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xué)教育 > 高考
搜柄,搜必應(yīng)! 快速導(dǎo)航 | 使用教程  [會員中心]

高考語文大一輪復(fù)習 第2部分 第2單元 古代詩歌鑒賞 第1節(jié) 第1課時課件.ppt

文檔格式:PPT| 40 頁|大小 1.70MB|積分 15|2019-11-19 發(fā)布|文檔ID:2278008
第1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1 / 40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下載文檔
  • 版權(quán)提示
  • 文本預(yù)覽
  • 常見問題
  • 第二單元 古代詩歌鑒賞 第一節(jié) 鑒賞詩歌的形象 第1課時 如何鑒賞詩歌的形象(復(fù)習課),說說下面幾首詩各詠什么花 ①只愛柴桑處士家,霜叢載酒問寒花秋窗閑卻凌云筆,自寫東籬五色霞②倚竹佳人翠袖長,天寒猶著薄羅裳揚州近日紅千葉,自是風流時世妝 ③寒酸一尉出無車,身閑乃畫富貴花胭脂用盡少錢買,呼婢乞向鄰家娃 ④微雪初消半月池,籬邊遙見兩三枝清香傳得天心在,未許尋常草木知 答案 ①菊花 ②芍藥 ③牡丹 ④梅花,(2014山東卷)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回答問題 尋詩兩絕句 陳與義 楚酒困人三日醉,園花經(jīng)雨百般紅 無人畫出陳居士①,亭角尋詩滿袖風 愛把山瓢②莫笑儂,愁時引睡有奇功 醒來推戶尋詩去,喬木崢嶸明月中 【注】 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1)“園花經(jīng)雨百般紅”與“喬木崢嶸明月中”兩句所描寫的景色特點有何不同?請作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詩中“陳居士”的形象特點是什么?請結(jié)合兩首詩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本題考查詩歌的意象與意境。

    兩句詩描寫了不同的景色,也就是詩歌所描寫的意象,實際上都是在為詩歌營造某種意境園花經(jīng)雨百般紅”是寫園里的花經(jīng)雨水清洗后顯得更為嬌艷,主要是表現(xiàn)其色彩的艷麗喬木崢嶸明月中”一句中,“崢嶸”有“深邃、深遠”的意思,明月掩映于高峻挺拔的樹木中,顯得更加深邃而幽遠2)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人物形象第一首詩中直接描寫陳居士的是第一句和第四句:喝酒喝到大醉三日,站在亭角臨風尋詩第二首詩中前三句都直接描寫陳居士:飲酒喜歡用天然粗陋的酒器,煩惱時喝酒大睡,醒來推窗賞著月色尋詩從陳居士喜愛飲酒,可見出其性格中的灑脫;“亭角尋詩”和“推戶尋詩”則表現(xiàn)了詩人高雅的志趣 答案 (1)①艷麗 ②清幽 ①“園花經(jīng)雨百般紅”描寫的是雨后園林的美景,一場雨后,園中姹紫嫣紅,色彩艷麗 ②“喬木崢蠑明月中”描寫的是月光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樹木高聳峭拔,意境清幽2)①行為灑脫 ②情趣高雅 ①“楚酒困人三日醉”“愛把山瓢莫笑儂”,從陳居士喜歡喝酒可以看出他灑脫的性格特點②“亭角尋詩滿袖風”“醒來推戶尋詩去”,白天尋詩,夜晚尋詩,表現(xiàn)了陳居士沉迷于詩歌創(chuàng)作的高雅情趣精彩PPT名師講解) 教你思維 第一題 1.題目告訴了我們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本題考查鑒賞的是“景物形象”。

    ②要求我們分析的,是兩句詩所描寫景色特點的不同,而非相同點 ③分析時,注意不能脫離“園花經(jīng)雨百般紅”與“喬木崢嶸明月中”兩句詩本身2.分析兩句詩描寫景色的特點時,需要抓住原詩中的哪些意象具體解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分析時,需要抓住原詩中的“園花”“雨”“喬木”“明月”等意象具體解說3.兩句詩中有沒有比較明確的描繪景色特點的詞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詩句中有描繪園花的“百般紅”,描繪喬木的“崢嶸”等詞第二題 1.題目告訴了我們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本題考查鑒賞的是“人物形象”。

