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學(xué)人教版一輪教師用書:第10章 第3節(jié) 化學(xué)實驗方案的設(shè)計與評價 Word版含答案
-
資源ID:63620629
資源大?。?span id="wz5iev0" class="font-tahoma">1.41MB
全文頁數(shù):34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10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yù)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高三化學(xué)人教版一輪教師用書:第10章 第3節(jié) 化學(xué)實驗方案的設(shè)計與評價 Word版含答案
第三節(jié) 化學(xué)實驗方案的設(shè)計與評價
考綱定位
要點網(wǎng)絡(luò)
1.了解化學(xué)實驗是科學(xué)探究過程中的一種重要方法。
2.根據(jù)化學(xué)實驗?zāi)康暮鸵竽茏龅剑?
(1)設(shè)計實驗方案;
(2)正確選用實驗裝置;
(3)分析或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合理結(jié)論;
(4)掌握控制實驗條件的方法;
(5)評價或改進實驗方案。
化學(xué)實驗方案的設(shè)計
1.實驗方案的設(shè)計原則與要求
(1)設(shè)計原則
①條件合適,操作方便;
②原理正確,步驟簡單;
③原料豐富,價格低廉;
④產(chǎn)物純凈,污染物少。
(2)基本要求
①科學(xué)性:科學(xué)性是指實驗原理,實驗操作程序和方法必須正確。
②安全性:實驗設(shè)計時應(yīng)盡量避免使用有毒藥品和進行具有一定危險性的實驗操作。
③可行性:實驗設(shè)計應(yīng)切實可行,所選用的化學(xué)藥品、儀器、設(shè)備和方法等在中學(xué)現(xiàn)有的實驗條件下能夠得到滿足。
④簡約性:實驗設(shè)計應(yīng)盡可能簡單易行,應(yīng)采用簡單的實驗裝置,用較少的實驗步驟和實驗藥品,并能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實驗。
2.實驗設(shè)計的關(guān)鍵熱點
(1)實驗操作順序
裝置選擇與連接→氣密性檢查→加固體藥品→加液體藥品→開始實驗(按程序)→拆卸儀器→其他處理等。
(2)加熱順序選擇
若氣體制備實驗需加熱,應(yīng)先加熱氣體發(fā)生裝置,通入氣體排出裝置中的空氣后,再給實驗中需要加熱的物質(zhì)加熱。目的:①防止爆炸(如氫氣還原氧化銅);②保證產(chǎn)品純度,防止反應(yīng)物或生成物與空氣中的物質(zhì)反應(yīng)。熄滅酒精燈的順序則相反。
(3)儀器的連接順序
①涉及氣體的一般連接順序
發(fā)生裝置→除雜裝置→干燥裝置→性質(zhì)探究或收集裝置→尾氣處理裝置(注意防倒吸)。
②一般裝置的進出氣口
a.洗氣瓶:長進短出;b.U型管:無前后;c.干燥管:粗入細出;d.加熱玻璃管:無前后;e.排液量氣:短進長出。
注意:儀器連接要注意的問題
①安裝儀器時: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②儀器拆卸的一般過程:從右到左,自上而下,先拆主體,后拆部件。
③凈化氣體時,一般先除去有毒、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后除去無毒、無氣味的氣體,最后除去水蒸氣。
④制備易潮解的物質(zhì)時,制備裝置前、后要連干燥裝置。
命題點1 “儀器連接型”實驗方案的設(shè)計
[典例導(dǎo)航1]
(2019·岳陽模擬)三氯化硼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作半導(dǎo)體硅的摻雜源或有機合成催化劑,還用于高純硼或有機硼的制取。已知:BCl3的沸點為12.5 ℃,熔點為-107.3 ℃,易潮解①。實驗室制備三氯化硼的原理為B2O3+3C+3Cl22BCl3+3CO
(1)甲組同學(xué)擬用下列裝置制備干燥純凈的氯氣②(不用收集):
①裝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裝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組同學(xué)選用甲組實驗中的A、B、C和下列裝置(裝置可重復(fù)使用)制備BCl3并驗證反應(yīng)中有CO生成③。
①乙組同學(xué)的實驗裝置中,依次連接的合理順序為A→B→C→ → → → → ?、堋鶩→D→I;其中裝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實驗開始時,先通入干燥的N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能證明反應(yīng)中有CO生成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三氯化硼接觸潮濕空氣時會形成腐蝕性濃厚白霧⑥,其與水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點撥] ①根據(jù)BCl3的熔、沸點可確定,BCl3易液化,可用冷卻水冷凝;易潮解,要注意BCl3制備時水蒸氣的影響,氣體要干燥。
②干燥純凈的Cl2制取時注意除雜[雜質(zhì)HCl、H2O(g)],及除雜的先后順序為先除HCl再干燥。
③驗證CO生成,一般是利用CO與CuO反應(yīng)生成CO2,根據(jù)CO2的存在證明CO的生成,但要注意CO2干擾。
④剩余4個裝置,題中留有5個裝置空白,說明有一裝置重復(fù)使用。
