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數學下冊 第4單元 比例 3比例的應用第4課時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教案 新人教版(共9頁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六年級數學下冊 第4單元 比例 3比例的應用第4課時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教案 新人教版(共9頁DOC)(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最新資料推薦…………………………………………………
第4課時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
教學內容
教科書P59~60例4,完成教科書P63“練習十一”中第1、2題。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在觀察、比較、思考和交流等活動中初步理解圖形放大的數學含義,會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圖形放大的含義,能聯系圖形放大的含義自主遷移理解圖形縮小的含義,體會圖形放大與縮小的聯系和區(qū)別。
2.聯系圖形放大與縮小的含義,能在方格紙上把一個簡單圖形按指定的比進行放大或縮小,體會圖形放大與縮小只改變圖形的大小,不改變圖形的形狀,積累圖形運動的經驗,發(fā)展空間觀念。
3
2、.在認識圖形放大和縮小的過程中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激發(fā)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能在方格紙上把一個簡單圖形按指定的比進行放大或縮小。
教學難點
體會圖形相似的特點。
教學準備
課件,刻度尺。
教學過程
一、了解生活中的放大與縮小現象,導入新課
1.教師在計算機上利用鼠標拉動一張圖片,你發(fā)現了什么?
【學情預設】我發(fā)現圖片在放大和縮小。
2.引入課題。
師:圖形的放大與縮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還真是非常廣泛。你見過下面這些現象嗎?(課件出示教科書P59的主題圖)仔細觀察,這些現象中,哪些是把物體放大?哪些是把物體縮?。?
教學筆記
3、
【學情預設】大部分學生能說出:拍下的照片是把實際的天安門縮小了;放大鏡把報紙上的字放大了;投影儀把原來的圖表放大了;影子與人比,影子放大了。
師:這些現象我們都遇到過,仔細觀察并對比放大或縮小前后的物體,你有什么感想?
【學情預設】學生會針對四幅圖發(fā)表自己的想法。顯微鏡、繪制地圖、繪制圖紙等等,它們的大小變了,但是形狀沒變。也可以結合生活中遇到的其他放大或縮小的現象來說明。
師:今天我們就從數學的角度來學習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板書課題:圖形的放大與縮小)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研究圖形的
4、放大現象。
(1)師:我們來試試怎樣把圖形放大。
課件出示教科書P60例4。
教學筆記
【教學提示】
學生對放大和縮小的認識并不是空白,多數學生有這方面的生活經驗。通過對放大與縮小的生活現象進行觀察、比較和分析,初步感知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縮小后,只是大小發(fā)生變化,形狀沒有變化,初步體會圖形的相似性。
師:我們先以方格紙中的正方形為例,請大家按2∶1畫出正方形放大后的圖形。
學生獨立思考,在方格紙上畫一畫。
師:我收集到了3種不同的畫法,你覺得哪幅圖畫對了?哪幅圖畫錯了?為什么?(出示課件)
【學情預設】【學情預設】預設1:我認為第一幅
5、圖畫對了。因為2∶1這個比的前項表示現在的圖,后項是原來的圖,2∶1就是把正方形的四條邊都擴大到原來的2倍,原來正方形的邊長是3格,現在就應該是6格。
預設2:我也認為第一幅圖畫對了。因為剛才我們學習過圖形的放大和縮小,圖形的形狀不變,只是大小變了。第二幅圖和第三幅圖都是長方形,所以錯了。
預設3:第二幅圖和第三幅圖都是只將其中一組對邊按2∶1放大,另一組對邊沒有按2∶1放大。
師:看來,圖形放大的過程中,我們要讓它保持原來的形狀不變。誰再來說說,怎樣把圖形按2∶1在方格紙上放大呢?
【學情預設】引導學生說出每條邊都要擴大到原來的2倍。
學生訂正自己畫錯的正方形。
(2)按2∶1畫
6、出長方形、三角形放大后的圖形。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樣畫出長方形、三角形按2∶1放大后的圖形的?