    ②要求我們分析的是“陳居士”的形象特點,因此要精心選取簡練、準確的詞語進行概括 ③分析時,不能脫離兩首詩的具體詞句2.對于“陳居士”這一人物形象,在正文之外,命題人有沒有給予我們其他的提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首先我們要注意詩下的注釋,這兩首詩下面有對“居士,指文人雅士”的解釋,據(jù)此,我們可初步判斷出“陳居士”的形象特點3.詩句中有沒有明確的直接描繪“陳居士”這一形象的語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兩首詩中對“陳居士”動作、神態(tài)描寫的具體詞句主要有“楚酒困人三日醉”“亭角尋詩滿袖風”“愛把山瓢莫笑儂”“醒來推戶尋詩去”,由此我們便可準確判斷出“陳居士”的形象特點[先做 后講] (2013遼寧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竹軒詩興 張 镃 柴門風卷卻吹開,狹徑初成竹旋栽 梢影細從茶碗入,葉聲輕逐篆①煙來 暑天倦臥星穿過,冬晝閑吟雪壓摧 預(yù)想此時應(yīng)更好,莫移墻下一株梅 【注】 篆:盤香因盤香曲繞如篆文,故稱考點一 鑒賞人物形象,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詩人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塑造了閑適、灑脫、高雅的詩人形象通過對“竹軒”“柴門”“狹徑”等簡樸清幽的生活環(huán)境的描寫,表現(xiàn)了詩人日常生活的閑適自得;“倦臥”“閑吟”等反映了詩人灑脫的生活態(tài)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現(xiàn)出詩人高雅的人生志趣命題分析 ①考查的是詩人自身形象;②回答時要作簡要分析 詩歌賞析 這首七言律詩,寫竹軒景物,自然清麗從所寫的景致中,可以看出作者本身的志趣作者雖然出身于勛業(yè)很高的富貴之家,但心志清雋,愛好嫻雅,擺脫了富貴子弟庸俗的習氣修竹本以它的高潔和瀟灑,歷來為文人雅士所激賞 開頭兩句寫竹軒面對柴門,清風卷來,柴門被自然地吹開了軒的前面,是剛剛開辟不久的小徑,徑邊栽上了許多篁竹,環(huán)境是非常優(yōu)雅的。

    三、四兩句寫竹梢的清影,和竹葉被風吹動的響聲妙在結(jié)合軒中的情事來寫,顯得自然而灑脫,足以引起詩人的詩興當軒靜坐,竹梢的影子,都好像通過茗碗細細地落在軒中似的篆煙飛起了,竹葉的音響,宛如隨著篆煙輕輕地飄來足見作者的觀察非常細致五、六兩句仍然是寫竹軒情趣,但和前兩句意境顯然不同前兩句寫的是平時,這兩句卻寫的是暑天的夜晚和冬天下雪的白晝前兩句以寫竹為主,以軒中的品茗、焚香為輔這兩句以軒內(nèi)倦臥看星,和冬天對雪閑吟為主,而以“星穿過”和“雪壓摧”相應(yīng)地寫竹,達到水乳交融、情景俱妙的程度從詩句中作者告訴人們:暑天,這里宜于乘涼倦臥,可以看到星從修竹的上面穿過;冬天,坐在這兒吟詩,可以看到素雪壓在竹枝的清景這樣倦臥也好,閑吟也好,竹軒都可以供以詩情、詩興,而此情此景,都非在其他的處所所能領(lǐng)略到的結(jié)尾兩句,因此時尚在夏季,所以作者第六句所寫的情事,只是虛寫作者設(shè)想到了冬季,這兒的清景,一定格外宜人冬天是梅花的季節(jié),梅花的寒香冷蕊,配上修竹的疏枝翠葉縱使不是雪天,也便梅竹同清,使竹軒更有幽致若是下雪的話,那么雪地吟梅花,靜聽竹林里敲金戛玉的聲音,此境豈不更加清絕所以作者在詩中叮囑自己說,“莫移墻下一株梅”,梅花將為竹軒帶來更多的詩興??!到那時節(jié),是“日暮倚修竹”,還是欣賞月下的梅花,那就隨自己的便了。

