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SJ-08閥體加工工藝及上端面夾具設計【含CAD圖紙、工藝工序卡、說明書】
資源目錄里展示的全都有預覽可以查看的噢,,下載就有,,請放心下載,原稿可自行編輯修改=【QQ:11970985 可咨詢交流】====================喜歡就充值下載吧。。。資源目錄里展示的全都有,,下載后全都有,,請放心下載,原稿可自行編輯修改=【QQ:197216396 可咨詢交流】====================
機械制造
課程設計(論文)
題 目: 閥體KCSJ-08工藝規(guī)程設計
所在學院
專 業(yè)
班 級
姓 名
學 號
指導老師
年 月 日
目 錄
目 錄 - 2 -
序 言 - 8 -
1 閥體的工藝分析及生產(chǎn)類型的確定 - 8 -
1.1閥體的作用 - 8 -
1.3閥體的工藝分析 - 9 -
1.4閥體的生產(chǎn)類型 - 10 -
2 確定毛坯、繪制毛坯圖 - 10 -
2.1選擇毛坯種類 - 10 -
2.2毛坯形狀的確定 - 11 -
2.3毛坯尺寸的確定 - 11 -
3 擬定閥體工藝路線 - 12 -
3.1定位基準的選擇 - 12 -
3.2表面加工方法的確定 - 12 -
3.3加工階段的劃分 - 13 -
3.4工序的集中與分散 - 13 -
3.5工序順序的安排 - 14 -
3.6確定閥體工藝路線 - 15 -
4 工藝裝備的選擇 - 16 -
4.1機床的選用 - 16 -
4.2刀具的選用 - 17 -
4.3量具的選用 - 18 -
5加工余量、工序尺寸的確定 - 18 -
5.1確定加工余量的目的 - 18 -
5.2工序余量的選用原則 - 18 -
5.3閥體零件的加工余量 - 18 -
6 切削用量、時間定額的計算 - 19 -
6.1切削用量的計算 - 19 -
6.1.1粗銑下端面的切削用量計算 - 19 -
6.1.2精銑下端面的切削用量的計算 - 20 -
6.1.3鉆螺紋孔 - 20 -
6.2時間定額的計算 - 21 -
6.2.1基本時間的計算 - 21 -
6.2.2輔助時間的計算 - 22 -
6.2.3其他時間的計算 - 22 -
結論 - 24 -
參考文獻 - 25 -
序 言
機械制造技術基礎學是以機械制造中的工藝問題為研究對象,實踐性較強的一門學科,通過對此門學科的課程設計,使我在下述各方面得到了鍛煉:
⒈能熟練運用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中的基本理論以及在生產(chǎn)實習中學到的實踐知識,正確的解決一個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夾緊以及工藝路線的安排、工藝尺寸的確定等問題,保證零件的加工質量。
⒉提高結構設計能力。通過設計夾具的訓練,獲得根據(jù)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設計出高效、省力、既經(jīng)濟合理又能保證加工質量的夾具的能力。
⒊學會使用手冊及圖表資料。
⒋培養(yǎng)了一定的創(chuàng)新能力。
通過對拔叉的工藝及夾具設計,匯總所學專業(yè)知識如一體(如《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機械設計》、《金屬切削機床概論》、《機械制造工藝學》、《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等)。讓我們對所學的專業(yè)課得以鞏固、復習及實用,在理論與實踐上有機結合;使我們對各科的作用更加深刻的熟悉與理解,并為以后的實際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1 閥體的工藝分析及生產(chǎn)類型的確定
1.1閥體的作用
題目所給的零件時閥體,主要作用是通過螺紋與其他零件連接,達到控制流體開關、方向、壓力及流量。
1.2閥體的技術要求
加工表面
尺寸及偏差
mm
公差及精度等級
表面粗糙度
um
形位公差mm
閥體下端面
72
