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寧)2018-2019版高中語文 第三單元 成長如蛻單元檢測試卷 語文版必修1.doc
-
資源ID:6158002
資源大?。?span id="nh5ephd" class="font-tahoma">263KB
全文頁數(shù):13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豫寧)2018-2019版高中語文 第三單元 成長如蛻單元檢測試卷 語文版必修1.doc
第三單元 成長如蛻
(時間:150分鐘 滿分:150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一個人一生要追求些什么?我認為有三點:必要、需要和重要?!氨匾本褪欠怯兴豢?,有它還不夠。像生活條件是必要的,非吃飯不可,但是光吃飯不夠。
人生的需要是什么呢?人生的需要是發(fā)展?jié)撃?,即心智上的潛能,包括三方面:知、情、意?!爸本褪乔笾?。古人讀書,書不多,五本就夠了,即《詩》《書》《禮》《樂》《易》?!对姟反砦膶W,《書》代表歷史,《禮》代表社會規(guī)范,《樂》代表藝術(shù)修養(yǎng),《易》代表哲學。當時,如果把這五本書都讀好的話,就是全方位的學習。所以,“知”的重要性是幫助我們這一生過得充實又快樂。
“情”就是情感。人的情感要調(diào)節(jié),意即“情緒智商”。我們?nèi)绻幵诟F困的境況中,怎么才能快樂呢?調(diào)節(jié)情緒。情緒調(diào)節(jié)有很多方法,譬如欣賞音樂或通過休閑生活接觸大自然等,在這一享受休閑生活的過程中,你就會感覺到人我之間微妙而又美好的互動關(guān)系,可以慢慢提升自己的生活質(zhì)量。因為一般人的情緒都是利己的,人與人互動很自然都希望對自己有利。如果你培養(yǎng)好的情緒智商,就會慢慢想到對自己有利,對別人也有利。就像《易經(jīng)》中的“損卦”。很多人聽到“損”字,就覺得是損失。但是《易經(jīng)》六十四卦中,只有兩卦卦辭是上上大吉,其中一個就是“損卦”,為什么呢?就是“損己利人”這四個字,與我們平常想的“損人利己”倒過來。一般人如果做事?lián)p人利己,肯定人緣不好,大家都討厭。如果是損己利人,做任何事都考慮到別人的要求,自己吃虧無所謂,這樣的人誰不喜歡?
我以前讀《論語》,常常覺得自卑,打開《論語》一看,里面好像只有兩種人:君子和小人。仔細看孔子的描寫,發(fā)現(xiàn)自己就是小人。因為君子所了解和考慮的是道義,小人則專注于利益。想想看,我們從小一路走來,真的很像小人,沒什么長進。是不是這樣呢?也不盡然。君子跟小人的區(qū)別在于“小人”就是小孩子,身體長大了,但是心態(tài)還是小孩的階段,只顧自己,只替自己著想,所以小人就是沒有立志的人。君子就是立志的人。所以孔子所說的君子就是立志者,有志向,讓自己每天提升、改善的人。所以我們在讀《論語》的時候,要把“君子”看成正在進行的狀態(tài),君子就是立志成為君子的人,而不是已經(jīng)做到的君子,真要做到君子的境界很難,沒多少人能做到。
“意”就是意志。何謂意志呢?當你做一個選擇的時候,請問你是被動還是主動?通常我們做選擇都會有幾分被動,幾分主動,而被動成分居多,所以要慢慢修煉。如何修煉?慢慢增加主動的成分。本來是我不太愿意做的,被要求做,慢慢變成是“我覺得我也能夠做”,到最后變成“我愿意做”。所以我們平常要練習把自己的責任都當作是自己愿意做的,心情就不同了。上班的時候很開心,工作的時候很認真,學習的時候也很快樂。如此一來,作為部屬,上司對你很滿意;作為學生,老師對你也很滿意。
快樂人生的秘訣無它,關(guān)鍵就在“化被動為主動”,古今中外都相同。不能做到這一步,什么快樂都是假的。(摘編自傅佩榮《人生追求無私無欲的快樂層次》,有刪改)
1.下列關(guān)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人一生的追求分為必要、需要和重要,例如衣食、住房、私家車等是非有不可的“必要”之物。
B.古人讀書不提倡多,只需要把《詩》《書》《禮》《樂》《易》五本書全方位地研究透就行了。
