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中覽古與蘇臺(tái)覽古比較鑒賞》由會(huì)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越中覽古與蘇臺(tái)覽古比較鑒賞(21頁(yè)珍藏版)》請(qǐng)?jiān)谘b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詠 史 與 懷 古 都 是 以 歷 史 題 材 為 詠 寫 對(duì) 象 , 對(duì) 歷 史 人 物的 功 過 、 歷 史 事 件 的 成 敗 等 , 發(fā) 表 議 論 、 或 抒 發(fā) 感 慨 ,或 者 借 古 以 諷 今 , 或 者 發(fā) 思 古 之 幽 情 。 大 者 各 有 側(cè) 重 ,詠 史 詩(shī) 多 針 對(duì) 具 體 歷 史 事 件 或 歷 史 人 物 , 有 所 感 慨 或 有所 感 悟 而 作 ; 而 懷 古 詩(shī) 多 是 登 臨 舊 地 有 感 而 發(fā) 之 作 。 懷 古 詩(shī) : 古 , 是 指 一 種 古 跡 , 懷 古 詞 是 抒 發(fā) 跟 特 定的 古 跡 相 關(guān) 的 古 人 古 事 的 憂
2、思 。 因 此 , 懷 古 又 往 往 跟 登臨 主 體 結(jié) 合 在 一 起 。 在 藝 術(shù) 表 現(xiàn) 上 , 往 往 要 寫 景 , 要 寫這 個(gè) 古 跡 的 地 理 環(huán) 境 、 景 物 景 觀 。 詠 史 詩(shī) : 可 能 是 針 對(duì) 一 個(gè) 歷 史 事 件 , 可 能 是 針 對(duì) 一個(gè) 歷 史 人 物 , 直 接 寫 作 者 的 思 考 、 態(tài) 度 , 不 一 定 要 寫 景 ,不 表 現(xiàn) 現(xiàn) 在 的 時(shí) 空 場(chǎng) 景 。 形 式 標(biāo) 志 : 標(biāo) 題 中 有 古 跡 、 古 人 名 , 或 在 古 跡 、 古 人 前冠 以 “ 詠 ” , 或 在 古 跡 、 古 人 后 加 “ 懷 古 ” 、
3、 “ 詠 懷 ” 等 。 寫 法 上 , 詠 史 詩(shī) 常 常 運(yùn) 用 典 故 , 或 寫 景 , 或 對(duì) 比 , 或 襯托 , 或 抑 揚(yáng) , 或 諷 刺 , 或 含 蓄 等 等 。 詩(shī) 歌 的 內(nèi) 容 一 般 為 : 描 寫 此 地 眼 前 的 衰 敗 、 荒 涼 、 蕭 條 ,或 描 述 歷 史 事 件 的 經(jīng) 過 , 抒 發(fā) 感 慨 ; 4.詠 史 懷 古 詩(shī) 詞 的 藝 術(shù) 特 征 :1) “ 詩(shī) ” 與 “ 史 ” 的 結(jié) 合 : 文 學(xué) 性 與 歷 史 性 的 統(tǒng) 一 ; 2) “ 詠 史 ” 與 “ 言 志 ” 的 結(jié) 合 : 對(duì) 現(xiàn) 實(shí) 政 治 的 強(qiáng) 烈 關(guān) 注3) “ 古
4、” 與 “ 今 ” 的 結(jié) 合 : 多 維 的 時(shí) 空 組 合 別 有 寄 托 。 懷 古 詩(shī) 的 結(jié) 構(gòu) 一 般 是 臨 古 地 , 思 古 人 , 憶 其 事 , 抒 己 志 。一 懷 人 傷 己 作 者 追 念 古 人 一 般 是 古 人 的 身 世 與 際 遇 和 作 者 有 了 某 種 相 似 性 ,觸 發(fā) 點(diǎn) 在 古 人 , 落 腳 點(diǎn) 在 自 己 。 具 體 又 可 以 分 為 以 下 兩 種 。 1 對(duì) 比 失 落 型 : 有 的 懷 古 詠 史 詩(shī) 著 眼 于 個(gè) 人 境 遇 變 化 , 借 古 人古 事 抒 發(fā) 自 己 的 感 慨 。 古 人 能 一 展 抱 負(fù) , 建 功
