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中語文 第三單元《“古代議論性散文”綜合應用》鞏固練習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資源ID:6099491
資源大?。?span id="7noo5vo" class="font-tahoma">25KB
全文頁數:5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18-2019高中語文 第三單元《“古代議論性散文”綜合應用》鞏固練習 新人教版必修3.doc
“古代議論性散文”綜合應用
鞏固練習
基礎積累
1.下列加紅的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
A.餓殍(piǎo) 逡巡(qūn) 棄甲曳兵(y) 丟三落四(lu)
B.中繩(zhng) 句讀(du) 甕牖繩樞(yǒu) 心廣體胖(png)
C.庠序(yng) 氓隸(mng) 度長絜大(du) 拋頭露面(l)
D.供養(yǎng)(gōng) 經傳(zhun) 貽笑大方(y) 間不容發(fā)(jiān)
2.下列各組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殊俗 叩關 不測之淵 兵刃既接
B.遷徙 須臾 約從離衡 防微杜漸
C.崛起 墮落 追亡逐北 要言不煩
D.謫戍 孝悌 鍥而不舍 人才匯萃
3.下列各句中“勝”字的含義與“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中“勝”字相同的一項是( )
A.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B.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C.日出江花江勝火; D.引人入勝。
4.下列各句中加紅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危(高)乎高哉 凡六百一十六言(字)
B.填然鼓(動詞,擊鼓)之 非能水(用做動詞,游水)也
C.合從(通“縱”)締交 贏糧而景(通“影”)從
D.而恥(以……為恥,意動用法)學于師 南(向南,動詞)取漢中
5.下列句中加紅的字,詞類活用不相同的一項是( )
A.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
B.序八州而朝同列;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
6.下列句中加紅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用心一也 用心:使用心力
B.余威震于殊俗 殊俗:不同的風俗
C.小學而大遺 小學:小的方面學習
D.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經傳:經文和傳文
7.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A.《孟子》是記載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孟軻言行的書,由孟軻及其弟子編成。
B.《荀子》是戰(zhàn)國末期思想家荀況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弟子之手,現存32篇。
C.《過秦論》選自《新書》,作者賈誼,西漢人?!斑^秦”即指出秦的過失。
D.《師說》選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韓愈,字退之,世稱“ 韓昌黎”。歐陽修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之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8.填空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_______________,金就礪則利。
(3)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故_______________,師不必賢于弟子。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6)謹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課文,完成9—10題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9.下列句子中加紅詞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 )
A.斗折蛇行; B.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C.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D.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10.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作者認為有才能的人并不是因為天賦條件好,而是因為他善于借助學習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B.作者認為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提高自己,改變自己,而思考則是可有可無。
C.作者在課文的最后一段論述了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強調了學貴積累、學貴堅持、學貴專一的道理。
D.本文善于運用比喻,以喻代議,賦議于喻,是本文突出的特點。
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11—15題
太平州學記
宋 張孝祥
學,古也。廟于學以祀孔子,后世之制也。閣于學以藏天子之書,古今之通義,臣子之恭也。當涂于江淮為名郡,有學也,無誦說之所;有廟也,無薦享之地;有天子之書,坎而置之屋壁。甲申秋,直秘閣王侯秬來領太守事,于是方有水災,盡壞堤防,民不粒食。及冬,則有邊事,當涂兵之沖,上下震揺。侯下車,救災之政,備敵之略,皆有次敘。饑者飽,壞者筑。赤白囊,晝夜至,侯一以靜填之。明年春,和議成,改元乾道,將釋奠于學。侯語教授沈瀛曰:“學如是!今吾州內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命其掾蔣暉、呂濱中撤而新之。先是郡將欲樓居材既具侯命取以為閣辟其門而重之凡學之所宜有無一不備。
客有過而嘆曰:“賢之不可已也如是夫!今之當涂,昔之當涂也,來為守者,孰不知學之宜葺,而獨忘之者,豈真忘之哉?力不贍耳!始王侯之來,民嘗以水為憂,已又以兵為憂。王侯易民之憂,納之安樂之地,以其余力大新茲學,役不及民,頤指而辦。賢之不可已也如是夫!”