C.處在窮困境地的人可以通過欣賞音樂、接觸大自然等休閑生活的方式來調(diào)節(jié)情緒,獲得快樂。
D.每個人都要好好修煉意志,因為我們每做一個選擇,總是被動的成分比主動的成分多。
答案 C
解析 A項就文章內(nèi)容看,私家車并非作者所說的“必要”之物。B項“古人讀書不提倡多”無中生有,“把五本書全方位地研究透”曲解文意。D項“每做一個選擇”錯,原文的意思是人在學習、工作時,有主動和被動的區(qū)別,但相比較而言,選擇被動去做的時候多。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guān)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文章從人生的需要出發(fā),分別從“知”“情”“意”三個角度逐層展開,闡述了人應(yīng)該怎樣追求無私無欲的快樂層次。
B.人生的追求雖然可以分為必要、需要和重要三類,但本文只是重點闡述了“需要”這一類。
C.作者舉自己讀《論語》的例子,闡明我們做立志成為君子的人就行了,不必真正達到君子的境界。
D.文章通過對人在知、情、意三方面發(fā)展?jié)撃艿姆治?,得出人生快樂秘訣的關(guān)鍵是“化被動為主動”。
答案 C
解析 “不必真正達到君子的境界”錯。原文第四段說的是“真要做到君子的境界很難”,是指難以達到,并非沒有必要。此處曲解文意。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古人如果把《詩》《書》《禮》《樂》《易》這五本書讀好了,他們就可以過一個充實而快樂的人生了。
B.一個人如果以“吃虧是?!睘槿松艞l,不計較自己吃不吃虧,多考慮到別人的要求,他定會招人喜歡。
C.工作學習時,多一分主動,往往多一分快樂。因為主動,就少了抱怨,多了認真,好了效果,來了贊譽。
D.即使是億萬富豪,在工作和生活中,也要能主動擔當自己的責任,否則,工作不一定開心,生活也不一定愉快。
答案 A
解析 “古人如果……,他們就可以……”判斷太絕對了,原文只是說“‘知’的重要性是幫助我們這一生過得充實又快樂”。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白光①
魯 迅
陳士成一見縣考的榜,便先在十二張榜的圓圖②里細細地搜尋陳字。陳字也不少,似乎也都爭先恐后的跳進他眼睛里來,然而接著的卻全不是“士成”這兩個字。
涼風吹動他斑白的短發(fā),初冬的太陽還是很溫和的來曬他。但他似乎被太陽曬得頭暈了,臉色越加變成灰白。這時他其實早已看不到什么墻上的榜文了,只見有許多烏黑的圓圈,在眼前泛泛的游走:考了秀才,上省去鄉(xiāng)試……紳士們千方百計的來攀親,深悔先前的輕薄、發(fā)昏……屋宇全新了,門口是旗桿和扁額……他平日安排停當?shù)那俺?,這時候又像受潮的糖塔一般,剎時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了。他覺得渙散了身軀,惘惘的走向歸家的路。
他剛到自己的房門口,七個學童便一齊放開喉嚨讀書?!盎厝チT?!彼t疑了片時,這才悲慘的說。他們一溜煙跑走了。
“這回又完了!”他大吃一驚,這分明就在耳邊的話,回過頭去卻并沒有什么人,仿佛聽得嗡的敲了一聲響,自己的嘴又說道:“這回又完了!”
他屈指想,十一,十三回,連今年是十六回,竟沒有一個考官懂得文章,有眼無珠,也是可憐的事,便不由嘻嘻的失了笑。然而他憤然了,驀地從書包布底下抽出謄真的制藝和試帖③往外走,剛近院門,卻看見滿眼都明亮,連一群雞也正在笑他,便禁不住心頭突突的狂跳。
別家的炊煙早消歇了,而陳士成還不去做飯??罩星啾痰饺缫黄?,月亮對著陳士成注下寒冷的光波來,當初也不過像是一面新磨的鐵鏡罷了,而這鏡卻詭秘的照透了陳士成的全身。
他還在房外的院子里徘徊,耳邊似乎聽到急促的低聲說:“左彎右彎……”
他聳然了,記得了。那時他不過是十歲有零的孩子,躺在竹榻上,祖母便坐在榻旁邊給他講有趣的故事。伊說是曾經(jīng)聽伊的祖母說,陳氏的祖宗是巨富的,這屋子便是祖基,祖宗埋著無數(shù)的銀子,有福氣的子孫一定會得到的罷,然而至今還沒有現(xiàn)。至于處所,那是藏在一個謎語的中間:“左彎右彎,前走后走,量金量銀不論斗?!?
