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s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4課《柳笛和榆錢》同步練習(xí)(II )卷.doc
-
資源ID:5804724
資源大?。?span id="r0amjua" class="font-tahoma">303.50KB
全文頁數(shù):11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rèn)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diǎn)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yù)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biāo)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語文s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4課《柳笛和榆錢》同步練習(xí)(II )卷.doc
語文s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4課《柳笛和榆錢》同步練習(xí)(II )卷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小朋友,帶上你一段時(shí)間的學(xué)習(xí)成果,一起來做個(gè)自我檢測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 基礎(chǔ)題 (共23題;共116分)
1. (4分)讀拼音,寫詞語
fn wǎn
lng l
nu y
zhē wǎ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4分)讀拼音,寫漢字。
m y
jǔ ju
wēn xn
fng xi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 (6分)找出劃線字的正確讀音。
呈現(xiàn)________(cng chng) 溫馴________(xn shn) 略微________(l n)
奉獻(xiàn)________(fng fng ) 咀嚼________(jio ju ) 樹杈________(zhā ch)
4. (5分)看漢字,寫拼音;
nng
l
tu
zhī
ch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 (6分)比一比,再組詞。
榆________ 沐________ 混________
愉________ 壞________ 棍________
6. (8分)比一比,再組詞。
褪________ 嗚________ 奉________ 咀________
腿________ 鳴________ 奏________ 組________
7. (8分)一字組多詞。
呈________ ________ 奉________ ________
混________ ________ 蔽________ ________
8. (6分)填上恰當(dāng)?shù)脑~語
一________柳枝 一________柳笛 一________玉莢
一________榆樹 一________樹葉 一________贊歌
9. (3分)選詞填空。
嘗 常
①爺爺經(jīng)________到公園打太極拳。
②你能________到露水與榆錢混合后的甜美,________到土地的芬芳
10. (2分)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呈現(xiàn)——________ 遮蔽——________
11. (3分)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呈現(xiàn)- ________ 混合-________ 遮蔽—________
12. (4分)加偏旁,變新字。
敝---________ ________ 由----________ ________
13. (4分)我會填
①遮:共________畫,是________結(jié)構(gòu)。
②呈:共________筆,第三畫是________。
14. (10分)讀課文《柳笛和榆錢》,填上適當(dāng)?shù)臉?biāo)點(diǎn)符號。
榆錢是榆樹的奉獻(xiàn)________榆錢非常好吃________清晨________露水還浸潤著榆錢的時(shí)候________它們亮晶晶________綠瑩瑩的________真像一串串晶瑩的玉莢________折下一枝________像吃糖葫蘆一樣吃下去________那滋味真美妙________
15. (6分)按課文《柳笛和榆錢》填空。
①柳樹的長發(fā)披散開來,________地沐浴在春風(fēng)里;榆樹常常把身子________出墻頭,向我們________。
②清晨,露水還浸潤著榆錢的時(shí)候,它們________、________的,真像________晶瑩的玉莢。
16. (5分)讀課文《柳笛和榆錢》 , 回答問題。
課文描寫了作者童年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快樂,使我們感受到作者對________的熱愛和眷戀,以及對________的向往。
17. (2分)“柳樹的長發(fā)披散開來,自由自在地沐浴在春風(fēng)里;榆樹常常把身子探出墻頭,向我們招手。”是運(yùn)用了________修辭手法;“細(xì)笛聲音尖厲,吱吱的像雛雞叫”是運(yùn)用了________修辭手法。
18. (5分)解釋詞語的意思。
①自由自在
②自得其樂
19. (5分)把下列詞語排成一句通順的話
①那里 榆樹 肩 的 柳樹 和 并著 長
②榆錢 奉獻(xiàn) 榆樹 是 的
20. (5分)仿寫句子,用劃線的詞寫一句話。
①柳樹的長發(fā)披散開來,自由自在地沐浴在春風(fēng)里。
自由自在……
②折下一枝,像吃糖葫蘆一樣吃下去,那滋味真美妙!
美妙……
21. (5分)照樣子,寫句子。
①例:榆樹常常把身子探出墻頭,向我們招手。
②例:榆錢亮晶晶、綠盈盈,真像一串串晶瑩的玉莢。
22. (5分)從課文《柳笛和榆錢》哪些地方看出孩子們非常喜歡柳笛?
