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充值下載吧。。。。。資料目錄下的全部文件,,下載了全部有的哦。。。。。有疑問咨詢QQ:3278627871
——學院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
尾座體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
姓 名:
學生學號:
院(系):
年級專業(yè):
指導教師:
助理指導教師:
二〇〇 年 月
攀枝花學院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 摘 要
摘 要
本課題主要是設計某機床尾座體的加工工藝及夾具的設計,在設計中采用先設計該尾座體的加工工藝在根據加工工藝來選取夾具的設計的方案和夾具的具體設計;而設計的重點是夾具的設計。由于銑凸臺都要以底面做為基準加工,故首先得以底面為基準設計加工夾具。由于凸臺面的精度要求高,和定位尺寸誤差小,為保證孔的位置和加工準確性我們一定在加工凸臺面的時間通過畫線找出底面的加工余量。這樣就可以更好的保證孔14的位置和加工垂直精度!
關鍵詞 加工工藝,夾具,尾座體,設計
目 錄
摘 要……………………………………………………………………Ⅰ
ABSTRACT………………………………………………………………Ⅱ
1緒論……………………………………………………………………1
2零件分析 ……………………………………………………………2
2.1零件的特點……………………………………………………………2
2.2工藝分析………………………………………………………………2
3工藝規(guī)程設計…………………………………………………………4
3.1確定毛坯的制造形成……………………………………………………4
3.2基面的選擇……………………………………………………………4
3.3制定工藝路線…………………………………………………………4
3.4機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的確定……………………………………8
3.5確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時………………………………………………12
4夾具設計 ……………………………………………………………28
4.1問題的提出…………………………………………………………28
4.2夾具設計 …………………………………………………………28
總結 ……………………………………………………………………33
參考書目 ………………………………………………………………34
致謝 ……………………………………………………………………35
1 緒 論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夾具設計是對我們完成大學四年的學習內容后進行的總體的系統(tǒng)的復習,融會貫通四年所學的知識,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畢業(yè)前進行的一次模擬訓練,為我們即將走向自己的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
機械加工工業(yè)規(guī)程是指導生產的重要的技術性文件,它直接關系到產品的質量、生產率及其加工產品的經濟效益,因此工藝規(guī)程的編制的好壞是生產該產品的質量的重要保證的重要依據。在編制工藝時須保證其合理性、科學性、完善性。
夾具設計是為了保證產品的質量的同時提高生產的效率、改善工人的勞動強度、降低生產成本,因此在大批量生產中,常采用專用夾具。
這次畢業(yè)設計,難免會有許多的問題,懇請各位指導教師給予幫助,希望通過這次設計能鍛煉自己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以后 參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30
2 零件分析