⑤裝置中的O2要與C反應(yīng),干擾實驗,先通N2排空氣,防止O2干擾。
⑥HCl在空氣中易形成白霧。
[答案] (1)①吸收Cl2中的HCl氣體 干燥Cl2[或吸收Cl2中的H2O(g)]
②ClO+5Cl-+6H+3Cl2↑+3H2O
(2)①G E H J H 冷凝BCl3為液體收集
②排除裝置中的空氣,防止O2的干擾
③裝置F中黑色粉末變?yōu)榧t色,裝置D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④BCl3+3H2O===H3BO3+3HCl
“儀器連接型”實驗方案設(shè)計思路
[對點訓(xùn)練]
1.(2019·安陽模擬)氨基鋰(LiNH2)是一種白色有光澤的結(jié)晶或粉末,熔點是390 ℃,沸點是430 ℃,溶于冷水,遇熱水則強烈水解。在380~400 ℃時鋰與氨氣直接反應(yīng)可制得LiNH2,下面是實驗室制備LiNH2時可能用到的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
A B C D
(1)僅從試劑性質(zhì)角度分析,下列各組試劑不宜用于實驗室制備NH3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濃氨水、CaO
B.NH4Cl固體、Ca(OH)2固體
C.濃氨水
D.NH4NO3固體、NaOH固體
(2)用(1)中合適的試劑制取的NH3按氣流方向自左向右,則圖中裝置的連接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填接口處字母),裝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裝置C中儀器的名稱是________,盛裝的試劑是________。實驗開始后,向X中通入NH3與加熱儀器X的先后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室還可用濃氨水與固體NaOH混合制備氨氣,但多次實驗表明,此方法收集到的NH3量總是比理論值低許多,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氨基鋰能與熱水反應(yīng)生成LiOH與一種氣體,請推測該氣體的成分并用實驗驗證你的結(jié)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因NH4NO3受熱或撞擊易發(fā)生爆炸,故不易用NH4NO3固體、NaOH固體制備NH3。 (2)因LiNH2能與水反應(yīng),故進入B中的氨氣應(yīng)該是干燥的,又因為氨氣無法在B中消耗完且空氣中水蒸氣也可以逆向進入B,又氨氣溶解時可能會產(chǎn)生倒吸現(xiàn)象,故相應(yīng)的連接順序為e→f→c→d→h→g→a;裝置A中盛放濃硫酸,用于吸收氨氣,及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B中。 (3)裝置C用
于干燥氨氣,可以使用堿性干燥劑;由于Li能與空氣中氧氣反應(yīng),故要先通入一段時間的氨氣,排盡裝置內(nèi)的空氣。 (4)因氨氣屬于易溶于水的氣體,故它在溶液中生成時,溶液中會溶解有相當多的氨氣,從而導(dǎo)致進入B中的氨氣量比理論值小許多。 (5)由LiNH2+H2O===LiOH+NH3↑推測,氣體產(chǎn)物是氨氣,可用紅色石蕊試紙檢測該氣體。
[答案] (1)D (2)e→f→c→d→h→g→a(h、g可互換) 盛放濃硫酸,用于吸收未反應(yīng)的氨氣,及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B中導(dǎo)致LiNH2水解 (3)干燥管 堿石灰 先通氨氣再加熱儀器X (4)因氨氣屬于易溶于水的氣體,故它在溶液中生成時,溶液中會溶解有相當多的氨氣,故從而導(dǎo)致進入B中的氨氣量比理論值小許多 (5)該氣體為氨氣,取少量試樣放入試管中并加入適量熱水,再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靠近試管口,試紙變藍
命題點2 “綜合實驗裝置型”實驗方案的分析
[典例導(dǎo)航2]
(2019·鄭州模擬)莫爾鹽[(NH4)2Fe(SO4)2·6H2O,Mr=392]是一種重要的還原劑,在空氣中比一般的亞鐵鹽穩(wěn)定。某學(xué)習(xí)小組設(shè)計如圖實驗方案制備少量的莫爾鹽。
回答下列問題:
(1)連接裝置,檢查裝置氣密性。將0.1 mol (NH4)2SO4晶體置于玻璃儀器_______中(填儀器名稱),將6.0 g潔凈鐵屑加入錐形瓶中。
(2)①打開分液漏斗瓶塞,關(guān)閉活塞K3,打開K2、K1,加入55.0 mL 2
mol·L-1稀硫酸后關(guān)閉K1。A裝置中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待大部分鐵粉溶解后,打開K3、關(guān)閉K2,此時可以看到的現(xiàn)象為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關(guān)閉活塞K2、K3,采用100 ℃水浴蒸發(fā)B中水分,液面產(chǎn)生晶膜時,停止加熱,冷卻結(jié)晶、________、用無水乙醇洗滌晶體。該反應(yīng)中硫酸需過量,保持溶液的pH在1~2之間,其目的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裝置C的作用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裝置C存在的缺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點撥] (1)實驗?zāi)康模褐苽渖倭磕獱桘}
[(NH4)2Fe(SO4)2·6H2O]。