IT10
6.3
閥體上端面
72
IT10
6.3
閥體前端面
57
IT10
6.3
閥體后端面
57
IT10
6.3
對于A垂直度0.06
28H7孔
28
IT8
3.2
φ35孔
35
IT12
12.5
φ36孔
36
IT12
12.5
φ22H8孔
22
IT8
3.2
對于B垂直度0.06
φ32H8孔
32
IT8
3.2
對于B垂直度0.06
M8螺紋孔
8
IT13
M6螺紋孔
6
IT13
1.3閥體的工藝分析
閥體是一個很重要的零件,因為其零件尺寸比較小,結構形狀較復雜,其加工內孔的精度要求較高,此外還有上下端面,孔端面需要加工,對精度要去也很高。其內孔對孔端面有垂直度要求,因為其尺寸精度,幾何形狀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以及表面質量均影響閥是否能夠良好的密封,進而影響其使用性能,因此它的加工時非常關鍵和重要的作用
1.4閥體的生產(chǎn)類型
根據(jù)設計題目和設計要求確定生產(chǎn)類型是大批大量
2 確定毛坯、繪制毛坯圖
2.1選擇毛坯種類
毛坯種類的選擇主要依據(jù)的是以下幾種因素:
(1)設計圖樣規(guī)定的材料及機械性能;
(2)零件的結構形狀及外形尺寸;
(3)零件制造經(jīng)濟性;
(4)生產(chǎn)綱領;
(5)現(xiàn)有的毛坯制造水平。
由零件圖可知零件材料為HT250,生產(chǎn)批量為大批大量,零件結構一般復雜,所以選擇金屬型澆鑄,因為生產(chǎn)率很高,所以可以免去多次造型,工件尺寸較小,單邊余量不大,需要結構細密,能承受較大的壓力,所以選擇鑄件做毛坯。
確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機械加工余量
2.2毛坯形狀的確定
毛坯形狀應力求接近成品形狀,以減少機械加工余量。
(1)鑄件孔的最小尺寸,根據(jù)《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表2-7可查得,鑄件孔的最小尺寸為10~20mm。
(2)鑄件的最小壁厚。根據(jù)《機械制造工藝設計簡明手冊》表2.2-7查得,鑄件的最小壁厚為4mm。
(3)鑄件的拔模斜度。鑄件垂直于分型面上,需要鑄造斜度,且各面的斜度數(shù)值應盡可能一致,以便于制造鑄模。根據(jù)《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表2-8可得:
斜度位置
鑄造方法
金屬性鑄造
外表面
0°30′
內表面
1°
(4)鑄件圓角半徑。鑄件壁部連接處的轉角應有鑄造圓角。主要是為減少應力集中,防止沖砂、裂紋等缺陷。一般為鄰壁厚度的1/3~1/5,中小鑄件圓角半徑為3~5mm。
(5)鑄件澆鑄位置及分型面選擇。鑄件的重要加工面或主要工作面一般應處于底面或側面,應避免氣孔、砂眼、疏松、縮孔等缺陷出現(xiàn)在工作面上;大平面盡可能朝下或采用傾斜澆鑄,避免夾砂或夾渣缺陷;鑄件的薄壁部分放在下部或側面,以免產(chǎn)生澆鑄不足的情況。
2.3毛坯尺寸的確定
選擇的毛坯鑄造方法是金屬模機器造型,零件的最大尺寸<250mm,鑄件的機械加工余量等級則為5~7級(查《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表2-11),選擇6級。從《機械制造工藝設計簡明手冊》表2.2-4中查得全長94.5mm的加工余量為2.5mm,即該毛坯尺寸為99.5mm;全長為57mm的加工余量為2.5mm,即該毛坯的尺寸為62mm,加工余量為2 mm,即該毛坯的尺寸為 加工余量為1.5 mm ,即該毛坯的尺寸為,加工余量為2 mm,即該毛坯的尺寸為,加工余量為2.5 mm,即該毛坯的尺寸為,加工余量為1.5 mm,即該毛坯的尺寸為。
3 擬定閥體工藝路線
3.1定位基準的選擇
粗基準的選擇
作為粗基準的表面平整,沒有飛邊、毛刺或其他表面缺陷。選擇閥體上端面和前端面作為粗基準。采用閥體上端面作為精基準加工下端面及以前端面作粗基準加工后端面,可以為后續(xù)工序準備好精基準。
精基準的選擇
