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標通用)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考前三個月 第三部分 考前靜悟篇 倒數(shù)第13天 地球上的大氣》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課標通用)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考前三個月 第三部分 考前靜悟篇 倒數(shù)第13天 地球上的大氣(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倒數(shù)第13天 地球上的大氣
考點一 大氣的運動規(guī)律
基礎再現(xiàn)
1.影響太陽輻射的因素
(1)太陽高度角或緯度:太陽高度角越大,太陽輻射越強。
(2)海拔高度:海拔越高空氣越稀薄,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越強。
(3)天氣狀況:晴天云量越少,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越強。
(4)大氣透明度:大氣透明度高使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強。
2.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和移動規(guī)律
(1)分布規(guī)律(北半球)
各氣壓帶的中心位置:赤道低氣壓帶——0°,副熱帶高氣壓帶——30°,副極地低氣壓帶——60°,極地高氣壓帶——90°。
(2)移動規(guī)律
時間
半球
季節(jié)
氣壓帶、風帶
1月
北半球
冬
2、季
南移
南半球
夏季
7月
北半球
夏季
北移
南半球
冬季
3.“副高”與我國鋒面雨帶的移動規(guī)律
(1)“副高”與鋒面雨帶的關系:鋒面雨帶始終位于“副高”的西北側,是從“副高”吹來的暖空氣與北方的冷空氣相遇形成的;鋒面雨帶與“副高”同進退。
(2)移動規(guī)律(正常年份)
①春末(5月)“副高”位于15°N~20°N——“雨帶”位于華南(南嶺)地區(qū);
②夏初(6月)“副高”延伸至20°N——“雨帶”位于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進入梅雨季節(jié);
③7~8月“副高”北進到25°N~30°N——“雨帶”位于華北、東北地區(qū),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進入“伏旱”;
④9月“副高”南移——“雨
3、帶”南移,北方雨季結束。
(3)影響:“副高”強或弱,會導致“雨帶”推進速度快或慢,引起“北澇南旱”或“南澇北旱”。
技法提升
1.近地面曲線等壓線風向判別方法
①在等壓線某點畫出切線;
②畫水平氣壓梯度力,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于切線,方向由高壓指向低壓;
③畫風向,與水平氣壓梯度力方向大致成30°~45°角,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
2.風力大小的判斷
水平氣壓梯度力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在同一幅等壓線分布圖中,等壓線密集處,水平氣壓梯度力大,風力強。
3.分析晝夜溫差大小的方法
(1)看地勢高低,一般是地勢高溫差大,地勢低溫差小。
(2)看天氣狀況,一般是晴朗天氣溫差大,
4、陰雨天氣溫差小。
(3)看下墊面性質,一般是下墊面比熱容大的溫差小。
考前押題
右圖為“北半球某平原3 500米高空水平氣壓分布示意圖”,R處有一個相對于地面靜止的探空氣球。讀圖,回答1~2題。
1.P地和Q地對應的地面上的天氣狀況,最可能是( )
A.兩地皆為陰雨天氣
B.兩地皆為晴朗天氣
C.P地對應地為陰雨天氣,Q地對應地為晴朗天氣
D.P地對應地為晴朗天氣,Q地對應地為陰雨天氣
2.若這兩個天氣系統(tǒng)同步向西移動,24小時后Q氣壓中心將移動到R處,則未來22小時內,R處探空氣球測得的風向和風力情況是( )
A.風向逐漸變得和以前相反,風力逐漸增大
B.風向逐
5、漸變得和以前相反,風力逐漸減小
C.風向基本不變,風力逐漸增大
D.風向基本不變,風力逐漸減小
答案 1.D 2.D
解析 P地近地面為高壓中心,Q地近地面為低壓中心。未來22小時內,R地保持在高壓中心的西側,等壓線變得稀疏。
讀“北半球某季節(jié)三圈環(huán)流示意圖”,回答3~4題。
3.圖中①風帶的風向為( )
A.東南風 B.西南風
C.東北風 D.西北風
4.此季節(jié)( )
A.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時針方向流動