5、 立 業(yè) , 得 遂 心 愿 ,而 自 己 卻 因 為 某 種 原 因 被 朝 廷 冷 落 或 不 能 才 盡 其 用 , 從 而 有 了郁 郁 寡 歡 乃 至 消 極 遁 世 之 心 。 在 鑒 賞 這 類 詩(shī) 詞 時(shí) 還 要 抓 住 歷 史人 物 或 事 件 和 詩(shī) 人 自 己 身 世 之 間 的 連 接 點(diǎn) , 找 出 二 者 的 共 通 之處 , 就 能 很 好 的 理 解 作 品 的 深 刻 寓 意 。 2 同 病 相 憐 型 : 自 己 和 古 人 的 遭 遇 相 同 , 追 思 古 人 更 體 現(xiàn) 自己 的 不 得 意 , 感 慨 身 世 , 關(guān) 照 自 我 , 抒 發(fā) 自 己
6、渴 望 建 功 立 業(yè) 或懷 才 不 遇 的 感 傷 。 ( 懷 古 傷 己 ) 如 李 商 隱 賈 生 寫 漢 文 帝 宣室 召 見 賈 誼 , 傾 談 神 鬼 不 談 治 國(guó) 之 策 , 實(shí) 則 借 賈 誼 來 寫 自 己 的同 樣 的 遭 遇 , 抒 發(fā) 并 強(qiáng) 化 了 詩(shī) 人 懷 才 不 遇 的 感 慨 。 二 懷 古 傷 今 古 代 詩(shī) 人 的 主 流 是 寒 士 , 濟(jì) 天 下 拯 黎 民 的 念 頭 使 他 們 更 多 關(guān) 注在 國(guó) 家 政 治 、 社 會(huì) 生 活 上 。 詩(shī) 人 們 常 借 寫 古 跡 、 古 事 來 表 達(dá) 對(duì) 現(xiàn) 實(shí)的 關(guān) 切 、 熱 情 、 不 滿 、 警
7、 戒 。 懷 古 盡 管 觸 點(diǎn) 在 古 , 但 實(shí) 際 上 表 現(xiàn) 了對(duì) 現(xiàn) 實(shí) 的 強(qiáng) 烈 關(guān) 注 。 現(xiàn) 實(shí) 不 合 理 想 模 式 的 時(shí) 候 就 是 懷 古 最 有 理 由 的時(shí) 候 。 根 據(jù) 古 跡 或 古 事 的 現(xiàn) 狀 可 分 以 下 幾 類 : 1 昔 盛 今 衰 型 既 然 是 懷 古 詠 史 , 現(xiàn) 實(shí) 的 不 盡 人 意 就 難 免 使 詩(shī) 人 觸 景 生 情 , 抒發(fā) 盛 衰 之 感 傷 , 獨(dú) 抒 思 古 之 幽 情 。 抒 發(fā) 對(duì) 物 換 星 移 、 物 是 人 非 的 悲哀 之 情 。 這 類 詩(shī) 作 或 抒 發(fā) 昔 盛 今 衰 的 感 慨 , 暗 含 對(duì) 現(xiàn)
8、 實(shí) 的 不 滿 甚 至批 判 , 多 借 古 諷 今 ; 或 憂 國(guó) 傷 時(shí) , 揭 露 統(tǒng) 治 者 的 昏 庸 腐 朽 , 同 情 下層 人 民 的 疾 苦 , 擔(dān) 憂 國(guó) 家 民 族 的 前 途 命 運(yùn) 。 2 物 是 人 非 型 昔 日 的 風(fēng) 景 依 舊 , 只 是 朱 顏 已 改 。 物 是 人 非 給 人 帶 來 幻 夢(mèng) 似 的感 覺 , 不 由 得 讓 人 做 冷 靜 的 思 考 。 三 理 性 反 思 前 兩 類 詩(shī) 歌 , 作 者 都 身 置 其 中 , 抒 發(fā) 一 己 之 感 慨 ; 此 一 種 ,作 者 跳 出 來 , 站 在 歷 史 的 高 度 , 獨(dú) 抒 機(jī) 杼 ,