今天鐵鏡的光罩住了陳士成,白光如一柄白團扇,搖搖擺擺的閃起在他房里了?!耙步K于在這里!”他說著,獅子似的走進那房里去,但不見了白光的影蹤。他慢慢的再定睛,白光卻分明的又起來了,這回更廣大,而且在靠東墻的一張書桌下。陳士成不知怎的有些怕了,就張皇的點了燈。他移開桌子,極小心的,一鋤一鋤往下掘,然而深夜究竟太寂靜了,尖鐵觸土的聲音,總是鈍重的不肯瞞人的發(fā)響。
陳士成心里仿佛覺得空虛了。這其間,觸著一種古怪的小東西了。他謹慎的挖起那東西來就燈光下仔細看時,那東西斑斑剝剝的像是爛骨頭。他已經(jīng)悟到這許是下巴骨了,而那下巴骨也便在他手里索索的動彈起來,而且笑吟吟的顯出笑影,終于聽得他開口道:“這回又完了!”
他栗然的發(fā)了大冷,同時也放了手,便再不敢向那邊看。但忽而耳朵邊又聽得竊竊的低聲說:“這里沒有……到山里去……”
陳士成似乎記得白天在街上也曾聽得有人說這種話,他不待再聽完,已經(jīng)恍然大悟了。他突然仰面向天,月亮已向西高峰這方面隱去,遠想離城三十五里的西高峰正在眼前,周圍便放出浩大閃爍的白光來。他奔跑著,這白光又遠遠的在前面了。
“是的,到山里去!”
他慘然的奔出去了。燈火結(jié)了燈花畢畢剝剝的炸了幾聲之后,便漸漸的縮小以至于無,那是殘油已經(jīng)燒盡了。
第二天,有人在萬流湖里看見一具浮尸。那是一具男尸,五十多歲,渾身也沒有什么衣褲?;蛘哒f這就是陳士成。但鄰居懶得去看,也并無尸親認領(lǐng),于是便由地保埋了。
一九二二年六月
(有刪改)
注?、侔坠猓好耖g傳說,埋藏著珠寶金銀的上方有時會有白光游移飄忽。這是封建迷信的說法。②圓圖:科舉時代縣考初試公布的名榜,將每五十名考取者的姓名寫成一個圓圖。③制藝和試帖:科舉考試規(guī)定的公式化的詩文。
4.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像受潮的糖塔一般,剎時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一句運用比喻修辭,真切地體現(xiàn)了陳士成科舉落榜希望落空后的心理狀態(tài)。
B.文中“這回又完了!”這個句子反復出現(xiàn),增強了表現(xiàn)陳士成失望心理的效果,為下文他出現(xiàn)幻覺并發(fā)瘋埋下伏筆。
C.陳士成堅持科舉考試十六次,但一直未考中,他認為考官有眼無珠,不懂他的文章,其實是他能力不夠,達不到錄取標準。
D.小說在陳士成死之前對燈火進行了描寫,此時殘油燒盡,燈花炸裂,漸漸縮小以至消失,其實是暗示了他的命運。
答案 C
解析 C項“其實是他能力不夠,達不到錄取標準”分析錯誤,從文章主題來看,主要是揭露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殘害,因此沒考中的原因應(yīng)是科舉制度的黑暗,只不過他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而已。
5.小說以“白光”為題,有什么好處?請簡要分析。(6分)
答:
答案?、僖浴鞍坠狻睘轭}點明了小說的主要描寫內(nèi)容。小說就是圍繞陳士成因落榜產(chǎn)生白光的幻覺并最終為追逐白光落水而亡來寫的。②小說以“白光”隱喻封建科舉制度的功名利祿,而陳士成連考16次未中,并最終因追求這種功名利祿而死,以其為題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吃人的罪惡本質(zhì),彰顯了小說的主題。
6.有人說,陳士成與魯迅筆下的孔乙己是同一類人,但又有不同。請結(jié)合全文和自己的知識積累進行探究。(6分)
答:
答案 陳士成與孔乙己都深受科舉制度的毒害,是科舉制度的犧牲品和殉葬品。他們都熱衷于封建科舉,希望通過中舉來進入仕途,獲得功名利祿,受科舉制度之害而不覺悟。但兩人又有不同,陳士成出身于沒落的豪紳階級,從未放棄過功名,他總想著通過科考贏得功名,光宗耀祖,渴慕名利;而孔乙己則迂腐不堪、窮困潦倒而又自命清高、自欺欺人。