B.天山雪線高度達一年中最低
C.意大利境內的波河進入汛期
D.澳大利亞農民忙于剪羊毛
答案 3.B 4.D
解析 第3題,結合圖示知,①風帶位于北半
6、球中緯環(huán)流內,風向為西南風。第4題,結合圖示氣壓帶北移可知此時為北半球夏季,是澳大利亞農民為綿羊配種和剪羊毛的季節(jié)。
考點二 天氣與氣候
基礎再現(xiàn)
1.鋒面系統(tǒng)
(1)冷鋒。
①過境前:暖氣團控制,氣溫較高,氣壓較低。
②過境時:常出現(xiàn)陰天、大風、雨雪等天氣現(xiàn)象。
③過境后:冷氣團控制,氣溫和濕度降低,氣壓升高,天氣轉晴。
(2)暖鋒。
①過境前:冷氣團控制,氣溫較低,氣壓較高。
②過境時:多云和降雨天氣,連續(xù)性降水或霧。
③過境后:暖氣團控制,氣溫升高,氣壓降低,天氣轉晴。
(3)準靜止鋒與天氣:多連續(xù)性陰雨天氣。
2.氣旋與反氣旋
(1)氣旋(低壓系統(tǒng))—中心氣
7、流上升—多為陰雨天氣。
(2)反氣旋(高壓系統(tǒng))—中心氣流下沉—多為晴朗天氣。
3.氣候
(1)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一個地方氣候的形成是太陽輻射(緯度因素)、大氣環(huán)流、海陸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
(2)氣候類型的一般分布規(guī)律(以北半球為例)
技法提升
1.氣候類型的判讀技巧
(1)定位法:根據(jù)地理位置判斷氣候類型。依據(jù)緯度位置判斷溫度帶,依據(jù)海陸位置確定具體氣候類型。
(2)定性法:根據(jù)區(qū)域自然特征(如氣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典型動物、水文、土壤等)和氣候成因來判定氣候類型。例如,地中海氣候典型植被是亞熱帶常綠硬葉林,熱帶草原氣候的典型動物是斑馬等。
(3)
8、定量法:根據(jù)氣溫和降水資料判斷氣候類型。從材料中提取氣溫和降水要素的信息進行判斷,以“溫”定帶(溫度帶),以“水”定型(氣候類型)。
2.關于氣候問題的描述
(1)描述氣候特征的一般模式是先指出氣候類型,然后對氣溫和降水兩要素分別進行描述。描述氣候要指出冬夏氣溫、氣溫的日較差和年較差。
(2)描述氣候分布主要從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兩個方面進行。
(3)描述氣候成因主要從大氣環(huán)流、海陸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入手。
(4)在探討氣候對農業(yè)的影響時,常要表述溫差大小、光照強弱、熱量及降水的多少等。
考前押題
讀“華北地區(qū)某地某日天氣變化資料統(tǒng)計圖”,回答1~2題。
1.圖示天氣系統(tǒng)
9、到達該地的時間約為( )
A.2點 B.6點 C.9點 D.12點
2.圖示季節(jié),我國各地區(qū)出現(xiàn)的地理現(xiàn)象對應正確的是( )
A.齊魯大地——赤日炎炎似火燒
B.長城內外——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C.江淮地區(qū)——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
D.太行群山——霜葉紅于二月花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題,9點左右氣壓明顯升高、氣溫明顯降低,為天氣系統(tǒng)到達該地的時間。第2題,結合氣溫、氣壓及其變化知,此時為北半球冬季,據(jù)此判斷正確結論。
讀下列關于甲乙丙丁四地氣候資料圖,回答3~4題。
3.關于圖中甲乙丙丁四地氣候成因相同的一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丙
4.下列關于四種氣候類型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甲氣候類型只出現(xiàn)在亞洲?、谝覛夂蝾愋驮诟鞔笾蘧蟹植肌、郾麣夂蝾愋头植荚诖箨憱|岸?、芏夂蝾愋驮跉W洲分布最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3.D 4.C
解析 由圖得知甲乙丙丁四地氣候分別為溫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雨林氣候。第3題,甲、丙皆為季風氣候,成因為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第4題,乙為地中海氣候,南極洲沒有分布,丁氣候類型在南美洲分布最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