根據(jù)該閥體零件的技術要求和裝配要求,選擇閥體下端面和后端面作為精基準,零件上的很多表面都可以采用它們作為基準進行加工,即遵循了“基準統(tǒng)一”原則。閥體的下端面和后端面是設計基準,選用其作精基準定位加工閥體上端面和前端面以及定位孔,實現(xiàn)了設計基準和工藝基準的重合,保證了被加工表面的垂直度要求。
3.2表面加工方法的確定
根據(jù)閥體零件圖上各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確定加工件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如表
加工面
尺寸精度等級
表面粗糙度
加工方案
閥體下端面
IT10
6.3
粗銑—精銑
閥體上端面
IT10
6.3
粗銑—精銑
閥體前端面
IT10
6.3
粗車—精車
閥體后端面
IT10
6.3
粗車—精車
φ28H7孔
IT8
3.2
粗鏜—精鏜
φ35孔
IT12
12.5
粗鏜
φ36孔
IT12
12.5
粗鏜
φ22H8孔
IT8
3.2
粗鏜—精鏜
φ32H8孔
IT8
3.2
粗鏜—精鏜
M8螺紋孔
IT13
鉆孔—攻螺紋
M6螺紋孔
IT13
鉆孔—攻螺紋
3.3加工階段的劃分
該閥體加工質量要求較高,可將加工階段劃分成粗加工和精加工兩個階段。在粗加工階段,首先將精基準(閥體下端面和后端面)準備好,使后續(xù)工序都可采用精基準定位加工,保證其他加工表面的精度要求,同時粗鏜內孔;在精加工階段主要完成精銑平面和精鏜內孔。
閥體零件的加工階段如表
加工階段
加工內容
說 明
基準面加工
粗銑上端面
以下端面和后端面為基準,精加工各個端面
粗銑下端面
精銑下端面
精銑上端面
粗車前端面
粗車后端面
精銑后端面
精銑前端面
粗加工
粗鏜孔
、、孔相對于后端面有垂直度的要求,故應該在一次裝夾中完成
粗鏜、
孔
鉆螺紋孔
精加工
精鏜孔
、、孔相對于后端面有垂直度的要求,故應該在一次裝夾中完成
精鏜、
孔
3.4工序的集中與分散
選用工序分散原則安排閥體的加工工序。該閥體的生產(chǎn)類型為大批生產(chǎn),可以采用普通型機床配以專用工、夾具,以降低其生產(chǎn)成本。
3.5工序順序的安排
機械加工工序
(1)遵循“先基準后其他”原則,首先加工精基準,即閥體下端面和后端面。
(2)遵循“先粗后精”原則,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3)遵循“先主后次”原則,先加工主要表面,即閥體的下端面和后端面。
(4)遵循“先面后孔”原則,先加工閥體四個端面,在加工閥體的內孔以及鉆孔、攻螺紋。
熱處理工序
鑄件為了消除殘余應力,需在粗加工前、后各安排一次時效處理,在半精加工前、后各安排一次時效處理。
輔助工序
在半精加工后,安排去毛刺和中間檢驗工序;精加工后,安排去毛刺、終檢工序。
綜上所述,該閥體工序的安排順序為:基準加工----主要表面粗加工及一些余量大的表面粗加工——主要表面半精加工和次要表面加工——熱處理——主要表面精加工。
閥體零件的機加工工序安排如表
加工階段
加工內容
說 明
基準面加工
粗銑上端面
基準先行,先面后孔
先主后次,但次要加工表面的加工并非是安排在最后加工,次要表面的加工要考慮到對主要表面的加工質量的影響
粗銑下端面
精銑下端面
精銑上端面
粗車前端面
粗車后端面
精車后端面
精車前端面
粗加工
粗鏜孔
、、孔相對于后端面有垂直度的要求,故應該在一次裝夾中完成
粗鏜、
孔
鉆螺紋孔
精加工
精鏜孔
、、孔相對于后端面有垂直度的要求,故應該在一次裝夾中完成
精鏜、
孔
3.6確定閥體工藝路線
工序Ⅰ:粗銑上端面
工序Ⅱ:粗、精銑下端面
工序Ⅲ:精銑上端面
工序Ⅳ:粗車前端面
工序Ⅴ:粗、精車后端面
工序Ⅵ:精車前端面
工序Ⅶ:鏜削孔(粗鏜和精鏜在一次裝夾中完成)
工序Ⅷ:鏜削孔(粗鏜和精鏜在一次裝夾中完成)
工序Ⅸ:鉆螺紋孔、鉆螺紋孔
工序Ⅹ :攻螺紋 、攻螺紋
工序Ⅺ:去毛刺
工序Ⅻ:終檢
閥體零件加工工藝路線如表
工序號
加工內容
說明
000
鍛造毛坯
010
粗銑上端面
020
粗銑下端面
留下精銑余量
030
精銑下端面
達到圖紙要求
040
精銑上端面
達到圖紙要求
050
粗車前端面
060
粗車后端面
留有精銑余量
070
精車后端面
達到圖紙要求
080
精車前端面
達到圖紙要求