【學情預設】預設1:按2∶1畫出放大的長方形,就是把長和寬同時擴大到原來的2倍。我數了一下長方形的長是4格,擴大后就要畫8格;寬是2格,擴大后就要畫4格。
預設2:按2∶1畫出放大的三角形,把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
教學筆記
【教學提示】
在數學領域里,圖形的放大、縮小與生活中的放大、縮小有所不同。生活中把圖形由小變大視作放大,由大變小視為縮小,而數學里的圖形放大或縮小,還必須是圖形各條邊按相同的比例變化。這些區(qū)別體現在這節(jié)課里,就是學生關于“形狀不變”的表述問題。要注意本課研究的圖形的放大
7、與縮小,就是圖形的每條邊都擴大與縮小相同的程度。
擴大到原來的2倍,分別畫8格和6格。(教師追問:為什么不先畫斜邊?學生可能會說不好確定長度,只要兩條直角邊畫好了,斜邊也就很容易畫出來了。)通過數一數或者量一量的方法,看看三角形斜邊的長度,你發(fā)現了什么?(數一數發(fā)現,放大后的三角形的斜邊也變?yōu)樵瓉淼?倍。)
課件出示正確圖形。
(3)師:現在想想看,在將圖形放大的過程中,要注意什么?如果要把這些圖形按3∶1放大,該怎么畫呢?
【學情預設】引導學生基本明確:按2∶1放大,就是把各邊的長都放大到原來的2倍,讓它保持原來的形狀不變。如果要把這些圖形按3∶1放大,就是把各邊的長都放
8、大到原來的3倍,讓它保持原來的形狀不變。
(4)練習:在方格紙上畫出這些圖形按3∶1放大后的圖形。
學生完成后,集體展示評價。
(5)觀察發(fā)現,體會相似圖形的特點。
課件出示放大后的圖形與原來的圖形。
師:觀察放大后的圖形和原來的圖形,比較它們的內角、邊長、
教學筆記
【教學提示】
可以放手讓學生嘗試畫一畫。只有在自己畫的過程中,才能真正體會到——每條邊擴大了相同的倍數,圖形變大了,形狀沒改變。
周長,什么變了?什么沒變?你能發(fā)現什么?
【學情預設】學生會說每個圖形各邊的長都擴大到原來的2倍,周長也
9、擴大到原來的2倍,內角不變。圖形面積變大,但形狀沒變。(板書:圖形大小變了,形狀不變。)
【設計意圖】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讓學生交流自己將圖形放大的過程,掌握在方格紙上按一定的比將簡單的圖形放大的方法。同時,通過觀察、比較、分析,進一步體會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之后,盡管大小發(fā)生變化,但形狀沒變,體會圖形相似的特點。
2.研究圖形的縮小現象。
師:剛才我們一起研究了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的畫法,以及放大后圖形的一些特點。如果把圖形按一定的比縮小又該怎么畫呢?(出示課件)
展示學生作品。
【學情預設】
師:說一說你是怎樣畫的,各個圖形又會發(fā)生什么變化?你又發(fā)現了什么?
學生在小組內
10、交流。
【學情預設】引導學生先說明1∶3、1∶4、1∶2的含義,理解怎樣是縮小,匯報將圖形縮小的過程中圖形邊長的變化,由幾格變?yōu)閹赘?,周長是原來的幾分之幾,圖形的內角有沒有變化。圖形按一定的比縮小,仍然發(fā)現圖形的大小變了,形狀卻沒有變。
三、總結方法,對比辨析
1.師:你能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在方格紙上畫出按一定的比
教學筆記
【教學提示】
讓學生分別1∶3、1∶4、1∶2的比縮小圖形,使學生能夠在問題的引領下,參與具體的操作活動,并通過觀察、比較、分析,進一步體會圖形的放大或縮小只改變圖形的大小,不改變圖形的形狀。
將圖形放大或縮小后
11、的圖形的方法嗎?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
【學情預設】引導學生說出:一看,看原圖各邊占幾格。二算,計算按一定的比把圖形放大或縮小后得到的新圖形的各邊占幾格。三畫,按計算后得到的新圖形的邊長畫出新圖形。(板書:一看 二算 三畫)
2.師:觀察圖形放大與縮小的比,你覺得這些比有什么特征?
