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19-2020八年級(下冊)科學第三章《空氣與生命》第1-2節(jié)測試卷A卷.doc
-
資源ID:8656071
資源大?。?span id="5ddtpkq" class="font-tahoma">357KB
全文頁數(shù):13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浙教版2019-2020八年級(下冊)科學第三章《空氣與生命》第1-2節(jié)測試卷A卷.doc
浙教版2019-2020八年級(下冊)科學第三章《空氣與生命》第1-2節(jié)測試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一、 選擇題 (共18題;共36分)
1. (2分)如圖為空氣成分示意圖(按體積計算),其中“a”代表的是( )
A . 氮氣
B . 氧氣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氣體
2. (2分)下列關于氧氣用途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 用于鋼鐵工業(yè),提高鋼鐵的質量和產量
B . 氧炔焰用來焊接或切割金屬
C . 液氧制成炸藥,用來開山采礦
D . 液氧可用作宇宙火箭的燃料
3. (2分)焊接精密儀器往往在氮氣中進行,這是因為( )
A . 氮氣是無色無味且密度小
B . 氮氣的沸點低
C . 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
D . 氮能跟很多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
4. (2分)在日常生活中,將火柴劃燃后將火焰向上豎直火柴,火柴不易燃燒的原因是( )
A . 氧氣不足
B . 沒達到著火點
C . 火柴的著火點升高
D . 空氣不足
5. (2分)你認為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 . 為滅掉室內大火,迅速打開門窗降溫
B . 為節(jié)約用水,工業(yè)廢水直接用于農田灌溉
C . 為除去鋁壺中的水垢,用鹽酸長時間浸泡
D . 為防止鐵鍋生銹,在其表面涂抹一層食用油
6. (2分)暖寶寶中的發(fā)熱劑是鐵粉、水和食鹽等,發(fā)熱劑能代替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裝置見如圖).以下對此改進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 此實驗中發(fā)熱劑的多少不影響測量結果
B . 實驗前一定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C . 此實驗的原理是利用鐵生銹消耗氧氣
D . 此實驗測出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約是18.3%
7. (2分)近日有媒體報道,我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把二氧化碳變成汽油”的高效轉化新途徑.即通過設計一種新型多功能復合催化劑,首次實現(xiàn)了CO2直接加氫制取汽油,被同行譽為“CO2催化轉化領域的突破性進展”,據(jù)此,你認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 新途徑可有效緩解全球溫室效應
B . 此技術可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C . 該轉化過程中沒有發(fā)生化學變化
D . 催化劑對轉化起著舉足輕重作用
8. (2分)下列歸類錯誤的是( )
選項
歸類
物質(或元素)
A
常見合金
生鐵、青銅、硬鋁
B
人體中常見微量元素
碘、鋅、硒、鐵等
C
常見可燃性氣體
氫氣、氮氣、氧氣
D
常見醫(yī)用消毒劑
碘酒、75%酒精溶液、雙氧水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9. (2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霧
B . 鐵絲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劇烈燃燒
C . 液態(tài)氧可用作發(fā)射火箭的燃料
D . 通過低溫加壓,可使氧氣液化成淡藍色的液體
10. (2分)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 在化學反應中只有燃燒反應才能放出熱量
B . 用油布直接擦拭被雨水淋濕的自行車避免其生銹
C . 汽油能使高錳酸鉀溶解
D . 溶液是均一的、穩(wěn)定的混合物
11. (2分)燃燒是人類最早利用的化學反應之一,人類已有幾十萬年的利用燃燒反應的歷史.燃燒需要具備的條件是( )
①可燃物 ②氧氣或空氣 ③溫度達到著火點.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③