題目所給的零件是機床尾座體,尾座安裝在機床的右端導軌上,尾座上的套筒可以安裝頂尖,以支承較長的工件的右端(即頂持工件的中心孔)、安裝鉆頭、絞刀,進行孔加工,也可以安裝絲錐攻螺紋工具、圓析牙套螺紋工具加工內、外螺紋。尾座可以沿尾座導軌作縱向調整移動,然后壓下尾座緊固手輪將尾座夾緊在所需位置,搖動尾座手輪可以實現(xiàn)對工件的頂緊、松開或對工件進行切削的縱向進給。
2.1 零件的特點
由圖可知,該零件為不太規(guī)則的部件,其主要技術特點如下:
1.鑄件需要消除毛刺和砂粒、并作退火處理
2. 17H6要求圓度為0.003
3. 17H6要求圓柱度0.004
4. 17H6與導軌面的平行度為0.005
5. 17H6與燕尾面的平行度為0.005
6. 17H6的孔軸心線與導軌面的位置度誤差為0~0.1
7. 17H6的孔與燕尾面的位置度誤差不超過0.15
8.各面的粗糙度達到需要的要求
9. 17H6的孔需精加工、研配
10.導軌面配刮10~13點/2525
2.2 零件工藝分析
根據零件圖可知、主要進行導軌面的加工、孔加工和表面加工、鉆孔、攻絲,孔的精度要求高。該零件年生產5000件屬大批量生產,在加工是為了提高勞動效率、降低成本,設計加工零件需要設計專用夾具。
3 工藝規(guī)程設計
3.1 確定毛坯的制造形成
由于該零件的形狀較復雜,因此不能用鍛造,只能用鑄件,而且年生產批量為5000件已達成批生產的水平,采用批量造型生產。根據零件主要的加工表面的粗糙度確定各表面加工余量,查參考文獻查參考文獻[2] 《機械加工工藝手冊》,以后有計算在此就不重復了。
3.2 基面的選擇
基面的選擇是工藝規(guī)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的選擇的正確與合理可以使加工的質量得到保證、生產效率得到提高;否則不但使加工工藝過程中的問題百出,更有甚者,還會造成零件大批報廢,使生產無法正常進行。
粗基準的選擇:對于象機床尾座這樣的零件來說,選擇好粗基準是至關重要的,能夠保證零件的各種加工余量的選擇。對于一般零件而言,以加工面互為基準完全合理;但對于本零件來說,如果以17的孔為粗基準可能造成位置精度不達標,按照有關粗基準的選擇原則(即當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時,應以這些不加工面作為粗基準)現(xiàn)在選擇不加工35的外圓表面和外表不加工面作為粗基準,利用一組兩個錐套夾持兩端作為主要定位面以消除五個不定度,再用一個支承板、支承在前面用以消除一個不定度,達到完全定位。用來加工工件的底面。
對于精基準而言,主要應考慮基準的重合問題。這里主要以已加工的底面為加工的精基準。當設計基準與工序基準不重合時應該進行尺寸換算,后面對此有專門的計算這里就不重復了。
3.3制定工藝路線
制定工藝路線的出發(fā)點應當是使零件的幾何形狀、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術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證。在生產綱領已確定為批量生產的條件下,可以考慮采用萬能機床配以專用夾具,并盡量使工序集中來提高生產率。除此之外,還應當考慮經濟效果,以便使用生產成本下降:
3.3.1 工藝路線方案一
工序Ⅰ.銑削17H的孔的兩端面(粗銑、半精銑)
工序Ⅱ.擴17H的孔。
工序Ⅲ.倒角
工序Ⅳ.銑削孔14的端面、銑削M6的端面、粗銑最底面、粗銑導軌面、銑工藝面、銑削22的退刀槽、精銑導軌面、精銑燕尾面
工序Ⅴ.銑削28的端面
工序Ⅵ.鉆14的孔、擴孔
工序Ⅶ.鏜削28的沉降孔
工序Ⅷ.鉆M6的孔、攻絲
工序Ⅸ.精加工17的孔、研配
工序Ⅹ.精加工導軌面配刮12—13點/2525
3.3.2 藝路線方案二
工序Ⅰ.銑削17H的孔的兩端面(粗銑、半精銑)
工序Ⅱ.粗刨導軌面
工序Ⅲ.粗刨燕尾面
工序Ⅳ.刨削導軌面的工藝臺階面
工序Ⅴ.銑削22的退刀槽
工序Ⅵ.精刨導軌面
工序Ⅶ.精刨燕尾面
工序Ⅷ.擴17的孔
工序Ⅸ.銑削14的孔的端面
工序Ⅹ.鏜28的孔
工序Ⅺ.研配17的孔
工序Ⅻ.導軌配刮
3.3.3.工藝方案的比較分析