【學情預設】放大時后項是1,也就是實際圖形比放大后的圖形?。豢s小時前項是1,也就是實際圖形比縮小后的圖形大。
【設計意圖】在學生理解圖形放大和縮小的含義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及時溝通圖形放大與縮小的聯系和區(qū)別,因為學生很容易將放大比例尺與縮小比例尺弄混,這樣的比較能加深學生對圖形放大和縮小意義的理解。
3.師
12、:比較上面放大或縮小前后的圖形,你有什么發(fā)現?
【學情預設】學生會說出,不管是圖形的放大還是圖形的縮小,放大或縮小后的圖形與原來圖形相比,對應邊的比總是相等的。所以,只是圖形的大小發(fā)生了變化,而形狀沒有改變。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主進行對圖形放大與縮小概念的比較,完整地建構圖形放大與縮小的概念。
四、鞏固練習,知識應用
1.學生獨立解答教科書P60“做一做”。
解答完畢后,集中展示交流,訂正。
【學情預設】要指導學生明確這道題的要求,先按4∶1把下面的三角形放大,再把放大后的圖形按1∶2縮小。完成后,可以對著圖形說說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教學筆記
13、
2.完成教科書P63“練習十一”第1、2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在小組內交流訂正。
【學情預設】第1題:學生完成這道題感到比較輕松,引導學生發(fā)現青蛙圖形的尺寸與圍住它的長方形邊的變化規(guī)律是一致的。只有D中青蛙所在長方形的各邊是A中相應邊的長度的2倍。
第2題:讓學生自己選定比例畫圖形,鞏固圖形放大和縮小的知識。例如,把三角形A按3∶1放大得到三角形B,三角形B按1∶2縮小得到三角形C。通過觀察可看到,三角形C可由三角形A按1.5∶1放大得到,三角形A可由三角形B按1∶3縮小得到。第三個問題是星
14、號題,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借助具體的圖形,對圖形放大或縮小過程中面積的變化規(guī)律有所了解,可以通過具體的數據計算發(fā)現規(guī)律:一個圖形放大到原來的n倍或縮小到原來的(n不為0),它的面積就放大到原來的n2倍或縮小到原來的。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自主、開放地解決問題。通過多層次的練習,引導學生深化對圖形放大與縮小的認識,準確描述圖形的放大與縮小。
五、課堂小結
師:回顧今天的學習過程,你們有什么收獲呢?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對于圖形的放大與縮小,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但這一認識只是基于自身經驗的理解,不能清楚地運用數學的語言描述圖形變化的關系。而數學中的圖形放大與縮小則是指按一定比例放
15、大與縮小,它是一種定量的刻畫,這一差距正是我們進行教學時需要關注的。教學中要注意一些細節(jié),例如對于放大,學生很容易想到原圖小,現圖大,所以會錯誤地表述成按1∶2放大,教師要及時發(fā)
教學筆記
現問題,并結合比例尺的意義及放大后的圖、原圖進行比較,將實際距離與圖上距離對應,可以有效幫助學生理解。
作業(yè)設計
2.看圖填空。
(1)( )號圖形是①號圖形放大后的圖形,它是按( )∶( )的比放大的。
(2)( )號圖形是①號圖形縮小后的圖形,它是按( )∶( )的比縮小的。
(3)將③號圖形按4∶1的比放大后得到( )號圖形。
參考答案
2.(1)⑤ 2 1 (2)③ 1 2 (3)⑤
教學筆記
最新精品資料整理推薦,更新于二〇二一年七月三十日2021年7月30日星期五21:3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