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盤課程設計.doc
- 資源ID:7886087 資源大?。?span id="s0xepfl" class="font-tahoma">1.44MB 全文頁數:25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法蘭盤課程設計.doc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機械制造課程設計說明書
題目: 法蘭盤課程設計
學 院: 工學院
姓 名: 劉譯文
學 號: 20124319
專 業(yè):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班 級: 1202
指導教師: 蔡金平 職 稱: 講師
二 〇 一 五 年 一 月
摘要
機械制造工藝課程設計是在我們基本完成了全部基礎課、技術基礎課、大部分專業(yè)課以及參加了生產實習之后進行的。這是我們在進行畢業(yè)設計之前對所學各課程的一次深入的綜合性的復習,也是一次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訓練,因此,它在我們四年的大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過本次課程設計,應該得到下述各方面的鍛煉:
1 能熟練運用機械制造工藝設計中的基本理論以及在生產實習中學到的實踐知識,正確地解決一個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夾緊以及工藝路線安排、工藝尺寸確定等問題,保證零件的加工質量。
2 提高結構設計的能力。通過設計夾具的訓練,應當獲得根據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設計出高效、省力、經濟合理而且能保證加工質量的夾具的能力。
3 加強使用軟件及圖表資料。掌握與本設計有關的各種資料的名稱、出處、能夠做到熟練運用。
就我個人而言,通過這次設計,基本上掌握了零件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的設計,機床專用夾具等工藝裝備的設計等。并學會了使用和查閱各種設計資料、手冊、和國家標準等。最重要的是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現代實際工藝設計問題,鞏固和加深了所學到的東西。并在設計過程中,學到了很多課堂上沒有學到的東西。
本說明書主要是CA6140臥式車床上的法蘭盤的有關工藝規(guī)程的設計說明,由于本身能力水平有限,設計存在許多錯誤和不足之處,懇請老師給予指正,謝謝。
目錄
摘要 2
目錄 3
1. 零件的分析 4
1.1 零件的作用 4
1.2 零件的工藝分析 4
2. 工藝規(guī)程設計 5
2.1 確定毛坯制造方法,初步確定毛坯形狀 5
2.2 基準的選擇 5
2.3 制定工藝路線 5
2.4 工藝路線方案 6
2.5 機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確定 6
2.6 確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時 7
設計小結 23
參考文獻 24
1. 零件的分析
1.1 零件的作用
題目所給定的零件是法蘭盤, 主要是用來安裝在機床上,起到導向的作用使機床實現進給運動,零件上精度要求較高的兩個平面用以裝配,4個孔是用于連接其他機構或零件的。外圓上鉆有底部為φ7 mm的定位孔,實現精確定位。法蘭盤中部的通孔則給傳遞力矩的標明通過,本身沒有受到多少力的作用。 該零件年產量為4000件,設其備品率α為4%,機械加工廢品率β為1%,則該零件的年生產綱領為:N=Qn(1+α+β)=40001(1+4%+1%)=4200(件/年),查表可知該產品為中批生產。
1.2 零件的工藝分析
法蘭盤是一回轉體零件,法蘭盤共有三組加工表面,他們之間有一定的位置要求?,F分述如下:
1.以 Φmm外圓為中心d的加工表面:
這一組加工表面包括:φ55mm 外圓、端面及倒角;φ130mm外圓,過度倒圓R5; Φ42內孔及其左端倒角C1。
2.以Φ外圓為中心的加工表面:
這一組加工表面包括: 端面,Φ130mm外圓,端面,倒角C1;切槽33; 內孔的右端倒角C1。
3. 以Φ42mm的孔為中心加工表面:
這一組加工表面包括: φ70mm外圓,端面; φ130mm外圓,端面,側面;φ55mm外圓;4xΦ12mm孔和同軸的2xΦ7mm孔。
經過對以上加工表面的分析,我們可先選定粗基準,加工出精基準所在的加工表面,然后借助專用夾具對其他加工表面進行加工,保證它們的位置精度。
2. 工藝規(guī)程設計
2.1 確定毛坯制造方法,初步確定毛坯形狀