(三)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材料一: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wěn)定的道德規(guī)范、傳統(tǒng)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它首先體現(xiàn)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風建設(shè)是我國歷史上眾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從古至今,顏之推《顏氏家訓》、諸葛亮《誡子書》、周怡《勉諭兒輩》、朱子《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著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歷史上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等,同樣展現(xiàn)著良好的家風?!胺堑礋o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的古訓至今為世人尊崇。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著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建立優(yōu)秀的家風不用好大喜功,能夠以“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為原則,從細微處著眼,從點滴小事做起,就能讓好家風變成無言的教導代代相傳,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傳承正能量。
(摘編自《傳承好家風好家訓,弘揚社會正能量》,2017年4月17日臺兒莊新聞網(wǎng))
材料二:
弘揚踐行優(yōu)秀家風,就是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家庭,同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使之落細、落小、落實。以家譜為重要內(nèi)容的根祖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體系的重要內(nèi)容,不僅延續(xù)著家族血脈,更傳承著優(yōu)良家風家訓,內(nèi)涵豐富、底蘊深厚,具有強大維系力、凝聚力、感召力和親和力。編修家譜可以使優(yōu)秀的家風和寶貴的家訓重回人們視野、重歸百姓家庭,達到以家風促民風帶政風、涵養(yǎng)核心價值觀的效果。同時,開展和傳承好家風系列活動,也能使優(yōu)秀的家風和寶貴的家訓重歸百姓家庭,達到以家風促民風帶政風、涵養(yǎng)核心價值觀的效果。
(摘編自《以修志編譜傳承歷史文脈優(yōu)良家風》,2016年12月29日《光明日報》)
材料三:
(摘編自張琳、陳延斌《當前我國家風家教現(xiàn)狀的實證調(diào)查與思考》)
材料四:
牽起媽媽的手,牽起的也是孝親敬老的好家風。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思念發(fā)自眷戀親朋的心靈感觸,也源自注重孝親、注重家庭的文化自覺。家風傳統(tǒng)、親情牽掛、故土情結(jié)、孝悌觀念,這些傳統(tǒng)文化中寶貴的道德因子,不僅并未因為現(xiàn)代浪潮的沖擊而沉沒,反而愈發(fā)顯示出反哺個人、黏合家庭、軟化社會的強大魅力?!皥F聚最喜悅,團圓最幸福,團結(jié)最有力”,習近平總書記在春節(jié)團拜會上的這句話,被無數(shù)人轉(zhuǎn)發(fā)分享。讓“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的家風傳承不竭,讓重視家庭、重視家風成為現(xiàn)代社會文明風尚的標配,千家萬戶定會更加和美幸福,國家和民族定會更加和諧安定。
(摘編自《“牽媽媽的手”,守望家風報春暉》,2018年2月23日《人民日報》)
7.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家風首先體現(xiàn)的是道德的力量,它的形成需要較長時期,且一旦形成就較為穩(wěn)定。
B.延續(xù)家族血脈,傳承優(yōu)良的家風家訓,是根祖文化具有強大凝聚力的重要原因。
C.家長獲取家庭教育科學知識的途徑包括媒體信息、專業(yè)咨詢等,呈現(xiàn)出多元化特征。
D.優(yōu)秀的家風、寶貴的家訓已經(jīng)重歸諸多普通家庭,重視家風將成為現(xiàn)代文明的標配。
答案 D
解析 “已經(jīng)重歸”錯誤,材料二表述為“編修家譜可以使優(yōu)秀的家風和寶貴的家訓重回人們視野、重歸百姓家庭”。