090
粗鏜孔
留有精鏜余量
100
粗鏜、
孔
留有精鏜余量
110
鉆螺紋孔
120
精鏜孔
達到圖紙要求
130
精鏜、
孔
達到圖紙要求
140
攻螺紋
達到圖紙要求
150
去毛刺
倒角機去除銳邊毛刺
160
檢驗入庫
4 工藝裝備的選擇
4.1機床的選用
工序號
加工內容
機床設備
說明
000
鍛造毛坯
外協(xié)
010
粗銑上端面
X6120
常用,工作臺尺寸,機床電動機功率均合適
020
粗銑下端面
X6120
常用,工作臺尺寸,機床電動機功率均合適
030
精銑下端面
X6120
常用,工作臺尺寸,機床電動機功率均合適
040
精銑上端面
X6120
常用,工作臺尺寸,機床電動機功率均合適
050
粗車前端面
X6120
常用,工作臺尺寸,機床電動機功率均合適
060
粗車后端面
X6120
常用,工作臺尺寸,機床電動機功率均合適
070
精車后端面
X6120
常用,工作臺尺寸,機床電動機功率均合適
080
精車前端面
X6120
常用,工作臺尺寸,機床電動機功率均合適
090
粗鏜孔
T618
常用,工作臺尺寸,機床電動機功率均合適
100
粗鏜、
孔
T618
常用,工作臺尺寸,機床電動機功率均合適
110
精鏜孔
T618
常用,工作臺尺寸,機床電動機功率均合適
120
精鏜、
孔
T618
常用,工作臺尺寸,機床電動機功率均合適
130
鉆螺紋孔
Z5125A
常用,工作臺尺寸,機床電動機功率均合適
140
攻螺紋
絲錐
150
去毛刺
160
檢驗入庫
4.2刀具的選用
銑刀
鏜刀
鉆頭
類型
鑲齒端銑刀
單刃鏜刀
麻花鉆
材料
硬質合金
硬質合金
高速鋼
4.3量具的選用
銑平面采用的量具為游標卡尺
鏜孔采用的量具為塞規(guī)和游標卡尺
5加工余量、工序尺寸的確定
5.1確定加工余量的目的
為保證零件質量,一般要從毛坯上切除一層材料。合理的選擇加工余量,對保證零件的加工質量、提高生產(chǎn)率和降低成本都有很重要的意義。若余量確定的過小,則不能完全切除上道工序留在加工表面上的缺陷層和各種誤差,也不能補償本道工序加工時工件的裝夾誤差,影響零件的加工質量,造成廢品;余量確定的過大,不僅增加了機械加工量,降低了生產(chǎn)率,而且浪費原材料和能源,增加了機床與刀具的消耗,使加工成本升高。所以合理確定加工余量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
5.2工序余量的選用原則
(1)為縮短加工時間,降低制造成本,應采用最小的加工余量
(2)加工余量應保證得到圖樣上規(guī)定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3)要考慮零件熱處理時引起的變形
(4)要考慮所采用的加工方法、設備以及加工過程中零件的可能變形。
(5)要考慮被加工零件的尺寸,尺寸越大,加工余量越大。因為零件的尺寸增大后,由切削力、內應力等引起零件變形的可能性也增大。
(6)選擇加工余量時,還要考慮工序尺寸公差的選擇。因為公差決定加工余量的最大尺寸和最小尺寸。其工序公差不應超過經(jīng)濟加工精度的范圍。
(7)本道工序余量應大于上道工序留下的表面缺陷層厚度
(8)本道工序的余量必須大于上道工序的尺寸公差和幾何形狀公差。
5.3閥體零件的加工余量
根據(jù)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手冊表5-37——5-56確定孔、表面、螺紋的加工余量如下表:
加工工序
粗加工余量
精加工余量
下端面
1.5
1.0
上端面
1.5
1.0
后端面
1.5
1.0
前端面
1.5
1.0
1.5
1.2
0.8
1.2
0.8
1.5
1.0
1.5
1.0
1.2
6 切削用量、時間定額的計算
6.1切削用量的計算
根據(jù)加工余量來確定銑削背吃刀量。粗銑時,為提高切削效率,一般選擇銑削背吃刀量等于加工余量,一個工作行程銑完。半精銑時,背吃刀量一般為0.5~2mm;精銑時一般為0.1~1mm或更小。
6.1.1粗銑下端面的切削用量計算
(1)背吃刀量的確定 根據(jù)下端面的機械加工余量及粗銑時背吃刀量的確定原則,確定背吃刀量為1.5mm