    思維建模 第一步:要在文段的開頭或結(jié)尾點出詩人的形象特點,即用一句話“蓋帽”這一步也可以放在最后作為總括 第二步:結(jié)合全詩中的文句進行分析,注意要圍繞“詩人形象”這個中心來寫,如果詩歌運用到了一些藝術(shù)手法,也可以概括所使用的描寫手法 第三步:概括出形象的社會意義或蘊涵的作者情感這一步要根據(jù)具體情況來確定,有些人物形象的分析是不需要這一步的) 答題范式:分析形象=總括+具體分析+情感 或:分析形象=具體分析+情感+總括,[即學(xué) 即練]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問題 觀魏博①何相公獵 張 祜 曉出禁城東,分圍淺草中 紅旗開向日,白馬驟迎風 背手抽金鏃,翻身控角弓 萬人齊指處,一雁落寒空 【注】 ①魏博,古地名結(jié)合詩歌后兩聯(lián),簡要分析何相公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詩中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的內(nèi)容,就可以思考出人物的形象,正面描寫主要從動作上分析,側(cè)面描寫主要從“萬人齊指”和“一雁落”上歸納。

    答案 塑造了一個身手矯健、技藝高超的獵手形象背手抽”寫出了取箭動作的嫻熟利落翻身控”展現(xiàn)了獵手動作難度大、技藝高超尾聯(lián)通過描寫人們的驚嘆和大雁應(yīng)聲而落側(cè)面表現(xiàn)出射箭技藝的高超[先做 后講]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馬 詩 李 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luò)腦,快走踏清秋 本詩塑造了怎樣的藝術(shù)形象?抒發(fā)了詩人什么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詩塑造了一匹輕捷矯健、渴望馳騁沙場建功立業(yè)的駿馬形象,抒發(fā)了詩人渴望建功立業(yè)、懷才不遇的悲憤心情考點二 鑒賞事物形象,命題分析 本題先考查對事物形象的分析,繼而考查詩人的思想感情,其實二者密切相關(guān)因為這首詩看起來是寫馬,其實是借馬來抒情,詩人懷才不遇,不被統(tǒng)治者賞識,但又熱切期望自己的抱負得以施展,可以為國建立功業(yè) 詩歌賞析 在燕山大漠(此處為互文),明月如銀鉤,在月光照耀下,沙塵像雪片紛紛揚揚何時能夠騎上我的鐵甲快馬,在清秋時節(jié)任意馳騁思維建模 第一步,總結(jié)概括出詩中描繪歌詠的主要物象。

    第二步,結(jié)合詩句分析所詠物象的特點:①提煉表現(xiàn)特征的語句,觀其形、色、味、聲;②分析修辭及表達技巧:比喻、擬人、象征、托物言志等;③挖掘物象內(nèi)在的品格、精神; 第三步,結(jié)合詩人自身經(jīng)歷、思想感情剖析所寄托的感情、理想、追求、品性等 答題范式:詩中塑造了形象,(聯(lián)系詩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抒寫了之情(這是概括形象的意義,這一步驟不作強求)[即學(xué) 即練]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蘇 軾 缺月掛疏桐,漏①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注】 ①漏,指漏壺,古人計時的器具漏斷”指夜深詞中所描寫的孤鴻的形象是怎樣的?請作簡要賞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鑒賞詞中“孤鴻”的形象,要抓住下闋的四句話:“驚起卻回頭”,是說孤鴻驚恐不安,非常警惕;“有恨無人省”,說它身懷怨恨,卻無人知曉,是不敢,也是不愿;“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雖有“棲息地”,卻“不肯棲”,只好寄宿在寒冷、寂寞的沙洲里。

    答案 全詞刻畫了一個飄飛不定、驚恐不安、心懷幽恨、孤獨寂寞的孤鴻形象本詞用“缺月”“疏桐”“斷漏”“寒枝”“冷洲”等詞語為孤鴻描繪了一個清冷蕭瑟的環(huán)境;用“孤”“驚”“回”“恨”“寂寞”等詞語極寫孤鴻的神態(tài)和心理作者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達了自己貶謫黃州時期的孤寂處境和高潔自許、不愿隨波逐流的心境[先做 后講] (2014全國大綱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劉長卿 一路經(jīng)行處,莓苔見履痕 白云依靜渚,春草閉閑門 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考點三 鑒賞景物形象,詩人眼中常山道人隱居地周圍環(huán)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請簡要說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詩是寫尋隱者不遇,卻得到別的情趣,領(lǐng)悟到“禪意”之妙處結(jié)構(gòu)嚴密緊湊,層層扣緊主題詩題為“尋”,由此而發(fā),首兩句一路“尋”來,頷聯(lián)寫遠望和近看,“尋”到了隱士的居處頸聯(lián)寫隱者不在,看松尋源,別有情趣最后寫“溪花自放”而“悟”禪理之無為,即使尋到了常山道士,也只能相對忘言了。