8.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優(yōu)秀的家風并不都強調(diào)“精忠報國”“廉潔克制”等大的原則,它們更強調(diào)落細、落小、落實,注重無言的教導。
B.媒體信息在充實家長的家庭教育科學知識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已經(jīng)超越了專業(yè)的家庭教育知識。
C.家風是在世代傳承的過程中形成的,家族經(jīng)驗經(jīng)歷了實踐的檢驗,也能對家長教育子女產(chǎn)生影響。
D.家風既能反哺自己,也能黏合家庭,有利于子女和家人,更能影響大眾道德水平,帶動社會風氣向善向美。
答案 C
解析 A項于文無據(jù),原文論述的“落細、落小、落實,注重無言的教導”等講的是建立優(yōu)秀家風的一些做法,不能等同于優(yōu)秀家風的內(nèi)蘊。B項“超越”錯誤,“家庭教育講座或培訓”和“咨詢專業(yè)人士”都屬于專業(yè)的家庭教育知識。D項擴大了范圍,材料一表述的是“好的家風”。
9.怎樣才能有效培育良好的家風家教?請根據(jù)上述材料簡要概括。(6分)
答:
答案 ①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從細微處入手,注重點滴小事,拒絕好大喜功、拒絕單純的說教。②以編修家譜等根祖文化為載體,也可利用家風系列活動,來借鑒、傳承優(yōu)秀家風和寶貴家訓。③家長要利用多種途徑和方式,不斷學習并優(yōu)化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科學知識,使家庭教育活動科學化。④吸收傳統(tǒng)文化中寶貴的道德因子來黏合家庭,并將它們?nèi)谌氲絻?yōu)秀家風的建設(shè)過程當中。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范祖禹,字淳甫。幼孤,叔祖鎮(zhèn)撫育如己子。祖禹自以既孤,每歲時親賓慶集,慘怛若無所容,閉門讀書,未嘗預人事。既至京師,所與交游,皆一時聞人。鎮(zhèn)器之曰:“此兒,天下士也?!边M士甲科。從司馬光編修《資治通鑒》,在洛十五年,不事進取。書成,光薦為秘書省正字。時王安石當國,尤愛重之。王安國與祖禹友善,嘗諭安石意,竟不往謁。富弼致仕居洛,素嚴毅,杜門罕與人接,待祖禹獨厚;疾篤,召授以密疏,大抵論安石誤國及新法之害,言極憤切。弼薨,人皆以為不可奏,祖禹卒上之。吳中大水,詔出米百萬斛、緡錢二十萬賑救。諫官謂訴災者為妄,乞加驗考。祖禹封還其章,云:“國家根本仰給東南今一方赤子呼天赴訴開口仰哺以脫朝夕之急奏災雖小過實正當略而不問若稍施懲譴恐后無復敢言者矣。”宣仁太后崩,中外議論洶洶,人懷顧望,在位者畏懼,莫敢發(fā)言。祖禹慮小人乘間害政,乃奏。初,蘇軾約俱上章論列,諫草已具,見祖禹疏,遂附名同奏,曰:“公之文,經(jīng)世之文也?!本共粡统銎涓濉r有相章惇意。祖禹力言惇不可用,不見從,遂請外。上且欲大用,而內(nèi)外梗之者甚眾,乃以龍圖閣學士知陜州。言者論祖禹修《實錄》詆誣,貶安置賀州,卒,年五十八。祖禹平居恂恂[注],口不言人過。至遇事,則別白是非,不少借隱。嘗講《尚書》至“內(nèi)作色荒,外作禽荒”六語,拱手再誦,卻立云:“愿陛下留聽。”帝首肯再三,乃退。每當講前夕,必正衣冠,儼如在上側(cè),命子弟侍。開列古義,參之時事,無一長語。蘇軾稱為講官第一。(選自《宋史范祖禹傳》,有刪改)
注 恂恂:小心謹慎。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國家根本仰給/東南今一方/赤子呼天/赴訴開口仰哺/以脫朝夕之/急奏災雖小過實/正當略而不問/若稍施懲譴/恐后無復敢言者矣
B.國家根本仰給/東南今一方/赤子呼天/赴訴/開口仰哺/以脫朝夕之急/奏災雖小/過實正當略而不問/若稍施懲譴/恐后無復敢言者矣
C.國家根本/仰給東南/今一方赤子/呼天赴訴/開口仰哺/以脫朝夕之急/奏災雖小過實/正當略而不問/若稍施懲譴/恐后無復敢言者矣
D.國家根本/仰給東南/今一方赤子/呼天赴訴/開口仰哺以脫/朝夕之急/奏災雖小/過實正當略而不問/若稍施懲譴/恐后無復敢言者矣
答案 C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致仕,本義是將享受的祿位交還給君王,表示官員辭去官職或到規(guī)定年齡而離職。
B.斛,文中指容量單位,南宋以前,十斗為一斛,南宋末年改作五斗一斛。
C.古代稱諸侯或大官的死為“薨”,稱帝王或王后的死為“崩”。