上述兩方案的特點在于:方案一是先加工孔,然后以此孔為基準加工其它各處,而方案二是以導軌面為基準加工其它面,可以看出以先加工孔,以孔作為定位基準加工時位置精度較易保證,并且定位裝夾等都比較方便,但是方案一中的一次裝夾多道工序除了可以選用專用夾具設計的組合機床(但在成批生產是在普通機床上能保證精度的情況下,應盡量不選用專用機床)以外,只能選用多工位萬能銑床加工。而目前萬能銑床的加工精度還不能加工導軌面的精度要求,因此決定將方案二中的工序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ⅪⅫ移入方案一,由于銑削時不能很好地加工燕尾處的的斜面,因此在導軌面和燕尾的加工都采用刨削。具體工藝過程如下:
工序1.粗銑削17H6的孔的兩端面
工序2.精銑削17H6的孔的兩端面
工序3.鉆17H6的孔
工序4.擴17H6的孔
工序5.惚 的倒角
工序6.粗銑14的孔的端面
工序7.半精銑14的孔的端面
工序8.銑削M6的端面
工序9. 粗刨燕尾底面
工序10.粗刨軌面
工序11.銑刨導軌面的工藝面
工序12.銑削22的退刀槽
工序13.精刨燕尾面
工序14.精刨導軌面
工序15.磨燕尾面
工序16.磨導軌面
工序17.鉆14的孔
工序18.擴14的孔
工序19.鉆M6的螺紋孔
工序20.攻絲
工序21.鏜削28的沉降孔
工序22.鏜削的孔
工序23.鏜削的孔
工序24.導軌面配刮
工序25.精加工17H6的孔研配
工序26.人工時效
工序27.終檢
但考慮工序集中和鑄件不適合熱處理取消工序26,而且考慮工序集中,集中同一中加工的粗精加工。具體的工序如下:
工序1. 導軌面加工(粗、半精銑削導軌面及刨削導軌面的工藝面、精刨導軌面)
工序2.燕尾面加工(粗刨、精刨燕尾面)
工序3. 銑削17H6的孔的兩端面(粗、精銑)
工序4.孔加工(鉆、擴、絞17H6的孔)
工序5. 銑削14的孔的端面
工序6.14的孔加工(14的孔鉆、擴)
工序7.銑削M6的端面
工序8.鉆孔(鉆M6的螺紋孔)
工序9. 惚 的倒角
工序10. 磨削(導軌面、燕尾面)
工序11. 鏜削(鏜削28的沉降孔)
工序12. 攻絲
工序13. 導軌面配刮
工序14. 珩磨:
工序15. 精加工17H6的孔研配
工序16. 終檢
以上過程詳見后面的工藝卡
3.4 機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的確定
“尾座體”零件的材料為HT200,生產類型為成批生產。采用自由的砂型,3級精度(成批生產)。
根據上述原始質料及加工工藝,分別確定各加工表面的機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
3.4.1 孔的端面的
不平度:、缺陷度:查參考資料[4] 《機械制造工藝與夾具設計指導》
空間偏差: 根據參考資料[4] 《機械制造工藝與夾具設計指導》
鑄造公差: 查參考資料[4]《機械制造工藝與夾具設計指導》,按鑄件寬度查得的寬度公差
(1)粗銑余量
加工精度:IT12,公差查參考資料[4] 《機械制造工藝與夾具設計指導》
加工表面粗糙度:查參考資料[4]《機械制造工藝與夾具設計指導》
鑄件的加工余量為,
(2)精銑余量
加工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要求達到,公差,見圖紙要求。精加工的余量為。
所以總的加工為
式(3.1)
3.4.2 內孔
毛坯為實心,不沖出孔。內孔精度要求為,參考資料[4]《機械制造工藝與夾具設計指導》確定工序尺寸及加工余量為:
鉆孔:
擴孔: 查參考資料[4]《機械制造工藝與夾具設計指導》
精鏜: 查參考資料[4]《機械制造工藝與夾具設計指導》
細鏜: 查參考資料[4]《機械制造工藝與夾具設計指導》
珩磨: 查參考資料[4]《機械制造工藝與夾具設計指導》 表2.3-51
總的加工余量為:
。 式(3-2)
3.4.3 燕尾面加工
考慮其加工長度為,與其聯(lián)結的為導軌面,其精度相對較高,要進行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①粗加工:
加工精度、鑄件粗加工的余量根據參考資料[4]《機械制造工藝與夾具設計指導》。
②半精加工:
加工長度、加工寬度,因此半精加工的余量選擇參考資料[4]《機械制造工藝與夾具設計指導》 表2.3-59。