(2)實驗原理:FeSO4+(NH4)2SO4+6H2O=== (NH4)2Fe(SO4)2·6H2O。
(3)實驗裝置及其各部分裝置的可能作用
A.制備FeSO4;
B.制備莫爾鹽;
C.防止空氣中的O2進入。
(4)問題回答
[答案] (1)三頸燒瓶(三頸瓶或三口瓶或三口燒瓶) (2)①Fe+2H+===H2↑+Fe2+?、贏中的液體被壓入B中 A中產(chǎn)生氫氣,使A中壓強增大?、圻^濾 抑制Fe2+水解 ④液封作用,防止空氣進入三頸燒瓶氧化Fe2+ 不能除去尾氣中的H2(或答可能會倒吸均可)
“綜合實驗裝置型”試題的解答思維流程
[對點訓(xùn)練]
2.(2019·衡陽二模)二氧化氯(ClO2)與亞氯酸鈉(NaClO2)都具有強氧化性。兩者作漂白劑時,不傷害織物;作飲用水消毒劑時,不殘留異味。某研究性學(xué)習(xí)小組用二氧化氯制備亞氯酸鈉,并探究其性質(zhì)的實驗如下。
【資料查閱】①SO2可將 NaClO3還原為ClO2;②NaClO2酸化生成NaCl,并放出ClO2。
A B C D E
實驗步驟如下:
Ⅰ.組裝儀器并檢查氣密性。儀器組裝完畢(如圖所示),關(guān)閉①②③三個止水夾及b的活塞,打開a的活塞,向A的圓底燒瓶中注入水,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Ⅱ.制備亞氯酸鈉。在各裝置中分別加入相應(yīng)的試劑,關(guān)閉止水夾①③和b的活塞,打開止水夾②及a的活塞,向A的圓底燒瓶中滴入75%的硫酸。
Ⅲ.探究亞氯酸鈉的性質(zhì)。打開止水夾①和②,關(guān)閉止水夾③和a的活塞,通入一段時間空氣;關(guān)閉止水夾①和②,打開止水夾③和b的活塞,向C的三頸燒瓶中滴入稀硫酸。
試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Ⅰ中,裝置氣密性良好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儀器a或b在使用前應(yīng)______________。
(2)步驟Ⅱ中,B中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C中H2O2的作用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驟Ⅲ中,先通入一段時間空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試管D中的現(xiàn)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驟Ⅲ中,開始時C中反應(yīng)緩慢,稍后產(chǎn)生氣體的速率卻迅速加快。試解釋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驟Ⅱ,實驗前若向C三頸燒瓶中加入25 mL 8.0 mol·L-1 H2O2溶液反應(yīng),分離提純得到18.88 g NaClO2晶體,則H2O2的有效利用率為________(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解析] (1)若裝置不漏氣,因裝置中氣體壓強增大,a中液體不能順利流下,所以現(xiàn)象是一段時間后,儀器a中液面不再下降;儀器a、b是分液漏斗,使用前要檢驗是否漏水。(2) 步驟Ⅱ,B中SO2將NaClO3還原為ClO2,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為SO2+2NaClO3=== 2ClO2+Na2SO4,C中用二氧化氯制備亞氯酸鈉,ClO2發(fā)生還原反應(yīng),H2O2作還原劑。(3) 裝置中殘留的ClO2、SO2氣體干擾NaClO2的檢驗,步驟Ⅲ中,先通入一段時間空氣的目的是排出裝置中殘留的ClO2、SO2氣體,避免干擾實驗;C中加入硫酸生成的ClO2與D試管中的KI反應(yīng)生成碘單質(zhì),所以試管D中的現(xiàn)象為溶液由無色變藍色。(4) NaClO2酸化生成NaCl,反應(yīng)生成的Cl-起催化作用;NaClO2與硫酸的反應(yīng)放熱使溫度升高,反應(yīng)速率加快。(5)設(shè)參加反應(yīng)的H2O2的物質(zhì)的量是x mol;
2ClO2+2NaOH+H2O2===2NaClO2+O2+2H2O,
1 mol 181 g
x mol 18.88 g
x≈0.104 mol,H2O2的有效利用率為×100%=52%。
[答案] (1)一段時間后,儀器a中液面不再下降 檢查是否漏水 (2)SO2+2NaClO3===2ClO2+Na2SO4 作還原劑 (3)排出裝置中殘留的ClO2、SO2氣體,避免干擾實驗 溶液由無色變藍色 (4)反應(yīng)生成的Cl-起催化作用(或該反應(yīng)放熱使溫度升高,反應(yīng)速率加快) (5)52%
命題點3 “猜測假設(shè)型”實驗方案設(shè)計
[典例導(dǎo)航3]
某研究性學(xué)習(xí)小組對過量炭粉與氧化鐵反應(yīng)的氣體產(chǎn)物成分進行研究。
(1)提出假設(shè)
①該反應(yīng)的氣體產(chǎn)物是CO2。
②該反應(yīng)的氣體產(chǎn)物是CO。
③該反應(yīng)的氣體產(chǎn)物是________。
(2)設(shè)計方案
如圖所示,將一定量的氧化鐵在隔絕空氣的條件①下與過量炭粉完全反應(yīng)②,測定參加反應(yīng)的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③。
(3)查閱資料
氮氣不與炭粉、氧化鐵發(fā)生反應(yīng)。實驗室可以用氯化銨飽和溶液和亞硝酸鈉(NaNO2)飽和溶液混合加熱反應(yīng)制得氮氣。
請寫出該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步驟
①按上圖連接裝置, ?、埽?