9、 表 達(dá) 自 己 對(duì) 歷 史 事實(shí) 的 獨(dú) 特 觀 點(diǎn) , 啟 迪 世 人 。 這 些 詩(shī) 作 大 多 是 作 者 在 懷 古 詠 史 的 同 時(shí) , 融 進(jìn) 了 的 自 己 切實(shí) 的 生 活 感 受 和 獨(dú) 特 的 生 活 體 驗(yàn) , 具 有 強(qiáng) 烈 個(gè) 人 意 識(shí) 。 借 古 諷 今 , 別 有 寄 托 : 借 古 諷 今 , 勸 誡 今 人 不 要 一 味 貪 圖 享 樂 /過 度 奢 侈 /窮 兵 黷 武 ,以 免 重 蹈 歷 史 覆 轍 ( 借 古 諷 今 ) 。 2.或 是 理 性 分 析 , 表 達(dá) 自 己 對(duì) 歷 史 事 實(shí) 的 獨(dú) 特 觀 點(diǎn) , 啟 迪 世 人 。 題 烏
10、江 亭 杜 牧 勝 敗 兵 家 事 不 期 , 包 羞 忍 恥 是 男 兒 。 江 東 子 弟 多 才 俊 , 卷 土 重 來 未 可 知 。 烏 江 亭 王 安 石 百 戰(zhàn) 疲 勞 壯 士 哀 , 中 原 一 敗 勢(shì) 難 回 。 江 東 子 弟 今 雖 在 , 肯 與 君 王 卷 土 來 ? 首 先 , 弄 清 史 實(shí) , 疏 通 文 意 。 讀 懂 詠 史 懷 古 詩(shī) , 對(duì) 作 品 所 涉 及 的 史 實(shí) 和 人 物 一 定 要 有 所 了解 , 這 就 要 求 要 積 累 一 定 的 歷 史 知 識(shí) 。其 次 , 要 領(lǐng) 悟 感 情 。 詩(shī) 家 懷 古 詠 史 , 大 致 有 兩 種
11、情 況 , 一 種 是 對(duì) 歷 史 作 理 性 的 冷靜 的 剖 析 , 通 過 昔 盛 今 衰 , 古 今 變 化 , 來 借 古 諷 今 ; 一 種 是 感 慨個(gè) 人 的 身 世 , 抓 往 的 只 是 歷 史 的 一 些 影 子 , 通 過 贊 揚(yáng) 古 人 建 功 立業(yè) 的 事 跡 , 表 達(dá) 自 己 建 功 立 業(yè) 的 心 情 , 同 時(shí) , 委 婉 地 對(duì) 現(xiàn) 實(shí) 進(jìn) 行批 評(píng) , 感 情 成 分 較 濃 。 在 鑒 賞 懷 古 詩(shī) 詞 時(shí) 要 抓 住 歷 史 人 物 或 事 件與 時(shí) 局 和 詩(shī) 人 自 己 身 世 之 間 的 連 接 點(diǎn) 。再 次 , 分 析 技 巧 , 體 察
12、詩(shī) 心 。 詠 史 懷 古 詩(shī) 歌 的 寫 作 一 般 是 先 敘 事 寫 景 , 極 力 鋪 墊 ; 后 議 論抒 情 , 點(diǎn) 明 主 旨 。 還 有 一 些 只 敘 述 對(duì) 比 而 不 加 議 論 , 留 有 充 分 想象 發(fā) 揮 的 空 間 , 引 發(fā) 讀 者 的 思 考 。 不 同 的 寫 法 , 是 由 不 同 的 主 題決 定 的 。 李 白 (701 762年 ), 字 太 白 , 號(hào) 青 蓮 居 士 ,唐 代 偉 大 的 浪 漫 主 義 詩(shī) 人 。 其 詩(shī) 風(fēng) 雄 奇 豪 放 ,想 象 豐 富 , 語(yǔ) 言 流 轉(zhuǎn) 自 然 , 音 律 和 諧 多 變 。他 善 于 從 民 歌 、
13、 神 話 中 汲 取 營(yíng) 養(yǎng) 素 材 , 構(gòu) 成其 特 有 的 瑰 麗 絢 爛 的 色 彩 , 是 屈 原 以 來 積 極浪 漫 主 義 詩(shī) 歌 的 新 高 峰 。 李 白 生 活 在 唐 代 極 盛 時(shí) 期 , 具 有 “ 濟(jì) 蒼生 ” 、 “ 安 黎 元 ” 的 進(jìn) 步 理 想 , 畢 生 為 實(shí)現(xiàn) 這 一 理 想 而 奮 斗 。 它 的 大 量 詩(shī) 篇 , 既 反 映了 那 個(gè) 時(shí) 代 的 繁 榮 氣 象 , 也 揭 露 和 批 判 了 統(tǒng)治 集 團(tuán) 的 荒 淫 和 腐 敗 , 表 現(xiàn) 出 蔑 視 權(quán) 貴 , 反抗 傳 統(tǒng) 束 縛 , 追 求 自 由 和 理 想 的 積 極 精 神 。在