    答案 幽靜沿途是莓苔,遠望白云繚繞,近看芳草當門白云、靜渚、春草、閑門都營造出一種靜謐的氣氛命題分析 ①考查的是景物形象,②要求答出詩人眼中常山道人隱居地周圍環(huán)境的最大特色,③要結(jié)合詩句內(nèi)容簡要分析 詩歌賞析 這是一首借禪意表達作者追求寧靜淡泊情趣的詩歌全詩圍繞“尋”字展開,前四句敘尋而不遇,著重描寫了常山道人隱居地清幽、寧靜的環(huán)境,后四句寫入山尋找道士所見到的清新宜人景觀,尾句表現(xiàn)愜意自得的喜悅思維建模 第一步:描寫詩中展現(xiàn)的圖景畫面,描述時一要忠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象加以再創(chuàng)造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 第三步:聯(lián)系詩人的生平,分析景物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答題范式:描圖景(描繪詩詞中展現(xiàn)的圖景畫面)+點氛圍(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析感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即學(xué) 即練] 閱讀下面這首元曲,然后回答問題 [雙調(diào)]碧玉簫 關(guān)漢卿 秋景堪題,紅葉滿山溪;松徑偏宜,黃菊繞東籬正清樽斟潑醅,有白衣勸酒杯官品極,到底成何濟!歸,學(xué)取他淵明醉 這首小令的前四句描繪了怎樣的景象?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前四句集中寫秋天的景色。

    秋景堪題”,是總寫,是對秋景概括的贊美以下三句,各自以絢麗的色彩展開對秋景的描繪,遠處的紅葉,近處的黃菊,通過青翠的松徑聯(lián)結(jié)成一個立體的完整畫面,層次清晰,色彩絢爛,和諧寧靜,秋意盎然一切景語皆情語”,作者描寫秋景是為了抒寫其超脫、隱逸的情懷 答案 前四句描繪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秋山圖:金風玉露的秋季,漫山遍野的楓葉絢麗多彩,泉水清澈,蒼松蔭道,金菊繞園盛開不僅表達了作者的贊美之情,也為后面的抒情作了有力的鋪墊[閱卷 現(xiàn)場] 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鷓鴣天代人賦 [宋]辛棄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考場問題聚焦:簡單概括,缺少描摹,詞的上闋描繪了什么樣的景象?請簡要敘述4分),答案問題找一找:本答案只概括回答了“描繪了什么樣的景象”,卻忽略了結(jié)合具體詩句的“簡要敘述” 追求滿分做一做:詞的上闋描繪了初春時鄉(xiāng)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間桑樹萌發(fā)出新芽,東鄰家蠶卵已孵出幼蠶;平緩的山坡上長著細嫩青草,黃色的牛犢在那兒鳴叫;夕陽斜照著初春傍晚的樹林,晚歸的烏鴉散落在那兒棲息[矯正 訓(xùn)練] 1.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后面的題目。

    木蘭花 韋 莊 獨上小樓春欲暮,愁望玉關(guān)芳草路消息斷,不逢人,卻斂細眉歸繡戶 坐看落花空嘆息,羅袂濕斑紅淚滴千山萬水不曾行,魂夢欲教何處覓 (1)詞中刻畫了什么樣的主人公形象?請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千山萬水不曾行,魂夢欲教何處覓”兩句,俞陛云在《五代詞選釋》中稱之為“情至之語”,請作具體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主人公在暮春時節(jié)登上小樓,遙望邊關(guān)遠人,因問訊無人而回繡戶,愁看落花,嘆息垂淚刻畫了一位悲愁、深情的思婦形象 (2)①由日間的相思到夜里的幽夢,可見相思之深;②因玉關(guān)道路未曾走過,所以擔心夢中也無從尋覓,可見相思之切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阮郎歸 晏幾道 天邊金掌①露成霜,云隨雁字長。

    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xiāng) 蘭佩紫②,菊簪黃,殷勤理舊狂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 【注】 ①金掌:漢武帝在長安建章宮建高20丈的銅柱,上有銅人,掌托承露盤,此處代指汴京②蘭佩紫:即佩紫蘭紫蘭,一種香草這首詞前兩句的描寫展現(xiàn)了怎樣的情景?作者借此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描寫了汴京深秋時節(jié)的景象,白露為霜,云彩中飛出排成一字的雁陣,云似乎也隨之延長了作者借此表達出重陽節(jié)遠在異地、渴望回鄉(xiāng)的情感。

    點擊閱讀更多內(nèi)容
    賣家[上傳人]:shaofen
    資質(zhì):實名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