12. (2分)2015年1月2日,哈爾濱北方南勛陶瓷大市場倉庫發(fā)生火災,大火持續(xù)了20多個小時,造成11層高的建筑坍塌,5名消防員犧牲,14人受傷的重大火災,下列有關燃燒、滅火和自救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 鍋里的油著火時可以用鍋蓋蓋滅,是因為隔絕了氧氣
B . 圖書館內圖書著火,立即用水基型滅火器滅火
C . 電器失火后首先要切斷電源
D . 被圍困在火災區(qū)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
13. (2分)實驗是探究物質變化的重要方法,下列“加熱硫酸銅晶體”的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 取樣
B . 加料
C . 加熱
D . 熄滅
14. (2分)下列關于氧氣性質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 氧氣不易溶于水,液態(tài)氧也是無色的
B . 氧氣具有氧化性和可燃性
C . 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很活潑的非金屬
D . 氧氣參加的化學反應,都是氧化反應
15. (2分)下圖表示用雙氧水溶液制取氧氣實驗中的幾個基本操作,其中操作錯誤的是 ( )
A . 傾倒溶液
B . 收集氧氣
C . 檢查裝置氣密
D . 驗滿
16. (2分)對下列實驗中出現(xiàn)的異?,F(xiàn)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
選項
異?,F(xiàn)象
分析
A
制取氧氣時中的始終收集不到氧氣
裝置漏氣
B
驗證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時,進入集氣瓶中 的水少于
紅磷的量不足
C
細鐵絲在氧氣瓶中燃燒時,集氣瓶炸裂
用于引燃的火柴過長
D
給試管里的固體加熱時,試管炸裂
加熱不均勻,局部溫度過高
A . A
B . B
C . C
D . D
17. (2分)下列關于O2的說法不科學的是( )
A . 常用帶火星的木條來檢驗空氣中的O2
B . 硫在O2里燃燒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C . 工業(yè)上將空氣液化后再進行分離來制取O2
D . 加熱KClO3制O2 , 可用MnO2作催化劑
18. (2分)下列關于空氣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 空氣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
B . 空氣中的氮氣常用作保護氣
C . 空氣中的稀有氣體常用作滅火劑
D . 空氣中稀有氣體都沒有顏色、沒有氣味,在通電時能發(fā)出不同顏色的光
二、 填空題 (共7題;共24分)
19. (4分)(1)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________.
(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________.
(3)兩個二氧化碳分子(用化學用語表示)為________ .
(4)畫出鎂原子的結構示意圖________.
20. (7分)根據(jù)要求填空.
(1)驗證一瓶無色氣體是氧氣的方法是________.
(2)空氣的成分以________和________為主,其中按體積計,________約占空氣體積的78%,________約占空氣體積的21%.
(3)下列物質:①氧氣;②人體呼出的氣體;③液氮; ④空氣中0.03%的稀有氣體; ⑤二氧化碳; ⑥潔凈的空氣.其中屬于純凈物的是________(填序號);請選出一種混合物并說明其中的成分________.
21. (2分)下列混合氣體,遇明火可能發(fā)生爆炸的是________
A.CO和CO2 B.CO和H2 C.H2和O2 D.________.
22. (2分)下列反應能生成水且屬于分解反應的是________
A.氫氣的燃燒 B.水的通電分解 C.雙氧水的分解 D.________
23. (2分)(2017臺州)圖甲是清代的救火工具“水龍”。使用時,啟動橫木帶動活塞向下壓,水箱中的水從輸水管中噴出,水柱可高達10米。用汽水瓶和吸管模擬“水龍”的工作原理,往瓶中吹氣,瓶中的水就從吸管中噴出,如圖乙。
(1)水能滅火的原理是________。
(2)往瓶中吹氣,水能從吸管噴出的原因是________。
24. (3分)2015年5月25日,河南魯山縣的一個老年康復中心發(fā)生火災,造成38人死亡、多人受傷的嚴重后果.
(1)消防員在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了下列殘留物品:①滌綸面料窗簾、②純棉床單、③大理石桌面等,其中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填序號),物品①和②為燃燒提供了________(填燃燒的條件).