D.實錄,文中指紀傳體史書的一種,專門記錄古代某一皇帝的一言一行。
答案 D
解析 “紀傳體”錯,應(yīng)為“編年體”;“專門記錄古代某一皇帝的一言一行”不準確,應(yīng)是專記某一皇帝統(tǒng)治時期的大事。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范祖禹小時候就被看好。他幼年時父親去世,每逢佳節(jié),他悲傷痛苦,閉門讀書;他到京城后結(jié)交的都是名人,叔祖父稱贊他為賢士。
B.范祖禹看淡官職,正直剛毅。他跟從司馬光編修書籍,不求官職;他因司馬光推薦而被王安石看重,后來他卻將別人批評王安石的奏章上報。
C.范祖禹文才突出,受到蘇軾稱贊。宣仁太后去世,人心不穩(wěn),他決定上奏,他的奏章被蘇軾看到后,蘇軾決定放棄自己的奏稿,并稱贊范祖禹的文章。
D.范祖禹既謹慎又大膽。他平時謹慎小心,但遇到大是大非問題,往往堅持原則;他為皇帝講書,有一次講到關(guān)鍵處,直到皇帝“首肯再三”,才肯罷休。
答案 B
解析 “他因司馬光推薦而被王安石看重”錯,因果關(guān)系不成立。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王安國與祖禹友善,嘗諭安石意,竟不往謁。
譯文:
(2)上且欲大用,而內(nèi)外梗之者甚眾,乃以龍圖閣學士知陜州。
譯文:
答案 (1)王安國和范祖禹關(guān)系親密,曾告訴范祖禹王安石的好意,范祖禹最終沒有去拜見王安石。
(2)皇帝打算要重用范祖禹,但朝廷內(nèi)外阻撓的人很多,于是范祖禹憑著龍圖閣學士的身份擔任陜州知州。
參考譯文
范祖禹,字淳甫。幼年時父親去世,叔祖父范鎮(zhèn)撫養(yǎng)他如同自己的兒子。但范祖禹還是認為自己已經(jīng)是孤兒了,每每過年時親戚賓客慶賀集會,他就悲痛憂傷好像無所容身一樣,關(guān)門讀書,從不參與應(yīng)酬請托之類的事情。不久以后到達京城,所有和他交往的,都是一時知名的人。范鎮(zhèn)看重他說:“這個孩子,會成為天下聞名的士人?!笨贾羞M士甲科。跟隨司馬光編修《資治通鑒》,在洛陽十五年,不去鉆營職位的升遷。書編成后,司馬光推薦他擔任秘書省正字。當時王安石在朝廷掌權(quán),特別愛護看重他。王安國和范祖禹關(guān)系親密,曾告訴范祖禹王安石的好意,范祖禹最終沒有去拜見王安石。富弼辭官后住在洛陽,一向嚴肅剛毅,關(guān)起門很少與人交往,唯獨親厚對待范祖禹;富弼病情加重,叫來范祖禹交給他秘密奏疏,內(nèi)容大概是論述王安石誤國以及新法的危害,言辭極為憤慨中肯。富弼去世,人們都認為他不會將秘密奏疏上報,范祖禹最終上報了秘密奏疏。吳中發(fā)大水,皇帝下詔拿出一百萬斛米、二十萬緡錢賑濟救災。諫官認為報告災情的人造謠,請求加以驗證考實。范祖禹封回其奏章,說:“國家的根本,就依靠東南地區(qū)?,F(xiàn)在一方的百姓,呼喊訴苦,張口等待救助,來擺脫急迫的問題。上奏災情即使稍微超過事實,應(yīng)當忽略不追問。如果稍加懲罰,恐怕以后沒有人敢說話了。”宣仁太后去世,朝廷內(nèi)外議論紛紛,人人懷著觀望的心態(tài),做官的人害怕恐懼,沒人敢說話。范祖禹擔心小人乘機危害政治,于是上奏。當初,蘇軾約好范祖禹一起上奏章論議,進諫的草稿已經(jīng)寫好,看見范祖禹的奏疏,就附名一同上奏,說:“您的文章,是經(jīng)世之文?!弊罱K沒有再拿出自己的奏稿。當時朝廷有用章惇做宰相的意思。范祖禹極力說章惇不可任用,沒被同意,于是請求調(diào)任外地?;实鄞蛩阋赜梅蹲嬗?,但朝廷內(nèi)外阻撓的人很多,于是范祖禹憑著龍圖閣學士的身份擔任陜州知州。諫官認為范祖禹編修《神宗實錄》時詆毀誣陷朝廷,貶到賀州居住,去世,終年五十八歲。范祖禹平時謙恭謹慎,不講別人的過錯。到遇事的時候,就辨別是非,一點不隱瞞。曾經(jīng)講《尚書》到“在宮內(nèi)荒淫于女色,在宮外荒淫于打獵”等六句,拱手誦讀兩遍,退步站著說:“希望陛下留意聽取這些道理?!被实墼偃c頭,才退下。每次當要侍講的前一天晚上,必定端正衣服帽子,嚴肅恭敬地好像在皇帝的身邊一樣,命令子弟侍讀。陳述古人的解釋,聯(lián)系當時的政事,沒有一句多余的話。蘇軾稱他是侍講官里最好的。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4~15題。
臨江仙登凌歊臺感懷①
李之儀
偶向凌歊臺上望,春光已過三分。江山重疊倍銷魂。風花飛有態(tài),煙絮墜無痕。
已是年來傷感甚,那堪舊恨仍存!清愁滿眼共誰論?卻應(yīng)②臺下草,不解憶王孫?
