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中覽古》《蘇臺覽古》《石頭城》三詩品鑒.ppt

上傳人:max****ui 文檔編號:21406965 上傳時間:2021-04-30 格式:PPT 頁數(shù):16 大?。?18.31KB
收藏 版權(quán)申訴 舉報 下載
越中覽古》《蘇臺覽古》《石頭城》三詩品鑒.ppt_第1頁
第1頁 / 共16頁
越中覽古》《蘇臺覽古》《石頭城》三詩品鑒.ppt_第2頁
第2頁 / 共16頁
越中覽古》《蘇臺覽古》《石頭城》三詩品鑒.ppt_第3頁
第3頁 / 共16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越中覽古》《蘇臺覽古》《石頭城》三詩品鑒.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越中覽古》《蘇臺覽古》《石頭城》三詩品鑒.ppt(1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三 詩 品 鑒 越中覽古越王勾踐破吳歸,義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蘇臺覽古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石頭城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此畺|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越 中 覽 古 李白v越 王 勾 踐 破 吳 歸 ,義 士 還 家 盡 錦 衣 。宮 女 如 花 滿 春 殿 ,只 今 惟 有 鷓 鴣 飛 。 這首絕句是懷古之作,亦即詩人游覽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紹興),有感于其地在古代歷史上所發(fā)生過的著名事件而寫下的。詩人選取這一歷史事件中他感受得最深的吳敗越勝,越王班師回國以后的兩個鏡頭,來抒發(fā)他的無限感慨。 v一、作者

2、選取了哪兩個鏡頭?說明什么問題?答 : 鏡 頭 一 : “ 義 士 還 家 盡 錦 衣 ” 鏡 頭 二 : “ 宮 女 如 花 滿 春 殿 ” 這 表 明 越 王 已 經(jīng) 把 苦 難 和 屈 辱 忘記 , 而 完 全 陶 醉 在 勝 利 的 喜 悅 中 。 透過 這 首 詩 , 我 們 可 以 發(fā) 現(xiàn) 詩 人 的 歷 史思 考 : 忘 卻 昔 日 的 屈 辱 和 苦 難 , 陶 醉于 暫 時 的 勝 利 和 光 榮 , 其 結(jié) 果 只 能 使勝 利 化 為 烏 有 。 二、前三句極寫得勝之盛,與第四句是什么關(guān)系?從第四句中,你讀出了詩人怎樣的感慨?v答 : 前 三 句 渲 染 當(dāng) 時 的 熱

3、鬧 繁 華 ,第 四 句 寫 出 今 日 此 地 的 凄 涼 冷 落 ,“ 鷓 鴣 飛 ” 三 字 飽 含 無 限 的 惋 惜 和感 慨 , 與 前 三 句 形 成 鮮 明 的 對 比 。 這 中 間 蘊 涵 著 作 者 對 人 生 盛衰 無 常 的 感 慨 。 比較閱讀v李白另有一首懷古詩蘇臺覽古 :“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請 比 較 : 兩 首 詩 有 哪 些 相 同 和 不 同 ? 此兩詩都是覽古之作,主題相同,題材近似,都用了對比手法。但越中一首,著重在明寫昔日之繁華,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結(jié)句寫今日之荒涼抹殺之,轉(zhuǎn)出主意。蘇臺一

4、首則著重寫今日之荒涼,以暗示昔日之繁華,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來襯托變幻無常的人事,見出今昔盛衰之感,所以其表現(xiàn)手段又各自不同。從這里也可以看出詩人變化多端的藝術(shù)技巧。 石 頭 城劉 禹 錫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此畺|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2)唐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字夢得,洛陽(現(xiàn)在河南洛陽)人。仕途坎坷,曾路經(jīng)金陵,寫下組詩金陵五題,石頭城是這組詩的第一首。 劉禹錫寫這首詩時,唐帝國已日益衰敗,朝廷里大臣相互排擠,宦官專權(quán),地方藩鎮(zhèn)勢力又有所抬頭。所以他寫詩的目的是諷喻現(xiàn)實,借六朝的滅亡來抒發(fā)國運衰微的感慨。 石 頭 城劉禹錫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

5、回?;此畺|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青山依舊,環(huán)繞著六朝故都。潮水一次次地拍打著空城,又寂寞地退了回去。秦淮河水東邊那輪明月仍舊和六朝時一樣,深夜穿過女墻,照著這荒涼殘破的故都。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v詩一開始,就置讀者于蒼莽悲涼的氛圍之中。開頭兩句寫江山如舊,而城已荒廢。首句寫山。“故國”即舊城,就是石頭城,城外有山聳立江邊,圍繞如垣墻,所以說“山圍故國”。周遭,環(huán)繞的意思。這句說:圍繞在石頭城四周的山依然如舊?!俺贝蚩粘羌拍亍?,這句寫水。意思是說:潮水拍打著城郭,雖有巨響,仿佛也覺到它的荒涼,碰到冰冷的石壁,又帶著寒心的嘆息默默退去。“潮打空城”,石頭城西北有長江流過,江潮拍打

