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列顛百科全書用指南

上傳人:仙*** 文檔編號:47392191 上傳時間:2021-12-20 格式:PPT 頁數(shù):91 大?。?66.50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大不列顛百科全書用指南_第1頁
第1頁 / 共91頁
大不列顛百科全書用指南_第2頁
第2頁 / 共91頁
大不列顛百科全書用指南_第3頁
第3頁 / 共91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大不列顛百科全書用指南》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大不列顛百科全書用指南(9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在線不列顛百科全書培訓大綱起草人起草人 馮承柏(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馮承柏(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天津數(shù)字化圖書館建設管理中心編天津數(shù)字化圖書館建設管理中心編20032003年年8 8月月編寫說明編寫說明一、在線不列顛百科全書(一、在線不列顛百科全書(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Online)是天津高)是天津高校數(shù)字化圖書館建設管理中心引進的一部大型在線工具書,供天津市校數(shù)字化圖書館建設管理中心引進的一部大型在線工具書,供天津市普通高等院校、市教研室和重點中學全體師生使用。本培訓大綱是為普通高等院校、市教研室和重點中學全體師生使用。本培訓大綱是為了廣大師生充分利用這一世

2、界聞名的百科全書而編寫的;了廣大師生充分利用這一世界聞名的百科全書而編寫的;二、本大綱的使用對象是高中高年級以上的學生;二、本大綱的使用對象是高中高年級以上的學生;三、本大綱重點介紹的內(nèi)容是該百科全書的整體結構、知識體系和分領三、本大綱重點介紹的內(nèi)容是該百科全書的整體結構、知識體系和分領域的綱要,輔之以檢索方法和檢索竅門;域的綱要,輔之以檢索方法和檢索竅門;四、為了加強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拓寬視野,本大綱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四、為了加強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拓寬視野,本大綱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擬從現(xiàn)有的本科教學課程體系出發(fā),有重點的介紹與主要課程有關的擬從現(xiàn)有的本科教學課程體系出發(fā),有重點的介紹與主要課程有

3、關的內(nèi)容,因該百科全書結構復雜、內(nèi)容豐富,在這方面迫切需要取得教內(nèi)容,因該百科全書結構復雜、內(nèi)容豐富,在這方面迫切需要取得教務部門和任課教師的合作;務部門和任課教師的合作;五、本大綱針對天津市高等院校重點發(fā)展的學科需要,擬著重說明與這五、本大綱針對天津市高等院校重點發(fā)展的學科需要,擬著重說明與這些學科發(fā)展有關的內(nèi)容;希望在編寫過程中得到有關學科專業(yè)人員的些學科發(fā)展有關的內(nèi)容;希望在編寫過程中得到有關學科專業(yè)人員的支持;支持;六、本大綱為了滿足當前需要,采取邊編寫、編補充修改和邊使用的辦六、本大綱為了滿足當前需要,采取邊編寫、編補充修改和邊使用的辦法,期能在三年內(nèi)充實、修定成較為完備的培訓手冊。

4、法,期能在三年內(nèi)充實、修定成較為完備的培訓手冊。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培訓大綱目次培訓大綱目次第一章第一章 參考工具書與百科全書參考工具書與百科全書第二章第二章 不列顛百科全書的由來和發(fā)展不列顛百科全書的由來和發(fā)展第三章第三章 在線不列顛百科的結構和特點在線不列顛百科的結構和特點第四章第四章 不同層次讀者的使用重點和方法不同層次讀者的使用重點和方法第一章第一章 參考工具書與百科全書參考工具書與百科全書什么是參考工具書什么是參考工具書 參考工具書,就是作為工具使用的一種特參考工具書,就是作為工具使用的一種特定類型的書籍。具體而言,它是根據(jù)一定的社定類型的書籍。具體而言,它是根據(jù)一定的社會需

