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教育 > 中考
搜柄,搜必應! 快速導航 | 使用教程

湖南中考語文 第二部分 古詩文閱讀 專題1 第4篇 傷仲永復習課件 新人教版

文檔格式:PPT| 13 頁|大小 419.51KB|積分 10|2022-02-28 發(fā)布|文檔ID:58386697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1 / 13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下載文檔
  • 版權(quán)提示
  • 文本預覽
  • 常見問題
  •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古詩文閱讀古詩文閱讀專題一專題一 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第第4 4篇篇 傷仲永傷仲永知識梳理第一部分:敘事,仲永事件始末第一部分:敘事,仲永事件始末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pnpn)仲永環(huán)謁(仲永環(huán)謁(yy)于邑人)于邑人 ,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 (chnchn) )前時之聞又七年,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泯( (mnmn) )然眾人矣然眾人矣1.詞語解釋詞語解釋(1)傷傷仲永仲永傷:傷:(2)世)世隸隸耕耕 隸:隸: (3)未)未嘗嘗識書具識書具 嘗:嘗: 識:識:(4)即即書詩四句書詩四句 即:即: (5)收收族為意族為意 收:收: (6)自是指物作詩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就 就:就: 哀傷哀傷,嘆息嘆息 屬于屬于 曾經(jīng)曾經(jīng) 看見看見,認識認識 當即當即,很快很快 聚、團結(jié)聚、團結(jié) 完成完成 (7)或以錢幣)或以錢幣乞乞之之 乞:乞: (8)日扳仲永環(huán))日扳仲永環(huán)謁謁于邑人于邑人 謁:謁: (9)不能)不能稱稱前時之聞前時之聞 稱:稱: (10)賢賢于材人遠矣于材人遠矣 賢:賢: 相當相當 勝過、超過勝過、超過 拜訪拜訪 求取求取,意思是花錢求仲永題詩意思是花錢求仲永題詩 2.句子翻譯句子翻譯(1)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種田為業(yè)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種田為業(yè) (2)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 父親對此感到驚異,從鄰近人家借來給他,(仲永)父親對此感到驚異,從鄰近人家借來給他,(仲永)當即寫了四句詩當即寫了四句詩 (3)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做客,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做客,有的人還花錢求仲永題詩有的人還花錢求仲永題詩 3.3.句子朗讀節(jié)句子朗讀節(jié)奏奏(1 1)借)借 旁旁 近近 與與 之,即之,即 書書 詩詩 四四 句,并句,并 自自 為為 其其 名2 2)其)其 詩詩 以以 養(yǎng)養(yǎng) 父父 母、收母、收 族族 為為 意3 3)自)自 是是 指指 物物 作作 詩詩 立立 就/第二部分:議論,強調(diào)后天教育的重要性第二部分:議論,強調(diào)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已耶?1. 1. 詞語解釋詞語解釋(1)仲永之)仲永之通悟通悟 通悟通悟:(2)受受之天也之天也 受:受:(3)賢賢于材人遠矣于材人遠矣 賢:賢:通達聰慧通達聰慧 承受承受 勝過、超過勝過、超過(4)則其受于人者)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不至也也 不至:不至:2. 2. 句子翻譯句子翻譯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已耶?那么,現(xiàn)在那些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就平凡的人,那么,現(xiàn)在那些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教育,想成為一個平常的人恐怕都不又不接受后天教育,想成為一個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夠吧?能夠吧?沒有達到?jīng)]有達到( (要求要求) )全文梳理【全文中心】【全文中心】本文借事說理,以方仲永的事例,說明后本文借事說理,以方仲永的事例,說明后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