③精加工:
加工長度、加工寬度,因此精加工的余量選擇 參考資料[4]《機械制造工藝與夾具設計指導》 表2.3-60
總的加工余量。 式(3.3)
3.4.4 導軌面刨削加工
考慮其加工長度為,同樣也是和導軌配合,其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因此需要進行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①粗加工:
加工精度選擇選擇加工余量
②半精加工:
加工長度、加工寬度,因此加工余量選擇 。由參考資料[4]《機械制造工藝與夾具設計指導》 表2.3-59
③精加工:
加工長度、加工寬度,因此精加工的余量選擇 由參考資料[4]《機械制造工藝與夾具設計指導》表2.3-60
總的加工余量由式3-3得:
。
3.4.5 孔的內徑表面
毛坯為實心,不沖出孔。內孔精度要求不太高,參考參考資料[2]《機械加工工藝手冊》確定工序加工尺寸及余量為:
鉆孔:
擴孔: (查參考資料[2] 《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3-48)
7.M6的孔加工
公稱直徑,加工前的鉆孔直徑 (查參考資料[2] 《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3-71) 因此鉆孔的加工余量為:
。
3.5確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時
3.5.1銑削17H6的孔的兩端面。
1.粗銑:
(1).加工條件
加工要求:銑的孔的端面。
機床:雙端面銑床X364
刀具:粗銑端面刀具材料選用YG6,由銑削寬度選擇。查參考資料[5]《金屬切削手冊》 表6-4得
(2).計算切削用量
①若考慮工件的粗糙度,加工余量為, 但實際,由于以后還要精加工,因此此端面不必全部加工,此時可按考慮,分二次加工,吃刀深度。查參考資料[2]《機械加工工藝手冊》 表2.3-5
②每齒進給量查參考資料[5]《金屬切削手冊》表6-12得
③計算切削速度 查參考資料[2]《機械加工工藝手冊》得耐用度
式(3.4)
④功率計算
式(3.5)
2.精銑:
(1).加工條件
加工要求:銑的孔的端面。
機床:雙端面銑床X364
刀具:。精銑端面刀具材料選用YG6,。
①吃刀深度
②每轉進給量達到粗糙度要求6.3(▽4)
3.5.2.鉆孔(鉆17H6的孔)(根據鉆孔取參考值,參考資料[2]《機械加工工藝手冊》)
式(3.6)
按機床選?。?
考慮其加工長度為,選擇鉆床搖臂鉆床。
切削工時:
,
式(3.7)
3.5.3.銑削14的孔的端面(粗銑14的孔的端面、半精銑14的孔的端面)
1.粗銑14的孔的端面
(1).加工條件
加工要求:銑的孔的端面。
機床:端面銑床XE755
刀具:粗銑端面刀具材料選用YG6,,齒數(shù)10。
(2).計算切削用量
1).粗銑
①若考慮工件的粗糙度,加工余量為, 但實際,由于以后還要精加工,因此此端面不必全部加工,此時可按考慮,分二次加工,吃刀深度。
②每齒進給量 查資料[1]《機床夾具設計手冊》
③計算切削速度查資料[1]《機床夾具設計手冊》 耐用度
④功率計算
2.半精銑14的孔的端面
(1).加工條件
加工要求:銑的孔的端面。
機床:端面銑床XE755
刀具:。精銑端面刀具材料選用YG6,。
(2). 半精銑
①吃刀深度
②每轉進給量達到粗糙度要求
3.5.4.銑削M6的端面
加工要求:銑M6的螺紋的端面。
機床:端面銑床XE755
刀具:。銑端面刀具材料選用YG6,。
銑
①吃刀深度
②每轉進給量就能夠達到粗糙度要求
3.5.5.鉆孔(鉆14的孔、鉆M6的螺紋孔)(根據鉆孔取參數(shù)值,加工工藝手冊)
1.鉆14的孔
式(3.8)
按機床選取
所以實際切削速度
切削工時:查參考資料[2]《機械加工工藝手冊》
,
按照式3-7得:
2.鉆M6的螺紋孔根據鉆孔取參數(shù)值,查參考資料[2]《機械加工工藝手冊》
由式3-8得 :
按機床選取
所以實際切削速度
切削工時: 查參考資料[2]《機械加工工藝手冊》
,
由式3-7得:
3.5.6.擴孔(擴17H6的孔)
切削深度:
由式3-8得:
按機床選?。?
