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心泵檢修步驟離心泵檢修規(guī)程》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離心泵檢修步驟離心泵檢修規(guī)程(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離心泵檢修步驟 離心泵檢修規(guī)程
?離心泵大修步驟 1 檢修內容1.1小修工程 1.1.1更換填料密封。1.1.2雙支承泵檢查清洗軸承、軸承箱、擋油環(huán)、擋水環(huán)、油標等,調整軸承間隙。1.1.3檢查修理聯軸器及驅動機與泵的對中情況。處理在運行中出現的一般缺陷。檢查清理冷卻水、油封和光滑等系統(tǒng)。
1.2大修工程1.2.1包括小修工程。1.2.2檢查修理機封密封。1.2.3解體檢查各零部件的磨損、腐蝕和沖蝕情況。泵軸、葉輪必要時進展無損探傷。1.2.4檢查清理軸承、油封等,測量、調整軸承油封間隙。1.2.5檢查測量轉子的各部圓跳動和間隙,必要時做動平衡校驗。1.2.6檢查并校正軸的直線度。1.
2、2.7測量并調整轉子的軸向竄動量。1.2.8檢查泵體、根底、地腳螺栓及進出口法蘭的錯位情況,防止將附加應力施加于泵體,必要時重新配管。
2? 檢修與質量標準 2.1? 拆卸前準備 2.1.1? 掌握泵的運轉情況。
2.1.2? 備齊檢修工具、量具、起重機具、配件和材料。
2.1.3? 切斷電及設備與系統(tǒng)的聯絡,放凈泵內介質,到達設備平安與檢修條件。
2.2? 拆卸與檢查 2.2.1? 拆卸附屬管線,并檢查清掃。
2.2.2? 拆卸聯軸器平安罩,檢查聯軸器對中,設定聯軸器的定位標記。
2.2.3? 測量轉子的軸向竄動量,拆卸檢查軸承。
2.2.4? 拆卸密封并進展檢查。
2.2.
3、5? 測量轉子各部圓跳動和間隙。
2.2.6? 拆卸轉子,測量主軸的徑向圓跳動。
2.2.7? 檢查各零部件,必要時進展探傷檢查。
2.2.8? 檢查通流局部是否有氣蝕沖刷、磨損、腐蝕結垢等情況。
2.3? 檢修標準按設備制造廠要求執(zhí)行,無要求的按本標準執(zhí)行。
2.3.1? 聯軸器 2.3.1.1? 半聯軸器與軸配合為H7/js6。
2.3.1.2? 聯軸器兩端面軸向間隙一般為2~6mm。
2.3.1.3? 安裝齒式聯軸器應保證外齒在內齒寬的中間部位。
2.3.1.4? 安裝彈性圈柱銷聯軸器時,其彈性圈與柱銷應為過盈配合,并有一定緊力。彈性圈與聯軸器銷孔的直徑間隙為0.6~1.
4、2mm。
2.3.1.5? 聯軸器的對中要求值應符合表2要求。
表2? 聯軸器對中要求表? ? ? ? ? ? mm
聯軸器 徑向允差 端面允差 剛性 0.06 0.04 彈性圈柱銷式 0.08 0.06 齒式 疊片式 0.15 0.08 ? ? ? 2.3.1.6? 聯軸器對中檢查時,調整墊片每組不得超過4塊。
2.3.1.7? 熱油泵預熱升溫正常后,應校核聯軸器對中。
2.3.1.8? 墊片聯軸器做宏觀檢查。
2.3.2? 軸承 2.3.2.1? 滑動軸承 a.
軸承與軸承壓蓋的過盈量為0~0.04mm〔軸承襯為球面的除外〕,下軸承襯與軸承座接觸應均勻,接觸面積達60以上,軸
5、承襯不許加墊片。
b.
更換軸承時,軸頸與下軸承接觸角為60°~90°,接觸面積應均勻,接觸點不少于2~3點/cm2 。
c.
軸承合金層與軸承襯應結合結實,合金層外表不得有氣孔、夾渣,裂紋、剝離等缺陷。
d.