零件材料為HT200,由于零件年產量為4200件,已達到中批生產的水平,而且零件輪廓尺寸不大,而且零件加工的輪廓尺寸不大,在考慮提高生產率保證加工精度后可采用鑄造成型。零件形狀并不復雜,因此毛坯形狀可以與零件的形狀盡量接近,內孔不鑄出。毛坯尺寸通過確定加工余量后再決定。
2.2 基準的選擇
基準選擇是工藝規(guī)程設計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孢x擇得正確與合理,可以使加工質量得到保證,生產率得以提高。否則,加工工藝過程中會問題百出,更有甚著,還會造成零件大批報廢,使生產無法正常進行。
1)粗基準的選擇
選擇粗基準主要是選擇第一道機械加工工序的定位基準,以便為后續(xù)的工序提供精基準。選擇粗基準的出發(fā)點是:一要考慮如何分配各加工表面的余量:二要考慮怎樣保證不加工面與加工面間的尺寸及相互位置要求。這兩個要求常常是不能兼顧的,但對于一般的軸類零件來說,以外圓作為粗基準是完全合理的。對本零件而言,由于每個表面都要求加工,為保證各表面都有足夠的余量,應選加工余量最小的面為粗基準(這就是粗基準選擇原則里的余量足夠原則)現選取外圓柱面和端面作為粗基準。在車床上用帶有子口的三爪卡盤夾住工件,消除工件的5個自由度,達到完全定位。
2) 精基準的選擇
精基準的選擇主要考慮基準重合與統(tǒng)一基準原則。以Φ42mm孔為精基準。當設計基準與工序基準不重合時,應該進行尺寸換算,這在以后還要專門計算,此處不在重復。
2.3 制定工藝路線
制定工藝路線的出發(fā)點,應當是使零件的幾何形狀,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術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證。在生產綱領一確定為中批生產的條件下,可以考慮采用萬能性的機床配以專用工夾具,并盡量使工序集中來提高生產率。除此以外,還應當考慮經濟效果,以便使生產成本盡量下降。
2.4 工藝路線方案
工序 1 粗車φ130mm柱體左端面、外圓,粗車φ70mm,柱體左端面,外圓。
工序 2 鉆中心孔φ40mm,擴孔φ41mm,粗鉸φ41.95mm、精絞φ42mm孔。
工序 3 粗車右φ55mm柱體右端面、外圓。
工序 4 半精車φ130mm左端面,半精車φ70mm端面,φ42左側倒角C1。
工序 5 半精車右φ55mm外圓及右端面,倒角4x25,半精車φ130mm右面,
切槽33mm,車φ42孔右端倒角C1。
工序 6 精車φ130mm柱體左端面,精車φ70mm柱體左端面。
工序 7 精車右φ55mm柱體外圓,精車φ130mm柱體右端面、外圓。
工序 8 精銑φ130mm柱體的兩側面。
工序 9 鉆4xφ7mm透孔,擴孔深度6mm,φ12mm。
工序 10 鉆2xφ7mm孔。
工序 11 鉆φ8mm、擴、鉸緊固孔。
工序 12 劃線刻字。
工序 13 外圓無光鍍鉻。
工序 14 檢測入庫。
2.5 機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確定
根據上述原始資料及加工工藝,參照《機械制造設計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分別確定各加工表面的機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單位mm)
加工表面
工序(或工步)名稱
工序(或工步)余量
工序(或工步)基本尺寸
公差等級
公差
表面粗糙度(Ra )
右端面
粗車
3
12.5
毛坯
3
Φ130突臺右端
精車
0.8
33
IT7
0.025
1.6
半精車
1.0
33.8
IT9
0.062
3.2
粗車
1.2
34.8
IT11
0.160
6.3
毛坯
4
36
2.2
槽33
粗車
2Z=3
52
IT13
0.39
6.3
毛坯
55
Φ55外圓
精車
2Z=0.3
45
IT7
0.025
1.6
半精車
2Z=1.0
45.3
IT9
0.062
3.2
粗車
2Z=3.7
46.3
IT11
0.160
6.3
毛坯
2Z=5
50
——
2.0
內孔Φ42
鉸
2Z=1
42
IT8
0.05
1.6
擴
2Z=1
41
IT10
0.084
6.3
鉆
2Z=40
40
IT12
0.18
12.5
毛坯
實心
Φ130右端面
精銑
0.2
33
IT9
0.074
1.6
精車
1
33.2
IT7
0.025
1.6
半精車
1.0
33.8
IT9
0.062
3.2
粗車
1.2
34.8
IT11
0.160
6.3
毛坯
4
36
2.2
Φ130外圓
精車
2Z=0.4
130
IT7
0.025
1.6
半精車
2Z=1.1
130.4
IT11
0.22
3.2
粗車
2Z=3.5
131.5
IT11
0.22
6.3
毛坯
2Z=5
135
2
Φ130左端面
精銑