注?、偎位兆诔跄?,李之儀因得罪權(quán)貴蔡京被除去名籍,編管太平州(今安徽當涂),本詞應(yīng)作于李之儀居太平期間的某年春天。②卻應(yīng),即“豈應(yīng)”,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難道是……么”。
14.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起句照應(yīng)題目。“偶向”二字透露出詞人平日幽居、極少出門的境況?!巴弊诸I(lǐng)起下文,引出對登臺所見之景的描寫。
B.飛花、墜絮本是自然之物,但在詞人眼中,飛花姿態(tài)優(yōu)美,墜絮落地無痕,二者一有情一無情,可謂不著一字,褒貶分明。
C.“清愁滿眼”把抽象的愁寫得具體可感,仿佛愁緒彌漫空際,觸目所見,無不含愁,但又不言因何而愁,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空間。
D.此詞是詠懷詞。上片寫景,下片抒情;但寫景也是為了抒情。詞人借登凌歊臺抒發(fā)了內(nèi)心的感慨。
答案 B
解析 B項“二者一有情一無情,可謂不著一字,褒貶分明”理解有誤,這兩句生動地描寫了飛花與墜絮的情態(tài),并無贊美前者有情、貶斥后者無情之意。(也有人認為飛花、墜絮本都是自然形態(tài)的東西,但經(jīng)過詞人的渲染,便都變成了含情物:飛花指他人之乘風直上,舞態(tài)翩躚,得意非常;墜絮喻己身之遭謗被逐,墮地沾泥,了無痕跡。)
15.全詞抒發(fā)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6分)
答:
答案?、賯褐椋嚎吹窖矍按汗鈱⒈M,流露出遺憾傷感之情。②思歸之情:詞人登臺遠眺,只見江山重疊,阻斷望鄉(xiāng)(望京)之路,更覺愁苦。③被排擠(或政治不得志、被貶謫)的郁悶:詞人因觸犯權(quán)貴被編管太平州,前途無望,舊恨新愁,異??鄲?。④無人理解的落寞:詞人滿懷愁緒,卻無人可以傾訴,內(nèi)心無限寂寞惆悵。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包含生活中有挫折,但是希望永遠在前方的哲理的句子是“ , ”。
(2)范仲淹《岳陽樓記》中“ , ”兩句,高度稱贊了滕子京的政績。
(3)陸游《游山西村》中“ , ”兩句,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農(nóng)村風俗畫。
答案 (1)沉舟側(cè)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 (2)政通人和 百廢具興
(3)簫鼓追隨春色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題。
“中國夢”是一種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千萬億夢想的凝聚和升華,是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中國夢”能夠激勵大學生理想信念的方向目標,引導大學生奮發(fā)進取的強大精神動力。以“中國夢”引領(lǐng)大學的思想教育,可以使大學生牢固樹立“中國夢”的遠大理想,( ),不斷提高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同時,大學生理想信念及歷史使命感還能為“中國夢”的實現(xiàn)加油助力,二者 。
作為當代大學生,肩負著民族強盛的使命。老一代人在建國強國的 中貢獻了青春、智慧和汗水,開創(chuàng)了改革開放的中國特色的新局面;當代大學生更應(yīng)該珍惜________________的大好時機,希望你們 ,為“中國夢”的實現(xiàn),指點江山,譜寫出新時代中國強盛的美好愿景。你們與新世紀的中國一路同行、成長,和中國的新時代一起追夢、圓夢。
17.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3分) ( )
A.“中國夢”引導大學生奮發(fā)進取的強大精神動力,能夠激勵大學生理想信念的方向目標。
B.“中國夢”能夠引導大學生理想信念的方向目標,是激勵大學生奮發(fā)進取的強大精神動力。
C.“中國夢”能夠激勵大學生理想信念的方向目標,是引導大學生奮發(fā)進取的強大精神動力。
D.“中國夢”能夠引導大學生理想信念的方向目標,激勵大學生奮發(fā)進取的強大精神動力。
答案 B
解析 A項“引導”和“奮發(fā)進取”、“激勵”和“方向目標”不搭配;句子順序顛倒,輕重關(guān)系失調(diào)。C項“激勵”和“方向目標”、“引導”和“奮發(fā)進取”不搭配。D項“激勵”前面缺少謂語“是”。
18.下列在文中括號內(nèi)補寫的語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3分) ( )
