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年級語文下冊第4課蘆葉船教學設計2冀教版.doc
-
資源ID:5788041
資源大?。?span id="5iuqqdj" class="font-tahoma">16KB
全文頁數:4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19年四年級語文下冊第4課蘆葉船教學設計2冀教版.doc
2019年四年級語文下冊第4課蘆葉船教學設計2冀教版
教學重點:
學習抓住課文重點部分,讀懂文章內容,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是看樣把重點部分寫具體,又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法:
以讀代講法、引導點拔法、指導朗讀法
學法:
朗讀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學法、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自學本課生字新詞,準確理解詞句的意思。認識本課生字新詞,讀準生字,積累詞匯。
2、能力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
抓住課文重點,讀懂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掛圖、生字卡
第一課時
一、宣布課題,設疑激趣。
同學們玩過自制的小紙船、小木船,也從商店買過玩具輪船、艦船、但是你玩過從大自然中得到的蘆葉船嗎?蘆葉船給作者童年生活帶來了什么呢?我們來讀課文《蘆葉船》。
(板書課題)
二、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默讀課文,畫出生字,借助字典讀準字音,根據字的不同特點采用不同的方法記憶字形。
2、學生互動學習,互相檢驗自學效果。
提示會寫字中易出錯的地方(如:喇港豎等)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理解感情。
1、個人朗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然后指名朗讀。要求讀準字音,不加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問同學。
3、指定學生朗讀,評估朗讀效果。抽幾個學生分段讀課文,看他們是否讀得正確,有沒有讀不準的字詞,幫助糾正朗讀的錯誤。
請同學們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4、學習生字交流記憶的方法。
課文講了關于蘆葉船的什么事?
把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多讀幾遍。課前收集有關知識對文章的學習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讓學生自主地選擇自己喜歡的朗讀方式,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為學生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了解學生對本課生字的認讀情況,培養(yǎng)學生在朗讀中主動認字的習慣。
5、想一想:課文講了關于蘆葉船的什么事?再把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多讀幾遍。
二、熟讀課文,整體感悟。
1、把你感興趣的內容朗讀給大家聽,并說說你為什么感興趣。
2、說說“我們”放蘆葉船時產生過哪些聯想,為什么會產生這些聯想。
3、你喜歡“我”的童年生活嗎?你希望有怎樣的童年生活?
三、理解句子。
那里河道特別多,有橫的、豎的。
那里河道特別多,有橫的、豎的,像蜘蛛網一樣。
只見這只蘆葉船越開越遠,一會兒就看不見了。
只見這只蘆葉船順著風,頂著浪,越開越遠,一會兒就看不見了。
1、找出相關的語句及段落,并根據自己的題解來敘述。
2、學習作者是怎樣把內容寫具體的。悟出文章先概括后具體的表達方法,達到學習的最佳效果。
3、把沒讀懂的地方記下來。讀后進行議論。
第一組句子的第二句比第一句多加了“像蜘蛛網一樣”就把那里的河道不僅多而且縱橫交錯的情景形象地展現在人們眼前了。
第二組中第二句不僅把蘆葉船是在怎樣的情況下開走的熟讀課文不僅有利于學生了解課文大意,而且為理解課文奠定了基礎。
抓住詞句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并認真品味精美的詞句,學習描寫的方法。
培養(yǎng)學生自學習慣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及拓展知識面。
板書設計:
我們在放學路上采蘆葉做小船玩。
蘆葉船 把蘆葉船放到家鄉(xiāng)的小河、長江里。
我和表哥到長江邊去放蘆葉船。
我的遐想和對未來的向往
附送:
2019年四年級語文下冊第4課蘆葉船教材分析冀教版
這篇精讀課文是作者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做各種各樣的蘆葉船,放在家鄉(xiāng)的小河里,放在長江里,是“我們”放學后做的一件有趣的事。正是通向長江、通向東海的小河和那放在小河里的蘆葉船,給“我們”帶來無盡的想象、無限的希望,也給“我”留下了永久的記憶。
課文共有八個自然段,可以分成兩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寫“我們”在放學回家的路上采蘆葉做小船玩。這部分交代了“我”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河道特別多,河邊長著蘆葦。在“我們”這些喜愛玩蘆葉船的小孩兒的眼中,當春天河邊冒出蘆葦時,那蘆葦“一根根直立著,像小船上的桅桿”;當蘆葦上長出第一片蘆葉時,“桅桿上就像升起了綠色的風帆”。這是多么有趣的比喻!也許正是因為如此,當蘆葦漸漸長高,蘆葉越長越多時,“我們”便采蘆葉做小船玩。
第二部分(第3—8自然段),這段是課文的重點部分,寫“我們”放學后常常做蘆葉船,放到家鄉(xiāng)的小河里,放到長江里。
第3、4自然段,寫“我們”放學路上在豎河邊做蘆葉船,并放在河中。
第3自然段先寫做船,“大篷船”“小舢板”“三桅帆”“五桅帆”,真是多種多樣,手藝高超;再寫放船,“吐上一口唾沫”,“輕輕地一放”,“保險翻不了船”,真是玩得聰明;“卷起喇叭”,“嗚啦嗚啦地吹奏”,真是玩得有聲有色!第4自然段寫聯想,從“找不到的——遠航了”,“靠在岸邊的——進港了”,可以看出“我們”在想象中自得其樂。
第5—8自然段寫“我”和表哥到長江邊去放蘆葉船。
這部分寫“我”聽表哥說蘆葉船放在長江里也翻不了,開始不信,后來看到表哥做的蘆葉船順著風,頂著浪,越開越遠,“我”又驚又喜。于是又產生了更奇特的聯想:豎河通長江,長江通東海,“我們”的蘆葉船是不是也飄到東海里去了呢?從中可以看出一個天真兒童的奇思妙想,更表現了生活在水鄉(xiāng)的孩子對“外面世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