6、石墻,但是,城已荒廢,成了古跡,所以說“潮打空城”。這兩句總寫江山如舊,而石頭城已荒蕪,情調(diào)悲涼,感慨極深。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v后兩句寫月照空城?!盎此畺|邊舊時月”,山城依然,石頭城的舊日繁華已空無所有。只見那當(dāng)年從秦淮河?xùn)|邊升起的明月,如今仍舊多情地從城垛(“女墻”)后面升起,照見這久已殘破的古城?!芭f時月”,詩人特意標明“舊時”,是包含深意的。也就是“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的意思,耐人尋味?;此?,即秦淮河,橫貫石頭城,是六朝時代王公貴族們醉生夢死的游樂場所,這里曾經(jīng)是徹夜笙歌、紙醉金迷、歡樂無盡的不夜城,那臨照過六朝豪華之都的“舊時月”即是見證。然而曾幾何時,富貴風(fēng)流,轉(zhuǎn)眼成空。

7、如今只有那“舊時月”仍然從秦淮河?xùn)|邊升起,來照著這座“空城”,月下只剩一片凄涼了。在夜深的時候,“還過女墻來”,依戀不舍地西落,這真是多情了。然而此情此景,卻顯得更加寂寞了。末句的“還”字,意味著月雖還來,然而有許多東西已經(jīng)一去不返了。 v這首詩詠懷石頭城,表面看句句寫景,詩人寫了山、水、明月和城墻等荒涼景色,然而實際上句句抒情。無景不融合著詩人故國蕭條、人生凄涼的深沉感傷。作者并沒有直接給我們提供幾幅圖景,來凸現(xiàn)金陵城這個六朝古都的歷史的興盛和現(xiàn)實的凄涼;只用“故國”和“空城”兩個詞,來對今日的凄涼作些暗示。著力寫“不變的景”:山、潮、月。它們是歷史的旁觀者,其中的月,更是“宇宙的冷眼”。作

8、為“由盛到衰”的見證者,不變的它們,見證了世界的殘酷的變。寫景之中,深寓著詩人對六朝興亡和人事變遷的慨嘆,悲涼之氣籠罩全詩,讀之愴然。詩人在朝廷昏暗、權(quán)貴荒淫、宦官專權(quán)、藩鎮(zhèn)割據(jù)、危機四伏的中唐時期,寫下這首懷古之作,慨嘆六朝之興亡,顯然是寓有引古鑒今的現(xiàn)實意義的。詩人把石頭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寫,放在帶涼意的潮聲中寫,放到朦朧的月夜中寫,這樣尤能顯示出故國的沒落荒涼。只寫山水明月,而六代繁榮富貴,俱歸烏有。 主 旨 白居易在讀了劉禹錫的石頭城后曾贊美道:“我知后之詩人無復(fù)措詞矣。”試以“潮打空城寂寞回”一句,對本詩的措詞作簡要分析。v 此 句 使 用 擬 人 手 法 , 表 面 寫 潮 , 實

9、 為 寫 人 , 寫 人 的心 境 , 寫 人 的 感 慨 。 潮 水 拍 打 著 城 郭 , 仿 佛 也 覺 察到 石 頭 城 的 荒 涼 , 碰 到 冰 冷 的 石 壁 , 又 要 帶 著 寒 心的 嘆 息 默 默 退 去 。 可 是 想 當(dāng) 初 , 這 里 曾 經(jīng) 過 六 代 豪奢 , 曾 經(jīng) 是 那 么 的 繁 華 富 貴 。 而 如 今 山 川 依 舊 , 金陵 城 昔 日 的 繁 華 卻 難 覓 蹤 影 。 城 空 空 , 心 空 空 , 潮寂 寞 , 人 寂 寞 。 一 切 都 是 那 么 的 悲 愴 , 那 么 的 凄 清 。面 對 著 這 荒 蕪 冷 落 的 景 象 , 不 禁 引 入 深 思 : 為 何 當(dāng)年 的 繁 華 留 不 下 一 點 痕 跡 ?可 以 說 , 詩 人 在 貌 似 平 實的 寫 景 中 , 卻 飽 含 著 多 少 難 言 的 情 懷 , 多 少 深 刻 的歷 史 教 訓(xùn) 。 可 謂 字 字 千 鈞 , 撼 人 心 魄 。 比較閱讀越中覽古與石頭城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guān)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guān)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wù)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