稱取3.20 g氧化鐵、2.00 g 炭粉混合均勻,放入48.48 g的硬質(zhì)玻璃管中;
②加熱前,先通一段時間純凈干燥的氮氣⑤;
③停止通入N2后,夾緊彈簧夾,加熱一段時間,澄清石灰水(足量)變渾濁;
④待反應(yīng)結(jié)束,再緩緩?fù)ㄈ胍欢螘r間的氮氣⑥。冷卻至室溫,稱得硬質(zhì)玻璃管和固體總質(zhì)量為52.24 g⑦;
⑤過濾出石灰水中的沉淀,洗滌、烘干后稱得質(zhì)量為 2.00 g⑧。
步驟②④中都分別通入N2,其作用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數(shù)據(jù)處理
試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寫出該實驗中氧化鐵與炭粉發(fā)生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實驗優(yōu)化
學(xué)習(xí)小組有同學(xué)認為應(yīng)對實驗裝置進一步完善。
①甲同學(xué)認為:應(yīng)將澄清石灰水換成Ba(OH)2溶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從環(huán)境保護的角度⑨,請你再提出一個優(yōu)化方案: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點撥]?、俦苊饪諝庵械腛2與碳反應(yīng)造成對實驗的干擾,要先排空。
②計算時注意:反應(yīng)后炭粉有剩余,氧化鐵全部反應(yīng)。
③根據(jù)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可進一步求得碳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從而確定氣體產(chǎn)物是CO還是CO2還是二者的混合物。
④連接好裝置加入藥品前,一般是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⑤排盡裝置中的空氣,達到隔絕空氣的目的。
⑥將殘存在反應(yīng)裝置中的CO2趕入澄清石灰水中,確保實驗結(jié)果的準確性。
⑦由此數(shù)據(jù)可求得剩余固體質(zhì)量[m(Fe)+m(C)剩],進而可求得參加反應(yīng)的碳元素的質(zhì)量。
⑧此數(shù)據(jù)是CaCO3的質(zhì)量,可據(jù)此求出反應(yīng)中生成的CO2的物質(zhì)的量。
⑨本實驗中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的氣體是CO,需進行處理。
[解析] (5)由于炭粉過量,氧化鐵完全反應(yīng),因此反應(yīng)結(jié)束后所得固體是過量的炭粉和生成的Fe的混合物,其質(zhì)量為m(Fe)+m(C)剩=52.24 g-48.48 g=3.76 g,其中m(Fe)=×3.20 g=2.24 g,則m(C)剩=3.76 g-2.24 g=1.52 g,m(C)反=2.00 g-1.52 g=0.48 g,n(C)反=0.04 mol,由實驗步驟⑤可知,反應(yīng)中生成CO2 0.02 mol,則還生成CO 0.02 mol,n(CO)∶n(CO2)=1∶1,據(jù)此可寫出Fe2O3與C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為2C+Fe2O32Fe+CO↑+CO2↑。
(6)①Ca(OH)2的溶解度很小,所以澄清石灰水中Ca(OH)2的濃度很小,一般不用作CO2的吸收劑,否則易導(dǎo)致吸收不完全造成實驗誤差;M(BaCO3)大于M(CaCO3),可減小稱量誤差。②本實驗中能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的氣體是CO,所以對方案的優(yōu)化就是增加處理CO的裝置。
[答案] (1)CO2、CO的混合物
(3)NH+NON2↑+2H2O
(4)并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步驟②中是為了排盡空氣;步驟④是為了趕出所有的CO2,確保完全吸收
(5)2C+Fe2O32Fe+CO↑+CO2↑
(6)①Ba(OH)2溶解度大,濃度大,使CO2被吸收的更完全,M(BaCO3)>M(CaCO3),稱量時相對誤差小
②在尾氣出口處加一點燃的酒精燈(或增加一尾氣處理裝置)
猜測假設(shè)型實驗方案設(shè)計的一般思路
[對點訓(xùn)練]
3.(2019·試題調(diào)研)某課題組同學(xué)受葡萄糖與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yīng)實驗的啟發(fā),擬設(shè)計實驗利用氧化銅探究乙醛的還原性。
[提出猜想]
猜想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化學(xué)方程式);
猜想2:CH3CHO+2CuO△,CH3COOH+Cu2O。
[定性實驗]
(1)甲同學(xué)設(shè)計如圖1所示實驗方案(部分夾持裝置已略去):
圖1
已知,有機物的部分物理性質(zhì)如表所示:
有機物
乙酸
乙醛
溶解性
易溶于乙醇和乙醛
易溶于乙醇和乙酸
沸點/℃
117.9
20.8
按上述實驗方案進行實驗,當裝置B中氧化銅完全反應(yīng)后停止實驗。
①補充“猜想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化學(xué)方程式)。
②裝置C中冷水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離、提純產(chǎn)品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中,先通入乙醛蒸氣,后點燃裝置B處酒精燈,這樣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Cu2O呈紅色,在酸性條件下發(fā)生反應(yīng)為Cu2O+2H+===Cu+Cu2++H2O。
乙同學(xué)設(shè)計下列實驗方案:
方案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Ⅰ
取少量裝置B中紅色粉末于試管中,加入適量稀硫酸,振蕩
溶液變藍色
Ⅱ
取少量裝置B中紅色粉末于試管中,加入適量稀硝酸,振蕩
溶液變藍色
Ⅲ
取少量裝置B中紅色粉末于試管中,加入適量稀鹽酸,振蕩
溶液中有
紅色固體
上述方案能證明猜想2成立的是________(填“Ⅰ”“Ⅱ”或“Ⅲ”)。
[定量實驗]
