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數(shù)學(xué)考點總動員系列 專題29 尺規(guī)作圖(含解析)
-
資源ID:81246674
資源大?。?span id="sllru5d" class="font-tahoma">775.50KB
全文頁數(shù):24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26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rèn)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yù)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biāo)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18年中考數(shù)學(xué)考點總動員系列 專題29 尺規(guī)作圖(含解析)
考點二十九:尺規(guī)作圖
聚焦考點☆溫習(xí)理解
1.尺規(guī)作圖的作圖工具限定只用圓規(guī)和沒有刻度的直尺
2.基本作圖
(1)作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以及線段的和﹑差;
(2)作一個角等于已知角,以及角的和﹑差;
(3)作角的平分線;
(4)作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5)過一點作已知直線的垂線.
3.利用基本作圖作三角形
(1)已知三邊作三角形;
(2)已知兩邊及其夾角作三角形;
(3)已知兩角及其夾邊作三角形;
(4)已知底邊及底邊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
(5)已知一直角邊和斜邊作直角三角形.
4.與圓有關(guān)的尺規(guī)作圖
(1)過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點作圓(即三角形的外接圓);
(2)作三角形的內(nèi)切圓;
(3)作圓的內(nèi)接正方形和正六邊形.
5.有關(guān)中心對稱或軸對稱的作圖以及設(shè)計圖案是中考的常見類型
6.作圖的一般步驟
尺規(guī)作圖的基本步驟:
(1)已知:寫出已知的線段和角,畫出圖形;
(2)求作:求作什么圖形,它符合什么條件,一一具體化;
(3)作法:應(yīng)用“五種基本作圖”,敘述時不需重述基本作圖的過程,但圖中必須保留基本作圖的痕跡;
(4)證明:為了驗證所作圖形的正確性,把圖作出后,必須再根據(jù)已知的定義、公理、定理等,結(jié)合作法來證明所作出的圖形完全符合題設(shè)條件;
(5)討論:研究是不是在任何已知的條件下都能作出圖形;在哪些情況下,問題有一個解、多個解或者沒有解;
(6)結(jié)論:對所作圖形下結(jié)論.
名師點睛☆典例分類
考點典例一、應(yīng)用角平分線、線段的垂直平分線性質(zhì)畫圖
【例1】(2017四川自貢第22題)兩個城鎮(zhèn)A,B與一條公路CD,一條河流CE的位置如圖所示,某人要修建一避暑山莊,要求該山莊到A,B的距離必須相等,到CD和CE的距離也必須相等,且在∠DCE的內(nèi)部,請畫出該山莊的位置P.(不要求寫作法,保留作圖痕跡.)
【答案】作圖見解析.
【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jù)角平分線的性質(zhì)可知:到CD和CE的距離相等的點在∠DCE的角平分線上,所以第一步作:∠ECD的平分線CF;
根據(jù)中垂線的性質(zhì)可得:到A、B的距離相等的點在AB的垂直平分線上,所以第二步作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MN,其交點就是P點.
試題解析:作法:①作∠ECD的平分線CF,
②作線段AB的中垂線MN,
③MN與CF交于點P,則P就是山莊的位置.
考點:作圖設(shè)計.
【點睛】本題借助實際場景,考查了幾何基本作圖的能力,考查了線段垂直平分線和角平分線的性質(zhì)及應(yīng)用.
【舉一反三】
(2017黑龍江綏化第22題)如圖,為某公園的三個景點,景點和景點之間有一條筆直的小路,現(xiàn)要在小路上建一個涼亭,使景點、景點到?jīng)鐾さ木嚯x之和等于景點到景點的距離.請用直尺和圓規(guī)在所給的圖中作出點.(不寫作法和證明,只保留作圖痕跡)
【答案】作圖見解析.
【解析】
考點:作圖—應(yīng)用與設(shè)計作圖.
考點典例二、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垂線
【例2】(北京市燕山區(qū)2017屆九年級一模)下面是“經(jīng)過已知直線外一點作這條直線的平行線”的尺規(guī)作圖過程.