客于是又有嘆也:“堯、舜、禹、湯、文、武之天下,傳之至今,天地之位,日月之明,江河之流,萬世無敝者也。時治時亂,時強時弱,豈有他哉?人而已耳!財用之不給,甲兵之不強,人才之不多,寧真不可為耶?《詩》曰:‘無競維人?!^予不信,請視新學。”
夏四月既望,厲陽張某記 。
[注]①當涂,古縣名,宋代稱太平州,今屬安徽。②王侯秬,王秬,時為太平州知州,古代對士大夫的尊稱。③赤白囊,古代遞送緊急情報的文書帶袋。
11.對下列各句中加紅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坎兒置之屋壁 坎:挖洞
B.當涂兵之沖 沖:突襲,沖擊
C.侯下車 下車:讀到任
D.力不贍耳 瞻:足夠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紅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臣子之恭也
將有以為也
B.及冬,則有邊事
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C.頤指而辦
吾嘗跂而望焉
D.賢之不可已也如是夫
夫晉,何厭之有
1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名為“學記”,卻略于州學本身的具體描述,將重心置于有救民興學之功的王秬,塑造了一位勤政崇學的地方官形象。
B.文中以“客”的口吻盛贊王秬賢于當涂歷任長官,就是因為他才真正認識到修葺州學的重要性,故能事濟而功成。
C.文末感嘆,自古以來天下之治亂強弱皆系于人,成事與否關鍵也在于人,太平州得以重建就說明了這個道理。
D.文章語言質樸流暢,敘事簡而有法;后半部分的大段議論,宏闊高遠,顯示出宋代士大夫心憂天下、善議政事的特點。
14.用“/”給文中加紅的部分斷句。
先 是 郡 將 欲 樓 居 材 既 具 侯 命 取 以 為 閣 辟 其 門 而 重 之 凡 學 之 所 宜 有 無 一 不 備。
15.把文中加紅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今吾州內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始王侯之來,民嘗以水為憂,已又以兵為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①(孟子曰:)“圣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滕文公下》)
②孟子曰:“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子莫①執(zhí)中;執(zhí)中為近之。執(zhí)中無權,猶執(zhí)一也。所惡執(zhí)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保ā睹献?盡心上》)
[注解]①子莫:人名。
16.從語段①看,楊朱主張“__________”,墨翟主張“__________”。
17.結合語段②,分析孟子反對與提倡的觀點。
作文
18.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傳說,唐僧師徒西天取經長途跋涉,經歷八十一難方修成正果;如今“速成”“一夜成名”的標語處處可見,娛樂圈“超級女聲”“一曲成名”等節(jié)目讓普通人迅速走紅。古人往往十年磨一劍,現代人短時間成名得利似乎變得很容易。
成功或成名也許需要經過長途的磨練,或許在當今只走個捷徑。你是如何看待此類社會現象的?
請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自選(詩歌除外),題目自擬,立意自定。
參考答案
1.D (A lu—l,B png—pn,C yng—xing。)
2.D (匯—薈)
3.D (A 取勝,B 盡,C 超過。)
4.D(“南”,名詞做狀語。)
5.D (名詞作狀語,其余名詞活用為動詞。)
6.A (因為思想。)
7.D (“歐陽修”為“蘇軾”。)
8.(1)以五十步笑百步; (2)木受繩則直;
(3)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4)弟子不必不如師;
(5)斬木為兵 揭竿為旗; (6)申之以孝悌之義。
9.C(水:名詞用作動詞,游泳。其余三項都是名詞作狀語。)
10.B(作者并沒有否定思考的作用。)
11.B(沖:要地。)
12.C(A.句末語氣詞,表判斷;句末語氣詞,表因果或解釋。B.連詞“就”,表承接;連詞“卻”,表轉折。C.都表修飾。D.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賓語前置的標志。)
13.B(“只有他才真正認識到修葺州學的重要性”有誤,應為都認識到了,但其他郡守沒有去做。)
14. 先是/郡將欲樓居/材既具/侯命取以為閣/辟其門而重之/凡學之所宜有/無一不備
解析:先是,郡將欲樓居,材既具,侯命取以為閣,辟其門而重之。凡學之所宜有,無一不備。
15. (1)現在我們州里外的事大致已定,還有什么比這件事更優(yōu)先的呢?