0.2
3
IT9
0.074
1.6
精車
0.8
3.2
IT7
0.025
1.6
半精車
0.8
4
IT9
0.062
3.2
粗車
1.2
4.8
IT11
0.160
6.3
毛坯
4
6
2.2
Φ130突臺左端
粗車
3
3
IT11
0.160
6.3
毛坯
4
6
2.2
2xΦ7孔
鉆
2Z=7
7
IT11
0.075
12.5
毛坯
實心
4xΦ7Φ12孔
擴
2Z=5
12
IT10
0.048
6.3
鉆
2Z=7
7
IT11
0.075
12.5
毛坯
實心
M8孔
鉸
2Z=0.1
8
IT10
0.048
6.3
擴
2Z=0.9
7.9
IT10
0.048
6.3
鉆
2Z=7
7
IT13
0.22
12.5
毛坯
實心
2.6 確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時
工序 1 粗車φ130mm柱體左端面、外圓,粗車φ70mm,柱體左端面,外圓
1. 加工條件
工件材料:HT200 δb=220MPa 砂型鑄造
機床:CA6140臥式車床
刀具:采用刀片材料為YT15,刀桿尺寸16x25mm,=90,=15,
=12,=0.5mm
2.計算切削用量
(1) 粗車Φ130mm端面
1) 已知毛坯長度方向的加工余量為3+0.8-0.7mm,考慮的模鑄拔模斜度,=4mm
2) 進給量f 根據《機械制造工藝手冊》中,當刀桿尺寸為1625 mm,>3~5mm,以及工件直徑為130時,f =0.7~1.0mm/r
按CA6140車床說明書(見切削用量手冊)取 f =0.9mm/r
3) 計算切削速度,按《切削用量手冊》表1.27,切削速度的計算公式為(壽命T=60min)
(m/min)
其中:=342, =0.15, =0.35, m=0.2。修正系數見《切削用量手冊》表1.28,即=1.44 , =0.8 , =1.04 , =0.81 , =0.97。所以 x1.44x0.8x1.04x0.81x0.97=158.6(m/min)
4)確定機的主軸轉速 ns== 504r/min
現選取=480r/min。所以實際切削速度v=110r/min/。
5) 切削工時,按《機械制造工藝手冊》表6.2-1。L==40mm, =2mm, =0, =0
tm===0.098(min)
(2) 粗車Φ130mm外圓柱面,同時應檢驗機床功率及進給機構強度
1) 切削深度,單邊余量Z=2mm,分二次切除。
2) 進給量, 根據《機械加工工藝手冊》取f=0.9mm/r
3)計算切削速度 ?。?32m/min
4)確定機床主軸轉速 ns== 420r/min
按機床說明書(見《工藝手冊》表4.2-8)與420r/min相近的機床轉速為480r/min。現選取480r/min
所以實際切削速度 ==
5) 檢驗機床功率 主切削力按《切削手冊》表1.29所示公式計算
?。?
其中?。?985,=1.0,=0.65,=-0.15,
===0.63 =0.61
=29851.00.51500.630.89=1122.4(N)
切削時消耗功率===2.81(KW)
由《機械制造工藝手冊》表7-4中CA6140機床說明書可知,CA6140主電機功率為7.5kw.轉速為480r/min時主軸傳遞的最大功率為4.5kw.所以機床功率足夠,可以正常加工。
6) 校驗機床進給系統(tǒng)強度 已知主切削力=1122.4N.徑向切削力按《切削手冊》表1.29所示公式計算=
其中 =1940,=0.9,=0.6,=-0.3,
===0.59 =0.5
所以 =19401.50.51500.590.5=203(N)
而軸向切削力 =
其中?。?880,=1.0,=0.5,=-0.4,
===0.34 =1.17
軸向切削力 =28801.50.51500.341.17=442(N)
取機床導軌與床鞍之間的摩擦系數μ=0.1,則切削羅在縱向進給方向對進給機構的作用力為F=+μ(+)=442+0.1(1122.4+203)=442+132.5=574.5N
而機床縱向進給機床可承受的最大縱向力為3530N(見《切削手冊》表1.30)故機床進給系統(tǒng)可正常工作。
7)切削工時: t= 其中l(wèi)=10mm =4mm =2mm
所以 t==0.1min
4) 確定機的主軸轉速 ns== 378r/min
按機床說明書(見《工藝手冊》表4.2-8),與378r/min相近的機床轉速為400r/min?,F選取=400r/min。
所以實際切削速度==
5) 切削工時,按《工藝手冊》表6.2-1?!?t=i ;其中l(wèi)=30mm t=i=15=0.83(min)
工序 2 鉆中心孔φ40mm,擴孔φ41mm,粗鉸φ41.95mm、精絞Φ42mm孔
(1) 鉆Φ40mm孔
機床:Z4025立式鉆床
刀具:根據《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10-61選取高速鋼鉆頭W18Cr4V.
