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教育 > 初中課件
搜柄,搜必應! 快速導航 | 使用教程

八年級生物上冊 第5單元 第4章 第1節(jié) 細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文檔格式:DOC| 4 頁|大小 31.50KB|積分 9|2020-02-09 發(fā)布|文檔ID:5830630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1 / 4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下載文檔
  • 版權提示
  • 文本預覽
  • 常見問題
  • 第一節(jié) 細菌和真菌的分布一.教學目的 1.知識與技能方面: 掌握細菌和真菌的菌落在形態(tài)上有什么區(qū)別列舉細菌、真菌的分布特點 2.過程與方法方面: 嘗試采用細菌、真菌培養(yǎng)的一般方法探究細菌和真菌的分布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小組成員之間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探究活動,體驗與人的合作與交流 認同嚴謹求實、持之以恒的科學態(tài)度二.教學重點 細菌、真菌的分布特點三.教學難點 探究活動“檢測不同環(huán)境中的細菌和真菌”四.教學方法 情境引入法、引導法、歸納法五.教學手段 電子視聽設備和多媒體網(wǎng)絡六.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引入課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由于保存不當導致一些水果、食物腐爛變質我想問一下,導致它們腐爛變質的原因是什么? 你能看到它們嗎?你能看到它們是如何使食物變質的嗎?這說明它們非常的小,對在自然界中不僅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動植物,還有許多肉眼看不到的細菌、真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細菌和真菌的分布》學生回答:細菌、真菌學生回答:不能或能(教師引進行新課二、授新:(一)菌落1.概念: 說到這兒,大家一定想知道細菌、真菌是什么樣的?在哪兒呢?其實它就在我們的身邊 請大家先來看幾張圖片:冬蟲夏草、蘑菇、木耳、靈芝。

    有的是飯桌上美味佳肴,有的是稀有藥材它們都是大型的真菌 發(fā)霉的、長毛的各種水果、食物,都是真菌中的霉菌 除大型真菌外,小型真菌和許多細菌,本身它們的個體非常小,我們現(xiàn)在之所以能看到它們,是因為它們現(xiàn)在構成了許許多多個菌落那1個菌落是如何形成的呢? 強調:菌落是1個細菌或真菌繁殖而來 說明:構成1個菌落的就應是同種細菌或同種真菌2.區(qū)分菌落 那如何來區(qū)分細菌菌落和真菌菌落呢?請大家結合教材55頁文字,討論從三個方面來區(qū)分,并完成下表(出示幻燈片)細菌的菌落比較小,大多數(shù)表面光滑粘稠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細菌菌落大幾倍到幾十倍霉菌的菌落常呈絨毛狀、絮狀或蜘蛛網(wǎng)狀,有的表面還能呈現(xiàn)紅、褐、綠、黑、黃等不同孢子的顏色從菌落的形態(tài)、大小和顏色,可以大致區(qū)分細菌和真菌3.考考你 出示幻燈片(二)培養(yǎng)細菌、真菌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看到一個個的菌落,首先就需要培養(yǎng)菌落,到底如何來培養(yǎng)呢?請大家齊讀56頁文字后進行小組討論師提問:配制培養(yǎng)基時用什么物質來配?為什么?用水果汁代替牛肉汁可以嗎?為什么要進行高溫滅菌?什么叫接種?(三)細菌、真菌的分布知道了培養(yǎng)方法了,而且我們還認識到將少量細菌、真菌放在培養(yǎng)基上的過程叫接種,那從哪就能找到細菌、真菌呢?它們到底在哪?教師出示幻燈片總結(四)探究:檢測不同環(huán)境中的細菌、真菌 圍繞這一探究內容可提出很多問題時間關系,我們不能逐一去探究,我們這節(jié)就選一個與我們最密切的、大家都很關心的探究一下。