5、要,以特定的編排形式和檢索方法,為人會需要,以特定的編排形式和檢索方法,為人們廣泛匯集、迅速提供某方面的經(jīng)過驗證的濃們廣泛匯集、迅速提供某方面的經(jīng)過驗證的濃縮的基本知識或知識線索,專供查考的特定類縮的基本知識或知識線索,專供查考的特定類型的書籍。例如,百科全書、詞典、年鑒、手型的書籍。例如,百科全書、詞典、年鑒、手冊、指南、索引等工具書。僅供查找有關參考冊、指南、索引等工具書。僅供查找有關參考的知識和查找知識線索。的知識和查找知識線索。 參考工具書的特點參考工具書的特點參考工具書是書刊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它除了具備普通書籍的特點之外,還具有參考工具書是書刊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它除了

6、具備普通書籍的特點之外,還具有下列特點:下列特點: 1 1、查考性、查考性 參考工具書的編篡目的具有查考性。作者編寫工具書參考工具書的編篡目的具有查考性。作者編寫工具書 的宗旨,不在于象普通圖書那樣,供的宗旨,不在于象普通圖書那樣,供人們系統(tǒng)閱讀,提供系統(tǒng)的知識,而是以其豐富的資料匯集供人們查考,解決疑難問題,人們系統(tǒng)閱讀,提供系統(tǒng)的知識,而是以其豐富的資料匯集供人們查考,解決疑難問題,提供知識和文獻線索。例如,字典、詞典僅供查找解決字、詞的音、義、形的問題;年提供知識和文獻線索。例如,字典、詞典僅供查找解決字、詞的音、義、形的問題;年鑒、譜表專供查找知識線索。鑒、譜表專供查找知識線索。 2

7、2、概述性、概述性 參考工具書的內(nèi)容,具有概述性。一部工具書,總是廣采博收論據(jù),旁證宏引群書,力爭參考工具書的內(nèi)容,具有概述性。一部工具書,總是廣采博收論據(jù),旁證宏引群書,力爭做到:簡明、精確、廣泛、概括,可為讀者提供有關學科,或某一事物的全面系統(tǒng)的梗做到:簡明、精確、廣泛、概括,可為讀者提供有關學科,或某一事物的全面系統(tǒng)的梗概。而普通圖書卻是圍繞一定主題、學科或領域,做深入的連貫性的探討,完整的闡述概。而普通圖書卻是圍繞一定主題、學科或領域,做深入的連貫性的探討,完整的闡述了著者觀點和創(chuàng)見。另外,從工具書內(nèi)容性質(zhì)上看,工具書大部分屬于二、三級文獻,了著者觀點和創(chuàng)見。另外,從工具書內(nèi)容性質(zhì)上看

8、,工具書大部分屬于二、三級文獻,然而,有的工具書卻凝聚著著者親身研究的最新成果,因此這些工具書又含有一次文獻然而,有的工具書卻凝聚著著者親身研究的最新成果,因此這些工具書又含有一次文獻的內(nèi)容。的內(nèi)容。 3 3、易檢性、易檢性 工具書在編輯體制,條目排列上具有易檢性。工具書編寫的格式工具書在編輯體制,條目排列上具有易檢性。工具書編寫的格式( (即體例即體例 ) )特殊,且都按照特殊,且都按照一定的檢索層次性的序列編排起來,而普通圖書,一般按問題,學科本身的系統(tǒng),分章一定的檢索層次性的序列編排起來,而普通圖書,一般按問題,學科本身的系統(tǒng),分章節(jié)論述與編排。如節(jié)論述與編排。如英漢詞典英漢詞典,每詞一

9、條,每條都以英語詞匯、音標、注釋和詞的用,每詞一條,每條都以英語詞匯、音標、注釋和詞的用法等固定格式編寫,并把各個詞條、按字母順序加以編排。因此,只要人們了解體例,法等固定格式編寫,并把各個詞條、按字母順序加以編排。因此,只要人們了解體例,知道編排方法,便可一檢即得。知道編排方法,便可一檢即得。 參考工具書的作用參考工具書的作用1 1、解決疑難問題、解決疑難問題 在日常讀書學習、研究問題、開展工作中,人們往往碰到疑難的字詞,重要人物,有關事件,在日常讀書學習、研究問題、開展工作中,人們往往碰到疑難的字詞,重要人物,有關事件,科技名詞和述語,所需要數(shù)據(jù)等問題,查閱有關詞典,百科全書,數(shù)據(jù)手冊等參