(3)丙同學(xué)認為乙同學(xué)設(shè)計的實驗方案不能證明猜想1是否成立,該同學(xué)設(shè)計了如圖2所示實驗方案定量探究紅色固體的成分:
圖2
已知:醋酸亞鉻[Cr(CH3COO)2]溶液可以吸收少量的O2。
①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標號)。
a.裝置D可以控制反應(yīng)的發(fā)生與停止
b.裝置F中盛裝醋酸亞鉻溶液
c.向裝置D中滴幾滴硫酸銅溶液可加快反應(yīng)
d.實驗中觀察到裝置G中有明顯現(xiàn)象
②裝置G中紅色粉末完全反應(yīng)后,稱得固體粉末質(zhì)量為19.2 g;裝置H凈增質(zhì)量為2.0 g。選擇合理數(shù)據(jù)計算,確定紅色粉末的成分及物質(zhì)的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取少量裝置B中紅色粉末于試管中,加入稀硫酸,振蕩,溶液變藍色,可確定有Cu2O;Cu、Cu2O都能與稀硝酸反應(yīng)產(chǎn)生Cu2+,方案Ⅱ不能證明猜想2成立;紅色固體為Cu,無法確定此紅色固體是否是Cu2O與酸反應(yīng)生成的,方案Ⅲ不能證明猜想2成立。(3)①裝置E中裝醋酸亞鉻溶液吸收裝置D中排出的氧氣,裝置F中裝濃硫酸,干燥氫氣,b項錯誤;氧化亞銅、銅都是紅色,故裝置G中無明顯現(xiàn)象,d項錯誤。②裝置H還會吸收空氣中水蒸氣,凈
增質(zhì)量大于生成水的質(zhì)量,不能作為計算依據(jù),只能根據(jù)裝置G中紅色粉末的質(zhì)量變化進行計算。根據(jù)轉(zhuǎn)化關(guān)系Cu2O→Cu,固體凈減質(zhì)量等于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zhì)量。m(O)=(20.8-19.2) g=1.6 g,n(Cu2O)=n(O)=0.1 mol,m(Cu2O)=144 g·mol-1×0.1 mol=14.4 g,n(Cu)==0.1 mol。
[答案] (1)①CH3CHO+CuO△,Cu+CH3COOH?、诶鋮s產(chǎn)品 蒸餾 排盡裝置中的空氣 (2)Ⅰ
(3)①ac ②0.1 mol Cu2O、0.1 mol Cu
命題點4 “定量型”實驗方案的設(shè)計
[典例導(dǎo)航4]
(2017·全國卷Ⅰ)凱氏定氮法是測定蛋白質(zhì)中氮含量的經(jīng)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濃硫酸在催化劑存在下將樣品中有機氮轉(zhuǎn)化成銨鹽,利用如圖所示裝置處理銨鹽,然后通過滴定測量①。已知:NH3+H3BO3===NH3·H3BO3;NH3·H3BO3+HCl===NH4Cl+H3BO3。
回答下列問題:
(1)a的作用②是________________。
(2)b中放入少量碎瓷片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f的名稱是________。
(3)清洗儀器:g中加蒸餾水;打開k1,關(guān)閉k2、k3,加熱b,蒸氣充滿管路④;停止加熱,關(guān)閉k1,g中蒸餾水倒吸進入c⑤,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開k2放掉水。重復(fù)操作2~3次。
(4)儀器清洗后,g中加入硼酸(H3BO3)和指示劑。銨鹽試樣由d注入e,隨后注入氫氧化鈉溶液,用蒸餾水沖洗d,關(guān)閉k3,d中保留少量水⑥。打開k1,加熱b,使水蒸氣進入e⑦。
①d中保留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e中主要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采用中空雙層玻璃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取某甘氨酸(C2H5NO2)樣品m克進行測定,滴定g中吸收液時消耗濃度為c mol·L-1的鹽酸V mL,則樣品中氮的質(zhì)量分數(shù)⑧為________%,樣品的純度≤________%。
[思路點撥]?、倜鞔_了蛋白質(zhì)中氮含量的測定原理。
②a為與外界相通的導(dǎo)氣管,當裝置內(nèi)壓強增大,a導(dǎo)管內(nèi)液面上升,其通常作用為防堵塞,防氣壓過大造成事故。
③液體加熱時易發(fā)生暴沸,加碎瓷片的目的就是防暴沸。
④水蒸氣排除裝置中的空氣,使裝置充滿蒸氣。
⑤停止加熱,關(guān)閉k1,水蒸氣冷凝液化,內(nèi)壓減小,形成負壓,水倒吸進裝置進行儀器清洗。
⑥液封,防止NH3逸出。
⑦用H2O(g)將生成的NH3排入g中與H3BO3反應(yīng)形成NH3·H3BO3。
⑧C2H5NO2~N~NH3·H3BO3~HCl
75 g 14 g 1 mol
m(C2H5NO2) m(N) cV×10-3mol
[答案] (1)避免b中壓強過大 (2)防止暴沸 直形冷凝管 (3)c中溫度下降,管路中形成負壓 (4)①液封,防止氨氣逸出 ②NH+OH-NH3↑+H2O 保溫使氨完全蒸出 (5)
(1)f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滴定時指示劑可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滴定完成后采用仰視讀數(shù)時結(jié)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答案] (1)冷凝NH3,防止NH3逸出
(2)甲基橙
(3)偏大
4種定量測定的方法與原理
(1)測量沉淀質(zhì)量法
先將某種成分轉(zhuǎn)化為沉淀,然后稱量過濾、洗滌、干燥后沉淀的質(zhì)量再進行相關(guān)計算。
稱量固體一般用托盤天平,精確度為0.1 g,但精確度高的實驗中可使用分析天平,可精確到0.000 1 g。
(2)測量氣體體積法
①量氣裝置的設(shè)計
下列裝置中,A是常規(guī)的量氣裝置,B、C、D是改進后的裝置。
②讀數(shù)時先要將其恢復(fù)室溫后,再調(diào)整量氣裝置使兩側(cè)液面相平,最后讀數(shù)要求視線與凹液面最低點相平。
(3)測量氣體質(zhì)量法
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稱反應(yīng)裝置在放出氣體前后的質(zhì)量減小值;另一種方法是稱吸收裝置在反應(yīng)前后的質(zhì)量增大值。
(4)滴定法
即利用滴定操作原理,通過酸堿中和滴定、沉淀滴定和氧化還原反應(yīng)滴定等獲得相應(yīng)數(shù)據(jù)再進行相關(guān)計算。
