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高中化學 初高中銜接 專題04 氣體摩爾體積學案.doc
專題04 氣體摩爾體積
【知識回放】
影響物質體積的因素
(1)宏觀因素:溫度、壓強
(2)微觀因素:微粒的數(shù)目、微粒的大小、微粒的平均距離
(3)決定固體或液體體積的主要因素:微粒的數(shù)目、微粒的大小
(4)決定氣體體積的主要因素:微粒的平均距離、溫度、壓強
【新知精講】
一、決定物質體積大小的因素
1.影響物質體積大小的因素
2.阿伏加德羅定律
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數(shù)目的分子。
二、氣體摩爾體積
【科學探究】
探究一對氣體摩爾體積的理解
問題導引
標準狀況時的氣體摩爾體積示意圖
1.氣體摩爾體積的適用對象是氣體,是否必須為純凈氣體?
提示 不一定??梢允羌儍魵怏w,也可以是混合氣體。
2.標準狀況下的氣體摩爾體積Vm=22.4 Lmol-1,那么Vm=22.4 Lmol-1時一定是標準狀況下嗎?
提示 不一定。同時改變溫度和壓強,氣體摩爾體積Vm仍可能保持不變。如:升高溫度的同時增大壓強或降低溫度的同時減小壓強。
探究二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
問題導引
1.結合氣體體積的影響因素,思考分析“若兩種氣體體積相同,所含分子數(shù)也一定相同”的說法是否正確?
提示 不一定,因為氣體體積受溫度和壓強的影響較大,若溫度和壓強不同時,體積相同的兩種氣體的物質的量不一定相同,故所含的分子數(shù)也不一定相同。
2.結合阿伏加德羅定律討論同溫同壓同體積的O2和O3的分子數(shù)相同嗎?能說原子數(shù)目也相同嗎?
提示 由阿伏加德羅定律可知,同溫同壓下,體積相同的O2和O3分子數(shù)相同,又因為一個O2分子中有2個氧原子,一個O3分子中有3個氧原子,所以同溫同壓下,體積相同的O2和O3原子數(shù)目不同。
【重點突破】
1.氣體摩爾體積的適用范圍
氣體摩爾體積的適用范圍是氣體,可以是單一氣體,也可以是混合氣體,如0.2 mol H2與0.8 mol O2的混合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約為22.4 L。
2.標準狀況下的氣體摩爾體積
(1)定義:
(2)計算:
①氣體的物質的量:n=。
②氣體的摩爾質量:M=。
③氣體的分子數(shù):N=nNA=NA。
④氣體的質量:m=nM=M。
3.阿伏加德羅定律的推論
推論
公式
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之比等于其物質的量之比
同溫同體積時,氣體的壓強之比等于其物質的量之比
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的質量之比等于其摩爾質量之比
同溫同壓下,任何氣體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爾質量之比
同溫同物質的量的氣體,壓強之比等于體積的反比
4.對阿伏加德羅定律及推論的“三點”理解
(1)適用于任何氣體,包括混合氣體,不適用于非氣體。(2)同溫、同壓、同體積、同分子數(shù),共同存在,相互制約,且“三同定一同”。(3)標準狀況下的氣體摩爾體積是阿伏加德羅定律的一個特例。
【典題探究】
典例1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含有NA個氦原子的氦氣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約為11.2 L
B.25 ℃,1.01105 Pa,64 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數(shù)為3NA
C.11.2 L Cl2含有的分子數(shù)為0.5NA
D.標準狀況下,11.2 L CCl4含有的分子數(shù)為0.5NA
【答案】:B
錯誤。
易錯警示
在有關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正誤判斷題目中,??疾闃藴薁顩r下的氣體摩爾體積,常見問題有:
(1)忽視外界條件是標準狀況,如常溫、常壓下,1molH2的體積不是22.4L。
(2)忽視研究對象是氣體,如標準狀況下,H2O、酒精等不是氣體。
(3)將1mol氣體的體積與氣體摩爾體積的單位混淆,前者單位為L,后者單位為Lmol-1
變式訓練1-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氣體的摩爾體積為22.4 Lmol-1
B.1 mol O2的質量為32 g,它所占的體積是22.4 L
C.標準狀況下,22.4 L水的質量約為18 g
D.標準狀況下,22.4 L的任何氣體的物質的量都約是1 mol
【答案】:D
【解析】:在標準狀況下氣體的摩爾體積約為22.4Lmol-1,A項沒有指出所處的狀態(tài),A項錯誤;1molO2的質量為32g,B項未指明是否在標準狀況下,故它所占的體積不一定是22.4L,B項錯誤;氣體摩爾體積僅適用于氣體,水在標準狀況下不是氣體,C項錯誤。
變式訓練1-2.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一定溫度、壓強下,氣體體積由其分子的大小決定
