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化學一輪復(fù)習 考點28 酸堿中和滴定學案.doc
-
資源ID:6207625
資源大?。?span id="0vrrne5" class="font-tahoma">111KB
全文頁數(shù):5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yù)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19-2020年高三化學一輪復(fù)習 考點28 酸堿中和滴定學案.doc
2019-2020年高三化學一輪復(fù)習 考點28 酸堿中和滴定學案
【考綱解析】
考查中和滴定的原理,中和滴定的的曲線、實驗方法(儀器的使用、步驟、誤差分析)。
【知識整理】
一、酸堿中和滴定
1、概念:
2、原理:
由于酸、堿發(fā)生中和反應(yīng)時,反應(yīng)物間按一定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進行。
對于反應(yīng): HA + BOH====BA+H2O
1mol 1mol
C(HA).V(HA) C(BOH).V(BOH)
即可得 C(HA).V(HA)=== C(BOH).V(BOH) 則
若取一定量的HA溶液(V定),用標準液BOH[已知準確濃度C(標)]來滴定,至終點時消耗標準液的體積可讀出(V讀)代入上式即可計算得C(HA),則
若酸滴定堿,與此同理
3、關(guān)鍵
(1)準確測定參加反應(yīng)的兩種溶液的 。
(2)準確判斷中和反應(yīng)是否 。
二、酸堿中和滴定的實驗操作步驟并會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
1、實驗用品
(1)儀器
(2)試劑
2、實驗步驟
例如:用已知濃度(0.1154mol/L)的鹽酸測定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
A、準備:
(1)滴定管:
a、檢驗滴定管是否 ;
b、洗滌滴定管后,用 液潤洗 次;
c、向滴定管內(nèi)注入待裝液至 刻度以上,將滴定管固定在 上,并應(yīng)保持 ,之后排除尖嘴處的 使之_______溶液。
d、調(diào)節(jié)液面至_____或_____以下的某一刻度,記下讀數(shù)V1
(2)錐形瓶:只用 洗滌,不能用 潤洗。錐形瓶下放一張白紙。
B、滴定
(1)用 移取25.00mL待測溶液注入潔凈的______,并加入2~3滴______
(2) 手握滴定管的活塞, 手不斷搖動錐形瓶,眼睛注視 變化。
(3)終點判斷:滴入最后一滴標準液, 。并記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V2。
重復(fù)操作以上兩步二至三次。
3、數(shù)據(jù)處理
實驗次數(shù)
待測NaOH體積(mL)
標準鹽酸濃度(mol/L)
消耗標準鹽酸體積(V2—V1)(mL)
1
25.00
0.1154
26.72
2
25.00
0.1154
26.70
3
25.00
0.1154
26.71
三次消耗鹽酸的平均值為:__________________。
NaOH溶液的濃度計算式及結(jié)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誤差分析
依據(jù)原理c(標準)V(標準)=c(待測)V(待測),所以c(待測)=,因c(標準)與V(待測)已確定,所以c(待測)由V(標準)的變化決定。
以標準酸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堿(酚酞作指示劑)為例,常見的的誤差有:
步驟
操作
V(標準)
誤差
洗滌
酸式滴定管未用標準溶液潤洗
堿式滴定管未用待測溶液潤洗
錐形瓶用待測溶液潤洗
錐形瓶洗凈后還留有蒸餾水
取液
放出堿液的滴定管開始有氣泡,放出液體后氣泡消失
滴定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氣泡,滴定終點時氣泡消失
振蕩錐形瓶時部分液體濺出
部分酸液滴出錐形瓶外
溶液顏色較淺時滴入酸液過快,停止滴定后反加一滴
NaOH溶液無變化
讀數(shù)
滴定前讀數(shù)正確,滴定后俯視讀數(shù)(或前仰后俯)
滴定前讀數(shù)正確,滴定后仰視讀數(shù)(或前俯后仰)
【自主檢測】
1、(xx安徽理綜,13)室溫下,將1.000 molL-1鹽酸滴入20.00 mL 1.000 molL-1氨水中,溶液pH和溫度隨加入鹽酸體積變化曲線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
A.a(chǎn)點由水電離出的c(H+)=1.010-14 molL-1