(2)電器著火時常使用干粉滅火器滅火,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氫鈉,受熱后生成碳酸鹽和兩種氧化物,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
25. (4分)化學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現(xiàn)有四種物質:①小蘇打②干冰③氮氣④熟石灰.請選擇相應物質的序號填空.
(1)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________;
(2)食品工業(yè)中發(fā)酵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3)改良酸性土壤的堿是 ________;
(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
三、 實驗探究題 (共3題;共14分)
26. (4分)在科學拓展課程中,某科學興趣小組開展了“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所需氧氣的最低體積分數(shù)是多少”的實驗探究。
(1)該興趣小組同學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取氧氣,稱取一定質量的KMnO4固體放入試管中,試管內的藥品放入試管底部,開始加熱時,要讓試管均勻受熱,具體操作是________。
(2)有同學認為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更好,其理由是________。
(3)為了使實驗數(shù)據(jù)更加具體和準確,小組同學經討論,他們準備用不同體積分數(shù)的氧氣來進行實驗。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收集氧氣得到l號瓶,并利用這種方法依次得到2-4號瓶。分別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得到的現(xiàn)象如下:
1號瓶(收集34%的氧氣)
2號瓶(收集35%的氧氣)
3號瓶(收集36%的氧氣)
4號瓶(收集37%的氧氣)
不復燃
不復燃,但很亮
很亮,復燃
立即復燃
某同學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得出結論:“氧氣約占36%時就是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最低體積分數(shù)”,而其他同學立即反對,原因是________。
(4)反思交流:結合上述探究,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時,檢驗氧氣是否集滿采用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方法,你認為是否科學?________。
27. (3分)燃燒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化學反應.
如圖是用實驗方法來探究燃燒的條件.(已知:白磷的著火點是40℃,紅磷的著火點是240℃)
(1)通過觀察到銅片上的白磷①燃燒、熱水中的白磷②不燃燒的現(xiàn)象,得出燃燒的條件之一是________.
(2)要使銅片上的紅磷也燃燒需要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
(3)下列操作能使水中的白磷②燃燒的操作是________.
a.把熱水加熱至沸騰
b.用玻璃管在水下對著白磷吹空氣
c.用玻璃管在水下對著白磷吹氮氣
d.用玻璃管在水下對著白磷吹氧氣.
28. (7分)氣體的密度容易受溫度和壓強的影響.為了測量常溫常壓下氧氣的密度,在老師的指導下,小明進行了如下實驗:
步驟一:檢查發(fā)生裝置的氣密性.
步驟二:往燒瓶中裝入適量的二氧化錳粉未.關閉分液漏斗的活塞,并將適量的過氧化氫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測出發(fā)生裝置的總質量為m1克.
步驟三:取一個集氣瓶,用記號筆在適當位置做標記,將水注入集氣瓶到標記處,用量筒測出這些水的體積為V0毫升.再將集氣瓶灌滿水倒扣在水槽中等待收集.
步驟四:打開活塞,滴入過氧化氫溶液,同時開始收集氣體.調節(jié)集氣瓶在水中的上下位置,當集氣瓶內、外的液面相平且剛好達到標記處時(如圖).暫停反應.
步驟五:重復步驟四,再收集9瓶氣體.
步驟六:稱出反應后發(fā)生裝置的總質量為m2克.
(1)小明通過該實驗,測得氧氣的密度是________克/毫升.
(2)步驟四中,控制集氣瓶內、外液而保持相平的目的是________.
(3)如果實驗中裝置氣密性不良,將對測得的密度值有何影響?請說明理由.
第 13 頁 共 13 頁
參考答案
一、 選擇題 (共18題;共3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二、 填空題 (共7題;共24分)
19-1、
20-1、
20-2、
20-3、
21-1、
22-1、
23-1、
23-2、
24-1、
25-1、
三、 實驗探究題 (共3題;共14分)
26-1、
26-2、
26-3、
26-4、
27-1、
27-2、
27-3、
28-1、
28-2、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