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政治《第6課財富中的法與德》教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九年級政治《第6課財富中的法與德》教案(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九年級政治《第6課財富中的法與德》教案
科目:思想品德 年級:九年級
一、設計思路
“合法致富,依法納稅”是我國建設法治社會、建立和完善經濟秩序的一個重大課題,也是我國政府正在下大力氣抓的一個重大問題。我國已經走過了經濟建設的最初的法治不完善的階段,目前最重要的是建立和健全經濟秩序,讓經濟活動納入法制化的軌道,形成健康的、公平的法治化經濟社會。本課就是引導學生認識合法致富的重大意義,理解財富中“法”與“義”的關系。懂得依法納稅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納稅意識。
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財富中“法”與“義”的關系,稅收的含義、特征和作用。
能力目標:培養(yǎng)
2、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歸納整理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幫助學生明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財富觀、價值觀;明確依法納稅是公民的義務。
教學重點與難點
合法致富的重大意義;財富中“法”與“義”的關系。
教學手段 多媒體。
教學方法 討論法、講授法、情境教學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如下案例。
案例一:xx年4月14日,邯鄲農行金庫發(fā)生特大盜竊案,被盜現金近5100萬元。現金管理中心管庫員任曉峰、馬向景有重大嫌疑。4月18日,馬向景在北京大興區(qū)被抓獲。4月19日,任曉峰在江蘇連云港被抓獲。
案例二:xx年4
3、月14日,洛陽市出租車司機張先生發(fā)現乘客皮包遺忘在車上,有現金一萬余元。張先生及時把皮包上繳到公司,受到了社會贊揚。
教師:乍一看,這兩條新聞似乎沒有什么必然的聯系,但仔細一看,就會發(fā)現新聞中的主人公都面臨著同一個問題——財富問題。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遇到金錢財富問題,人人都渴望獲得財富擁有財富。那么如何獲得財富,如何正確對待財富呢?今天我們就來共同探討一個有關財富的話題。
板書:第六課 財富中的法與德
第一課時 合法致富,依法納稅
『講述新課』
一、合法致富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生活中我們獲取金錢的途徑非常多,但是像任曉峰等那樣獲取財富可不對。像這種非法獲得財富的行為
4、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大家能列舉出一些嗎?
那么這些非法獲取金錢的行為會有什么樣的危害呢? (學生閱讀教材37頁內容回答)
明確:非法獲得財富不僅會影響我們的生活,更影響市場的公平競爭,使社會秩序混亂,公民自身的合法權益難以受到保護。既然非法獲取財富會有這么多危害那么大家覺得通過哪些途徑獲取的財富才是正當的呢?
……………………………活動一……………………………
用多媒體呈現一些合法致富的事例,如工人在工作、農民在種田的照片。
合法的財富的獲得有多種辦法和途徑。但是,他們不論通過什么途徑獲取財富,有一點確是相同的,那就是合法經營。
教師:要想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獲取正當財富,首先必須
5、做到遵紀守法。
板書1、合法致富——法,外在制約
…………………………………活動二………………………………………
展示材料,分組討論。
材料一:北京“同仁堂”在“非典”流行、“非典方”中藥材價格猛漲之際承諾不漲價,并不惜代價,不計成本地保證中藥供應。同時,為了盡量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同仁堂”還將兩條銷量很好的“國公酒”的生產線停下來,用于煎制“非典藥水”,滿足顧客需要。
材料二:非典時期口罩價格翻了幾番,熏醋賣到上百元;艾草熏香由2元一包漲至18元,西安 “金銀花”從每千克20元賣到了130元,一些地方的大蒜、白醋價格暴漲幾倍。
問題: 1.你怎么看待這兩種做法?
6、(學生討論略)
2.當法律無法規(guī)范的時候,財富若遇到道德,我們該如何取舍呢?
其實,我們所討論的問題就是一個“義”和“利”的關系問題。我們知道,法律不可能規(guī)范生活中的每一個方面,而且有些人還設法逃脫法律的監(jiān)督。我們所講的合法致富的“法”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含義是“義”。“義”是我們心中的法?!熬訍圬?,取之有道”,不義之財不可得?!安涣x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利緣義取”。見利忘義在任何時候都是不可取的,希望同學們做一個見利思義的人。
板書2、 合法致富——義,內在約束
…………………………………活動三…………………………………
多媒體展示個案展,《誰的500萬》分析“義”“利”。
同學
7、們,如果你是法官,你如何判這個案子,理由是什么?
教師:同學們分析得非常到位,法院最后判決的結果就是李某勝訴。本案中,李某的證據顯然勝過馬某和尹某的證據,所以,法院最后判李某勝訴。當然,法律對人的約束是外在的,有的人可以鉆法律的空子或者設法逃脫法律的監(jiān)督,比如本案中的尹某。 那么在法律制約不到的空白點,如果沒有證據來證明,那么財富的獲得只有靠心中的法來約束,500萬彩票巨獎之爭,這實際是一場道德與金錢的較量,法律與金錢的碰撞。
請學生閱讀教材38頁材料
教師:通過分析我們知道:獲得財富要通過合法的方式和手段,法與義同源共生,法律的約束是外在的,道德的約束是內在的。
板書3、法與義的關系
8、:同源共生
……………………………………活動四………………………………………
用同學們的財富觀分析一下,如果兌獎人拿彩票去兌獎,能不能得到完整的500萬?( 不能,還要納稅。)
二、依法納稅
能不能不繳稅?少交點能?交了很多稅,能不能得到報酬呢?
板書1、稅收的特點
板書3、稅收含義
稅收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按照法律規(guī)定,強制地、無償地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基本形式。
國家用這些錢干什么呢?展示一組圖片及文字。
板書2、稅收的作用
國以稅為本。國家只有依靠稅收才能實現他的職能,所以稅收對國家建設十分重要。但值得一提的是,在稅收如此重要的情況下,從xx年開始,我國免除了幾千年
9、來的農業(yè)稅,這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代表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板書: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正因為稅收如此重要,所以我國憲法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依法納稅的義務。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活動五:(落實行動)………………………………
有的同學說我們青少年沒有收入,我們也不是納稅人,沒有納稅的義務。這種說法對嗎?(學生發(fā)表看法)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納稅人,每天都在納稅。早上起床你要用水、用牙膏、買東西,這些都是在納稅。
大家有索取發(fā)票的經歷嗎?在生活中如果遇見消費不要發(fā)票可打折的情況。
問題:這時候我們是選擇打折還是選擇索要發(fā)票?
應該向他們索要發(fā)票。因
10、為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接受服務支付費用時主動索取發(fā)票,既是消費者對自身權益的維護,也是監(jiān)督納稅人合法經營、依法納稅而應盡的義務。
教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稅收具有強制性、固定性、無償性,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所以偷稅漏稅損害了國家利益,就要受到法律的嚴懲。我們要依法納稅。
『課堂小結』
請學生談自己的收獲
教師:同學們的收獲真是不少。光學習知識是不夠的,我們真正要做的是實踐。樹立正確獲得財富的觀念,做一個合格的納稅人,需要我們用一生去實踐,希望我們共同努力做得最好!
【作業(yè)布置】
完成練習冊:1、選擇題24頁第1小題;26頁第1、2、3、小題
2、情景分析題28頁第(1)、(2)問。
【板設書計】
合法致富 依法納稅
一、合法致富 二、依法納稅——公民的基本義務
1、法——外在的制束 1、稅收的特點
2、義——內在的約束 2、稅收的作用
3、法與義的關系:同源共生 3、稅收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