軸承頂部間隙值應符合表3要求。
表3? 軸承頂部間隙表? ? ? ? ? ? ? mm 軸徑 間隙 軸徑 間隙 18~30 0.07~0.12 >80~120 0.14~0.22 >30~50 0.08~0.15 >120~180 0.16~0.26 >50~80 0.10~0.18 ? ? ? ? ? ? e.
軸承側間隙在程度中分面上的數值為頂部間隙的一半。
2.
6、3.2.2滾動軸承 a. 軸承軸向和徑向載荷的滾動軸承與軸配合為H7/js6。
b. 僅承受徑向載荷的滾動軸承與軸配合為H7/js6。
c. 滾動軸承外圈與軸承箱內壁配合為Js7/h6。
d. 凡軸向止推采用滾動軸承的泵,其滾動軸承外圈的軸向間隙應留有0.02~0.06mm。
e. 滾動軸承拆裝時,采用熱裝的溫度不超過120℃,嚴禁直接用火焰加熱,推薦采用高頻感應加熱器。
f. 滾動軸承的滾動體與滾道外表應無腐蝕、坑疤與斑點,接觸平滑無雜音,保持架完好。
2.3.3? 密封 2.3.1? 機械密封 a.壓蓋與軸套的直徑間隙為0.75~1.00mm,壓蓋與密封腔的墊片厚度為1~2mm
7、。
b.密封壓蓋與靜密封圈接觸部位的粗糙度為Ra 3.2。
c.安裝機械密封部位的軸或軸套,外表不得有銹斑、裂紋等缺陷,粗糙度Ra 1.6。
d.靜環(huán)尾部的防轉槽根部與防轉銷頂部應保持1~2mm的軸向間隙。
e.彈簧壓縮后的工作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f.機械密封并圈彈簧的旋向應與泵軸的旋轉方向相反。
g壓蓋螺栓應均勻上緊,防止壓蓋端面偏斜。
h.靜環(huán)裝入壓蓋后,應檢查確認靜環(huán)無偏斜。
2.3.3.2? 填料密封 a.間隔環(huán)與軸套的直徑間隙一般為1.00~1.50mm。
b.間隔環(huán)與填料箱的直徑間隙為0.15~0.20mm。
c.填料壓蓋與軸套的直徑間隙為0.75~1.00m
8、m。
d.填料壓蓋與填料箱的直徑間隙為0.10~0.30mm。
e.填料底套與軸套的直徑間隙為0.50~1.00mm。
f.填料環(huán)的外徑應小于填料函孔徑0.30~0.50mm,內徑大于軸徑0.10~0.20mm。切口角度一般與軸向成45°。
g.安裝時,相鄰兩道填料的切口至少應錯開90°。
h.填料均勻壓入,至少每二圈壓緊一次,填料壓蓋壓入深度一般為一圈盤根高度,但不得不小于5mm。
2.3.4? 轉子 2.3.4.1? 轉子的跳動 a. 單級離心泵轉子跳動應符合表4要求。
表4? 單級離心泵轉子跳動表 ? ? ? ? mm 測量部位直徑 徑向圓跳動 葉輪端面跳動 葉輪密封環(huán) 軸
9、套 0.20 ≤50 0.05 0.04 >50~120 0.06 0.05 >120~260 0.07 0.06 >260 0.08 0.07 ? ? ? ? b. 多級離心泵轉子跳動應符合表5要求。
表5? 多級離心泵轉子跳動表 ? ? ? ? mm 測量部位直徑 徑向圓跳動 端面圓跳動 葉輪密封環(huán) 軸套、平衡盤 葉輪端面 平衡盤 ≤50 0.06 0.03 0.20 0.04 >50~120 0.08 0.04 >120~260 0.10 0.05 >260 0.12 0.06 ? ? ? ? ? 2.3.4.2? 軸套與軸配合為H7/h6,外表粗糙度Ra 1.6。
2.3.4.3?
