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教案 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2
111
1.4 實驗: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
一、教學目標
1.了解電磁打點計時器和電火花打點計時器的基本構(gòu)成,知道打點計時器的計時原理,并學會安裝并使用打點計時器。
2.學會根據(jù)紙帶上的點分析速度的變化情況,并學會測定平均速度和測量瞬時速度。
3.明確速度—時間圖象的意義,描點法畫圖象的方法,并畫出實驗中的速度—時間圖象。
4.通過對紙帶的處理過程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體會處理問題的方法,領(lǐng)悟如何間接測一些不能直接測量的物理量的方法。
5.通過畫速度—時間圖象培養(yǎng)學生用圖象法處理數(shù)據(jù)的能力,體驗數(shù)學工具在物理發(fā)展中的作用。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1.打點計時器的使用。
2.由紙帶計算物體運動的瞬時速度。
3.畫物體的速度—時間圖象。
難點:1.對紙帶數(shù)據(jù)的處理。
2.畫圖象的方法。
三、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式教學方法
四、教學設計
(一)新課內(nèi)容
1.打點計時器的認識
先讓學生閱讀教材,然后老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回答:
(1)電磁打點計時器使用的是直流電還是交流電?其工作電壓為多少?
(2)我國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使用這種電源時,每隔多長時間打一個點,即相鄰兩個點之間的時間間隔是多少?
(3)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可以記錄某段時間內(nèi)的位移,能不能記錄時間?
(4)說出電磁打點計時器的構(gòu)造?工作原理?如圖1—4—1所示。
(5)復寫紙放在紙帶上邊還是下邊?
(6)解釋電火花計時器的工作原理?如圖1—4—2所示,它與電磁打點計時器相比,哪一種誤差小?原因是什么?
2.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
指導學生動手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要讓學生按步驟有序操作,并打出幾根紙帶。
圖1—4—3
選擇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如圖1—4—3所示,引導學生回答下列問題:
(1)怎樣從打出的紙帶中獲取數(shù)據(jù)?指導學生用列表格的形式把數(shù)據(jù)列出。
(2)怎樣根據(jù)紙帶上的點跡計算紙帶的平均速度?
(用紙帶上兩個點之間的距離除以兩個點之間的時間間隔,即根據(jù)v=△x/△t,求出在任意兩點間的平均速度,這里△x可以用直尺測量出兩點間的距離,△t為兩點間的時間間隔數(shù)與0.02s的乘積。)
(3)在打出的B、C兩個點的時間間隔中,紙帶運動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4)如果紙帶上的點跡分布不均,那么,點跡密集的地方表示運動的速度較大還是較?。?
(在紙帶上相鄰兩點間的時間間隔均為0.02s,所以點跡密集的地方表示紙帶運動的速度很小)
3.用打點計時器測量瞬時速度
(1)在圖1—4—3中求出B、C之間的平均速度,如果要求不很精確,能否用該平均速度表示B點右邊一點的瞬時速度?
(2)能否把該點的速度表示的更準確一點?
(3)如果想每隔0.1s測一次速度,應怎么辦?
(4)把測量所選“測量點”在內(nèi)的一段位移填入表格。
(5)引導學生求出上述“測量點”附近的平均速度。
(6)引導學生把上述的平均速度作為對應點的瞬時速度填入表格。
(7)引導學生分析表格中速度的變化情況。
4.用圖象表示速度
為了更直觀地反映物體的運動情況,我們可以用v-t圖象來表示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
以速度v為縱軸,時間t為橫軸建立直角坐標系,根據(jù)計算出的不同時刻對應的瞬時速度值,在坐標系中描點,最后用平滑曲線把這些點連接起來就得到了一條能夠描述速度v與時間t關(guān)系的圖象。
教師提出下列問題:
(1)圖象上每一點的意義是什么?
(表示該時刻物體的瞬時速度)
(2)如要求這些點中間一個時刻的速度是多少,應怎么辦?
(把這些點連接起來,在連線上與該時刻對應的點的速度就是該時刻的瞬時速度)
(3)把這些點連接起來,是什么形狀?
