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上冊《我們怎樣學地理》第二課時學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七年級地理上冊《我們怎樣學地理》第二課時學案(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七年級地理上冊 《我們怎樣學地理》 第二課時學案
本節(jié)內容主要讓學生認識學習地理的基本方法,為后續(xù)的學習提供工具、指明途徑、打好基礎。學會看地圖是學習地理的首要。要把許多地理事物盡收眼底,靠我們零打敲碎地觀察、識記是不容易做到的。在一般的情況下,個人不可能到過許多遙遠的地方,從而把地理事物完整的記錄下來。因此通過看地圖來知曉天下景物與事物,是人類認識地球與區(qū)域的“捷徑”。教材把地圖的學習安排在開頭,就是源于上述認識。教材從學生的視角出發(fā),讓他們站在學校的最高建筑物上俯瞰學校的全貌,分別繪出學校的鳥瞰圖(把原有
的景物描在紙上) 、平面圖(用符號表示鳥瞰圖中的
2、景觀) 、
地圖(加入方向、比例尺、圖例、注記等地圖組成要素) 。學生對地圖的認識從感性到感性加理性,符合中學生的認知
規(guī)律,自然就把學生對地圖的學習引到了地圖的組成要素
——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上了。
學會收集地理信息是學習地理之本。地理知識是不斷發(fā)展的,只有讓學生獲取學習地理的方法,學會收集地理信息,才會在終身地理學習中獲得主動權,才會獲得常新的地理知
識。教材從許多方面教學生收集地理知識的方式: 網上查詢、圖書館查閱、社會實踐中了解情況等。同時讓學生在收集地理信息時學會怎樣處理這些信息。
第 1 頁
3、
學會思考地理問題是學習地理的關鍵。學習地理不是素材的堆積,而是對地理素材的整理、區(qū)別、加工的過程。教學中根據學生和教學的實際,以培養(yǎng)學生對地理的空間思維、綜合想象去認識地理的分布規(guī)律和地理成因,辨證地分析地理現象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以使學生能夠自己提出地理問題并帶有自己創(chuàng)新意識的能力。
野外旅行是學習地理的重要途徑之一。隨著經濟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旅游類型需求的多樣化,學生通過野外旅游獲取地理知識和地理信息的可能性越來越多,在地理課堂上進行必要的總結和指導就成為必要?!駥W情分析:
學生大多數在小學對方向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也有的學生對方向一無所知,循序漸進,務求
4、扎實掌握,打好基礎。學生
小學時學習過分數、 比例尺,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有一定的基礎,但可能有遺忘或不理解,多練習,隨時鞏固。圖例和注記的知識需要加強記憶。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初步樹立“地圖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是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的觀念;了解收集地理信息的各種途徑,知道收集地理信息的重要性。
2. 了解八個基本方向, 掌握八個基本方向的符號、 位置關系。
第 2 頁
知道在一般地圖上“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了解在有
指向標或經緯線的地圖中,方向如何表示。了解在實際中判
5、
別方向的基本方法。
3. 掌握比例尺的定義,了解比例尺的幾種表示方法和換算。運用比例尺換算實際距離。熟悉比例尺的大小、范圍及詳略關系的比較,了解圖例和注記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實踐學會圖上方向與實際方向的對照。
2. 對獲得的地理信息,通過對比、進行分析、綜合、探究其
特征與成因, 思考其相互關系; 通過實例了解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問題的重要性,嘗試組織籌劃一次地理野外旅行,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 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
2. 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和合作
6、交流精神?!窠虒W重點:
1. 知道在一般地圖上“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了解在有指向標或經緯線的地圖中,方向如何表示。了解在實際中判別方向的基本方法。
2. 提高動手操作能力。能夠提出問題并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樹立地理意識與創(chuàng)新精神。掌握比例尺的定義和公式。熟悉圖例和注記
第 3 頁
3. 初步樹立“地圖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是學習地理的重
要工具”的觀念。
●教學難點:
1. 了解在實際中判別方向的基本方法。通過實例了解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問題的重要性,嘗試組織籌劃一次地理野外旅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7、。在第一節(jié)課學生對地理產生興
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了解如何學習地理,掌握正確的學習
方法。
2. 熟悉比例尺的大小、范圍及詳略關系的比較。通過實踐學會圖上方向與實際方向的對照?!窠虒W方法:討論法、實踐練習
●教學課時: 1 課時●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 處理作業(yè)。
2. 學習了第一節(jié),我們已經知道了我們身邊有很多地理知識,這些地理奧秘等著我們去發(fā)現、去探究、去分析,學習地理的方法有哪些呢?
同學們,假期中我們經常要到一些著名的旅游景點旅游。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要準確知道每一個景點的位置,設計一條既經濟,又實用的
8、路線,最好有一份什么?
講解要點:
第 4 頁
1. 通過地圖,我們可以找到我們想去的地方,我們可以知道
怎樣才能到達,不管是簡單、還是復雜,不管是紙質的,還是掛在墻上的,都是地圖。我們學習地理就離不開地圖。介紹“地圖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強調地圖的意義,引起學生的重視,讓學生自己舉出不同的地圖種類、類型。
設計幾個情境,讓學生分組討論如何根據實際需要選擇使用不同類型的地圖?
設疑:地圖對人們的生活與生產關系非常密切,誰知道地圖是怎樣繪制出來的嗎?都需要些什么?
同學們快速閱讀教材第 6 頁第二段,找
9、出地圖的制作方法并劃出,然后找學生讀出來。 (具體的內容詳細的知識留到下節(jié)課)
2. 學會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問題
過渡:除了會看地圖以外, 要學好地理還需要有其他的方法,比如: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問題等。
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爆炸的社會,想要獲取地理信息有很多途徑,書刊、雜志、報紙、電視、圖書館、互聯網以及日常生活等都可以成為信息來源,而你所看到的,聽到的地理知識不可能一次完全記住,也不能說過耳就忘,還必須學會思考,如何將這些信息綜合, 怎樣讓這些信息真正成為自己的,真正得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或是解釋自
然界、社會中的一些現象, 或
10、者是發(fā)現一些新的問題, 現象。
第 5 頁
要考慮各種自然、 社會要素, 各種現象的分布, 聯系、對比,
要找到其中的規(guī)律,一些相輔相成的因果關系等各個方面。
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多收集,勤動腦,細思考,大膽問,多假
設,還可以借機鼓勵有潛力,有能力,有興趣的學生。
3. 在野外旅行中學習地理。
讓學生大膽嘗試,作出假設,理論聯系實際,可讓學生分組
討論,思考如果有一次野外旅行會發(fā)生什么事情,有什么需
要準備等問題, 可讓學生分組討論, 各組有組長、 有記錄員、
有發(fā)言人,
11、進行野外旅行所攜帶物品的競賽(強調學生的主
動積極思維,不要讓學生形成單一的思維定勢) 。
4. 在一般的地圖上“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并不是一概的上北下南,而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指向標指的方向是北,根據北再確定其他方向。在較為
特殊的經緯網地圖上, 要根據經線緯線確定方向。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圍越大,內容越粗略;分母越小,比例
尺越大,表示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癜鍟O計:
第一章 讓我們走進地理第二節(jié) 我們怎樣學地理一、學會看地圖
二、學會收集地理信息三、學會思考地理問題
第 6 頁
四、在野外旅行中學習地理
●課堂小結、作業(yè):配套練習:
第 7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