請回答:該作圖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四邊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菱形對邊平行, 兩點確定一條直線
【解析】四邊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菱形對邊平行, 兩點確定一條直線。
【點睛】尺規(guī)作圖經(jīng)過已知直線外一點作這條直線的平行線,實際上就是基本作圖:作一個角等于已知角.
【例3】(北京市海淀區(qū)2017-2018學(xué)年九年級上學(xué)期期中)下面是“作已知三角形的高”的尺規(guī)作圖過程.
已知: .
求作: 邊上的高
作法:如圖,
(1)分別以點和點為圓心,大于的長為半徑作弧,兩弧相交于, 兩點;
(2)作直線,交于點;
(3)以為圓心, 為半徑⊙O,與CB的延長線交于點D,連接AD,線段AD即為所作的高.
請回答;該尺規(guī)作圖的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到線段兩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②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③兩點確定一條直線.
【解析】由(1)(2)(3)可得OA=OC=OD,所以A、D、C在以O(shè)為圓心,AC為直徑的圓上,根據(jù)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得∠ADC=90°,即AD為BC邊上的高.
故答案為:①到線段兩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②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③兩點確定一條直線.
【點睛】本題考查了作圖-復(fù)雜作圖:復(fù)雜作圖時在五種基本作圖的基礎(chǔ)上你進(jìn)行作圖,一般是幾何了幾何圖形的性質(zhì)和基本作圖方法.解決此類題目的關(guān)鍵是熟悉基本幾何圖形的性質(zhì),結(jié)合幾何圖形的基本性質(zhì)把復(fù)雜作圖拆解成基本作圖,逐步操作.
【舉一反三】
(2017浙江衢州第7題)下列四種基本尺規(guī)作圖分別表示:①作一個角等于已知角;②作一個角的平分線;③作一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④過直線外一點P作已知直線的垂線,則對應(yīng)選項中作法錯誤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考點:基本作圖.
考點典例三、畫三角形
【例4】(2017江蘇無錫第24題)如圖,已知等邊△ABC,請用直尺(不帶刻度)和圓規(guī),按下列要求作圖(不要求寫作法,但要保留作圖痕跡):
(1)作△ABC的外心O;
(2)設(shè)D是AB邊上一點,在圖中作出一個正六邊形DEFGHI,使點F,點H分別在邊BC和AC上.
【答案】(1)作圖見解析;(2)作圖見解析.
【解析】
試題分析:(1)根據(jù)垂直平分線的作法作出AB,AC的垂直平分線交于點O即為所求;
(2)過D點作DI∥BC交AC于I,分別以D,I為圓心,DI長為半徑作圓弧交AB于E,交AC于H,過E點作EF∥AC交BC于F,過H點作HG∥AB交BC于G,六邊形DEFGHI即為所求正六邊形.
試題解析:(1)如圖所示:點O即為所求.
(2)如圖所示:六邊形DEFGHI即為所求正六邊形.
考點:1.作圖—復(fù)雜作圖;2.等邊三角形的性質(zhì);3.三角形的外接圓與外心.
【點睛】(1)作三角形包括:①已知三角形的兩邊及其夾角,求作三角形;②已知三角形的兩角及其夾邊,求作三角形;③已知三角形的三邊,求作三角形;
(2)求作三角形的關(guān)鍵是確定三角形的頂點;而求作直角三角形時,一般先作出直角,然后根據(jù)條件作出所求的圖形.
【舉一反三】
已知:線段a、c和∠β(如圖),利用直尺和圓規(guī)作△ABC,使BC=a,AB=c,∠ABC=∠β.(不寫作法,保留作圖痕跡).
【答案】作圖見解析.
【解析】
試題分析:先作∠MBN=∠β,再在∠MBN的兩邊上分別截取BC=a,AB=c,連接AC即可.
試題解析:
考點:作圖—基本作圖.
考點典例四、通過畫圖確定圓心
【例5】(2017浙江嘉興同學(xué)19題)如圖,已知,.
(1)在圖中,用尺規(guī)作出的內(nèi)切圓,并標(biāo)出與邊,,的切點,,(保留痕跡,不必寫作法);
(2)連接,,求的度數(shù).
【答案】(1)作圖見解析;(2)70°.
【解析】
試題分析:(1)直接利用基本作圖即可得出結(jié)論;
(2)利用四邊形的性質(zhì),三角形的內(nèi)切圓的性質(zhì)即可得出結(jié)論.