B.b點:c(NH)+c(NH3H2O)=c(Cl-)
C.c點:c(Cl-)=c(NH)
D.d點后,溶液溫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H3H2O電離吸熱
2、準確移取20.00mL某待測HCl溶液于錐形瓶中,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滴定管用蒸餾水洗滌后,裝入NaOH溶液進行滴定
B.隨著NaOH溶液滴入,錐形瓶中溶液pH由小變大
C.用酚酞作指示劑,當錐形瓶中溶液由紅色變無色時停止滴定
D.滴定達終點時,發(fā)現(xiàn)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懸滴,則測定結(jié)果偏小
【課堂點撥】
一、酸堿中和滴定中的關(guān)鍵操作
1、酸、堿式滴定管在清洗干凈后必須用待裝液潤洗。
2、高錳酸鉀、溴水等具有強氧化性的物質(zhì),會氧化橡膠,故只能用酸式滴定管盛放。
3、中和滴定指示劑的選擇,一般要求變色明顯(所以一般不選用石蕊),且指示劑的變化范圍與恰好中和時的PH要吻合或接近。強酸弱堿相互滴定,生成強酸弱堿鹽,溶液呈酸性,故選用甲基橙作指示劑;強堿弱酸相互滴定,生成強堿弱酸鹽,溶液呈堿性,故選用酚酞作指示劑;強酸強堿相互滴定,溶液呈中性,可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劑。
4、有些反應(yīng)不需要額外加入指示劑,如高錳酸鉀本身為紫紅色,滴定終點被消耗完時,溶液中的紫紅色褪去,即可指示終點。還有些特殊指示劑,如用淀粉檢驗碘的存在,當?shù)獗环磻?yīng)后,溶液中的藍色剛好褪去。特別注意:在描述終點顏色變化時,一定要加上“半分鐘內(nèi)不變色”?!?
二、運用中和滴定原理進行含量測定
除酸堿中和滴定外,還有氧化還原滴定、沉淀滴定等。無論是哪種滴定,解題方法均是:
(1)根據(jù)實驗中的滴定原理,找出反應(yīng)過程中各種物質(zhì)間量的關(guān)系,然后再列式計算。
(2)為使滴定結(jié)果更準確,實驗通常測定多組數(shù)據(jù)。對于給出的多組數(shù)據(jù),若其中有一組數(shù)據(jù)偏差太大,應(yīng)舍去,然后將其余數(shù)據(jù)求平均值。
三、例題:
1、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用玻璃棒蘸取CH3COOH溶液點在水濕潤的pH試紙上,測定該溶液的pH
B.中和滴定時,滴定管用所盛裝的反應(yīng)液潤洗2~3次
C.用裝置甲分液,放出水相后再從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機相
D.用裝置乙加熱分解NaHCO3固體
2、實驗室常利用甲醛法測定(NH4)2SO4樣品中氮的質(zhì)量分數(shù),其反應(yīng)原理為:
4NH4++6HCHO=3H++6H2O+(CH2)6N4H+ [滴定時,1 mol(CH2)6N4H+與 l mol H+相當],
然后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反應(yīng)生成的酸,某興趣小組用甲醛法進行了如下實驗:
步驟I 稱取樣品1.500g。
步驟II 將樣品溶解后,完全轉(zhuǎn)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搖勻。
步驟Ⅲ 移取25.00mL樣品溶液于250mL錐形瓶中,加入10mL20%的中性甲醛溶液,搖勻、靜置,5 min后,加入1~2滴酚酞試液,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
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復(fù)2次。
(1)根據(jù)步驟Ⅲ填空:
①堿式滴定管用蒸餾水洗滌后,直接加入NaOH標準溶液進行滴定,則測得樣品中氮的質(zhì)量分數(shù) (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②錐形瓶用蒸餾水洗滌后,水未倒盡,則滴定時用去NaOH標準溶液的體積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③滴定時邊滴邊搖動錐形瓶,眼睛應(yīng)觀察
A.滴定管內(nèi)液面的變化 B.錐形瓶內(nèi)溶液顏色的變化
④滴定達到終點時,酚酞指示劑由 色變成 色。
(2)滴定結(jié)果如下表所示:
若NaOH標準溶液的濃度為0.1010molL-1則該樣品中氮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問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