所以實際切削速度:
切削工時:查參考資料[2]《機械加工工藝手冊》
,
由式3-7得:
3.5.7.惚 的倒角
為了縮短輔助時間,取倒角時的主軸轉速與鉆孔相同,
3.5.8.擴孔(擴14的孔)
切削深度:
由式3-8得:
按機床選?。?
所以實際切削速度:
切削工時: 查參考資料[2]《機械加工工藝手冊》
,
由式3-8得:
3.5.9.刨削導軌面(粗、半精刨削導軌面及刨削導軌面的工藝面、精刨導軌面)
1.粗刨:
(1).加工條件
加工要求:粗刨導軌面。
機床:端面銑床BE755
刀具:粗銑端面刀具材料選用YG6,。
(2).計算切削用量
①若考慮工件的粗糙度,加工余量為, 但實際,由于以后還要精加工,因此此端面不必全部加工,此時可按考慮,分二次加工,吃刀深度。
②每齒進給量: 查參考資料[2]《機械加工工藝手冊》
③計算切削速度 查參考資料[2]《機械加工工藝手冊》
耐用度:
由3-4得
④功率計算
2.半精刨削導軌面及銑削導軌面的工藝面
(1).加工條件
加工要求:半精銑削導軌面及銑削導軌面的工藝面。
機床:端面銑床BE755
刀具:粗銑端面刀具材料選用YG6,。
(2).計算切削用量
①若考慮工件的粗糙度,加工余量為, 但實際,由于以后還要精加工,因此此端面不必全部加工,此時可按考慮,分二次加工,吃刀深度。
②每齒進給量 查參考資料[2]《機械加工工藝手冊》
③計算切削速度 查參考資料[2]《機械加工工藝手冊》 耐用度
由3-4得:
④功率計算
式(3-9)
3.精刨:
加工要求:精刨削導軌面。
機床:端面銑床BE755
刀具:。精銑端面刀具材料選用YG6,。
①吃刀深度
②每轉進給量達到粗糙度要求6.3(▽4
4.粗刨燕尾底面
加工要求:銑刨燕尾底面。
機床:端面銑床BE755
刀具:。銑端面刀具材料選用YG6,。
銑
①吃刀深度
②每轉進給量就能夠達到粗糙度要求
3.5.10.銑削22的退刀槽
加工要求:銑削22的退刀槽。
機床:銑床X525
刀具:。粗齒鋸片銑刀,,,齒數(shù)20。
銑
①吃刀深度
②每轉進給量就能夠達到粗糙度要求
3.5.11.刨削燕尾面(粗刨、精刨燕尾面)
(1).加工條件
加工要求:刨削燕尾面。
機床:刨床BE755
刀具:。精銑端面刀具材料選用YG6,。
1).粗刨
①若考慮工件的粗糙度,加工余量為, 但實際,由于以后還要精加工,因此此端面不必全部加工,此時可按考慮,分二次加工,吃刀深度。
②每齒進給量 查參考資料[2]《機械加工工藝手冊》
③計算切削速度 查參考資料[2]《機械加工工藝手冊》 耐用度
由3-8得:
④功率計算
2).精銑
①吃刀深度:
②每轉進給量: 達到粗糙度要求6.3(▽4)
3.5.12.鏜削(精鏜、細鏜的孔)
取刀桿直徑, 刀桿伸出量。
粗鏜:加工余量。分兩次加工。令,,選用硬質合金YT5鏜刀。
精鏜:
細鏜:取刀桿直徑, 刀桿伸出量。
粗鏜:加工余量:
分兩次加工。令,,選用硬質合金YT5鏜刀。
。
3.5.13.磨削(導軌面、燕尾面)
由于都是平面的加工,所以采用平面磨削的加工方案。
1.導軌面的磨削
選用機床: 導軌磨床MM52125
磨具: 粗磨采用平行砂輪。查參考資料[2]《機械加工工藝手冊》。
磨削用量選擇:
合理的磨削用量的選擇的一般原則為:①粗磨時,工件加工的精度和粗糙度要求差一些,可采用較大的、。②精磨時,必須采用小的、、。③要根據工件的尺寸大小、剛性的好壞,選擇合理的、。④根據加工材料的強度和硬度以及導熱性,合理地選擇、。⑤根據砂輪的切削性能的好壞使用合理的。⑥磨削細長零件時,工件容易產生震動,應適當降低些。由此選擇如下:
軸向進給量(雙行程)
工件速度:
查參考資料[2]《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167
徑向進給量:
查參考資料[2]《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167
切削工時:
式(3.9)
式中 L——加工長度,138mm
b——加工寬度,90mm
——加工余量,0.022mm
K——系數(shù),1.14
Z——同時加工零件數(shù)
2. 燕尾面的磨削
選用機床: 導軌磨床MM52125
磨具: 粗磨采用平行砂輪。(查機械加工工藝手冊)。
磨削用量選擇:
軸向進給量:
(雙行程)
工件速度
(表2.4-167)
