送:
三角形的分類
2019-2020年西師版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三角形的分類》2課時教案設(shè)計
【教學內(nèi)容】
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南師大版)四年級(下)第59~62頁例1,課堂活動第1題,練習十二第1~4題。
【教學目標】
1知道三角形按內(nèi)角的大小可分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2經(jīng)歷分類的過程(自主確定分類標準→自行分類→形成統(tǒng)一的分類),在操作中去認識各種類別的三角形及其特征。
3在對三角形的分類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
在操作中去認識各種類別的三角形及其特征。
【教學準備】
例1的5個圖形。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認識三角形”,你知道了三角形的哪些知識?
教師:(揭示課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三角形的分類。
(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中的5個三角形
提出要求:
(1)觀察每個三角形中3個角分別是什么角?(不易觀察的要用量角器度量)
(2)根據(jù)角的特點對這些三角形進行分類,并思考這樣分的依據(jù)。
(3)給同桌同學講一講,你是怎樣分的?為什么要這樣分?
2反饋學生的分類
(如果學生4種分類方法都有)這4種分類方法都是正確的。在這4種分類方法中,哪一種方法把三角形分得更細、更清楚?
(如果學生只有前面3種分法)請你再仔細觀察這些三角形角的大小,討論:還可不可以進一步細分?
3整理分類結(jié)果
教師:這些三角形,我們都可以將它們分為幾類?(3類)也就是3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為一類,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為一類,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為一類。
下面就請同學們來給這3類三角形分別取一個合適的名字吧!
板書:按角分類銳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鈍角三角形
教師:看書,讀一讀第59頁上什么叫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教師:為什么這里說“有1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想一想,在一個三角形里面能不能有2個直角呢?在一個三角形里面能不能有2個鈍角呢?
4認識三角形之間的關(guān)系
如果我們把所有的三角形看著一個整體,這個整體由幾部分組成,哪幾部分?(板書)
5練習
第62頁第1題。
三、課堂活動
第61頁課堂活動第1題。
提示:可以先畫再剪。
四、鞏固練習
1第62頁第2題:按要求在方格上畫出三角形。
2 判斷。
(1)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有一個角是銳角的三角形是銳角三角形。()
(3)鈍角三角形只有一個角是鈍角。()
(4)直角三角形中可能有兩個直角。()
(5)每個三角形中至少有兩個銳角。()
五、拓展練習
如果只給你看三角形中的一個角,能判斷這是個什么三角形嗎?
圖1圖2圖3
知道三角形的一個角是銳角,不能確定這個三角形的種類,因為任意一種三角形都至少有兩個銳角。
六、全課總結(jié)(略)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南師大版)四年級(下)第60~63頁例2,例3,課堂活動第2,3題,練習十二第5~8題。
【教學目標】
1學生經(jīng)歷探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特征的過程,知道按邊分類,三角形可分為不等邊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特征。
2培養(yǎng)學生分析與綜合能力,通過操作培養(yǎng)學生空間能力。
【教學重點】
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特征。
【教學準備】
教師:一面等腰三角形的彩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三角形按角的大小是怎樣分類的?教師:揭示課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研究這些三角形,看看它們的邊有什么特征。
二、探索等腰三角形的特征
1出示例2
教師:將紅領(lǐng)巾或小彩旗對折,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教師:小組中交流你的發(fā)現(xiàn)。
2反饋學生的發(fā)現(xiàn),并說出自己是怎樣發(fā)現(xiàn)這些特征的
(1)兩條邊相等。(2)兩個角相等。(3)是軸對稱圖形。
3驗證
教師: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對折后都是這樣的呢?請拿出自己隨意剪的三角形,進行對折,看有沒有這些特征。
教師:(出示等腰三角形進行演示)像這樣把三角形對折后,兩邊完全重合,說明這兩條邊相等,兩個角相等,是軸對稱圖形,這種三角形是三角形中的一種特殊情況,我們把這種兩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4教學等腰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
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兩條邊叫做腰,兩腰的夾角叫做頂角,底邊上的兩個角叫做底角。
(標出各部分的名稱)
5討論
在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中有沒有等腰三角形呢?學生用三角板量各類三角形的邊長。
在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中都有等腰三角形。
(教師畫出后面兩個圖并標出各部分名稱)
教師:閉上眼睛想一想等腰三角形是什么樣的?等腰三角形有什么特征?
6判斷下面的三角形是不是等腰三角形
三、探索等邊三角形的特征
1出示例3 按要求剪三角形。
(1)將一張長方形紙對折。
(2)用量角器量30的角。
(3)剪三角形。
(4)展開。
2仔細觀察手中的三角形的角和邊,也可以動手折一折或用直尺和量角器量量,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3在小組里面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并說出你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
4反饋:
(1)3條邊相等。
(2)3個角相等,都是60。
(3)是軸對稱圖形。
(4)銳角三角形。
教師:像這種3條邊相等的三角形,我們給它取個名字叫做等邊三角形。
教師:閉上眼睛想一想,等邊三角形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特征?
5討論: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是怎樣的關(guān)系? (等邊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情況。)
四、課堂小結(jié)(略)
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五、鞏固練習
1第61頁課堂活動第2~3題。
(第2題按要求擺三角形,總結(jié)出用小棒擺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需要的小棒根數(shù)。)
2第63頁第5題:根據(jù)已有的三角形畫出等腰三角形。
(兩種畫法, 作圖中發(fā)現(xiàn)可以兩條直角邊為對稱軸畫出等腰三角形)
3第63頁第6題:求三角形各個角的度數(shù)。
六、拓展練習第63頁第7,8題及思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