[對點訓(xùn)練]
4.(2019·成都模擬) 亞硝酰氯(NOCl)是一種黃色氣體,沸點為-5.5 ℃,其液體狀態(tài)呈紅褐色。遇水易水解,伴隨有氯化氫生成。某化學(xué)興趣小組按如圖裝置用Cl2和NO制備NOCl?;卮鹣铝邢嚓P(guān)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裝置甲中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裝置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開始時,先打開活塞K,當觀察到裝置丙中出現(xi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填現(xiàn)象)時再緩緩?fù)ㄈ隒l2。
(3)裝置丙中生成NOCl的反應(yīng)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裝置丁中冰鹽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經(jīng)分析該套裝置設(shè)計上有一處明顯缺陷,改進方法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描述)。
(5)工業(yè)制得的NOCl中常含有少量N2O4雜質(zhì),為測定產(chǎn)品純度進行如下實驗:稱取1.441 g樣品溶于適量的NaOH溶液中,加入幾滴K2CrO4溶液作指示劑,用 0.800 0 mol·L-1 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滴定,若消耗AgNO3溶液的體積為25.00 mL,則NOCl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________%(保留2位小數(shù));如果AgNO3溶液出現(xiàn)部分變質(zhì)(變質(zhì)的部分不參與反應(yīng)),則測得的NOCl的質(zhì)量分數(shù)會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解析] (2)裝置乙中水和二氧化氮反應(yīng)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硝酸蒸氣能溶于水,所以作用為將NO2轉(zhuǎn)化為NO,同時吸收HNO3 ;實驗開始時,觀察裝置丙中氣體由紅棕色轉(zhuǎn)換為無色,說明裝置中的空氣已排盡,再通入氯氣。
(4)反應(yīng)得到的一氧化氮含有水,氯氣能和水反應(yīng),且亞硝酰氯容易水解,故應(yīng)在裝置中乙和丙之間增加一個盛有濃硫酸的洗氣瓶(或在裝置中乙和丙之間增加一個氣體干燥裝置)。
(5)根據(jù)NOCl~AgNO3分析,硝酸銀的物質(zhì)的量為0.800 0×25×10-3 mol=0.02 mol,則亞硝酰氯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90.91%。若硝酸銀溶液出現(xiàn)部分變質(zhì),則消耗的硝酸銀溶液的體積變大,則測得的亞硝酰氯的質(zhì)量分數(shù)會偏大。
[答案] (1)U形管 Cu+4H++2NO===Cu2++2NO2↑+2H2O (2)將NO2轉(zhuǎn)化為NO,同時吸收HNO3 氣體由紅棕色轉(zhuǎn)換為無色 (3)2NO+Cl2===2NOCl 冷凝并收集NOCl (4)在裝置中乙和丙之間增加一個盛有濃硫酸的洗氣瓶(或在裝置中乙和丙之間增加一個氣體干燥裝置) (5)90.91 偏大
5.(2019·湖北八市聯(lián)考)已知CaO2在350 ℃時能迅速分解,生成CaO和O2。該小組采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測定制備的產(chǎn)品中CaO2的純度(設(shè)雜質(zhì)不分解產(chǎn)生氣體)
(1)檢查該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用分析天平準確稱取0.500 0 g樣品,置于試管中加熱使其完全分解,收集到33.60 mL(已換算為標準狀況)氣體,則產(chǎn)品中過氧化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________(保留4位有效數(shù)字)。
[解析] (1)由實驗裝置圖可知,可用液壓法檢驗裝置的氣密性。(2)由題可知反應(yīng)方程式為2CaO22CaO+O2↑,由方程式可得:2CaO2~O2↑,標準狀況下33.60 mL氧氣的物質(zhì)的量為0.001 5 mol,則反應(yīng)的過氧化鈣為0.003 mol,則產(chǎn)品中過氧化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0.003 mol×72 g·mol-1)/ 0.500 0 g×100%=43.2%。
[答案] (1)連接好裝置,向水準管中注水至液面與量氣管中形成高度差,靜置一段時間,若高度差不變,則裝置不漏氣,反之裝置漏氣 (2)43.20%或0.432 0
化學(xué)實驗方案的評價
1.從可行性方面進行評價
(1)實驗原理(如藥品的選擇)是否正確、可行;
(2)實驗操作(如儀器的選擇、連接)是否安全、合理;
(3)實驗步驟是否簡單、方便;
(4)實驗現(xiàn)象是否明顯,實驗結(jié)論是否正確。
2.從規(guī)范性視角進行評價
(1)儀器的安裝與拆卸;
(2)儀器的查漏、氣密性檢驗;
(3)試劑添加的順序與用量;
(4)加熱的方式方法和時機;
(5)溫度計的規(guī)范使用、水銀球的位置;
(6)實驗數(shù)據(jù)的讀??;
(7)冷卻、冷凝的方法等。
3.從“綠色化學(xué)”視角進行評價
(1)反應(yīng)原料是否易得、安全、無毒;
(2)反應(yīng)速率是否較快;
(3)原料利用率以及合成物質(zhì)的產(chǎn)率是否較高;
(4)合成過程中是否造成環(huán)境污染。
4.從實驗設(shè)計的安全性方面進行評價
(1)凈化、吸收氣體及熄滅酒精燈時要防液體倒吸;
(2)進行某些易燃易爆實驗時要防爆炸(如H2還原CuO應(yīng)先通H2,氣體點燃前先驗純等);
(3)防氧化(如H2還原CuO后要“先滅燈再停氫”,白磷切割宜在水中進行等);
(4)防吸水(如取用、制取易吸水、潮解、水解的藥品,宜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證達到實驗?zāi)康?;