徑向進給量
(表2.4-167)
切削工時:
(式3.10)
式中 L——加工長度,90mm
b——加工寬度,11mm
——加工余量,0.022mm
K——系數(shù),1.14
Z——同時加工零件數(shù)
3.5.14.鏜削(鏜削的孔、鏜削28的沉降孔)
1.鏜削的孔
(取刀桿直徑, 刀桿伸出量。
粗鏜:加工余量。分兩次加工。令,,選用硬質合金YT5鏜刀。
精鏜:
2.鏜削28的沉降孔
取刀桿直徑, 刀桿伸出量。
粗鏜:加工余量:
。
分兩次加工。令,,選用硬質合金YT5鏜刀。
精鏜:
3.5.15.攻絲
公制螺紋,由于加工的材料是鑄件,因此選取如下:
(查參考資料[2]《機械加工工藝手冊》表2.4-105)
所以
按機床選取
3.5.16.導軌面配刮
采用人工配刮達到10~13點/2525
3.5.17.珩磨: 的孔
加工條件:工件的尺寸不太大,孔直不太大。
珩磨機床:由于工件的尺寸不太大,所以選擇臥式珩磨機床。
珩磨頭:選擇磨較小孔的珩磨頭。
珩磨切削參數(shù)的選擇:由于加工的是會鑄鐵,所以查機械加工工藝手冊的
合成切削速度選擇(精加工)
圓周速度(精加工)
往復速度(精加工)
油石的徑向進給為
所以的到油石的行程長度
選擇煤油作為該加工的切削液
3.5.18.精加工17H6的孔研配
采用人工研配達到粗糙度等要求。
3.5.19.終檢
檢測工件是否有裂紋等缺陷
4 夾具設計
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保證加工質量,降低勞動強度,需要設計專用夾具。
經過與指導老師協(xié)商,決定設計銑零件14孔斜凸臺面的加工夾具。
4.1 問題的提出
利用夾具用來銑面,這些都有很高的技術要求。但加工的部分都尚未加工,因此,在設計時,主要考慮如何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勞動強度,并且精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4.2夾具設計
4.2.1 零件斜凸臺面的加工夾具
(1)定位基準的選擇
由于工件的孔14外凸臺面為精加工,故首先得做出斜凸臺面的加工夾具。加工凸臺面的時間為保證相對14的孔于A和B面的垂直度我們就得要準確的設計出以導軌面和燕尾面為主要定位的夾具。還考慮到工件的圓度和圓柱度的誤差小,我們設計的夾具就具有對孔14的夾具定位準確,和加工時的震動小,那就得在底面邊緣找個定位夾緊點。
夾緊時主要是限制工件的在平面上的轉動和翻滾,由于外表面基本上是不用加工的,所以在加工的時候采用兩側面作為夾緊。
(2)夾緊力的選擇
在銑面是夾緊力產生的力矩,必須滿足
查資料[1]《機床夾具設計手冊》
其中 ——銑削的力,其值由切削原理的公式計算確定;
——銑削時,壓板產生力。
為了提高夾緊的速度,采用的加工夾具草圖如圖所示緊機構。
(3)定位誤差
定位元件尺寸及公差的確定。夾具的主要定位是底面和燕尾部位,該孔與該面有平行度有一定的要求為0.0005,以及位置度的要求為
5 總 結
通過這次畢業(yè)設計,使我對產品設計過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對結構設計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也加深了對大學四年中所學的基礎知識的學習和理解。畢業(yè)設計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最有效方法。在具體設計過程中,必須考慮到方方面面的問題,在理論上正確無誤的設計,在實際中往往存在各種問題。這樣,在設計時就必須考慮,所設計的機構是否合理在實際運用中能否正常工作。畢業(yè)設計使我學會了從實際出發(fā)設計產品,而不僅僅考慮理論上的可行性。
在本次課程設計的制作過程中,我深深的體會到一個看似簡單的機構其實并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么簡單,它所要考慮的東西還很多。要完善一個產品首先應該對其功能作用有充分的了解,然后對實現(xiàn)這些功能的結構進行分析,考慮哪種結構能夠實現(xiàn)這種功能,哪種結構更加合理、有效、簡便。根據了解的類似結構進行仔細分析,再進行適當?shù)母倪M、創(chuàng)新,爭取用最低的成本實現(xiàn)最先進的功能。最后再根據結構設計出各個零件,應當考慮到零件的加工、材料、成本等問題。
