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爺趕鵝 教學設計
老爺爺趕鵝 教學設計
1教學目標
1、能用自然的聲音、歡快的情緒,較準確的節(jié)奏和音調演唱歌曲《老爺爺趕鵝》。
2、了解輪唱這種演唱形式,初步學會輪唱的演唱方法。
3、通過聆聽教師范唱、視唱歌譜、觀看微課、二聲部合作等形式,全面了解輪唱的演唱形式,產生對音樂的興趣。
2學情分析
1、三年級上學期的小學生節(jié)奏感、韻律感都有了明顯的進步,他們熱情好動希望參與,渴望交流。在一年級教學中學生們接觸過有關鵝的唐詩和歌曲,這些有利因素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奠定了堅實的感情基礎。
2、三年級的學生比較活潑、好動,大多以形象思維為主。在唱歌時,有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因此,容易出現(xiàn)個別學生喊唱的情況。教師要及時提醒學生用輕聲來演唱,用明亮柔和的聲音,活潑輕快的情緒,按照節(jié)奏和曲調有表情地來演唱。并在活動中,學習以音樂的方式與老師和同學交往,與他人進行合作,樂于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 學習輪唱的演唱方法。
教學難點:能初步進行二部輪唱。
4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播放《詠鵝》這首歌,學生唱。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會唱的歌曲導出本節(jié)課內容)
師:同學們,這首古詩新唱《詠鵝》我們以前學過,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關于鵝的歌曲《老爺爺趕鵝》,聽聽歌曲中唱了什么內容?音樂的情緒是怎樣的?
活動2【講授】歌曲學習
二、聆聽感受
1、初聽,歌曲中唱了什么內容?音樂的情緒是怎樣的?(教師范唱)
學生回答,教師講解歌曲內容:這是一首羅馬尼亞兒童歌曲,主要講了一位老爺爺賣鵝,與路人幽默對話的事。歌曲的情緒是歡快活潑的。
2、復聽,出示歌譜,問:歌曲分為幾部分?(教師范唱)
學生回答:兩部分
(設計意圖:分析歌曲的結構為下一步分段學習做鋪墊)
三、歌曲學習
3、學唱歌曲第一部分
1)視唱歌譜,問:一共有幾個樂句?各樂句之間有什么關系?
生回答:共有四個樂句,一、三樂句旋律一樣,二、四樂句旋律一樣。
2)完整演唱歌譜。
3)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
4)填唱歌詞。
5)完整演唱,問:想一想用什么樣的情緒和力度演唱?
生回答歡快、活潑的情緒,彈跳的聲音演唱。
6)再完整演唱,用有彈性的聲音,歡快活潑的情緒,mf的力度演唱。
(設計意圖:因為輪唱是兩個或多個聲部按一定的時距規(guī)律演唱同一旋律,所以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把旋律學會、唱準,為下一步輪唱打基礎)
活動3【活動】了解輪唱這種演唱形式
1)初聽,歌曲是用什么演唱形式演唱的?給你什么感覺?
2)音樂知識:介紹輪唱
插入微課,了解輪唱。
3)學習《老爺爺趕鵝》第一部分的輪唱。
a看譜分聲部演唱。
b兩個聲部進行輪唱。
c師:同一旋律先后演唱,形成此起彼伏、連續(xù)不斷的模仿效果,稱為輪唱。
怎樣唱才能唱出此起彼伏的感覺?
d師:每個小樂段的第一拍要稍微突出一些。(教師示范)
e再唱一遍,要求互相聆聽。
活動4【練習】4、學唱歌曲第二部分
1)打節(jié)奏,強調0XXX0的節(jié)奏。
2)視唱歌譜。
3)填唱歌詞,注意糾正模仿叫聲的地方要輕唱。
5、完整演唱。
四、拓展延伸
欣賞《美麗的黃昏》聆聽是幾個聲部的,是怎樣輪唱的?
(設計意圖:了解更多的輪唱形式,開闊學生視野)
五、小結
今天我們初步了解了輪唱這一演唱形式,輪唱在合唱中是比較重要和好聽的一種演唱形式,以后我們會深入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