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刺秦王文言知識梳理大全課件.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荊軻刺秦王文言知識梳理大全課件.ppt(2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一 、 通 假 字1.王 必 說 見 臣 ( 說 通 “ 悅 ” , 喜 悅 , 高 興 )2.而 燕 國 見 陵 之 恥 除 矣 ( 陵 通 “ 凌 ” , 凌 辱 )3.日 以 盡 矣 ( 以 通 “ 已 ” , 已 經(jīng) )4.往 而 不 反 者 ( 反 通 “ 返 ” , 返 回 )5.請 辭 決 矣 ( 決 通 “ 訣 ” 辭 別 , 告 別 )6.燕 王 誠 振 怖 大 王 之 威 ( 振 通 “ 震 ” , 害 怕 )7.還 柱 而 走 ( 還 通 “ 環(huán) ” , 繞 )8.卒 起 不 意 ( 卒 通 猝 , 突 然 )9.荊 軻 奉 樊 於 期 頭 函 ( 奉 通 “ 捧 ” ,
2、 兩 手 捧 著 )10.圖 窮 而 匕 首 見 ( 見 通 “ 現(xiàn) ” , 出 現(xiàn) , 顯 現(xiàn) ) 二 、 詞 類 活 用( 一 )名 詞 作 狀 語 :1.進 兵 北 略 地 ( 名 詞 作 狀 語 , 向 北 )2.秦 兵 旦 暮 渡 易 水 ( 名 詞 作 狀 語 , 早 晚 , 極言 時 間 短 暫 )3.此 臣 日 夜 切 齒 拊 心 也 ( 名 詞 作 狀 語 , 每 日每 夜 )4.函 封 之 ( 名 詞 作 狀 語 , 用 匣 子 )5.發(fā) 盡 上 指 冠 ( 名 詞 作 狀 語 , 向 上 )6.箕 踞 以 罵 曰 ( 名 詞 作 狀 語 , 像 箕 一 樣 ) (二 )
3、名 詞 作 動 詞1.樊 於 期 乃 前 曰 又 前 而 為 歌 曰 前 為 謝 曰 左右 既 前 , 斬 荊 軻 ( 名 詞 用 作 動 詞 , 上 前 )2.皆 白 衣 冠 以 送 之 ( 名 詞 用 作 動 詞 , 穿 白 衣 ,戴 白 帽 )3.既 祖 ( 名 詞 用 作 動 詞 , 臨 行 祭 路 神 , 引 申為 踐 行 和 送 別 )4.士 皆 垂 淚 涕 泣 ( 名 詞 用 作 動 詞 , 哭 )5.乃 朝 服 ( 名 詞 用 作 動 詞 , 穿 上 上 朝 的 衣 服 ) ( 三 ) 使 動 用 法1.使 使 以 聞 大 王 ( 動 詞 的 使 動 用 法 , 使 知 道 ,
4、使 聽 到 )2.秦 王 驚 , 自 引 而 起 , 絕 袖 ( 動 詞 的 使 動 用 法 ,使 斷 了 ) ( 四 ) 意 動 用 法1.太 子 遲 之 ( 形 容 詞 的 意 動 用 法 , 認 為 遲 , 嫌 遲 緩 ) 2.群 臣 怪 之 ( 形 容 詞 的 意 動 用 法 , 感 到 奇 怪 ) ( 五 ) 形 容 詞 用 作 動 詞1.則 秦 未 可 親 也 ( 形 容 詞 用 作 動 詞 , 親 近 ,接 近 )2.劍 堅 , 故 不 可 立 拔 ( 形 容 詞 用 作 動 詞 , 插得 緊 )( 六 ) 形 容 詞 用 作 名 詞其 人 居 遠 ( 形 容 詞 用 作 名 詞
5、 , 遠 方 ) 三 、 古 今 異 義 詞 :1.今 行 而 無 信 。 古 義 : 沒 有 信 物 。 今 義 : 不 講 誠 信 , 無 信 用2.樊 將 軍 以 窮 困 來 歸 丹 。 古 義 : 走 投 無 路 , 處 于 困 境 。 今 義 : 生 活 貧 窮 , 經(jīng) 濟 困 難 。3.而 傷 長 者 之 意 。 古 義 : 性 情 謹 厚 之 人 , 品 德 高 尚 之 人 。 今 義 : 年 紀 大 , 輩 分 高 的 人 。4.秦 之 遇 將 軍 , 可 謂 深 矣 古 義 : 刻 毒 。 今 義 : 有 深 度 , 與 淺 相 對5.秦 王 購 之 金 千 斤 古 義 :