(5)冷凝回流(有些反應(yīng)中,為減少易揮發(fā)液體反應(yīng)物的損耗和充分利用原料,需在反應(yīng)裝置上加裝冷凝回流裝置,如長玻璃管、冷凝管等);
(6)易揮發(fā)液體產(chǎn)物導(dǎo)出時若為蒸氣的要及時冷卻;
(7)實驗方案的科學(xué)性與安全性(從防污染、防氧化、防倒吸、防爆炸、防泄漏等角度考慮);
(8)其他(如實驗操作順序、試劑加入順序、實驗方法使用順序等)。
5.從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評價
(1)經(jīng)濟效益指原料的獲得成本,轉(zhuǎn)化率、產(chǎn)率等;
(2)社會效益指對環(huán)境的污染分析。
命題點1 基本實驗方案或裝置評價
1.(2019·銀川檢測)下列根據(jù)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所得出的結(jié)論合理的是( )
選項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結(jié)論
A
將硫酸酸化的H2O2滴入Fe(NO3)2溶液
溶液變黃色
H2O2的氧化性比Fe3+強
B
向盛有FeSO4溶液的試管中滴入氯水,然后滴入KSCN溶液
滴入KSCN后溶液變?yōu)榧t色
原FeSO4溶液已被空氣中的O2氧化變質(zhì)
C
將灼熱的銅絲伸入盛有無水乙醇的試管中
有刺激性氣味產(chǎn)生
乙醇發(fā)生取代反應(yīng)
D
將NaAlO2溶液加入NaHCO3溶液中
有白色沉淀生成
AlO結(jié)合H+能力比CO強
D [不能排除硝酸根離子的影響,應(yīng)在硫酸鐵溶液中加入硫酸酸化的過氧化氫,A錯誤;向盛有FeSO4溶液的試管中滴入氯水,原溶液中的亞鐵離子被氧化為鐵離子,也可能為原溶液中含有鐵離子,因此不能判斷原FeSO4溶液已被空氣中的O2氧化變質(zhì),B錯誤;將灼熱的銅絲伸入盛有無水乙醇的試管中,有刺激性氣味產(chǎn)生,說明有乙醛生成,乙醇在催化劑條件下被氧化為乙醛,發(fā)生氧化反應(yīng),C錯誤;NaHCO3溶液與NaAlO2溶液,反應(yīng)中碳酸氫鈉提供氫離子與偏鋁酸根反應(yīng)生成Al(OH)3,說明結(jié)合H+的能力:AlO>CO,D正確。]
2.(2019·濟南模擬)下列實驗中,所采取的方法及其原理均正確的是( )
選項
實驗?zāi)康?
實驗方法
實驗原理
A
除去NO中的NO2
通過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洗氣瓶
NO2能與NaOH溶液反應(yīng)而NO不反應(yīng)
B
除去乙醇中的水
加入無水硫酸銅,然后蒸餾
無水硫酸銅能結(jié)合水形成晶體
C
除去KNO3中的NaCl
冷卻熱飽和溶液,重結(jié)晶
NaCl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而改變較大
D
除去鐵粉中混有的鋁粉
加入過量NaOH溶液,充分反應(yīng)后過濾
鋁能與NaOH溶液反應(yīng)而鐵不反應(yīng)
D [NO、NO2的混合氣體通過盛有NaOH溶液的洗氣瓶會發(fā)生反應(yīng):NO+NO2+2NaOH===2NaNO2+H2O,欲除去NO中的NO2,應(yīng)將氣體通過盛有水的洗氣瓶,A項錯誤;除去乙醇中的水,應(yīng)加入生石灰,然后蒸餾,B項錯誤;KNO3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而改變較大,NaCl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而改變較小,除去KNO3中的NaCl時,冷卻熱飽和溶液,KNO3結(jié)晶析出,C項錯誤。]
3.FeCl3可用于工業(yè)廢水的處理,其易潮解,可由Cl2與Fe單質(zhì)反應(yīng)制備。某研究小組同學(xué)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備FeCl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 ?、凇 、邸 、堋 ?⑤
A.裝置①中若有6 mol Cl-被氧化,則消耗1.5 mol MnO2
B.裝置②③⑤中依次盛放飽和食鹽水、濃硫酸和澄清石灰水
C.整套裝置沒有設(shè)計缺陷
D.可以用裝置①制備SO2氣體
D [A項,根據(jù)電子守恒可知消耗3 mol MnO2,錯誤;B項,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吸收尾氣,錯誤;C項,F(xiàn)eCl3易潮解,需防止⑤中水蒸氣進入,錯誤。]
4.(2019·廈門模擬)實驗室制備NaClO2的裝置如下圖,其中C裝置內(nèi)生成ClO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開始時,應(yīng)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及彈簧夾乙,關(guān)閉彈簧夾甲
B.可用98.3%硫酸代替75%硫酸
C.H2O2是制備NaClO2反應(yīng)的還原劑
D.F中的試劑可用飽和Ca(OH)2溶液
C [C裝置中的豎直玻璃管用于平衡系統(tǒng)的氣壓并可防止堵塞。實驗開始時,應(yīng)打開彈簧夾甲, A錯誤; 98.3%硫酸中硫酸大多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不能電離出氫離子,其與亞硫酸鈉反應(yīng)較慢,不能用其代替75%的硫酸,B錯誤; 飽和Ca(OH)2溶液濃度較低,無法充分吸收尾氣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氯,D錯誤。]
命題點2 實驗方案或裝置的評價與創(chuàng)新改進
5.已知亞硫酸鈉在空氣中能被氧氣氧化生成硫酸鹽。
Ⅰ.甲同學(xué)設(shè)計兩種方案來檢驗Na2SO3溶液是否變質(zhì)。
方案一:取樣,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生成,認為亞硫酸鈉溶液沒有變質(zhì)。
方案二:取樣,加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認為亞硫酸鈉溶液完全變質(zhì)。
請你對兩方案作出評價。
方案一: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乙同學(xué)探究Na2SO3溶液是否發(fā)生變質(zhì),設(shè)計如下實驗測定1.0 mol·L-1 Na2SO3溶液的實際濃度。