試題解析:(1)如圖1,
⊙O即為所求.
(2)如圖2,
連接OD,OE,
∴OD⊥AB,OE⊥BC,
∴∠ODB=∠OEB=90°,
∵∠B=40°,
∴∠DOE=140°,
∴∠EFD=70°.
考點:1.作圖—復(fù)雜作圖;2.三角形的內(nèi)切圓與內(nèi)心.
【點睛】本題考查了復(fù)雜的尺規(guī)作圖,角平分線,線段中垂線及圓,解題的關(guān)鍵是找準(zhǔn)圓周心作出圓.
【舉一反三】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2017屆九年級上學(xué)期期中) 如圖,(1)作△ABC的外接⊙O(用尺規(guī)作圖,保留作圖痕跡,不寫作法);
(2)若AB=6cm,AC=BC=5cm,求⊙O的半徑.
【答案】(1)(1)作圖見解析;(2)
【解析】試題分析:(1)作線段AB于BC的垂直平分線相交于點O,則點O即為圓心,OA為半徑,作△ABC的外接圓即可;
(2)先根據(jù)勾股定理求出CD的長,設(shè)OC=OA=r,則OD=CD-r,在Rt△AOD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r的值即可.
試題解析:(1)如圖,⊙O即為所求;
(2)∵AB=6cm,AC=BC=5cm,
∴AD=AB=3cm,
∴CD==4cm.
設(shè)OC=OA=r,則OD=4-r,
在Rt△AOD中,
∵AD2+OD2=OA2,即32+(4-r)2=r2,解得r=.
課時作業(yè)☆能力提升
1.(2017廣西四市)如圖,△ABC中,AB>AC,∠CAD為△ABC的外角,觀察圖中尺規(guī)作圖的痕跡,則下列結(jié)論錯誤的是( )
A.∠DAE=∠B B.∠EAC=∠C C.AE∥BC D.∠DAE=∠EAC
【答案】D.
【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jù)圖中尺規(guī)作圖的痕跡,可得∠DAE=∠B,故A選項正確,∴AE∥BC,故C選項正確,∴∠EAC=∠C,故B選項正確,∵AB>AC,∴∠C>∠B,∴∠CAE>∠DAE,故D選項錯誤,故選D.
考點:作圖—復(fù)雜作圖;平行線的判定與性質(zhì);三角形的外角性質(zhì).
2.(2016-2017學(xué)年江蘇鹽城東臺市第二教育聯(lián)盟初二上10月考)用尺規(guī)作圖,不能作出唯一直角三角形的是( ).
A.已知兩條直角邊 B.已知兩個銳角
C.已知一直角邊和直角邊所對的一銳角 D.已知斜邊和一直角邊
【答案】B.
考點:作圖——復(fù)雜作圖.
3.(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2017-2018學(xué)年八年級上學(xué)期期中)如圖,已知鈍角?ABC,依下列步驟尺規(guī)作圖,并保留作圖痕跡.
步驟1:以C為圓心,CA為半徑畫?、?;
步驟2:以B為圓心,BA為半徑畫?、冢换、儆邳cD;
步驟3:連接AD,交BC延長線于點H.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AC平分∠BAD B. BH垂直平分線段AD C. D. AB=AD
【答案】B
【解析】解:①、錯誤.CA不一定平分∠BAD.
②、正確.如圖連接CD、BD.∵CA=CD,BA=BD,∴點C、點B在線段AD的垂直平分線上,∴直線BC是線段AD的垂直平分線,故A正確.
③、錯誤.應(yīng)該是S△ABC=?BC?AH.
④、錯誤.根據(jù)條件AB不一定等于AD.
故選B.
點睛:本題考查作圖﹣基本作圖、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的性質(zhì)等知識,解題的關(guān)鍵是掌握證明線段垂直平分線的證明方法.
4.(福建省晉江市2017年初中學(xué)業(yè)質(zhì)量檢查)已知點,點都在直線的上方,試用尺規(guī)作圖在直線上求作一點,使得 的值最小,則下列作法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如圖,由作圖可知,B,B'關(guān)于直線對稱,所以BP= B'P,此時AP +PB'=AP+PB值最小.