6、銅 今 義 : 黃 金6.樊 將 軍 仰 天 太 息 流 涕 曰 古 義 : 眼 淚 。 今 義 : 鼻 涕7.可 以 解 燕 國 之 患 古 義 : 可 以 用 來 今 義 : 表 示 可 能 或 能 夠 8.樊 於 期 偏 袒 扼 腕 而 進 古 義 : 袒 露 一 只 臂 膀 。 今 義 :袒 護 雙 方 中 的 一 方9.于 是 太 子 欲 求 天 下 之 利 匕 首 古 義 : 在 這 時 今 義 : 表 示 后 一 事 緊 接 著 前 一 事 , 后 一 事 往 往 是 由 前 一 事 引起 的10.將 軍 豈 有 意 乎 ? 古 義 : 有 心 意 。 今 義 : 故 意11.終
7、 已 不 顧 古 義 : 不 回 頭 今 義 : 不 照 顧 ; 不 考 慮 , 不 顧 及12.持 千 金 之 資 幣 物 古 義 : 禮 品 。 今 義 : 貨 幣13.愿 大 王 少 假 借 之 古 義 : 寬 容 、 原 諒 。 今 義 : 利 用 某 種 名 義 、 力 量 等 來 達 到 目 的 ) 14.諸 郎 中 執(zhí) 兵 古 義 : 宮 廷 的 侍 衛(wèi) 。 今 義 : 指 中 醫(yī) 醫(yī) 生15.左 右 乃 曰 :王 負 劍 ! 王 負 劍 ! ” 古 義 : 侍 臣 。 今 義 : 方 位 名 詞 , 左 和 右 兩 方 面16.乃 引 其 匕 首 提 秦 王 古 義 : 擲 擊
8、 。 今 義 : 垂 手 拿 著 。17.斷 其 左 股 古 義 : 大 腿 。 今 義 : 量 詞18.荊 軻 廢 古 義 : 倒 下 。 今 義 : 殘 廢19.圖 窮 而 匕 首 見 古 義 : 窮 、 盡 。 今 義 : 缺 少 錢 財 四 、 固 定 句 式( 一 ) 判 斷 句1.此 臣 日 夜 切 齒 拊 心 也 ( 判 斷 句 )2.今 日 往 而 不 反 者 , 豎 子 也 ( 判 斷 句 )3.仆 所 以 留 者 , 待 吾 客 與 ( 之 ) 俱 ( 往 ) ( 判斷 句 , 省 略 句 )4.事 所 以 不 成 者 , 乃 欲 以 生 劫 之 , 必 得 約 契 以報
9、太 子 也 ( 判 斷 句 ) ( 二 )被 動 句1.父 母 宗 族 , 皆 為 戮 沒 ( 被 動 句 , “ 為 ” 表被 動 )2.而 燕 國 見 陵 之 恥 除 矣 。 ( 被 動 句 , “ 見 ”表 被 動 ) ( 三 ) 定 語 后 置 句1.秦 王 購 之 ( 以 ) 金 千 斤 , 邑 萬 家 。 ( 定 語后 置 句 , 狀 語 后 置 句 , 省 略 句 )2.太 子 及 賓 客 知 其 事 者3.群 臣 侍 殿 者 ( 四 ) 狀 語 后 置 句1.常 痛 于 骨 髓2.嘉 為 先 (之 ) 言 于 秦 王3.燕 王 拜 送 于 庭 4.使 ( 之 ) 畢 使 于 前
10、 5.見 燕 使 者 ( 于 ) 咸 陽 宮 ( 五 ) 省 略 句1.與 燕 督 亢 之 地 圖 獻 ( 于 ) 秦 王2.取 之 ( 以 ) 百 金3.欲 與 ( 之 ) 俱 ( 往 )4.而 為 ( 之 ) 留 待 ( 省 略 句 , 省 略 介 詞 賓 語 “ 之 ” )5.待 吾 客 與 ( 之 ) 俱 ( 往 )6.皆 陳 ( 于 ) 殿 下7.嘉 為 先 (之 ) 言 于 秦 王 ( 省 略 , 狀 后 )8.使 ( 之 ) 畢 使 于 前 ( 省 略 , 狀 后 ) 9.見 燕 使 者 ( 于 ) 咸 陽 宮 ( 省 略 , 狀 后 ) 10.秦 王 購 之 ( 以 ) 金 千