    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文意理解文意理解(1)方仲永的變化經(jīng)歷了哪幾個階段?方仲永的變化經(jīng)歷了哪幾個階段?(RJRJ課后習題)課后習題)第一階段:第一階段:“仲永生五年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觀者其文理皆有可觀者寫寫方仲永幼年時天資過人方仲永幼年時天資過人,具有作詩才能;第二階段:具有作詩才能;第二階段:“十二三矣令作詩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不能稱前時之聞寫十二寫十二三歲時的方仲永才能衰退三歲時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階段:大不如前;第三階段:“又又七年七年泯然眾人矣泯然眾人矣寫方仲永又過七年后完全變成寫方仲永又過七年后完全變成一個平庸之人一個平庸之人 (2)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泯然眾人”,原因是原因是什么?什么?(RJ(RJ課后習題課后習題) ) 從方仲永個人情況來看,原因是其父貪圖小利,目從方仲永個人情況來看,原因是其父貪圖小利,目光短淺,而光短淺,而“不使學不使學”從道理上來說,方仲永從道理上來說,方仲永“卒之為眾人卒之為眾人”的原因是的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其受于人者不至”,即,即沒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沒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3)最后一段的議論講了什么道理?)最后一段的議論講了什么道理?(RJRJ課后習課后習題)題)表明作者的看法,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表明作者的看法,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受于人者不至于人者不至”,強調(diào)了后天教育的重要。

    強調(diào)了后天教育的重要 一、一、(16(16預測預測) )閱讀下面文言文,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完成14題14分)分)【甲】【甲】傷仲永傷仲永全文全文【乙】【乙】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選自諸葛亮(選自諸葛亮誡子書誡子書)金題演練1.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2 2分)分)( )A. 未未嘗嘗識書具識書具 嘗:曾經(jīng)嘗:曾經(jīng)B. 不能不能稱稱前時之聞前時之聞 稱:合適稱:合適C. 意意與與日去日去 與:跟隨與:跟隨 D. 遂遂成枯落成枯落 遂:于是,就遂:于是,就【解析】解析】B B項中項中“稱稱”的意思是的意思是“相當相當”2.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2 2分分)( )A. 傳一鄉(xiāng)秀才觀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之 馬馬之之千里者千里者B. 夫君子夫君子之之行行 聶政聶政之之刺韓傀也刺韓傀也BB. 夫君子夫君子之之行行 聶政聶政之之刺韓傀也刺韓傀也C. 靜靜以以修身修身 無從致書無從致書以以觀觀D. 非學無非學無以以廣才廣才 皆皆以以美于徐公美于徐公【解析】【解析】A A項前一句中的項前一句中的“之之”是代詞,代指是代詞,代指“仲永寫的仲永寫的詩詩”,后一句中的,后一句中的“之之”是定語后置的標志,不譯;是定語后置的標志,不譯;B B項前項前一句中的一句中的“之之”是結(jié)構(gòu)助詞,可譯為是結(jié)構(gòu)助詞,可譯為“的的”,后一句中的,后一句中的“之之”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C C項中的項中的“以以”都是介詞,表目的,譯為都是介詞,表目的,譯為“用來用來”;D D項前一句中的項前一句中的“以以”是介詞,表目的,譯為是介詞,表目的,譯為“用來用來”,后一句中的,后一句中的“以以”是動詞,是動詞,譯為譯為“認為認為”。

    答案答案】C3. 用現(xiàn)代漢語說出下列句子的意思用現(xiàn)代漢語說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 6分分)(1 1)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他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他沒有受到后天的教育他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他沒有受到后天的教育2 2)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不恬靜寡欲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就不不恬靜寡欲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就不能達到遠大目標能達到遠大目標4. 4. 甲乙兩文都說明學習要靠后天的堅持不懈,否則難以成甲乙兩文都說明學習要靠后天的堅持不懈,否則難以成才甲文的根據(jù)是才甲文的根據(jù)是_,乙文的理由是,乙文的理由是_父親醉心于眼前名利,使仲永荒廢學業(yè),最終父親醉心于眼前名利,使仲永荒廢學業(yè),最終“泯然眾人泯然眾人” ” 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干,沒有頑強的意志就無法成就學業(yè)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干,沒有頑強的意志就無法成就學業(yè)。

    點擊閱讀更多內(nèi)容
    賣家[上傳人]:無極劍圣
    資質(zhì):實名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