(是折線。因速度的實際變化是比較平滑的,故要用平滑的曲線把它們連接起來)
(三)典型例題
【例1】電磁打點計時器是一種使用交流電源的計時儀器,根據(jù)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 帶,我們可以從紙帶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A.時間間隔 B.位移 C.加速度 D.平均速度
解析:從打下的紙帶上數(shù)一下點的個數(shù)就知道時間,因為兩個點的時間間隔為0.02s.故A選項正確。
用刻度尺量一下任意兩個點間的距離,就知道了物體的位移。故B選項正確。
從紙帶上不能直接得到加速度、平均速度,只可以間接計算。故C、D選項錯誤。
答案:AB
【例2】電磁打點計時器是一種使用交流電源的計時儀器,當電源頻率為50 Hz時,振針每隔0.02 s在紙帶上打一個點,現(xiàn)在用此打點計時器測定物體的速度,當電源的頻率低于50 Hz時,數(shù)據(jù)計算仍然是按照每隔0.02 s打一個點來處理的.則測出的速度數(shù)值與物體的實際速度相比,是偏大還是偏小?為什么?
解析:當電源頻率低于50 Hz時,實驗中實際時間間隔大于0.02 s,數(shù)值計算時如按照實際時間間隔,得到實際速度,若實驗時仍用0.02 s作為時間間隔來計算,實驗數(shù)值比物體的實際速度偏大.
點評:有關(guān)實驗誤差的分析對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突破方法是根據(jù)實驗原理分析,同學們應該仔細體會,理解.
【例3】用同一底片對著小球運動的路徑每隔0.1 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圖1-4-4所示.求小球的平均速度.
圖1-4-4
解析:根據(jù)題意,小球從1 cm到6 cm位置,位移s=5 cm,所用時間t=0.3 s,平均速度v=s/t=0.17 m/s.
點評:本題初看是一新情景的題,經(jīng)分析可看出本題的做法與利用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的方法一致.題目不難,學生能很快求出平均速度.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例4】如圖1-4-5所示,是一條利用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0、1、2、3、4、5、
6是七個計數(shù)點,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各計數(shù)點到0的距離如圖所示.求出各計數(shù)點的瞬時速度并畫出速度一時間圖線.
解析:(1)1點是0、2間的中間時刻,求出0、2間的平均速度即可認為是1點的瞬時速度,同理2、3、4、5點的瞬時速度也可求出.0和6兩個點的瞬時速度不便求出.然后畫出速度一時間圖線.注意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T=0.1s.即:v1=0.195m/s,v2=0.40m/s,v3=0.51m/s,v4=0.69m/s,v5=0.70m/s。
(2) 以O點為坐標原點建立直角坐標系.
橫坐標:表示時間 縱坐標:表示速度
根據(jù)第一問計算出的結(jié)果在直角坐標系中描點,然后連線得到圖象如圖1-4-6所示.
圖1-4-5
圖1-4-6
(四)課堂訓練
1.圖1—4—7為打點計時器打出的一條紙帶,從紙帶上看,打點計時器出的毛病是…………( )
圖1—4—7
A.打點計時器接在直流電源上 B.電源電壓不夠大
C.電源頻率不夠大 D.振針壓得過緊
2.甲、乙兩物體的v-t圖象如圖l-4-8所示,則 ………( )
圖1—4—8
A.甲、乙兩物體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B.甲、乙兩物體若在同一直線上,就一定會相遇
C.甲的速率大于乙的速率
D.甲、乙兩物體即使在同一直線上,也不一定會相遇
3.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在做“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的實驗中,
讓重錘自由下落,打出的一條紙帶如圖1—4—9所示,圖中直尺的
單位為cm,點O為紙帶上記錄到的第一點,點A、B、C、D……依
次表示點O以后連續(xù)的各點。已知打點計時器每隔T=0.02 s打一個點。
圖1—4—9
(1)打點計時器打下點G時重錘的速度可用表達式vG=____________進行計算,式中各量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上式計算出打下點G時重錘的速度為vG=____________m/s
5 在“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的實驗中,某次實驗中的紙帶如圖1-4-10所示,取O為起點位置,每隔5個間隔為一個計數(shù)點,實驗使用的電源是50 Hz的低壓交流電源,其中OA=0.60 cm,OB=2.40 cm,OD=9.60 cm.則OC距離是________cm,在B計數(shù)點處的瞬時速度v8=________m/s.(圖中單位為cm)
圖1—4—10
五、跟蹤練習
1.下列關(guān)于使用打點計時器的說法,其中正確的是………………( )
A.不要在未放紙帶時通電打點,每次打點完畢,應及時切斷電源,切忌長時間通電使用
B.每打完一條紙帶,要將復寫紙調(diào)整一下,確保下一次打點清晰
C.若發(fā)現(xiàn)振片振幅不穩(wěn)定,應調(diào)節(jié)振片螺母,以使振動穩(wěn)定
D.若打出的點帶尾巴或雙點,則是由于打點針太長所造成的,應適當調(diào)節(jié)打點針的長度
2.利用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可求出……………………( ?。?