5.(2017湖北隨州)如圖,用尺規(guī)作圖作∠AOC=∠AOB的第一步是以點O為圓心,以任意長為半徑畫?、?,分別交OA、OB于點E、F,那么第二步的作圖痕跡②的作法是( ?。?
A. 以點F為圓心,OE長為半徑畫弧
B. 以點F為圓心,EF長為半徑畫弧
C. 以點E為圓心,OE長為半徑畫弧
D. 以點E為圓心,EF長為半徑畫弧
【答案】D
【解析】解:用尺規(guī)作圖作∠AOC=∠AOB的第一步是以點O為圓心,以任意長為半徑畫弧①,分別交OA、OB于點E、F,第二步的作圖痕跡②的作法是以點E為圓心,EF長為半徑畫弧.故選D.
6.(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qū)第二十三中學(xué)2017學(xué)年H上八年級期中)如圖,用尺規(guī)作圖作“一個角等于已知角”的原理是:因為,所以.由這種作圖方法得到的和全等的依據(jù)是( )
A. SSS B. SAS C. ASA D. AAS
【答案】A
【解析】根據(jù)作圖方法可知:D' O' =DO, O' C'=OC,D'C'=DC,根據(jù)SSS即可得,故選A.
7.(2017屆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中考模擬)尺規(guī)作圖特有的魅力曾使無數(shù)人沉湎期中,連當(dāng)年叱咤風(fēng)云的拿破侖也不例外,我們可以只用圓規(guī)將圓等分。例如可將圓6等分,如圖只需在⊙O上任取點A,從點A開始,以⊙O的半徑為半徑,在⊙O上依次截取點B,C,D,E,F.從而點A,B,C,D,E,F把⊙O六等分。下列可以只用圓規(guī)等分的是( )
①兩等分 ②三等分 ③四等分 ④五等分
A. ②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經(jīng)過圓心的直徑可將圓周兩等分;畫一條直徑,以直徑的一個端點為圓心,以圓的半徑為半徑畫弧,與原有圓有兩個交點,這兩個交點與直徑另一個端點就是圓的三等分點;畫兩條互相垂直的直徑就可以將圓四等分;五等分圓如下圖所示:
8.(山東省日照市莒縣2016-2017學(xué)年期末)下列尺規(guī)作圖,能判斷AD是△ABC邊上的高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試題分析:過點A作BC的垂線,垂足為D,故選B.
考點:作圖—基本作圖.
9.(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八校聯(lián)盟2017屆九年級上學(xué)期第二次教學(xué)效果調(diào)研)已知線段AB,下列尺規(guī)作圖中,PQ與AB的交點O不一定是AB的中點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10.(2017湖北宜昌卷)如圖,在中,尺規(guī)作圖如下:分別以點,點為圓心,大于的長為半徑作弧,兩弧相交于兩點,作直線,交于點,連接,則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 )
A.平分 B.垂直平分
C. 垂直平分 D.平分
【答案】C
【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jù)線段垂直平分線的作法可得,GH垂直平分線段EF.
故選:C.
考點:1、作圖—基本作圖;2、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zhì)
11.(浙江省杭州市青春中學(xué)2016-2017學(xué)年八年級上學(xué)期期中)如圖,用尺規(guī)作圖作“一個角等于已知角”的原理是:因為△D′O′C′≌△DOC,所以∠D′O′C′=∠DOC。由這種作圖方法得到的△D′O′C′和△DOC全等的依據(jù)是___(寫出全等判定方法的簡寫)
【答案】SSS
【解析】由題意得,, 得△D′O′C′△DOC.
12.(2017年初中畢業(yè)升學(xué)考試河北卷)如圖,依據(jù)尺規(guī)作圖的痕跡,計算∠α=___°.
【答案】56
【解析】試題分析:如圖,根據(jù)作圖痕跡可知,GH垂直平分AC,AG平分∠CAD.
∵四邊形ABCD是矩形,∴AD∥BC,∴∠CAD=∠ABC=68°。
∵AG平分∠CAD,∴∠CAG=∠CAD=34°。
∵GH垂直平分AC,∴∠AHG=90°,∴∠AGH=90°-34°=56°。
∵∠α=∠AGH,∴∠α=56°。
考點:尺規(guī)作圖,矩形的性質(zhì),角平分的定義,直角三角形的性質(zhì).