(2)進給量的確定 由表1.4《切削用量簡明手冊》,在粗銑鑄鐵、刀桿尺寸為16mm25mm、以及工件直徑為60~100mm時
f=0.6~1.2mm/r
所以選擇 f=1.0mm/r
(3)銑削速度的計算 由表1.11《切削用量簡明手冊》,當用YG6硬質合金銑刀銑削166~181Mpa灰鑄鐵,,f1.0mm/r,切削速度υ1=80m/min。
切削速度的修正系數(shù)為(參見1.28《切削用量簡明手冊》),故
選擇
這時實際切削速度
6.1.2精銑下端面的切削用量的計算
(1)背吃刀量的確定 取。
(2)進給量的確定 精加工進給量主要受加工表面粗糙度的限制。查表1.6《切削用量簡明手冊》,當表面粗糙度為6.3μm,,υ=96.5m/min時,f=0.3~0.35mm/r。
選擇f=0.3mm/r。
(3)銑削速度的計算
根據(jù)表1.11,當時,
切削速度的修正系數(shù)為1,故。
6.1.3鉆螺紋孔
(1)選擇高速鋼麻花鉆頭的切削用量
A、按加工要求決定進給量:當加工精度為IT12~IT13精度,時,。
由于,故應乘孔深修正系數(shù),則
B、按鉆頭強度決定進給量;當,,鉆頭強度允許的進給量。
C、按機床進給機構強度決定進給量:當,機床進給機構允許的軸向力為8800N,進給量為0.53。
(2)選擇高速鋼麻花鉆頭的切削速度
由表2.15《切削用量手冊》,HBS=161~181MPa的灰鑄鐵,。
切削速度的修正系數(shù)為:,故
6.2時間定額的計算
6.2.1基本時間的計算
(1)粗銑上端面
式中mm,故
(2)精銑上端面
式中mm,故
上下端面相互對稱,所以所用的加工時間是相同的。
(3)粗銑后端面
式中mm,故
(4)精銑后端面
式中mm,故
6.2.2輔助時間的計算
輔助時間與基本時間之間的關系為=(0.15~0.2),取=0.15,則各工序的輔助時間分別為:
粗銑上端面的輔助時間:=0.150.20460=1.836s
精銑上端面的輔助時間:=0.150.12660=1.134s
粗銑后端面的輔助時間:
精銑后端面的輔助時間:=0.150.07260=0.648s
6.2.3其他時間的計算
除了作業(yè)時間(基本時間與輔助時間之和)以外,每道工序的單件時間還包括布置工作地時間、休息與生理需要時間和準備與終結時間。由于閥體的生產(chǎn)類型為大批生產(chǎn),分攤到每個工件上的準備與終結時間甚微,可忽略不計;布置工作地時間是作業(yè)時間的2%~7%,休息與生理需要時間是作業(yè)時間的2%~4%,均取為3%,則各工序的其他時間(+)可按關系式(3%+3%)(+)計算,它們分別為:
粗銑下端面的其他時間:+=6%(0.20460+1.836)=0.8445s
精銑下端面的其他時間:+=6%(0.12660+1.134)=0.5216s
粗銑后端面的輔助時間:+=6%(0.11760+1.053)=0.4822s
精銑后端面的其他時間:+=6%(0.07260+0.648)=0.298s
結論
閥體的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主要是對閥體的加工工藝和夾具進行設計。閥體的加工工藝設計主要是確定加工工藝路線,機械加工余量和切削用量、基本工時的確定,夾具的設計主要是要設計出正確的定位夾緊機構。在本設計中工件的加工工藝路線正確合理,夾具的定位夾緊機構也能達到定位夾緊的目的,能保證加工工件的精度。在設計中遇到了很多問題,如出現(xiàn)工藝路線的不合理,甚至出現(xiàn)不能保證加工所要求達到的精度。在進行夾具設計時,因定位基準選擇不合理,出現(xiàn)過定位或欠定位造成加工的零件的精度得不到保證。在選擇夾緊機構時由于機構的大小,尺寸等不合理,而達不到夾緊的目的,也可能因夾緊力作用點或作用面的位置不合理而使工件產(chǎn)生翻轉。不過在指導老師的悉心認真的指導下,經(jīng)過2個月自身的不斷努力,這些問題都一一解決。在這個過程中,對機械加工工藝和夾具設計有關的知識有了更深的理解,增強了對本專業(yè)綜合知識運用的能力,使我對專業(yè)知識、技能有了進一步的提高,為以后從事專業(yè)技術的工作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 楊叔子,機械加工工藝師手冊。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01.8
