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安康市寧陜縣城關初級中學七年級語文下冊 6.30 狼導學案(無答案)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陜西省安康市寧陜縣城關初級中學七年級語文下冊 6.30 狼導學案(無答案) 新人教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狼》
學習目標: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掌握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并翻譯課文;
3.分析狼和屠戶的形象;
4.把握文章主旨。
學習重點:分析狼和屠戶的形象;
學習難點:把握文章主旨。
課堂流程:
【知識鏈接】
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別號柳泉,山東淄川(今淄博市)人。
他19歲時接連考取縣、府、道的第一名,名震一時。但此后屢試不第。
31歲時,他迫于家貧,應聘為寶應縣知縣孫蕙的幕賓,次年辭幕回鄉(xiāng)。
此后主要是在“縉紳先生家”設帳教學,直到70歲才“撤帳歸來”。
《聊齋志異》是蒲松齡的代表作,在他40歲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斷有所增補和修改。
“聊
2、齋”是他的書屋名稱,“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
《聊齋志異》有短篇小說491篇。題材大多來自民間和下層知識分子的傳說。多數(shù)故事通過描寫妖狐神鬼來反映現(xiàn)實的社會生活。
《聊齋志異》的語言簡練,描寫細膩,人物形象鮮明,故事情節(jié)生動,具有較高的藝術成就。
一、預習檢測
(一) 讀準字音
綴行 大窘 苫蔽 馳擔 眈眈 少時
意暇 斃之 黠 瞑 尻 假寐
(二) 說出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1.止有剩 一狼得骨止 2.綴行甚遠
3.一狼仍從
3、 擇其善者而從之 4.恐前后受其敵
5.顧野有麥場 6.弛擔持刀
7.一狼徑去 8.屠自后斷其股9.狼亦黠矣 10. 狼不敢前 11. 意將隧入……
(三) 用現(xiàn)代漢語解說下列語句
1.兩狼之并驅如故。
2.其一犬坐于前。
3.目似瞑,意暇甚。
4.一狼洞其中。
5.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二、理清故事結構,用小標題的形式概括。(每個用兩個字)
三、翻譯課文
四、分析文本
遇狼:
1“ 綴行甚遠”可看出
4、狼的什么特點?
2.思考:課文開篇向我們交代了幾大要素?分別是什么?請用原文語句回答
懼狼:
1.屠夫急中生智想出了一個什么辦法?
2.“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并驅如故”體現(xiàn)了狼的什么品性?
御狼:
1.請指出描寫屠夫心理的句子 。
2. 他采取了怎樣的行動?(原文回答)
3.狼的表現(xiàn)呢?
殺狼 :
用原文說出屠夫殺前狼、后狼的經(jīng)過,體現(xiàn)屠夫的什么特點?
1‘兩狼的計謀:
2.前狼假寐的姿勢:
3. 前狼假寐的神態(tài):
4.前狼假寐的目的:
5
5、.后狼徑去的目的:
6.此節(jié)表現(xiàn)了狼的什么特點?
課文第四段中哪些句子表現(xiàn)了狼的狡猾?請找出來。
議狼
這句話是作者發(fā)表的議論,結合全文,我們從中得到什么啟示?請大家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這個問題。
五、怎樣理解本文的中心?
六、說狼
蒲松齡筆下的狼是如此的貪婪兇惡,可是大自然中的狼果真如此么?談談你對狼的認識。
狼的十大處世哲學
1.臥薪嘗膽狼不會為了所謂的尊嚴,在自己幼小時攻擊比自己強大的東西。
2.眾狼一心 狼如果不得不面對比自己強大的東西,必群而攻之。
3.自知之明狼也想當獸王,但狼知道自己是狼不是老虎。
4.順水行舟狼知道如何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回報。
5.同
6、進同退狼雖然通常獨自活動,但狼卻是最團結的動物,你不會發(fā)現(xiàn)有哪只狼在同伴受傷時,獨自逃走。
6.表里如一狼也想當一只善良的動物,但狼也知道自己的胃只能消化肉,所以狼唯一能做的只有干干凈凈的吃掉每次獵物,而某些自認為是善良的動物,卻總能夠在酒店飯莊里,做一些不是“太善良”的事。
7.知己知彼狼尊重每個對手,狼在每次攻擊前,都會去了解對手,而不會輕視它,所以狼一生的攻擊很少失誤。
8.狼亦鐘情公狼會在母狼懷孕后,一直保護母狼,一直到小狼有獨立能力,而不像自詡為“唯一有感情”的動物,在妻子懷孕后,在外面花天酒地,所以狼很不滿人把不鐘情的人稱之為狼心狗肺,因為這不公平!
9.授狼與漁狼會在小狼有獨立能力時,堅決離開它,因為狼知道,如果當不成狼就只能當狼了。
10.自由可貴狼不會為了嗟來之食而不顧尊嚴的向主人搖頭晃尾,因為狼知道,絕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所以狼有時也會獨自哼哼自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