14、 藝 術(shù) 上 , 他 的 詩(shī) 想 象 新 奇 , 感 情 強(qiáng) 烈 , 意境 奇 偉 瑰 麗 , 語(yǔ) 言 清 新 明 快 , 形 成 豪 放 、 超邁 的 藝 術(shù) 風(fēng) 格 , 達(dá) 到 了 我 國(guó) 古 代 積 極 浪 漫 主 義 詩(shī) 歌 藝 術(shù) 的 高 峰 。 存 詩(shī) 900余 首 , 有 李太 白 集 寫作背景: 詩(shī) 人 游 覽 越 中 ( 唐 越 州 , 治 所 在 今 浙江 紹 興 ) , 有 感 于 其 地 在 古 代 歷 史 上 所 發(fā)生 過 的 歷 史 事 件 而 寫 下 的 。 在 春 秋 時(shí) 代 , 吳 越 兩 國(guó) 爭(zhēng) 霸 南 方 , 成為 世 仇 。 越 王 勾 踐 于 公 元
15、前 494年 , 被 吳王 夫 差 打 敗 ; 回 到 國(guó) 內(nèi) , 臥 薪 嘗 膽 , 誓 報(bào)此 仇 。 公 元 前 473年 , 他 果 然 把 吳 國(guó) 滅 了 。詩(shī) 寫 的 就 是 這 件 事 。 l鏡 頭 一 : 戰(zhàn) 士 還 家 盡 錦 衣l 戰(zhàn) 士 凱 旋 , 得 到 賞 賜 , 不 穿 盔 甲 穿 錦 衣 。 只 “ 盡 錦 衣 ”三 字 , 就 將 越 王 及 其 戰(zhàn) 士 得 勝 歸 來 的 喜 悅 和 驕 傲 神 情 烘 托出 來 。l鏡 頭 二 : “ 宮 女 如 花 滿 春 殿 ” 越 王 回 宮 , 不 但 耀 武 揚(yáng) 威 , 而 且 荒 淫 逸 樂 起 來 , 花 朵兒
16、樣 的 美 人 , 在 宮 殿 簇 擁 著 他 , 侍 候 著 他 。 錦 衣 戰(zhàn) 士 、 如花 宮 女 , 渲 染 出 繁 盛 、 美 好 、 熱 鬧 、 歡 樂 的 氣 氛 ! l鏡 頭 三 : 只 今 惟 有 鷓 鴣 飛 眼 前 景 , “ 鷓 鴣 飛 ” 點(diǎn) 出 凄 涼 之 境 。 前 三 句 所 寫 景 物 為 作 者 的 推 測(cè) 想 像 之 景 , 極 力 渲 染 出 當(dāng)時(shí) 的 熱 鬧 繁 華 , “ 只 今 惟 有 鷓 鴣 飛 ” 為 眼 前 景 , 寫 出 今 日此 地 的 凄 涼 冷 落 , “ 鷓 鴣 飛 ” 三 字 飽 含 無(wú) 限 的 惋 惜 和 感 慨 ,與 前 三 句
17、 形 成 鮮 明 的 對(duì) 比 。 這 中 間 蘊(yùn) 涵 著 作 者 對(duì) 勾 踐 的 嘲 諷和 對(duì) 盛 衰 無(wú) 常 的 感 慨 。 透 過 這 首 詩(shī) , 我 們 可 以 發(fā) 現(xiàn) 詩(shī) 人 的 歷史 思 考 : 忘 卻 昔 日 的 屈 辱 和 苦 難 , 陶 醉 于 暫 時(shí) 的 勝 利 和 光 榮 ,其 結(jié) 果 只 能 使 勝 利 化 為 烏 有 。 越王勾踐破吳歸,戰(zhàn)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三)、誦讀并理解內(nèi)容。 越中覽古(起)述歷史事件:勾踐破吳歸。(帶著勝利的喜悅)(承)第二句描述越軍勝利者姿態(tài) (驕傲) 第三句寫王宮繁華歡樂的景象(榮華)(轉(zhuǎn))第四句寫眼前凄涼 (凄涼