B.一定溫度、壓強下,氣體體積由其物質的量的多少決定
C.氣體摩爾體積是指1 mol任何氣體所占的體積為22.4 L
D.不同的氣體,若體積不等,則它們所含的分子數(shù)一定不等
【答案】:B
22.4L;由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知,不同氣體,若體積不等,則所含的分子數(shù)可能不相等。
變式訓練1-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0.5 mol H2所占的體積為11.2 L
B.標準狀況下,6.021023個分子所占的體積約是22.4 L
C.標準狀況下,1 mol H2O的體積約為22.4 L
D.標準狀況下,28 g CO和N2的混合氣體的體積約是22.4 L
【答案】:D
【解析】:A項沒有指明氣體所處狀況,故0.5molH2的體積不一定是11.2L;B項沒有指明物質為氣態(tài),不能確定其體積;C項中的H2O在標準狀況下不是氣體;D項中,由于CO與N2的摩爾質量相等,二者以任意比例混合其平均摩爾質量不變,故CO和N2的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為1mol,標準狀況下體積約是22.4L,D正確。
典例2同溫同壓下,向兩個密閉容器中分別充滿等質量的O2、O3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氣體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2
B.兩種容器的體積比為2∶3
C.兩種氣體的分子數(shù)目相等
D.兩種氣體的密度之比是3∶2
【答案】:A
【解析】:因O2和O3質量相等,故其物質的量與摩爾質量成反比,即48∶32=3∶2,A正確;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之比等于其物質的量之比,即3∶2,B錯誤;分子數(shù)目之比等于其物質的量之比,即3∶2,C錯誤;同溫同壓下,氣體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爾質量之比,即32∶48=2∶3,D錯誤。
方法技巧
(1)阿伏加德羅定律的適用條件不僅僅是標準狀況,也可以是其他同溫同壓條件下,只要物質的存在狀態(tài)是氣態(tài)即可。
(2)同溫、同壓、同體積和同分子數(shù),共同存在、相互制約,只要三“同”成立,第四“同”必定成立。
變式訓練2-1 同溫同壓下,A容器中H2和B容器中NH3所含氫原子數(shù)相等,則兩個容器的體積比是( )
A.3∶2 B.1∶3
C.2∶3 D.1∶2
【答案】:A
【解析】:1molH2含氫原子2mol,1molNH3含氫原子3mol,若H2和NH3所含氫原子數(shù)相等,則H2和NH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2,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比等于其物質的量之比,兩個容器的體積比是3∶2。
變式訓練2-2在兩個容積相同的容器中,一個盛有HCl氣體,另一個盛有H2和Cl2的混合氣體。在同溫同壓下,兩容器內的氣體一定具有相同的( )
A.原子數(shù) B.密度
C.質量 D.質子數(shù)
【答案】:A
變式訓練2-3.如圖所示,相同狀況下,分別用氯化氫和四種不同的混合氣體吹出體積相等的五個氣球。A、B、C、D四個氣球中所含原子數(shù)與氯化氫氣球中所含原子數(shù)一定相等的是( )
【答案】:C
【解析】:相同狀況下,五個氣球的體積相同,則所含氣體的物質的量相等,氣體的分子數(shù)相同;HCl、N2、O2都為雙原子分子,故C中所含原子數(shù)一定與HCl相同,而A中所含原子數(shù)因Ar與O3的混合比例不同而變化,不一定與HCl相同;B、D中氣體無論以怎樣的比例混合,都大于HCl氣球中所含原子數(shù)。
變式訓練2-4.同溫同壓下,若A容器中充滿O2,B容器中充滿O3。
(1)若所含分子總數(shù)相等,則A容器和B容器的容積比是 。
(2)若兩容器中所含原子總數(shù)相等,則A容器和B容器的容積比是 。
(3)若兩容器的容積比為3∶2,則O2和O3物質的量之比為 ,質量之比為 ,密度之比為 。
【答案】:(1)1∶1
(2)3∶2
(3)3∶2 1∶1 2∶3
(3)兩容器的容積比為3∶2,則兩氣體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2,質量之比為(332)∶(248)=1∶1,密度之比為2∶3。
【基礎題組】
1.常溫、常壓下,用等質量的CH4、CO2、O2、SO2四種氣體分別吹出四個氣球,其中氣體為CH4的是( )
2.下列兩種氣體的分子數(shù)一定相等的是( )
A.體積相等、質量不等的CO和N2
B.等溫等體積的O2和N2
C.等體積等密度的CO和N2
D.等壓等體積的O2和N2
3.下列示意圖中,白球代表氫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方框代表容器,容器中間有一個可以上下滑動的隔板(其質量忽略不計)。其中能表示等質量的氫氣與氦氣的是( )
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標準狀況下,1 mol水的體積是22.4 L