1)進給量 據《切削手冊》表10-66,當鑄鐵≤HB200時,D=Φ18時,取f=0.3mm/r
(2) 切削速度 根據《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10-70,及10-66,查得V=35m/min.
3)確定機床主軸轉速
ns== 619.2r/min
按機床說明書(見《工藝手冊》表4.2-2),與619.2r/min相近的機床轉速為555r/min。現選取=555r/min。
所以實際切削速度
==
4) 削工時,按《工藝手冊》表6.2-1?!?t=i ;其中l(wèi)=91mm; =10mm;
=4mm; t= ==0.63(min)
(2) Φ41mm孔
根據有關資料介紹,利用鉆頭進行擴鉆時,其進給量與切削速度與鉆同樣尺寸的實心孔時的進給量與切削速度之關系為
式中的、——加工實心孔進的切削用量?,F已知
=0.36mm/r(《切削手冊》)表2.7 =42.25m/min (《切削手冊》)表2.13
1) 進給量 取f=1.50.36=0.51mm/r 按機床選取0.5mm/r
2) 切削速度 v=0.442.25=16.9m/min.
3) 定機床主軸轉速
ns== 271.8r/min
按機床說明書(見《工藝手冊》表4.2-2),與271.8r/min相近的機床轉速為275r/min。現選取=275r/min。
所以實際切削速度
==
4) 削工時,按《工藝手冊》表6.2-1。t=i ;其中l(wèi)=91mm; =10mm;
=4mm; t= ==0.78(min)
(3) 粗絞孔至Φ41.95mm、精絞孔至Φ42mm
1) 進給量 取f=1.50.36=0.51mm/r 按機床選取0.5mm/r
2) 削速度 按切削手冊選取v=0.448.25=19.3m/min.
3) 定機床主軸轉速
ns== 298.3r/min
按機床說明書(見《工藝手冊》表4.2-2),與298.3r/min相近的機床轉速為275r/min?,F選取=275r/min。
所以實際切削速度
==
4) 工時,按《工藝手冊》表6.2-1。t=i ;其中l(wèi)=91mm; =7mm;
=3mm; t= ==0.73(min)
工序 3 粗車右φ55mm柱體右端面、外圓
機床:CA6140臥式車床
刀具:采用刀片的材料為YT15,刀桿尺寸1625mm,=90,=15,
=12,=0.5mm
(1) 粗車Φmm端面
1) 切削深度。單邊余量Z=1.2mm
2) 計算切削速度
其中:=342, =0.15, =0.35, m=0.2。修正系數見《切削手冊》表1.28,即 =1.44 , =0.8 , =1.04 , =0.81 , =0.97。所以 1.440.81.040.810.97=187m/min
3) 確定機床主軸轉速 ns== 553r/min
按機床說明書(見《工藝手冊》表4.2-8),與553r/min相近的機床轉速為600r/min。現選取=600r/min。
所以實際切削速度==
5) 切削工時,按《工藝手冊》表6.2-1?!?t=i ;其中l(wèi)=25mm;
=4mm; =2mm; t=i=x1=0.06(min)
(2) 粗車Φmm外圓柱面
1) 切削深度 單邊余量為Z=2.2mm 分兩次切除。
2) 進給量 根據《機械加工工藝手冊》取f=0.8mm/r
3) 計算切削速度
其中:=342, =0.15, =0.35, m=0.2。修正系數見《切削手冊》表1.28,即 =1.44 , =0.8 , =1.04 , =0.81 , =0.97。所以 1.440.81.040.810.97=89m/min
4) 確定機床主軸轉速 ns== 753r/min
按機床說明書(見《工藝手冊》表4.2-8),與753r/min相近的機床轉速為750r/min?,F選取=750r/min。
所以實際切削速度==
5) 切削工時,按《工藝手冊》表6.2-1?!=i ;其中l(wèi)=41mm;
=4mm; =0mm; t=i=x2=0.09(min)
工序 4 半精車φ130mm左端面,半精車Φ70mm端面,Φ42左側倒角C1
(1) 半精車Φ130mm端面
粗精加工的切削用量除了進給量和切削深度外其它都相同,故在此省略。
進給量f 根據《實用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2.取f=0.5mm/r
機床主軸轉速=480r/min
所以切削工時 tm===0.44(min)
(2) 半精車Φ70mm端面