A.能準確求出某點的瞬時速度
B.能粗略地求出某點的瞬時速度
C.能準確求出某位移內(nèi)的平均速度
D.可利用某時段的平均速度代表某點的瞬時速度
3.下列關(guān)于打點計時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打點計時器使用低壓直流電源
B.打點計時器使用低壓交流電源
C.使用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相鄰兩個點的時間間隔為0.02 s
D.使用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相鄰兩個點的時間間隔為0.1 s
4.使用打點計時器時應注意 ………………………………………( ?。?
A.無論使用電磁打點計時器還是電火花計時器,都應該把紙帶穿過限位孔,再把套在軸上的復寫紙片壓在紙帶的上面
B.使用打點計時器時應先接通電源,再拉動紙帶
C.使用打點計時器在拉動紙帶時,拉動的方向應與限位孔平行
D.使用打點計時器時應將打點計時器先固定在桌子上
5.甲和乙兩個物體在同一直線上運動, 它們的v-t圖像分別如圖1—4—11中的a和b所示. 在t1時刻…………………………………………( )
A.它們的運動方向相同
B.它們的運動方向相反
C. 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D. 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
圖1—4—11
6.如圖1-4-12所示,根據(jù)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判斷哪條紙帶表示物體做勻速運動 ……………………………………………………………………( ?。?
A B
C D
圖1-4-12
7.電磁打點計時器的電源應是________電源,通常的工作電壓為________伏,實驗室使用我國民用電時,每隔________秒打一次點,如果每打5個取一個計數(shù)點,即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為________秒。
8.如圖1-4-13所示是一條利用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求A點的瞬時速度.
圖1-4-13
9.如圖1-4-14所示是用紙帶拖動小車用打點計時器測定速度打出的一條紙帶.A、B、C、D、E為我們在紙帶上所選的記數(shù)點.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為0.1 s.試求:打點計時器打下B、C、D各點時小車的即時速度.
圖1-4-14
10.(2001上海)利用打點計時器研究一個約1. 4高的商店卷簾窗的運動。將紙帶粘
圖1—4—15
在卷簾底部,紙帶通過打點計時器隨簾在豎直面內(nèi)向上運動。打印后的紙帶如圖1—4—15所示,數(shù)據(jù)如表格所示。紙帶中AB、BC、CD……每兩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0.10s,根據(jù)各間距的長度,可計算出卷簾窗在各間距內(nèi)的平均速度V平均??梢詫平均近似地作為該間距中間時刻的即時速度V。
(1)請根據(jù)所提供的紙帶和數(shù)據(jù),繪出卷簾窗運動的V-t圖線。
(2)AK段的平均速度為 m/s。
六、課堂訓練及跟蹤練習答案
課堂訓練參考答案:
1.CD;2.ACD;3.(1),F(xiàn)H表示F、H兩點間的距離,vG= 1.30 m/s;4. 6.00,0.54。
跟蹤練習參考答案:
1.ABCD;2.BCD;3.BC;4.BCD;5.AD;6.B;7.低壓交流,4~6,0.02秒,0.1;8.4m/s;
9.vB=0.26m/s,vC=0.30m/s,vD=0.34m/s;10.(1)如圖1—4—16所示,(2)VAK=1.39m/s。
圖1—4—15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