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高中政治 專題8.1 國家財政(講)(基礎版)新人教版必修1.doc
-
資源ID:6097820
資源大?。?span id="tr0cu05" class="font-tahoma">243.50KB
全文頁數:4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18-2019學年高中政治 專題8.1 國家財政(講)(基礎版)新人教版必修1.doc
專題8.1 國家財政
【課堂講解】
一 財政收支
1.財政收入的來源及其影響因素
(1)財政收入的四大稅收收入、利潤收入、債務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2)影響財政的主要因素
①基礎性因素:經濟發(fā)展水平。它與財政收入是根與葉、源與流的關系。
②重要因素:分配政策。財政集中的財富過多,不利于企業(yè)生產擴大和個人購買力的增加,最終影響財政收入增加;財政集中的財富過少,直接影響國家職能的有效發(fā)揮,降低財政對經濟發(fā)展的支持力度,最終不利于企業(yè)的發(fā)展和個人收入的增加。
2.對財政收支關系三種情況的理解
(1)收大于支→財政盈余→財政資金未得到充分運用,不利于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
(2)收小于支→財政赤字→財政支出靠借債維持,可能導致社會總供求不平衡,引發(fā)通貨膨脹。
(3)收等于支(收大于支、略有盈余;收小于支、略有赤字)→收支平衡→財政資金得到了有效運用,有利于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
注意:在財政預算、決算中,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狀態(tài),但在現實生活中收支完全相等的情況幾乎是不存在的。
3.全面認識財政赤字
(1)含義:出現財政支出大于財政收入的情況。如果財政支出略大于財政收入,不屬于財政赤字。
(2)出現的原因
①收支不平衡:當年財政支出超過了財政收入,財政收支結構失衡。
②調節(jié)經濟時:出現財政赤字意味著我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通過加大財政支出,擴大內需,拉動經濟發(fā)展。
(3)產生的影響
①經濟過熱時期:出現財政赤字,會增加消費需求,促進物價持續(xù)上漲,不利于經濟平穩(wěn)運行。
②經濟過冷時期:出現財政赤字,可以促進消費增加,拉動經濟發(fā)展,促進經濟回升。
(4)彌補赤字的方式:主要通過發(fā)行國債。
正確認識財政盈余和財政赤字
(1)財政盈余并非越多越好。財政略有盈余,說明財政收支平衡,財政資金得到了比較充分的利用,能促進經濟發(fā)展。但是財政盈余過多,意味著財政資金的閑置和浪費,對經濟和社會發(fā)展不利。
(2)財政赤字也并非一定不好,只要適時適度并且在可控風險范圍內,就是合理的。例如,在通貨緊縮時增加財政支出來刺激社會總需求,就會出現一定的財政赤字,反而有利于經濟的發(fā)展。但財政赤字過多,風險太大,就可能導致社會總需求大于社會總供給,引發(fā)通貨膨脹。
[例1] (2017全國卷Ⅰ)2016年9月,某省探索發(fā)行易地扶貧搬遷債券,用于彌補國家級扶貧工作重點縣的資金缺口。該債券首期額度5億元,社會資本認購高達35億元。以發(fā)行債券方式支持扶貧,可以( )
A.擴大扶貧資金的使用范圍
B.減少政府扶貧資金的支出
C.拓寬扶貧資金的籌措渠道
D.促進扶貧資金的精準運用
【答案】C
二 財政的作用
作用
表現
側重
關鍵詞
角度
促進社
會公平、
改善人
民生活
縮小收入分配差距,促進教育公平,建立社會保障體系與基本醫(yī)療衛(wèi)生制度
加大社會保障支出、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
民生、社會保障
生活
促進資
源合理
配置
①加大對能源、交通運輸、郵電通信、水利等基礎設施行業(yè)的投資;②加大對“三農”的投資;③對行政管理與國防的投資;④對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支出
加大對某些行業(yè)、地區(qū)的支出,使社會經濟生活正常運行
工程建設
生產
促進國
民經濟
平穩(wěn)運行
通過調整財政收支,保持社會總供給和社會總需求基本平衡
通過調節(jié)市場需求使經濟平穩(wěn)運行
稅收、國債發(fā)行
[例2] 立國之道,惟在富民。近年來,某省財政用于教育、社會保障與就業(yè)、醫(yī)療衛(wèi)生、住房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占總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長,2014年達到75.6%。這些支出( )
①能夠有效促進財政收支平衡 ②強化財政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 ③有助于實現宏觀調控的目標 ④能夠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三 財政政策
1.財政政策的含義
財政政策是指一國政府為實現一定的宏觀經濟目標而調整財政收支規(guī)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導原則及其相應的措施。
2.財政政策的具體類型
擴張性
財政政策
緊縮性
財政政策
穩(wěn)健性
財政政策
實施
條件
經濟增長緩慢,經濟運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約
在經濟過熱,物價上漲,經濟運行受供給能力制約時
經濟平穩(wěn)運行,沒有出現明顯的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
措施
減少稅收和增加財政支出
增加稅收和減少財政支出
控制赤字,調整結構,增收節(jié)支
目的
刺激總需求增長,降低失業(yè)率,拉動經濟增長
抑制總需求,穩(wěn)定物價,給經濟降溫
保持經濟平穩(wěn)運行
聯系
國家通過調整財政收支來控制經濟運行
全面理解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
財政政策
貨幣政策
區(qū)
別
內
容
有關財政收入和支出的政策,如調整稅率、發(fā)行國債、保護價收購糧食等
和銀行有關的一系列政策,如存貸款利率、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貨幣的發(fā)行等
制
定
者
國家財政部門制定,必須經過全國人大或其常委會通過
中國人民銀行直接制定,經國務院批準
聯系
二者都是經濟政策,都屬于宏觀調控的重要方式。在一般條件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
[例3] (2016全國卷Ⅲ)下圖反映我國2009~2015年的宏觀經濟狀況,為保持國內經濟平穩(wěn)、持續(xù)增長,政府可以采取的財政措施是( )
(注:PPI是反映一定時期內全部工業(yè)產品出廠價格總水平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
①提高企業(yè)稅費,增加財政收入 ②發(fā)行國債,擴大經濟建設支出 ③降低企業(yè)稅費,扶持企業(yè)創(chuàng)新 ④減少財政赤字,降低財政赤字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