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惠崇春江曉景》課時計劃》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10《惠崇春江曉景》課時計劃(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課時計劃
課題
10,惠崇春江曉景
授課時間
總課時
10課時
教學目標
欣賞情意豐富的古詩,能正確地朗讀、背誦課文。
能夠背誦并默寫古詩,理解詩句的意思。情感目標:學會正確流利感情地吟誦古詩,體會古詩的語言美。讓學生們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了解古詩說描寫的景色,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
教學
重難點
感受古詩語言的精煉和深遠的意境。
教具
準備
同步課件、視頻
教
學
過
程
主備
個備
一,適時導入,復習:
1:師問:同學們來四樓上課開心不?生答:開心。好的心態(tài)比擁有金錢更重要
2、,同學們這么有心情,那我就請同學們展示一下: 2,教師打開課件:讓學生看題目背誦學過的古詩。(驗收每首用兩名學生)1,《秋夜將曉出籬門迎凉有感》 2,《憫農(nóng)(鋤禾……)》 3,《憫農(nóng)(春種……)》4,《書湖陰先生壁》5,《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6,《飲湖上初晴后雨》7《江雪》8《尋隱者不遇》9《山行》
二,在啟發(fā)導入,明確主題
1、 蘇軾和惠崇都是宋代的名人?;莩缒茉娚飘嫞撬纬蹙艂€有名的僧人之一。蘇軾是宋代著名的文學家,還擅長繪畫和書法。他們兩人志同道合,常常在一起交流切磋。 有一天,蘇軾去惠崇住處,看見門開著就走了進去。這時惠崇正在專心致志地作畫。蘇軾悄悄地站在背后觀看。只見惠
3、崇只用寥寥數(shù)筆就在宣紙上畫出了翠綠的竹子,粉紅的桃花,茂盛的蔞蒿,新生的蘆筍,還有幾只在水中嬉戲的鴨子。 "妙!妙!真是好畫呀!"蘇軾不由得稱贊道。
惠崇轉(zhuǎn)身一看,發(fā)現(xiàn)蘇軾站在身后,就指著剛剛完成的畫作,謙虛地說:"你若能再題一首詩,就更好了。"蘇軾稍加思索,就提筆在畫的空白處寫道:"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惠崇看罷,拍手說道:"妙!妙!真是好詩呀!" 就這樣,好畫配好詩,好詩寫好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傳為一段佳話。同學們:今天我們就來欣賞《惠崇春江
4、曉景》,出示課件(原文)
二、初讀古詩,知詩人、感知詩題,。
1、教師范讀,同學們想象畫面。
2、教師領讀,師生讀準、讀通詩句,
教師指點(惠、崇、蔞蒿、豚)板書。
3、通讀全詩,注意讀出詩的節(jié)奏
4、看動畫片,讀古詩文
5、解詩題:蘇軾為惠崇所畫的生機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圖題詩。
6、邊讀邊理解詩中的重點字詞。
蔞蒿:長在洼地上的一種野草,可食用。
蘆芽:蘆葦?shù)哪垩俊?
河豚:味道鮮美但肝臟等部位有劇毒的魚。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產(chǎn)卵。
教
學
過
程
主備
個備
三、析詩句,把握詩蘊
(
5、一)、1、竹外桃花三兩枝: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
2、春江水暖鴨先知: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3、蔞蒿滿地蘆芽短:河灘上已經(jīng)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
比較前幾幅圖,讀前三行詩。你體會到了什么?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詩人由江中寫到江岸,更細致地觀察描寫初春景象)
4、正是河豚欲上時:(詩人進而聯(lián)想到,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時節(jié),引人更廣闊地遐想。全詩洋溢著一股濃厚而清新的生活氣息。)
四、出示《惠崇春江曉景》動畫視頻。
五、孩子們通過視頻,你徹底感悟到詩的內(nèi)容,下面我們來繼續(xù)讀詩文:
1、引導學生分句誦讀。
2、同桌互讀,并互相糾正。
3、 學生自由吟誦到背誦。
4、 教師提問韻律讀。
六、逐個驗收古詩,并進行記錄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