B.1 mol任何氣體體積均為22.4 L
C.在標準狀況下,0.3 mol N2和0.7 mol O2混合氣體總體積約為22.4 L
D.通常狀況下,1 mol N2的體積約為22.4 L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 ( )
A.在常溫、常壓下,11.2 L N2含有的分子數(shù)是0.5NA
B.標準狀況下,18 g水所占的體積約是22.4 L
C.32 g O2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約是22.4 L
D.在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所含的原子數(shù)相等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同溫、同壓下,相同質量的氣體都占有相同的體積
B.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氣體都含有相同數(shù)目的分子
C.在標準狀況下,1 mol任何物質的體積均約是22.4 L
D.1 mol某氣體的體積約為22.4 L,該氣體所處的狀況一定是標準狀況
7.在體積相同的兩個密閉容器中分別充滿O2、O3氣體,當這兩個容器內溫度和氣體密度相等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兩種氣體的壓強相等
B.O2比O3的質量小
C.兩種氣體的分子數(shù)目相等
D.兩種氣體所含的氧原子數(shù)目相等
8.關于同溫、同壓下等體積的N2O(氣體)和CO2的敘述,其中正確的是( )
①質量相同 ②所含碳原子數(shù)與氮原子數(shù)相等 ③所含分子數(shù)相等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32 g O2占有的體積約為22.4 L
B.22.4 L N2含有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個氮分子
C.在標準狀況下,22.4 L水的質量約為18 g
D.22 g二氧化碳與標準狀況下11.2 L 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數(shù)
10.(1)現(xiàn)有34 g某氣體,摩爾質量為17 gmol-1,則:
①該氣體為 mol。
②該氣體所含分子數(shù)為 NA。
③該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 L。
(2) g H2O中的氧原子數(shù)目與標準狀況下22.4 L CO2中的氧原子數(shù)目相同。
11.一定溫度和壓強下,30 L某種氣態(tài)純凈物中含有6.021023個分子,這些分子由1.2041024個原子構成。
(1)該氣體的物質的量為 ,該氣體中每個分子含有 個原子。
(2)該溫度和壓強 標準狀況(填“是”或“不是”),此條件下的氣體摩爾體積為 。若O2在該條件下為氣態(tài),則2 mol O2在該條件下的體積為 L。
(3)標準狀況下該純凈物若為氣態(tài),其體積約是 L。
【提升題組】
1.在一定條件下,某化合物X受熱分解:2XA↑+2B↑+4C↑,測得反應后生成的混合氣體對H2的相對密度為11.43,在相同條件下,X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
A.11.43 B.22.85 C.80.01 D.160.02
2.同溫、同壓下,某容器充滿O2質量為116 g,若充滿CO2質量為122 g,現(xiàn)充滿某氣體質量為114 g,則該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
A.28 B.60
C.32 D.44
3.有CO與CO2的混合氣體共33.6 L,其密度為1.726 gL-1,已知混合氣體共有9.031023個分子,則該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是( )
A.58.00 gmol-1
B.36.09 gmol-1
C.36.00 gmol-1
D.38.67 gmol-1
4.一定量的液態(tài)化合物XY2在一定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燒,反應方程式為:
XY2(液)+3O2(氣)XO2(氣)+2YO2(氣)
測得生成物的總體積為672 mL,密度為2.56 gL-1(標準狀況)。則:
(1)反應前O2的體積為 mL(標準狀況);
(2)化合物XY2的摩爾質量為 ;
(3)若XY2分子中X、Y兩元素的質量比為3∶16,則X、Y分別為 、 。
5.(1)質量之比為16∶7∶6的三種氣體SO2、CO、NO,分子個數(shù)之比為 ;氧原子個數(shù)之比為 ;相同條件下的體積之比為 。
(2)標準狀況下,1.7 g NH3的體積為 L,它與標準狀況下 L H2S含有相同數(shù)目的氫原子。
(3)某氣體氧化物的化學式為RO2,在標準狀況下,1.28 g該氧化物的體積為448 mL,則該氧化物的摩爾質量為 ,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
【答案與解析】
基礎題組
2. 【答案】:C