13.(2017年北京懷柔初三數(shù)學(xué)二模)下面是一道確定點P位置的尺規(guī)作圖題的作圖過程.
如圖,直線L1與L2相交于點O,A,B是L2上兩點,點P是直線L1上的點,且∠APB=30°,請在圖中作出符合條件的點P.
作法:如圖,
(1)以AB為邊在L2上方作等邊△ABC;
(2)以C 為圓心,AB長為半徑作⊙C交直線L1于P1,P2兩點.
則P1、P2就是所作出的符合條件的點P.
請回答:該作圖的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條弧所對圓周角的度數(shù)是圓心角度數(shù)的一半.
【解析】∵△ABC是等邊三角形,
∴∠C=60°,
∴∠AP1B=30°,∠AP2B=30°
依據(jù)是:一條弧所對圓周角的度數(shù)是圓心角度數(shù)的一半.
14.(2017甘肅慶陽第21題)如圖,已知△ABC,請用圓規(guī)和直尺作出△ABC的一條中位線EF(不寫作法,保留作圖痕跡).
【答案】作圖見解析
【解析】
試題分析:作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得到AB的中點E,作AC的垂直平分線得到線段AC的中點F.線段EF即為所求.
試題解析:如圖,△ABC的一條中位線EF如圖所示,
方法:作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得到AB的中點E,作AC的垂直平分線得到線段AC的中點F.線段EF即為所求.
考點:作圖—復(fù)雜作圖;三角形中位線定理.
15.(2017廣西貴港第20題)尺規(guī)作圖(不寫作法,保留作圖痕跡):
已知線段和,點 在上(如圖所示).
(1)在邊上作點,使 ;
(2)作的平分線;
(3)過點作的垂線.
【答案】作圖見解析.
【解析】
試題分析:(1)在OA上截取OP=2a即可求出點P的位置;
(2)根據(jù)角平分線的作法即可作出∠AOB的平分線;
(3)以M為圓心,作一圓與射線OB交于兩點,再以這兩點分別為圓心,作兩個相等半徑的圓交于D點,連接MD即為OB的垂線;
試題解析:(1)點P為所求作;
(2)OC為所求作;
(3)MD為所求作;
考點:作圖—復(fù)雜作圖.
16.(2017湖北孝感第20題)如圖,已知矩形 .
(1)請用直尺和圓規(guī)按下列步驟作圖,保留作圖痕跡:
①以點為圓心,以的長為半徑畫弧交邊于點,連接;
②作的平分線交 于點;
③連接;
(2)在(1)作出的圖形中,若,則的值為 .
【答案】(1)畫圖見解析;(2) .
【解析】
試題分析:(1)根據(jù)題目要求作圖即可;
(2)由(1)知AE=AD=10、∠DAF=∠EAF,可證△DAF≌△EAF得∠D=∠AEF=90°,即可得∠FEC=∠BAE,從而由tan∠FEC=tan∠BAE=可得答案.
試題解析:(1)如圖所示;
考點:1.作圖﹣基本作圖;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zhì);3.解直角三角形.
17.(2017貴州六盤水第25題)如圖,是的直徑,,點在上,,為的中點,是直徑上一動點.
(1)利用尺規(guī)作圖,確定當(dāng)最小時點的位置(不寫作法,但要保留作圖痕跡).
(2)求的最小值.
【答案】(1)詳見解析;(2)2.
試題分析:(1)畫出A點關(guān)于MN的稱點,連接B,就可以得到P點; (2)利用得∠AON=∠=60°,又為弧AN的中點,∴∠BON=30°,所以∠ON=90°,再求最小值.
試題解析:
(1)如圖,點P即為所求作的點.
(2)由(1)可知,的最小值為的長,
連接,OB、OA
∵A點關(guān)于MN的稱點,∠AMN=30°,
∴
又∵為的中點
∴
∴
∴
又∵M(jìn)N=4
∴
在Rt△中,
即的最小值為2.
考點:圓,最短路線問題.