粗精加工的切削用量除了進給量和切削深度外都相同,故其余在此省略
進給量f 根據《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2 取f=0.2mm/r
主軸轉速 n=480r/min
所以切削工時 t==0.17min
工序 5 半精車右φ55mm外圓及右端面,倒角4x25,半精車φ130mm右側面,
切槽33mm,車Φ42孔右端倒角C1
(1) 半精車Φmm端面
1) 切削深度 單邊余量Z=1.2mm
2) 進給量 根據《機械加工工藝手冊》取f=0.2mm/r
3) 計算切削速度
其中:=342, =0.15, =0.35, m=0.2。修正系數見《切削手冊》表1.28,即 =1.44 , =0.8 , =1.04 , =0.81 , =0.97。
所以 1.440.81.040.810.97=187m/min
4) 確定機床主軸轉速ns== 553r/min
按機床說明書(見《工藝手冊》表4.2-8),與553r/min相近的機床轉速為600r/min?,F選取=600r/min。
所以實際切削速度 ==
5) 切削工時,按《工藝手冊》表6.2-1
t=i ;其中l(wèi)=25mm; =4mm; =2mm;
t=i=1=0.26(min)
(2) 半精車Φmm外圓柱面
1) 切削深度 單邊余量為Z=0.7mm
2) 進給量 根據《機械加工工藝手冊》取f=0.2mm/r
3) 計算切削速度
其中:=342, =0.15, =0.35, m=0.2。修正系數見《切削手冊》表1.28,即 =1.44 , =0.8 , =1.04 , =0.81 , =0.97。所以 1.440.81.040.810.97=96m/min
4) 確定機床主軸轉速
ns== 578r/min
按機床說明書(見《工藝手冊》表4.2-8),與578r/min相近的機床轉速為600r/min?,F選取=600r/min。
所以實際切削速度==
5)切削工時,按《工藝手冊》表6.2-1。
t=i ;其中l(wèi)=41mm; =4mm; =0mm;
t=i==0.37(min)
工序 6 精車φ130mm柱體左端面、外圓,精車φ70mm柱體左端面
(1) 精車Φ130mm端面
粗精加工的切削用量除了進給量和切削深度外其它都相同,故在此省略。
進給量f 根據《實用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2.取f=0.2mm/r
機床主軸轉速=480r/min
所以切削工時 tm===0.44(min)
(2)精車Φ70mm端面
粗精加工的切削用量除了進給量和切削深度外都相同,故其余在此省略
進給量f 根據《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2 取f=0.2mm/r
主軸轉速 n=480r/min
所以切削工時 t==0.33 min
工序 7 精車右φ55mm柱體外圓,精車φ130mm柱體右端面
(1) 精車Φmm外圓柱面
1) 切削深度 單邊余量為Z=0.3mm 分兩次切除。
2) 進給量 根據《機械加工工藝手冊》取f=0.2mm/r
3) 計算切削速度
其中:=342, =0.15, =0.35, m=0.2。修正系數見《切削手冊》表1.28,即 =1.44 , =0.8 , =1.04 , =0.81 , =0.97。所以 1.440.81.040.810.97=96m/min
4) 確定機床主軸轉速 ns== 585r/min
按機床說明書(見《工藝手冊》表4.2-8),與585r/min相近的機床轉速為600r/min?,F選取=600r/min。
所以實際切削速度==
5)切削工時,按《工藝手冊》表6.2-1。 t=i ;其中l(wèi)=41mm; =4mm; =0mm; t=i==0.75(min)
4)確定機床主軸轉速 ns== 458r/min
按機床說明書(見《工藝手冊》表4.2-8,與458r/min相近的機床轉速為480r/min?,F選取=480r/min。
所以實際切削速度==
5) 切削工時,按《工藝手冊》表6.2-1。
t=i ;其中l(wèi)==22.5mm; =4mm; =0mm;
t=i==0.31(min)
工序 8 精銑φ130mm柱體的兩側面
(1) 粗銑φ130mm的左平面。
機床:X51銑床
刀具:根據《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10-64選用硬質合金鑲齒套面銑刀YT15.