10、 平衡盤與軸配合為H7/js6。
2.3.4.4? 根據運行情況,必要時轉子應進展動平衡校驗,其要求應符合相關技術要求。一般情況下動平衡精度要到達6.3級。
2.3.4.5? 對于多級泵,轉子組裝時其軸套、葉輪、平衡盤端面跳動須到達表5的技術要求,必要時研磨修刮配合端面。組裝后各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須做好標記,然后進展動平衡校驗,校驗合格后轉子解體。各部件按標記進展回裝。
表6? 葉輪靜平衡允許剩余不平衡量 葉輪外徑/mm ≤20__
>20__~300 >300~400 >400~500 不平衡量/g 3 5 8 10 ? ? ? ? ? 2.3.4.6? 葉輪 a. 葉輪與軸的配合H
11、7/js6。
b. 更換的葉輪應做靜平衡,工作轉速在3000r/min的葉輪,外徑上允許剩余不平衡量不得大于表6的要求。必要時組裝后轉子做動平衡校驗,一般情況下,動平衡精度要到達6.3級。
c. 平衡校驗,一般情況在葉輪上去重,但切去厚度不得大于葉輪壁厚的1/3。
d. 對于熱油泵,葉輪與軸裝配時,鍵頂部應留有0.10~0.40mm間隙,葉輪與前后隔板的軸向間隙不小于1~2mm。
2.3.4.7? 主軸 a. 主軸頸圓柱度為軸徑的0.25‰,最大值不超過0.025mm,且外表應無傷痕,外表粗糙度Ra 1.6。
b. 以兩軸頸為基準,找聯軸節(jié)和軸中段的徑向圓跳動公差值為0.04mm。
12、
c. 鍵與鍵槽應配合嚴密,不允許加墊片,鍵與軸鍵槽的過盈量應符合表7要求。
表7? 鍵與軸鍵槽的過盈量表? ? ? ? ? ? mm 軸徑 40~70 >70~100 >100~230 過盈量 0.009~0.0112 0.011~0.015 0.012~0.017 ? ? ? ? 2.3.5? 殼體口環(huán)與葉輪口環(huán)、中間托瓦與中間軸套的直徑間隙值應符合表8要求。
表8? 口環(huán)、托瓦、軸套配合間隙表? ? ? ? mm 泵類 口環(huán)直徑 殼體口環(huán)與葉輪口環(huán)間隙 中間托瓦與中間軸套間隙 冷油泵 <100 0.40~0.60 0.30~0.40 ≥100 0.60~0.70 0.40~0.50
13、熱油泵 <100 0.60~0.80 0.40~0.60 ≥100 0.80~1.00 0.60~0.70 ? ? ? ? 2.3.6? 轉子與泵體組裝后,測定轉子總軸向竄量,轉子定中心時應取總竄量的一半;對于兩端支承的熱油泵,入口的軸向間隙應比出口的軸向間隙大0.5~1.00mm。
3? 故障與處理〔見表9〕
表9? 常見故障與處理 序號 故障現象 故障原因 處理方法 1 流量揚程 降低 泵內或吸入管內存有氣體 泵內或管路有雜物堵塞 泵的旋轉方向不對 葉輪流道不對中 重新灌泵,排除氣體 檢查清理 改變旋轉方向 檢查、修正流道對中 2 電流升高 轉子與定子碰擦 解體修理 3 振動增大 振動
14、增大 泵轉子或驅動機轉子不平衡 泵軸與原動機軸對中不良 軸承磨損嚴重,間隙過大 地腳螺栓松動或根底不結實 泵抽空 轉子零部件松動或損壞 支架不牢引起管線振動 泵內部磨擦 轉子重新平衡 重新校正 修理或更換 緊固螺栓或加固根底 進展工藝調整 緊固松動部件或更換 管線支架加固 拆泵檢查消除摩擦 4 密封泄漏 嚴重 泵軸與原動機對中不良或軸彎曲 軸承或密封環(huán)磨損過多形成轉子偏心 機械密封損壞或安裝不當 密封液壓力不當 填料過松 操作波動大 重新校正 更換并校正軸線 更換檢查 比密封腔前壓力大0.05~0.15Mpa 重新調整 穩(wěn)定操作 5 軸承溫度 過高 軸承安裝不正確 轉動局部平衡被破壞 軸承箱內油過少、過多或太臟變質 軸承磨損或送動 軸承冷卻效果不好 按要求重新裝配 檢查消除 按規(guī)定添放油或更換油 修理更換或緊固 檢查調整 ? ? ? ?
第 6 頁 共 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