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語文S版語文六下第13課《海水為什么是藍的》word教學設計.doc
-
資源ID:5731686
資源大?。?span id="bt5l5zx" class="font-tahoma">26.50KB
全文頁數(shù):8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19春語文S版語文六下第13課《海水為什么是藍的》word教學設計.doc
2019春語文S版語文六下第13課《海水為什么是藍的》word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會“惰、忌、諱、液”4個會認字和“惰、稚、疚、液”4個會寫字,掌握“惰性氣體、愧疚、液體、閉目塞聽、陽光融融、暖風徐徐、源源不斷”等詞語。
2.初讀課文,能利用故事的六要素概述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3、學習第一部分。
教學準備:
1.詞語卡片。大海的圖片
2.拉曼簡介。
教學過程:
1、 激趣導入
1、 出示大海的圖片,提出問題導入課題
2、 海水是藍的似乎是眾所周知的問題,平常的就像我們每天要睡覺要吃飯一樣,但就是這樣一個平常的問題“海水為什么是藍的”成就了一個了不起的科學家,這個科學家是誰?
3、 導入主要人物拉曼。通過預習,你知道拉曼是個什么樣的人嗎?你對拉曼了解多少?(拉曼是印度人,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亞洲科學家。拉曼還是一位教育家,他不僅從事科學研究,還從事著研究生的培養(yǎng)工作,并將其中很多優(yōu)秀人才輸送到印度的許多重要崗位。)海水為什么是藍色的,拉曼又怎樣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今天我們學習13課,海水為什么是藍的
2、 預習檢測
在學習課文之前,老師要檢測一下你們小組的預習情況。請同學們拿出預習檢測一。 給小組一分鐘準備。檢測一:出示預習檢測一。掃清文字障礙
1、 出示生字卡片“惰性、稚童、愧疚、液體、忌諱、饒有興味、閉目塞聽、源源不斷”。請小組按順序認讀,再帶著全班同學齊讀。
2、 出示預習檢測二。我能在文中找到這些詞語“忌諱、饒有興味、閉目塞聽、源源不斷”,并能說出這次新詞的意思。
3、 教師補充,誰能用饒有興味造個句子?
4、 齊讀課文
3、 自主探討
老師導語:同學們的預習效果非常好,值得表揚,你們比城里的孩子學習更自覺,為自己鼓鼓掌,接下來的學習老師相信你們會更認真,更積極。這篇課文時按什么順序記敘的,你知道嗎?記敘文有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你能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用簡單的話說說這個故事的六要素嗎?
1、 請同學們拿出第三張卡片。在仔細讀課文,小組合作完成。
2、 練習用故事的六要素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3、 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巡視,給小組學習做適當?shù)闹笇А?
四、成果展示
1、小組匯報探討的結果。
起因:小男孩提出“海水為什么是藍的”這一問題,使拉曼對英國物理學家瑞利原來的解釋產(chǎn)生疑惑,小男孩的好奇心給了拉曼警醒。
經(jīng)過:拉曼回國后,對小男孩提出的問題進行深入地研究,從而發(fā)現(xiàn)了光散射效應。
結果:拉曼因此成為亞洲歷史上第一位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科學家。
2、其他小組做補充、質(zhì)疑和點評。
5、 教師點撥
1、 教師小結根據(jù)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
2、 點撥小組學習值得肯定的地方和不足,為下次小組學習做指導性的點評。
(時間充足可繼續(xù)講課文,沒有時間就進行下一環(huán)節(jié)當堂檢測)。
3、 導入課文第一部分的學習,感知人物形象。
那么課文從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是講故事的起因呢?
1、 自由讀課文的第一部分,你認為文中的小男孩是一個什么樣的小男孩?你從什么地方知道的?
2、 練習朗讀母子的對話。讀出你的感知。
3、 文中的拉曼又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呢?你從什么地方知道了?