(1)分液漏斗中應(yīng)加入足量的下列哪種試劑?________(填選項字母)。
a.濃硝酸 b.70%硫酸 c.濃鹽酸
(2)實驗前后測得C裝置增重3.2 g,則Na2SO3溶液實際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________。
(3)該實驗裝置還存在一個明顯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n(SO2)==0.05 mol,
n(Na2SO3)=0.05 mol,
c(Na2SO3)=≈0.83 mol·L-1。
[答案]?、?不合理 亞硫酸鈉部分變質(zhì)時,滴加鹽酸,也會產(chǎn)生氣泡 不合理 亞硫酸鈉也能與BaCl2溶液反應(yīng)生成白色沉淀,亞硫酸鈉未變質(zhì)或部分變質(zhì)也會產(chǎn)生白色沉淀
Ⅱ.(1)b (2)0.83 mol·L-1
(3)缺少一個驅(qū)趕殘留SO2的裝置(或其他合理答案)
6.(2019·試題調(diào)研)硫酸亞鐵銨又稱莫爾鹽,是淺綠色晶體。它在空氣中比一般亞鐵鹽穩(wěn)定,是常用的Fe2+試劑。某實驗小組利用工業(yè)廢鐵屑制取莫爾鹽,并測定其純度。
已知:①硫酸銨、七水合硫酸亞鐵、硫酸亞鐵銨在水中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溫度/℃
溶解度/g
物質(zhì)
10
20
30
40
50
70
(NH4)2SO4
73.0
75.4
78.0
81.0
84.5
91.9
FeSO4·7H2O
40.0
48.0
60.0
73.3
-
-
(NH4)2SO4·FeSO4·6H2O
18.1
21.2
24.5
27.9
31.3
38.5
②莫爾鹽在乙醇溶劑中難溶。
Ⅰ.莫爾鹽的制取
(1)步驟2中加熱方式為________(填“直接加熱”“水浴加熱”或“沙浴”);必須在鐵屑少量剩余時,進行熱過濾,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產(chǎn)品莫爾鹽最后用________洗滌(填字母編號)。
a.蒸餾水 b.乙醇 c.濾液
Ⅱ.為測定硫酸亞鐵銨[(NH4)2SO4·FeSO4·6H2O]的純度,某學(xué)生取m g硫酸亞鐵銨樣品配制成500 mL溶液,根據(jù)物質(zhì)組成,甲、乙、丙三位同學(xué)設(shè)計了如下三個實驗方案。
(甲)方案一:取20.00 mL硫酸亞鐵銨溶液,用0.100 0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分三次進行滴定。
(乙)方案二:取20.00 mL硫酸亞鐵銨溶液進行如下實驗。
(1)若實驗操作都正確,但方案一的測定結(jié)果總是小于方案二,其可能原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驗證推測的方法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方案三:(通過NH測定)實驗設(shè)計如圖所示。取20.00 mL硫酸亞鐵銨溶液進行該實驗。
甲 乙
(2)①裝置________(填“甲”或“乙”)較為合理,判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量氣管中最佳試劑是________(填字母編號。如選“乙”則填此空,如選“甲”此空可不填)。
a.水 b.飽和NaHCO3溶液 c.CCl4
②若測得NH3的體積為V L(已折算為標準狀況),則該硫酸亞鐵銨樣品的純度為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步驟2中加熱溫度為70~75 ℃,水浴加熱可以更好地控制溫度;在鐵屑少量剩余時,進行熱過濾,可防止Fe2+被氧化,同時結(jié)合已知信息①知,熱過濾可防止硫酸亞鐵以晶體形式析出。(2)莫爾鹽在乙醇溶劑中難溶,易溶于水,所以最后用乙醇洗滌,以減少產(chǎn)品損失。
Ⅱ.(1)方案一利用酸性高錳酸鉀氧化Fe2+進行計算,方案二利用硫酸根轉(zhuǎn)化成BaSO4沉淀進行計算,方案一中Fe2+被空氣部分氧化,從而造成測定結(jié)果偏??;檢驗Fe2+是否被氧化成Fe3+的方法是取少量硫酸亞鐵銨溶液,加入少量KSCN溶液,若溶液變?yōu)檠t色,則說明Fe2+已被空氣部分氧化。(2)①方案三利用排液體法測量氣體體積,由于氨氣極易溶于水,裝置甲易發(fā)生倒吸,無法測量NH3的體積,故裝置乙較為合理;量氣管中試劑不能吸收氨氣,故
所選試劑最佳是CCl4。②根據(jù)元素守恒可確定關(guān)系式:(NH4)2SO4·FeSO4·6H2O~2NH3,則n[(NH4)2SO4·FeSO4·6H2O]=n(NH3)=× mol= mol,因為是從500 mL溶液中取出20 mL進行的實驗,所以樣品中n[(NH4)2SO4·FeSO4·6H2O]=25× mol,該硫酸亞鐵銨樣品的純度=×100%。
[答案]?、?(1)水浴加熱 防止Fe2+被氧化,同時防止硫酸亞鐵以晶體形式析出 (2)b
Ⅱ.(1)Fe2+已被空氣部分氧化 取少量硫酸亞鐵銨溶液,加入少量KSCN溶液,若溶液變?yōu)檠t色,則說明Fe2+已被空氣部分氧化 (2)①乙 甲裝置會出現(xiàn)倒吸 c ②×100%
7.(2019·宣城模擬)亞硝酸鈉(NaNO2)是一種肉制品生產(chǎn)中常見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時必須嚴格控制其用量。某興趣小組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制備NaNO2(A中加熱裝置已略去,NO可與過氧化鈉粉末發(fā)生化合反應(yīng),也能被酸性KMnO4氧化成NO)。
(1)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
(2)A中實驗現(xiàn)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保證制得的亞硝酸鈉的純度,C裝置中盛放的試劑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P2O5 B.無水CaCl2
C.堿石灰 D.濃硫酸
(4)E中發(fā)生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從提高氮原子利用率的角度出發(fā),其中B裝置設(shè)計存在一定缺陷,如何改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