【解析】:CO和N2的相對分子質量相同,質量相等時,兩者物質的量相同,所以一定含有相同的分子數(shù)。A項中,質量不等;B選項中缺少等壓這一條件;C選項中等體積等密度也就相當于等質量,所以含有相同的分子數(shù);D選項中缺少等溫這一條件。
3. 【答案】:A
【解析】:氫氣屬于雙原子分子,而氦屬于單原子分子。根據(jù)它們的相對原子質量容易算出,它們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2∶1。根據(jù)阿伏加德羅定律,在同溫、同壓下,分子個數(shù)比即是體積比,因此,A是正確的。
4.【答案】:C
【解析】:A項水為液體,不適用氣體摩爾體積;B項未指明氣體所處狀況;C項N2、O2可共存,故正確;D項通常狀況下,1 mol N2體積不是22.4 L,錯誤。
5.【答案】:C
【解析】:
選項
分析
結論
A
條件不是標準狀況
B
標準狀況下水不是氣體
C
32gO2為1mol,標準狀況下體積約為22.4L
√
D
相同條件下,氣體所含分子數(shù)相同,但原子數(shù)不一定相同
6.【答案】:B
【解析】:同溫、同壓下,質量相同的不同氣體物質的量不一定相同,所以不一定占有相同的體積,A錯誤;由阿伏加德羅定律知,B正確;水在標準狀況下不是氣體,體積也不為22.4 L,C錯誤;1 mol某氣體若處于高溫、高壓或低溫、低壓的情況下,氣體體積也可能約為22.4 L,D錯誤。
7.【答案】:D
【解析】:根據(jù)題意,因等溫度、等體積、等密度,則兩者等質量,B錯誤;等質量的O2和O3物質的量不相等,則壓強和分子數(shù)不相等,則A、C錯誤;O2和O3都是由氧原子構成的,所以等質量的O2和O3原子數(shù)相等,D正確。
9.【答案】:D
【解析】:A、B兩項都沒有指明是“標準狀況”下,錯誤;C項標準狀況下水不是氣體,所以22.4 L水不是1 mol,故也不是18 g;D項中22 g CO2的物質的量為0.5 mol,標準狀況下11.2 L HCl的物質的量也為0.5 mol,兩種氣體的物質的量相同,所以含有的分子數(shù)也相同。
10.【答案】:(1)①2 ②2 ③44.8
(2)36
【解析】:(1)該氣體的物質的量為=2 mol,分子數(shù)為2NA,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22.4 Lmol-12 mol=44.8 L。(2)標準狀況下22.4 L CO2是1 mol,氧原子的物質的量是2 mol,故水是2 mol,即36 g。
11.【答案】:(1)1 mol 2
(2)不是 30 Lmol-1 60 L
(3)22.4 L
【解析】:(1)含有6.021023個分子,可知氣體的物質的量為1 mol,含有1.2041024個原子,說明分子為雙原子分子。
(2)在此溫度和壓強下,1 mol氣體的體積是30 L,故其氣體摩爾體積為30 Lmol-1,不是標準狀況。若O2在該條件下為氣態(tài),則2 mol O2在該條件下的體積為30 Lmol-12 mol=60 L。
(3)1 mol該純凈物若為氣態(tài),標準狀況下其體積約是22.4 L。
提升題組
1.【答案】:C
【解析】: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2 mol X生成7 mol混合氣體,X的摩爾質量為=80.01 gmol-1。
2.【答案】:A
【解析】:方法一:按常規(guī)思路,設容器的質量為m。同溫、同壓下,,因為容器體積不變,所以有,得m=100 g,然后由,得M(某)=28 gmol-1,即相對分子質量為28,選A。
方法二:差量法。同溫、同壓下,氣體質量之差和相對分子質量之差之間存在著正比關系,因此可以不計算容器的質量,直接由氣體質量差和相對分子質量差的正比關系求得。即:=M(某)=28 gmol-1,選A。
方法三:估算法。由阿伏加德羅定律可知n(O2)=n(CO2)=n(氣體),m=nM,m與M成正比。
故M (某)<M(O2),M(某)<M(CO2),即M(某)<32 gmol-1。
3.【答案】:D
【解析】:m(總)=1.726 gL-133.6 L≈58 g,
n(總)==1.5 mol,
平均摩爾質量=m/n≈38.67 gmol-1。
4.【答案】:(1)672
(2)76 gmol-1
(3)C S
5.【答案】:(1)5∶5∶4 10∶5∶4 5∶5∶4
(2)2.24 L 3.36 L
(3)64 gmol-1 32
【解析】:(1)質量之比為16∶7∶6,說明其物質的量之比為=5∶5∶4,所以其分子數(shù)之比為5∶5∶4,氧原子數(shù)之比為10∶5∶4,相同條件下的體積之比為5∶5∶4。(2)1.7 g NH3的物質的量為=0.1 mol,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0.1 mol22.4 Lmol-1=2.24 L,0.1 mol NH3含有0.3 mol H,與0.15 mol H2S含有相同數(shù)目的氫原子,標準狀況下0.15 mol H2S的體積為0.15 mol22.4 Lmol-1=3.36 L。(3)在標準狀況下,1.28 g該氧化物的體積為448 mL,其物質的量為=0.02 mol,摩爾質量為=64 gmol-1,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64-16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