4、 讀含義深刻的句子(11自然段)
5、 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拉曼接下來進行了怎樣的研究,又為什么說小男孩的問題將拉曼領上了物理學獎的領獎臺?以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我們將在下一節(jié)課中繼續(xù)學習。下面我們進入這節(jié)課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老師要檢測一下同學們這節(jié)課學到的東西。加油哦,看哪一個小組獲得這節(jié)課最后一個星。
6、 當堂檢測
1、讀拼音,寫詞語。看誰的字寫得漂亮。
lǎn du yu zh ku ji y tǐ du xng
( ) ( ) ( ) ( ) ( )
2、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打“√”或給加點的字注音。
拉曼(mān mn) 忌諱(wěi hu) 稚童(zh z)
散射(sǎn sn) 語塞(s sāi) 碧波萬頃(qīng qǐng)
3、 根據(jù)意思寫成語。
形容非常有興趣的樣子。( )
閉上眼睛,堵住耳朵,形容對外界事物不聞不問,脫離實際。( )
形容像流水一樣連續(xù)不斷。( )
4、背誦課文11自然段。
附送:
2019春語文S版語文六下第16課《窮人》word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自覺積累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語句。
2、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通過課文描寫人物心理活動和對話的語句,引導學生體會桑娜和漁夫的高尚品質(zhì)。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正確認讀“ 寡、忐、忑、魁”等4個生字,會寫“帳、簾、忐、忑、魁”等生字組成的詞語,激勵學生學習應用“忐忑不安、心驚肉跳、自作自受”等常用詞語應用寫話。激勵學生進行對話、或心理活動描寫小練筆。
4、引導學生通過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體會省略號在不同句子中所表達的意思,懂得省略號的用法。
二、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課件
學生:課前預習課文、勾畫生字詞,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列夫托爾斯泰的相關資料
三、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通過課文描寫環(huán)境和人物對話、心理活動的語句,引導學生體會桑娜和漁夫的高尚品質(zhì)。
四、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對人物語言、心理活動等描寫表現(xiàn)人物特點的。
五、課時安排:2課時
第1課時
一、 談話導入:
師生談話,就學生課前搜集的關于作者的相關資料進行交流,進入今天的課題。
教師出示課件圖片,介紹作者: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
19世俄國最偉大的作家。出生于貴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學,受到盧梭、孟德斯鳩等啟蒙思想家影響。1847年退學回故鄉(xiāng)在自己領地上作改革農(nóng)奴制的嘗試。 1851~1854年在高加索軍隊中服役并開始寫作。1854~1855年參加克里米亞戰(zhàn)爭。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戰(zhàn)爭與和平》、《復活》以及自傳體小說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
二、 檢查預習情況
a) 教師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多種方式讀生字,詞語。
2、教師講解易錯字和詞語及意思.
三、通讀課文,初步感知
讓學生自由通讀課文,完成以下任務:
(1)按以下的提示,給課文分為三個部分,并想一想每部分主要寫了什么?
(2)課文中圍繞人物哪些?寫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
(3)質(zhì)疑——提出不懂的問題。
四、課后練習
1、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及自己想要積累的詞語。
2、選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第二課時
一、交流句段積累,培養(yǎng)積累興趣
讓學生互相交流各自選讀了哪些自然段,選背了哪些自己喜歡的句子。
教師給予肯定鼓勵,積極促進學生積累語言習慣的養(yǎng)成。
二、窮人生活。
(一)窮人的窮:
1、
2、
3、
4、
(二)如何對待自己的生活:
1、面對窮生活:
漁夫:
桑娜:
西蒙:
2、但從而看出他們是 的人!
3、主要從人物的 描寫來展現(xiàn)的。
三、富有的。
(一)窮人富有的是:
1、面對生活更:
2、面對西蒙留下的兩個孩子:
桑娜:
漁夫:
3、從而可以看出桑娜的 美好心靈;
漁夫的 美好心靈!
4、課文從人物的 、 、 等方面寫的!
四、拓展:
1、窮人生活是什么什么造成的? 如何可以改變:
2、續(xù)編故事沒寫完的繼續(xù)寫完?! ?
3、選做:寫《給桑娜和漁夫的一封信》,或為桑娜和漁夫寫一篇表揚稿。
五、當堂測試:
1、聽寫詞語。
濺起 帳子 眼簾 忐忑不安 魁梧
心驚肉跳 自作自受 縫縫補補
2、改動提示語位置,寫出對話的另兩種形式。
“你知道嗎?”桑娜說,“咱們的鄰居西蒙死了。”
A
B
3、寫出下列詞語反義詞。
倒霉( ?。 △蠛冢ā 。 ?
蜷縮( ) 激動( ?。?
4、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省略號的用法。
A.“我嘛……縫縫補補……風吼得這么兇,真叫人害怕?!?
B.古老的鐘嘶啞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終不見丈夫回來。
C.“有沒有同學考卷已……”老師的話還沒說完,丁丁已舉起了手說:“老師,我已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