18.(2017江蘇鹽城第24題)如圖,△ABC是一塊直角三角板,且∠C=90°,∠A=30°,現(xiàn)將圓心為點O的圓形紙片放置在三角板內(nèi)部.
(1)如圖①,當(dāng)圓形紙片與兩直角邊AC、BC都相切時,試用直尺與圓規(guī)作出射線CO;(不寫作法與證明,保留作圖痕跡)
(2)如圖②,將圓形紙片沿著三角板的內(nèi)部邊緣滾動1周,回到起點位置時停止,若BC=9,圓形紙片的半徑為2,求圓心O運動的路徑長.
【答案】(1)作圖見解析;(2)15+.
【解析】
試題分析:(1)作∠ACB的平分線得出圓的一條弦,再作此弦的中垂線可得圓心O,作射線CO即可;
(2)添加如圖所示輔助線,圓心O的運動路徑長為C△OO1O2,先求出△ABC的三邊長度,得出其周長,證四邊形OEDO1、四邊形O1O2HG、四邊形OO2IF均為矩形、四邊形OECF為正方形,得出∠OO1O2=60°=∠ABC、∠O1OO2=90°,從而知△OO1O2∽△CBA,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即可得出答案.
試題解析:(1)如圖①所示,射線OC即為所求;
(2)如圖,圓心O的運動路徑長為C△OO1O2,
過點O1作O1D⊥BC、O1F⊥AC、O1G⊥AB,垂足分別為點D、F、G,
過點O作OE⊥BC,垂足為點E,連接O2B,
過點O2作O2H⊥AB,O2I⊥AC,垂足分別為點H、I,
在Rt△ABC中,∠ACB=90°、∠A=30°,
∴AC=,AB=2BC=18,∠ABC=60°,
∴C△ABC=9+9+18=27+9,
∵O1D⊥BC、O1G⊥AB,
∴D、G為切點,
∴BD=BG,
在Rt△O1BD和Rt△O1BG中,
∵,
∴△O1BD≌△O1BG(HL),
∴∠O1BG=∠O1BD=30°,
在Rt△O1BD中,∠O1DB=90°,∠O1BD=30°,
∴BD=,
∴OO1=9-2-2=7-2,
∵O1D=OE=2,O1D⊥BC,OE⊥BC,
∴O1D∥OE,且O1D=OE,
∴四邊形OEDO1為平行四邊形,
∵∠OED=90°,
∴四邊形OEDO1為矩形,
同理四邊形O1O2HG、四邊形OO2IF、四邊形OECF為矩形,
又OE=OF,
∴四邊形OECF為正方形,
∵∠O1GH=∠CDO1=90°,∠ABC=60°,
∴∠GO1D=120°,
又∵∠FO1D=∠O2O1G=90°,
∴∠OO1O2=360°-90°-90°=60°=∠ABC,
同理,∠O1OO2=90°,
∴△OO1O2∽△CBA,
∴,即,
∴C△OO1O2=15+,即圓心O運動的路徑長為15+.
考點:切線的性質(zhì);作圖—復(fù)雜作圖.
19.(2017甘肅蘭州第22題)在數(shù)學(xué)課上,同學(xué)們已經(jīng)探究過“經(jīng)過已知直線外一點作這條直線的垂線”的尺規(guī)作圖過程:
已知:直線和外一點
求作:直線的垂線,使它經(jīng)過點.
做法:如圖:(1)在直線上任取兩點、;
(2)分別以點、為圓心,,長為半徑畫弧,兩弧相交于點;
(3)作直線.
參考以上材料作圖的方法,解決以下問題:
(1)以上材料作圖的依據(jù)是 .
(3)已知:直線和外一點,
求作:,使它與直線相切。(尺規(guī)作圖,不寫做法,保留作圖痕跡,并把作圖痕跡用黑色簽字筆描黑)
【答案】(1)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線段兩端點的距離相等;(2)作圖見解析.
【解析】
試題分析:(1)根據(jù)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zhì),可得答案;
(2)根據(jù)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zhì),切線的性質(zhì),可得答案.
試題解析:(1)以上材料作圖的依據(jù)是: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線段兩端點的距離相等,
(2)如圖.
考點:作圖—復(fù)雜作圖;切線的判定.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