(2)當初王侯來時,百姓曾經把水災作為憂患,隨后又把戰(zhàn)爭作為憂患。
解析:(1)句采分點:略定、孰先于、句式。
(2)句采分點:嘗、以……為。
16.“為我”、“兼愛”
17.反對:極端偏執(zhí);利己而害仁;墨翟兼愛而害義;兩家主張各執(zhí)一端,受到孟子批判。提倡:中庸:孟子贊揚子莫持中間態(tài)度,接近于中庸。權變:孟子指出子莫執(zhí)中而不知變通而執(zhí)于一點,從而損害了道。
翻譯:孟子說:“楊子主張一切為自己,如果拔下一根汗毛能夠有利于天下,他都不肯做。墨子主張兼愛,就是磨光頭頂,走破腳跟,只要對天下人有利,他就去做。子莫主張中道而行。主張中道便差不多了。但是堅持中道缺乏變通,就是執(zhí)著于一點。厭惡執(zhí)著于一點的人,是因為它損害大道,抓住一點就不管其他了。
18. 【優(yōu)秀例文】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輩定將上下而求索
古人的成功之路似乎都有著這樣的過程:在成功這個終極目標的前面,橫亙著的是一條漫漫而修遠的道路。就像唐僧師徒經過長途跋涉方能求得真經所蘊涵的哲理一樣,成功永遠只屬于那些鍥而不舍、矢志不渝、永不放棄、堅持到底、不達目的不罷休的人們,絕不會與淺嘗輒止、見異思遷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
而當今的時代似乎千年難遇,“成功”似乎總在一夜之間。捧出李宇春、周筆暢的“超級女聲”節(jié)目也好,“萊卡我型我秀”“一曲成名”等選拔新人、炒紅新人的節(jié)目也罷,又或者是“老鼠愛大米”“兩只蝴蝶”等網絡成名歌曲一炮打響,再或者是滿上海“街客奶茶店”“土家燒餅店”“鴨脖子連鎖店”,似乎成名獲利都變得容易了很多、快捷了很多。也許真得慶幸我們趕上了“時間就是金錢”的新時代!
成功是需要長途還是求捷徑?這是個問題!
誰不想成功?誰不想短時間成功?但是現實當中能有幾個李宇春、周筆暢?他們暫時成名了就不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了嗎?連鎖店開了后如果經營不善、不講誠信、不求創(chuàng)新難道就不會相繼倒閉了嗎?這樣的事例在生活中真是太多了。如今,被眼花繚亂的“海選”“速成”搞得有些不知所措、甚至都蠢蠢欲動的寒窗學子們開始迷失了方向。活在當下既然有那么多的“捷徑”,何必還傻讀什么書呢?其實,我們并不能因為某些個案而變得急功近利、變得浮躁,更不能天真地以為靠媒體包裝出來的成功方式是人人都可以效仿的途徑。人各有自己的路,不要被別人一時的光環(huán)迷惑了雙眼。
古有十年磨一劍的處事態(tài)度者不乏其人。太史公遭受宮刑在獄中用心血完成《史記》的奇跡,王羲之練字染黑一池水而成書法大家的故事,李白鐵杵磨針的佳話,梁灝八十二歲考上狀元的傳奇等等,折射著古仁人在成功道路上甘于寂寞、為著目標堅持到底的精神,在漫漫長途中散發(fā)著成大業(yè)者苦行僧般的氣度!
王國維在古之成大業(yè)者必經的三境界中提出,成功要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的階段;一代天驕毛澤東說過,“最強大的人,往往是最孤獨的人”。這些無非是因為英雄所見略同,他們都看到了成功者需要具備長途艱辛、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寂寞的勇氣和耐心。
也許有人一夜便能成名,卻在三十五年后如同曇花一現再也無人問津;也許有人百年也不曾獲得聲名,卻在死后流芳萬代。通過捷徑獲得的成功固然令人羨慕,但靠著捷徑而成功是否能經歷時間的考驗還是個問題。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輩定將上下而求索!遠處,古仁人在追求自我價值的長途上孜孜以求,也在召喚著后人苦海行舟,長路走好!
【名師點評】
本文說古論今,旁征博引,論述充分,行文灑脫,是難得的佳作。
作者運用對比手法,將古人長途跋涉追求成功的艱辛與當今迅速成名的事例加以比較,引出人們對成功道路的困惑,之后又用成功后的影響加以比較,再次突出成功不能靠捷徑!作者還運用反問的手法,引發(fā)人們對這些成功背后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