A.更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信念
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信念堅定
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信念更加堅定
D.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信念
答案 A
解析 補寫時要注意前后兩句的結(jié)構(gòu)特點是動賓結(jié)構(gòu),應(yīng)選“堅定……信念”;從“牢固樹立”“不斷提高”偏正結(jié)構(gòu)特點來推斷應(yīng)為“更加堅定”。
19.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3分)( )
A.息息相關(guān) 崢嶸歲月 不期而遇 不負眾望
B.休戚與共 蹉跎歲月 不期而遇 不孚眾望
C.息息相關(guān) 崢嶸歲月 千載難逢 不負眾望
D.休戚與共 蹉跎歲月 千載難逢 不孚眾望
答案 C
解析 “息息相關(guān)”指呼吸相關(guān)聯(lián),形容關(guān)系密切?!靶萜菖c共”指彼此共同承受幸福與災禍?!皪槑V歲月”指不尋常的日子?!磅沲蓺q月”指虛度歲月?!安黄诙觥敝笡]有約定而意外地相遇?!扒лd難逢”指一千年也難得遇到,形容機會難得?!安回摫娡敝笡]有辜負大家的期望?!安绘诒娡敝笡]有使眾人信服的聲望。
20.下面是一位中年男人為給自己的母親過80大壽而給親戚朋友發(fā)的邀請短信。其中有四處表達有誤,請指出來并加以修改。(5分)
各位親朋:
農(nóng)歷十月二十日,是令堂80壽辰。我特意邀請您在日理萬機之中,撥冗來我府上一聚,共表恭賀之意。時間:當天上午10點。地點:向陽花園別墅12號樓。我們?nèi)夜Ш蚰牡絹怼?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令堂”改為“家母” (2)“日理萬機”改為“百忙” (3)“府上”改為“家”
(4)“恭賀”改為“祝賀”
解析 (1)謙敬錯誤?!傲钐谩?,敬辭,稱呼對方的母親。(2)對象誤用。“日理萬機”,形容政務(wù)繁忙,多指高級領(lǐng)導人。(3)謙敬錯誤?!案稀?,敬辭,稱對方的家或老家。(4)謙敬錯誤。“恭賀”,敬辭,恭敬地祝賀。
21.下面是活動策劃前期準備階段的流程圖,請把這個流程圖寫成一段話,要求內(nèi)容得當,表述準確,語言連貫,不超過85個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先根據(jù)活動規(guī)劃,搜集相關(guān)信息,激發(fā)創(chuàng)意,擬定初步方案;然后依據(jù)時間、地點、規(guī)模、參與者和費用預算等對擬定的初步方案進行可行性分析;在此基礎(chǔ)上對方案進行調(diào)整與修訂。
四、寫作(60分)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材料一 錢理群教授曾說:“真正的精英應(yīng)該有獨立自由的創(chuàng)造精神,要有自我的承擔,要有對自己職業(yè)的承擔,要有對國家、民族、社會、人類的承擔?!?
材料二 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以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chǔ)、自主發(fā)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xiàn)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chuàng)新六大素養(yǎng)。
上述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感悟與思考?請結(jié)合兩則材料內(nèi)容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寫作指導 這道材料作文引用兩則材料,引導學生思考應(yīng)該成為什么樣的人才能適應(yīng)當今時代。錢理群教授的觀點告訴我們應(yīng)該要有擔當精神;而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則表明,身為學生,應(yīng)該從自身與自身、自身與他人、自身與社會等方面全面培養(yǎng)自己的能力,對自我以及自身發(fā)展的認識,需要有正確的評價、深刻的思考與真誠的態(tài)度,對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有一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