11、 斤 , 邑 萬 家 。 ( 定 語 后 置 句 ,狀 語 后 置 句 , 省 略 句 ) ( 六 ) 固 定 用 法1.臣 乃 得 有 以 報 太 子 ( “ 有 以 ” , 意 為 : 有 用來 的 辦 法 )2.然 則 將 軍 之 仇 報 ( 既 然 這 樣 , 那 么 )3. 荊 軻 有 所 待 ( 有 的 )4.仆 所 以 留 者 , 待 吾 客 與 俱 事 所 以 不 成 者 , 乃欲 以 生 劫 之( 復(fù) 音 虛 詞 “ 所 以 ” 常 引 出 表 原 因 、 手 段 等 的 分句 , 譯 為 : 的 原 因 。 )5.而 卒 惶 急 無 以 擊 軻 ( “ 無 以 ” , 意
12、為 : 沒 有 用來 的 辦 法 )6.以 故 荊 軻 逐 秦 王 ( 因 此 ) 五 、 一 詞 多 義1.兵 進 兵 北 略 地 , 秦 兵 旦 暮 渡 易 水 , 不 敢 興 兵 以 拒 大王 ( 名 詞 , 軍 隊 ) 不 得 持 尺 兵 , 諸 郎 中 執(zhí) 兵 ( 名 詞 , 兵 器 ) 不 及 召 下 兵 ( 名 詞 , 士 兵 , 侍 衛(wèi) )2.窮 樊 將 軍 以 窮 困 來 歸 丹 ( 形 容 詞 , 走 投 無 路 , 處 于困 境 ) 圖 窮 而 匕 首 見 ( 動 詞 , 盡 )3.陳 恐 懼 不 敢 自 陳 ( 動 詞 , 陳 述 ) 諸 郎 中 執(zhí) 兵 , 皆 陳 殿
13、 下 ( 動 詞 , 排 列 ) 4.私 丹 不 忍 心 以 己 之 私 , 而 傷 長 者 之 意 ( 名 詞 , 私 利 , 私事 ) 乃 遂 私 見 樊 於 期 ( 副 詞 , 私 自 , 私 下 )5.發(fā) 頃 之 未 發(fā) , 太 子 遲 之 ( 動 詞 , 出 發(fā) ) 發(fā) 圖 ( 動 詞 , 打 開 ) 發(fā) 盡 上 指 冠 ( 名 詞 , 頭 發(fā) )6.引秦 王 驚 , 自 引 而 起 , 絕 袖 ( 動 詞 , 身 子 向 上 起 )乃 引 其 匕 首 提 秦 王 ( 動 詞 , 舉 起 )7.誠誠 能 得 樊 將 軍 首 ( 連 詞 , 表 假 設(shè) , 如 果 )燕 王 誠 振 怖
14、 大 王 之 威 ( 副 詞 , 實 在 , 的 確 , 確 實 ) 8.就 于 是 荊 軻 遂 就 車 而 去 ( 坐 上 , 登 上 ) 軻 自 知 事 不 就 ( 成 功 )9.見 秦 王 必 說 見 臣 ( 動 詞 , 接 見 ) 而 燕 國 見 陵 之 恥 除 矣 ( 被 動 句 的 標 志 )10.意而 傷 長 者 之 意 , 將 軍 豈 有 意 乎 (心 意 )荊 軻 豈 無 意 哉 ? ( 意 思 )卒 起 不 意 ( 意 料 ) 11.使使 工 以 藥 淬 之 ( 動 詞 , 讓 )使 畢 使 于 前 ( 動 詞 , 讓 ; 名 詞 , 使 命 )使 使 以 聞 大 王 (
15、動 詞 , 派 遣 ; 名 詞 , 使 者 )12.還壯 士 一 去 兮 不 復(fù) 還 ( 返 回 )還 柱 而 走 ( 通 “ 環(huán) ” , 繞 )13提今 提 一 匕 首 入 不 測 之 強 秦 ( 動 詞 , 拿 著 , 攜 帶 )乃 引 其 匕 首 提 秦 王 ( 動 詞 , 擲 擊 )14.顧顧 計 不 知 所 出 耳 ( 不 過 , 只 是 , 表 輕 微 的 轉(zhuǎn) 折 )終 已 不 顧 ( 回 頭 ) 15.請 乃 復(fù) 請 之 曰 ( 請 求 ) 丹 請 先 遣 秦 武 陽 ( 請 允 許 我 ) 請 辭 決 矣 ( 請 允 許 我 )16.盡 日 以 盡 矣 ( 完 , 沒 有 )