18、)昔盛今衰對(duì)比 (四)整體思路及分析 首句敘述歷史事件,選取他感受最深的一部分,即吳敗越勝,越王班師回國(guó)的兩個(gè)鏡頭來寫,首句點(diǎn)明題意,說明所懷古跡的具體內(nèi)容。 二、三兩句分寫戰(zhàn)士還家、勾踐還宮的情況。只“盡錦衣”三字,將越王及其戰(zhàn)士得意歸來,充滿了勝利者的喜悅和驕傲的神情烘托了出來?!按旱睢睉?yīng)上“如花”,充分地表達(dá)出越王在勝利以后把過去的臥薪嘗膽之事丟得干干凈凈了。 結(jié)句一轉(zhuǎn),把上面一切全部勾消,現(xiàn)在人們所看到的只有幾只鷓鴣在王城故址上飛來飛去罷了。至此全詩(shī)的主旨:寫人事的變化,盛衰的無(wú)常,慨嘆而出。 l舊 苑 荒 臺(tái) 楊 柳 新 l 蘇 臺(tái) 即 姑 蘇 臺(tái) , 是 春 秋 時(shí) 代 吳 王 夫
19、 差 游 樂的 地 方 , 故 址 在 今 江 蘇 省 蘇 州 市 。l此 詩(shī) 一 上 來 就 寫 吳 苑 的 殘 破 , 蘇 臺(tái) 的 荒 涼 , 而人 事 的 變 化 , 興 廢 的 無(wú) 常 , 自 在 其 中 。 后 面 緊接 以 楊 柳 在 春 天 又 發(fā) 新 芽 , 柳 色 青 青 , 年 年 如舊 , 歲 歲 常 新 , 以 “ 新 ” 與 “ 舊 ” , 不 變 的 景物 與 變 化 的 人 事 , 作 鮮 明 的 對(duì) 照 , 更 加 深 了 憑吊 古 跡 的 感 慨 。 一 句 之 中 , 以 兩 種 不 同 的 事 物來 對(duì) 比 , 寫 出 古 今 盛 衰 之 感 , 用 意
20、遣 詞 , 精 煉而 又 自 然 。 l菱 歌 清 唱 不 勝 春 l 次 句 接 寫 當(dāng) 前 景 色 。 青 青 新柳 之 外 , 還 有 一 些 女 子 在 唱 著 菱歌 , 無(wú) 限 的 春 光 之 中 , 回 蕩 著 歌聲 的 旋 律 。 楊 柳 又 換 新 葉 , 船 娘閑 唱 菱 歌 , 舊 苑 荒 臺(tái) , 依 然 彌 漫著 無(wú) 邊 春 色 , 而 昔 日 的 帝 王 宮 殿 ,美 女 笙 歌 , 卻 一 切 都 已 化 為 烏 有 。 l只 今 惟 有 西 江 月 , 曾 照 吳 王 宮 里 人 。l后 兩 句 便 點(diǎn) 出 , 只 有 懸 掛 在 西 方 大 江上 的 那 輪 明
21、月 , 是 亙 古 不 變 的 ; 只 有她 , 才 照 見 過 吳 宮 的 繁 華 , 看 見 過 象夫 差 、 西 施 這 樣 的 當(dāng) 時(shí) 人 物 , 可 以 作歷 史 的 見 證 人 罷 了 。 蘇 臺(tái) 覽 古 此 兩 詩(shī) 都 是 覽 古 之 作 , 主 題 相同 , 題 材 近 似 , 都 用 了 對(duì) 比 手 法 。但 越 中 一 首 , 著 重 在 明 寫 昔 日 之繁 華 , 以 四 分 之 三 的 篇 幅 竭 力 渲染 , 而 以 結(jié) 句 寫 今 日 之 荒 涼 抹 殺之 , 轉(zhuǎn) 出 主 旨 。 蘇 臺(tái) 一 首 則 著 重寫 今 日 之 荒 涼 , 以 暗 示 昔 日 之 繁華 , 以 今 古 常 新 的 自 然 景 物 來 襯托 變 幻 無(wú) 常 的 人 事 , 見 出 今 昔 盛衰 之 感 , 所 以 其 表 現(xiàn) 手 段 又 各 自不 同 。 從 這 里 也 可 以 看 出 詩(shī) 人 變化 多 端 的 藝 術(shù) 技 巧 。舊 苑 荒 臺(tái) 楊 柳 新 ,菱 歌 清 唱 不 勝 春 。只 今 惟 有 西 江 月 ,曾 照 吳 王 宮 里 人 。 課后練習(xí):背誦越中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