在設計過程中,盧宗彪老師給予了我悉心指導,提出好的建議,使我獲益良多。同學之間互相研討,共同解決問題,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使我體會到了團隊的可貴,懂得了團隊精神的重要性。 畢業(yè)設計是我在學校的最后一次答卷,我也把它看成是我邁向社會的第一步。
參 考 文 獻
[1] 東北重型機械學院,洛陽農業(yè)機械學院,長春汽車廠工人大學。機床夾具設計手冊[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
[2] 李洪。機械加工工藝手冊[M]。北京出版社,1996。
[3] 李慶壽。機床夾具設計[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1。
[4] 張進生。機械制造工藝與夾具設計指導[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5。
[5] 上海市金屬切削技術協(xié)會。金屬切削手冊[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6] 黃如林,劉新佳,汪群。切削加工簡明實用手冊[M]?;瘜W工業(yè)出版社,2004。
[7] 王光斗,王春福。機床夾具設計手冊[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8] [ 周永強,高等學校畢業(yè)設計指導[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yè)出版社,2002。
[9] 劉文劍,曹天河,趙維,夾具工程師手冊[M],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
[10] 余光國,馬俊,張興發(fā),機床夾具設計[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1995。
[11] 東北重型機械學院,洛陽農業(yè)機械學院,長春汽車廠工人大學,機床夾具設計手冊[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0。
[12] 李慶壽,機械制造工藝裝備設計適用手冊[M],銀州:寧夏人民出版社,1991。
[13] 廖念釗,莫雨松,李碩根,互換性與技術測量[M],中國計量出版社,2000:9-19。
[14] [王光斗,王春福,機床夾具設計手冊[M],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0。
[15] 樂兌謙,金屬切削刀具,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5:4-17。
[16] Machine Tools N.chernor 1984.
[17] Machine Tool Metalworking John L.Feirer 1973.
攀枝花學院畢業(yè)設計(論文) 致 謝
致 謝
首先感謝 教授給我的指導。在設計和論文寫作過程中,我始終得到老師的悉心教導和認真指點,使得我的理論知識和動手操作能力都有了提高。在他身上,時刻體現(xiàn)著作為科研工作者所特有的嚴謹求實的教學風范,勇于探索的工作態(tài)度和求同思變、不斷創(chuàng)新的治學理念。他們不知疲倦的敬業(yè)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治學要求,端正了我的學習態(tài)度,使我受益匪淺。
另外,還要感謝 等同學,他們在尋找資料,解答疑惑,論文修改等方面,都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最后,感謝所有給予我關心和支持的老師和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