[2] 陸劍中,孫家寧,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05.1
[3] 梁旭坤,焦建雄,機械制造基礎(公差,配合,材料熱加工分冊)。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 2006.6
[4] 王先逵,機械制造工藝學(第二版)。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1
[5] 李益民,機械制造工藝設計簡明手冊。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6] 成大先,機械設計手冊。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08.1
[7] 龔定安等主編,《機床夾具設計》,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1999
[8] 數(shù)字化手冊編委會,《設計夾具設計手冊》,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09.2
[9] 于光國,馬俊,張興發(fā),機床夾具設計。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1995.12
[10] 張世友,箱體類零件加工工藝分析。哈爾濱技師學院,哈爾濱,科技信息2010.2(17)
[11] 王凡 宋建新主編,《實用機械制造工藝設計手冊》,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8.
[12] 于靖華,基于特征的箱體零件CAPP系統(tǒng)的研究。大連,大連大學機械工程學院1001—2265(2006)06—0094—03
[13] 王先逵主編 機械加工工藝手冊(第二版)1工藝基礎卷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06.12
[14] 王先逵主編 機械加工工藝手冊單行本(車削,鏜削加工)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08.6
[15] 王先逵主編 機械加工工藝手冊單行本(鉆削,擴削,鉸削加工)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08.6
[16] 戴曙主編 金屬切削機床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1993.5
[17] T. Ramayah and Noraini Ismail. Process Planning and Concurrent Engineering,2008
[18] Charles F.Carter,JR. Rapi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for Casting Mould,
- 24 -
收藏
編號:41586948
類型:共享資源
大?。?span id="glp0r0t" class="font-tahoma">2.61MB
格式:ZIP
上傳時間:2021-11-21
30
積分
- 關 鍵 詞:
-
含CAD圖紙、工藝工序卡、說明書
KCSJ
08
閥體
加工
工藝
端面
夾具
設計
CAD
圖紙
工序
說明書
- 資源描述:
-
資源目錄里展示的全都有預覽可以查看的噢,,下載就有,,請放心下載,原稿可自行編輯修改=【QQ:11970985 可咨詢交流】====================喜歡就充值下載吧。。。資源目錄里展示的全都有,,下載后全都有,,請放心下載,原稿可自行編輯修改=【QQ:197216396 可咨詢交流】====================
展開閱讀全文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