    我們的手上有沒有細菌和真菌圍繞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來完成1.提出問題2.作出假設出示材料用具3.制定計劃提示:對照實驗只應有一個變量,其它條件都得相同4.實施計劃猜想結果5.得出結論強調:洗手及注意個人衛(wèi)生的重要性6.實驗中應注意的問題(1)設想好工作前,能否找開培養(yǎng)皿?(2)應放在怎樣的條件下培養(yǎng)?(3)兩套需放在同一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嗎?(五)細菌、真菌生存的條件 通過探究,結合生活實例,請大家都一下,細菌、真菌要生存下來,需具備什么樣的生存條件?(1)一定的水分和適宜的溫度 (2)絕大多數(shù)細菌和真菌需現(xiàn)成的有機物作為營養(yǎng) 這是基本條件,不同的細菌、真菌還需某些特定的生活條件討論,提問,閱讀書本、觀看視頻和圖片,回答問題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大家掌握了細菌和真菌的菌落在形態(tài)上有什么區(qū)別并列舉細菌、真菌的分布特點對細菌真菌的培養(yǎng)有了一點心得七板書設計第一節(jié):細菌和真菌的分布一 、觀察菌落 一、 細菌和真菌的培養(yǎng)方法 1、細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分布最廣泛的生物三、探究細菌和真菌的分布 2、細菌真菌的生活必須基本條件檢測案1、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的后代形成的肉眼能夠看見的集合體被稱為 ( C )A 真菌 B 細菌 C 菌落 D 菌痕2、在一個培養(yǎng)皿中有大大小小許多個細菌及真菌的菌落,細菌菌落的特征是 ( B )A 面積比較大,呈絨毛狀 B 面積比較小,表面光滑粘稠C 面積比較大,呈蜘蛛網(wǎng)狀 D 面積比較小,表面絮狀3、在培養(yǎng)基中加入牛肉汁、瓊脂是為了   ?。? D )A 使培養(yǎng)基聞起來更香,容易吸引細菌 B 使培養(yǎng)基的表面看起來很粘稠C 為細菌等生物的生活過程提供水分和無機鹽D 為細菌等生物的生活提供有機物4、“打開培養(yǎng)皿,暴露在空氣中5-10分鐘,再蓋上蓋,封好”過程中相當于細菌培養(yǎng)的那一個步驟 ( B )A 恒溫培養(yǎng) B 接種 C 消毒 D 制作培養(yǎng)基5、細菌和真菌能在恒溫箱中的培養(yǎng)基上迅速繁殖,形成肉眼可見的菌落,其原因是 ( D )A 恒溫箱提供了適宜的溫度 B 培養(yǎng)基中含有有機物C培養(yǎng)基中含有水分 D 是A、B、C、三項滿足了細菌、真菌生存的需要6、某人制作泡菜,操作不當致使泡菜腐爛,其解釋中正確的是 ( D )A 罐口密封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長繁殖B 罐口密封不嚴,氧氣促進了乳酸菌的快速繁殖C 罐口密封不嚴,氧氣抑制了其他腐生菌的生長繁殖D 罐口密封不嚴,促進了需氧細菌的生長繁殖7、在檢測某處細菌、真菌時,要準備兩套培養(yǎng)皿,原因是 ( C )A 一套培養(yǎng)皿萬一不能采集到細菌、真菌,可用另一套備用的再采集B 兩套培養(yǎng)皿做實驗可獲得更多的細菌、真菌C 一套培養(yǎng)皿做實驗,另一套作對照D 準備兩套是為了防止意外,如不小心打碎等8、我國民間常有鹽漬法來保存食品,其中生物學原理是 ( D )A 食鹽可以使細菌毒素失效 B 食鹽中缺乏細菌需要的營養(yǎng)C 食鹽中有殺菌物質 D 食鹽使細菌細胞脫水死亡反思與補充:。

    點擊閱讀更多內容
    賣家[上傳人]:junjun2875
    資質:實名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