銑刀壽命T=180min,D/Z=100/10,B=40
1) 削深度 2=10mm 所以有=5mm
2) 給量 查《機械加工工藝師手冊》表10-118與表10-119得,進給量f=0.2~0.35mm/齒 按機床行選取f=0.3mm/齒
3) 切削速度 根據《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10-70,及10-66,查得
V=115min/s. 即V=6.9m/min
4) 定機床主軸轉速
ns== 21.97r/min
按機床說明書(見《工藝手冊》表6-39),與21.97r/min相近的機床轉速為22.5r/min。現選取=22.5r/min。
所以實際切削速度==
當=22.5r/min時,工作臺的每分鐘進給量應為
=fZ=0.31022.5=67.5(mm/min), 查機床說明書有=60(mm/min)
5) 削工時,按《工藝手冊》表6.2-1。
t===1.5(min) t==0.75(min)
銑兩次的總時間為t=1.5+0.75=2.25min
(2) 粗銑φ130mm的右平面。
機床:X51銑床
刀具:根據《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10-64選用硬質合金鑲齒套面銑刀YT15.
銑刀壽命T=180min,D/Z=100/10,B=40/
1) 切削深度 4=20mm 所以有=5mm
2) 進給量 查《機械加工工藝師手冊》表10-118與表10-119得,進給量f=0.2~0.35mm/齒 按機床行選取f=0.3mm/齒
3) 切削速度 根據《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10-70,及10-66,查得
V=115min/s. 即V=6.9m/min
4) 確定機床主軸轉速
ns== 21.97r/min
按機床說明書(見《工藝手冊》表6-39),與21.97r/min相近的機床轉速為22.5r/min?,F選取=22.5r/min。
所以實際切削速度
==
當=22.5r/min時,工作臺的每分鐘進給量應為
=fZ=0.31022.5=67.5(mm/min) 查機床說明書有=60(mm/min)
5) 切削工時,按《工藝手冊》表6.2-1
t===1.5(min) 銑4次的總時間為4t=4x1.5 =6min
(3) 精銑上兩平面
1) 切削深度 查《機械加工工藝師手冊》表10-119,取=1mm
2) 進給量 查《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10-118與表10-119 按機床行選取f=0.2mm/齒
3) 切削速度 根據《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10-70,及10-66,查得
V=190min/s. 即V=11.4m/min
4) 確定機床主軸轉速ns== 36.3r/min
按機床說明書(見《工藝手冊》表6-39),與36.3r/min相近的機床轉速為37.5r/min?,F選取=37.5r/min。
所以實際切削速度==
當=37.5r/min時,工作臺的每分鐘進給量應為
=fZ=0.21037.5=75(mm/min) 查機床說明書有=80(mm/min)
5)切削工時,按《工藝手冊》表6.2-1。
t===1.125(min) 銑2次的總時間為2t=21.125=2.25min
工序 9 鉆4xΦ7mm透孔,擴孔深度6mm,Φ12mm
(1) 4xΦ7mm孔,擴孔深度6mm,Φ12mm
機床:Z4025立式鉆床
刀具:根據《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10-61選取高速鋼麻花鉆Φ9.
1) 進給量 查《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8-13,取f=0.13mm/r
2) 削速度 根據《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10-70,及10-66,查得V=30m/min.
3) 定機床主軸轉速
ns== 1061r/min
按機床說明書(見《工藝手冊》表4.2-5),與1061r/min相近的機床轉速為1012r/min?,F選取=1012r/min。
所以實際切削速度==
5) 削工時,按《工藝手冊》表6.2-1。 t=i ;其中l(wèi)=8mm; =4mm; =3mm;t= ==0.11(min)
由于有四個孔所以切削工時為4 t=0.44min
(2) 擴Φ12mm孔
刀具:根據《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10-61選取高速鋼麻花鉆Φ12.