23. (5分)《柳笛和榆錢》的作者是怎樣制作柳笛的?從文中找出對應(yīng)的句子。
二、 閱讀理解題 (共2題;共24分)
24. (8分)讀文章,回答問題。
柳笛和榆錢
我的故鄉(xiāng)在北方農(nóng)村,那里的榆樹和柳樹并著肩長。柳樹的長發(fā)披散開來,自由自在地沐?。╩ y)在春風(fēng)里;榆樹常常把身子探出墻頭,向我們招手。
春天,我們折下—根小手指粗的柳枝,拿小刀切割齊整,然后輕輕擰(nng)一擰,使綠色的樹皮略(l)略松動,猛一下把它褪(tn)出樹枝,一管柳笛就溫馴(xn)地呈(chng)現(xiàn)在手中,愿意怎么吹就怎么吹。柳笛聲音的高低是由柳管的粗細(xì)決定的。粗笛聲音渾厚,嗚嗚的像牛吼;細(xì)笛聲音尖厲,吱[zī]吱的像雛(ch)雞叫。那時(shí)候,我們常常綠著手心和嘴唇,手拿十幾只柳笛回家。
柳笛要現(xiàn)做現(xiàn)吹,放一夜,第二天就無法吹響了。春天把自己的歌聲藏在柳樹的枝葉里,每個(gè)孩子都有本事把這歌聲找出來。
榆錢是榆樹的奉(fng)獻(xiàn)。榆錢非常好吃。清晨,露水還浸(jn)潤著榆錢的時(shí)候,它們亮晶晶、綠瑩瑩的,真像一串串晶瑩的玉莢。折下一枝,像吃糖葫蘆一樣吃下去,那滋味真美妙!第一片如果入口欲化,第二片一定稍稍提醒你仔細(xì)咀嚼(jǔju)。第三第四片呢,你能嘗到露水與榆錢混(hn)合后的甜美,嘗到土地的芬芳。手中的榆錢吃完了,你會把目光停留在更高更密的榆樹枝上,然后想方設(shè)法爬上墻頭,騎著樹杈(ch),在枝葉的遮蔽(b)下吃個(gè)夠。
(1)全文的總起段是第________段,全段采用了________手法,寫出了榆樹和柳樹的秀美和情致。
(2)課文按________的結(jié)構(gòu)方式,寫了作者_(dá)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童年趣事,表現(xiàn)了對童年________,對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5. (16分)課外閱讀。
學(xué)會感恩
在林中小道上走著兩個(gè)人——爺爺和小孩。天很熱,他們多么想喝口水啊。
旅行者走到一條小河旁。(清 青)涼的河水發(fā)出(青青 輕輕)的潺(chn)潺聲。他們彎下身子,喝了起來。
“謝謝你,小河?!睜敔斦f。
男孩笑了起來。
“您為什么要對小河說‘謝謝’?”他問爺爺,“要知道,小河不是活人,它聽不到您的話,也不會接受您的感謝。”
“是這樣,如果狼喝了小河的水,它是不會說‘謝謝’的。而我們不是狼,我們是人。你知道嗎,為什么人要說‘謝謝’?好好想一想,誰(須 需)要這個(gè)詞?”
小男孩(沉 陳)思起來了。他還有的是時(shí)間。他的路還很長很長很長……
(1)選擇括號里正確的字。
(清 青)________涼 (青青 輕輕)________的 (須 需)________要 (沉 陳)________思
(2)文中的爺爺向誰感恩?
(3)按要求選擇正確的答案,把序號填在橫線上。
文章的結(jié)尾“他的路還很長很長……”中的路指的是________。
A. 前面的林陰路 B.人生之路
讀文中畫“~~”線的句子,想一想男孩笑的原因是________。
A.爺爺知道感恩 B.爺爺做法愚笨
(4)本文主要告訴我們一個(gè)什么道理?
第 11 頁 共 11 頁
參考答案
一、 基礎(chǔ)題 (共23題;共11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二、 閱讀理解題 (共2題;共24分)
24-1、
24-2、
25-1、
25-2、
25-3、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