16、發(fā) 盡 上 指 冠 ( 全 , 全 部 )17.乃 太 子 丹 恐 懼 , 乃 請 荊 卿 曰 ( 副 詞 , 于 是 , 就 ) 乃 今 得 聞 教 ( 副 詞 , 才 ) 而 乃 以 手 共 搏 之 ( 副 詞 , 只 , 僅 僅 ) 乃 欲 以 生 劫 之 ( 副 詞 , 是 , 就 是 )18. 為 皆 為 戮 沒 ( 介 詞 , 表 被 動 ) 為 之 奈 何 ( 動 詞 , 對 付 ) 為 變 徵 之 聲 為 慷 慨 羽 聲 ( 動 詞 , 發(fā) 出 ) 又 前 而 為 歌 曰 ( 動 詞 , 唱 ) 乃 為 裝 遣 荊 軻 ( 動 詞 , 整 理 , 準 備 ) 乃 令 秦 武 陽
17、 為 副 ( 動 詞 , 做 ) 文言虛詞19、 【 而 】1、 連 詞 , 表 轉(zhuǎn) 折 , 卻 。 今 行 而 無 信 , 則 秦 未 可 親也 今 日 往 而 不 反 者 , 豎 子 也 以 故 荊 軻 逐 秦 王 , 而 卒 惶急 無 以 擊 軻2、 連 詞 , 表 并 列 , 并 且 。 可 以 解 燕 國 之 患 , 而 報 將軍 之 仇 然 則 將 軍 之 仇 報 , 而 燕 國見 陵 之 恥 除 矣 3、 連 詞 , 表 修 飾 , 可 不 譯 自 引 而 起 秦 王 還 柱 而 走 伏 尸 而 哭 倚 柱 而 笑 荊 軻 和 而 歌樊 於 期 偏 袒 扼 腕 而 進 曰4、 連
18、 詞 , 表 承 接 , 可 不 譯 臣 左 手 把 其 袖 , 而 右 手 揕其 胸 于 是 荊 軻 遂 就 車 而 去 圖 窮 而 匕 首 見 而 卒 惶 急 無 以 擊 軻 , 而 乃以 手 共 搏 之 20【以】 1、 介 詞 , 表 原 因 , 因 為 。 樊 將 軍 以 窮 困 來 歸 丹 以 故 荊 軻 逐 秦 王 , 而 卒 惶急 無 以 擊 軻2、 介 詞 , 表 工 具 , 拿 , 用 使 工 以 藥 淬 之 而 乃 以 手 共 搏 之 侍 醫(yī) 夏 無 且 以 其 所 奉 藥 囊提 軻 3、 介 詞 , 按 照 : 以 次 進4、 連 詞 , 表 目 的 , “ 來 ” 皆
19、 白 衣 冠 以 送 之 不 敢 興 兵 以 拒 大 王 遂 拔 以 擊 荊 軻 必 得 約 契 以 報 太 子5、 連 詞 , 表 修 飾 :箕 踞 以 罵 曰 21【之】1、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2、助詞,的今聞購將軍之首3、代詞,他,它,或這件事皆白衣冠以送之太子聞之,馳往4、代詞,代說話者本人,指荊軻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 成 語 典 故 切齒拊心 語出本文,形容憤恨到極點。 一去不復(fù)返 語出本文。一去之后就不再回來。后亦稱人或者事已成陳跡。唐崔顥黃鶴樓詩:“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發(fā)上指冠 語出莊子盜跖zh:“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發(fā)上指冠。”毛發(fā)豎起的樣子。形容極度憤怒。本文“士皆目真目,發(fā)盡上指冠”暗引此語。 圖窮匕見 語出本文。比喻事情發(fā)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顯露出來。 無可奈何 語出本文。沒有辦法,無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無能為力。悲歌擊筑 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寫悲壯蒼涼的氣氛。變徵之聲 語出史記刺客列傳:“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睒仿曋械尼缯{(diào)變化,常作悲壯之聲。徵,古代五聲之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