1) 進給量 查《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8-13,取f=0.13mm/r
2) 切削速度 根據《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10-70,及10-66,查得
V=24~34m/min. 取V=30m/min
3) 確定機床主軸轉速
ns== 1592r/min
按機床說明書(見《工藝手冊》表4.2-5),與1592r/min相近的機床轉速為1592r/min?,F選取=1426r/min。
所以實際切削速度==
5) 切削工時,按《工藝手冊》表6.2-1 t=i ;其中l(wèi)=7mm;
=4mm; =3mm; t= ==0.07(min)
工序 10 鉆2xΦ7mm孔
(1)鉆Φ7mm孔
機床:Z4025立式鉆床
刀具:根據《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10-61選取高速鋼麻花鉆Φ4.
1)進給量 查《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8-13,取f=0.13mm/r
2)切削速度 根據《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10-70,及10-66,查得
V=24~34m/min. 取V=30m/min
3)確定機床主軸轉速 ns== 2388r/min
按機床說明書(見《工藝手冊》表4.2-5),與2388r/min相近的機床轉速為2012r/min?,F選取=2012r/min。
所以實際切削速度==
5) 切削工時,按《工藝手冊》表6.2-1?!? t=i ;其中l(wèi)=13mm;
=4mm; =3mm; t= ==0.08(min)
3) 確定機床主軸轉速
ns== 1592r/min
按機床說明書(見《工藝手冊》表4.2-5),與1592r/min相近的機床轉速為1592r/min?,F選取=1426r/min。
所以實際切削速度==
6) 切削工時,按《工藝手冊》表6.2-1 t=i ;其中l(wèi)=7mm;
=4mm; =3mm; t= ==0.07(min)
工序 11 鉆Φ8mm、擴、鉸緊固孔
(1) Φ8mm孔
機床:Z4025立式鉆床
刀具:根據《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10-61選取高速鋼麻花鉆Φ9.
1) 進給量 查《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8-13,取f=0.13mm/r
2) 削速度 根據《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10-70,及10-66,查得V=30m/min.
3) 定機床主軸轉速
ns== 1081r/min
按機床說明書(見《工藝手冊》表4.2-5),與1061r/min相近的機床轉速為1012r/min。現選取=1012r/min。
所以實際切削速度==
6) 削工時,按《工藝手冊》表6.2-1。 t=i ;其中l(wèi)=8mm; =4mm; =3mm;t= ==0.11(min)
由于有四個孔所以切削工時為4 t=0.44min
(2) 擴Φ12mm孔
刀具:根據《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10-61選取高速鋼麻花鉆Φ12.
1) 進給量 查《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8-13,取f=0.13mm/r
2) 切削速度 根據《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10-70,及10-66,查得
V=24~34m/min. 取V=30m/min
3) 確定機床主軸轉速
ns== 1592r/min
按機床說明書(見《工藝手冊》表4.2-5),與1592r/min相近的機床轉速為1592r/min。現選取=1426r/min。
所以實際切削速度==
7) 切削工時,按《工藝手冊》表6.2-1 t=i ;其中l(wèi)=7mm;
=4mm; =3mm; t= ==0.05(min)
最后,將以上各工序切削用量,工時定額的計算結果,連同其他加工數據,一并填入機械加工工藝綜合卡片,見所附卡片。
設計小結
這次《機械制造》法蘭盤的課程設計讓我體會很深,設計制造一個簡單的零件不僅要考慮到它的加工工藝,還要考慮到加工的可行性,對于這個法蘭盤,首先就是要根據設計好的工藝路線確定每步工序的加工余量,從而設計出它的加工毛坯,設計完這個后又要計算各個工序的加工時間,刀具的進給量,切削速度等等重要數據,在計算的過程中又要不停的在網絡上或者工具書中尋找計算公式及標準的預定值,這些都是我們慢慢要熟練的一個步驟。
雖然這次課程設計的時間非常緊迫只有一個星期不到,但依舊能在有限的可用的資料中在有限的能力范圍下完成這次粗略的課程設計倍感榮幸。
最后感謝老師這段時間的指導及同學們的幫助,謝謝大家!
參考文獻
[1]王先逵編,《機械制造工藝學》(第3版),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3年1月。
[2]鄒青、呼詠編,《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第2版),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4年1月。
[3]鄧文英、郭曉鵬編,《金屬工藝學》(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12月。
排列順序不分前后
- 注意事項
-
本文(法蘭盤課程設計.doc)為本站會員(jian****018)主動上傳,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點擊聯(lián)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