10、考工具書,科技名詞和述語,所需要數(shù)據(jù)等問題,查閱有關詞典,百科全書,數(shù)據(jù)手冊等參考工具書,即可迎刃而解。即可迎刃而解。 2 2、指引讀書門徑、指引讀書門徑 人們在日常自修學習,或者研究,掌握某學科知識,需要查找哪些文獻,應閱讀哪些文獻信人們在日常自修學習,或者研究,掌握某學科知識,需要查找哪些文獻,應閱讀哪些文獻信息,才能入室登堂,窺究奧秘??衫冒倏迫珪悈⒖脊ぞ邥憧闪私庥嘘P學科的基本息,才能入室登堂,窺究奧秘??衫冒倏迫珪悈⒖脊ぞ邥?,便可了解有關學科的基本知識,指出深入研究還須參閱哪些文獻,從而,為深入學習和掌握有關知識知識,指出深入研究還須參閱哪些文獻,從而,為深入學習和掌握有關

11、知識 ,提供了最,提供了最佳途徑。佳途徑。 3 3、提供參考資料、提供參考資料 人們在學習和研究中,除了必須掌握本學科的基本狀況,還須掌握相關學科的學術動態(tài),研人們在學習和研究中,除了必須掌握本學科的基本狀況,還須掌握相關學科的學術動態(tài),研究水平,發(fā)展概況。例如,有些研究項目,國內(nèi)可能有不少科研人員從各個角度進行研究,究水平,發(fā)展概況。例如,有些研究項目,國內(nèi)可能有不少科研人員從各個角度進行研究,國外也可能有成批學者在探討,或者已引進其他相關學科研究成果加以解決,我們可查國國外也可能有成批學者在探討,或者已引進其他相關學科研究成果加以解決,我們可查國內(nèi)外出版的年鑒類參考工具書,便可了解近年來研

12、究概況,發(fā)展動態(tài),并提供了應該參考內(nèi)外出版的年鑒類參考工具書,便可了解近年來研究概況,發(fā)展動態(tài),并提供了應該參考的書目,論文等資料。的書目,論文等資料。 4 4、節(jié)省時間精力、節(jié)省時間精力 各種參考工具書都具有共同功能,就是節(jié)省讀者查閱獲取知識的時間和精力。因為,它們根各種參考工具書都具有共同功能,就是節(jié)省讀者查閱獲取知識的時間和精力。因為,它們根據(jù)一定的社會需要,匯集大量有關文獻,提供確實可靠的濃縮知識,并依照特定編排體例據(jù)一定的社會需要,匯集大量有關文獻,提供確實可靠的濃縮知識,并依照特定編排體例和科學排列方式,提供快速查找途徑,節(jié)省讀者的大量時間和精力,從而幫助讀者,從浩和科學排列方式,

13、提供快速查找途徑,節(jié)省讀者的大量時間和精力,從而幫助讀者,從浩如煙海的文獻中,占有所需的寶貴知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煙海的文獻中,占有所需的寶貴知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古今中外學者,專家,莫不把參考工具書視為珍寶,用很生動的語言,描述贊美它是總之,古今中外學者,專家,莫不把參考工具書視為珍寶,用很生動的語言,描述贊美它是“良師益友良師益友”,“案頭顧問案頭顧問”,“不說話的導師不說話的導師”,是我們,是我們“打開人類知識寶庫的金鑰打開人類知識寶庫的金鑰匙匙”,并對它的作用,概括成四句話:,并對它的作用,概括成四句話:“解決疑難問題,指引讀書門徑,提供參考資料,解決疑難問題,指引讀

14、書門徑,提供參考資料,節(jié)省時間精力節(jié)省時間精力”。 網(wǎng)上工具書的特點網(wǎng)上工具書的特點 工具書品種繁多,根據(jù)內(nèi)容和功用的不同,可為參工具書品種繁多,根據(jù)內(nèi)容和功用的不同,可為參考工具書和檢索工具書。前者直接提供用戶所需的參考工具書和檢索工具書。前者直接提供用戶所需的參考資料,如辭書、百科全書、年鑒、手冊、地圖、名考資料,如辭書、百科全書、年鑒、手冊、地圖、名錄等;后者只提供所需信息線索,需依據(jù)線索再去尋錄等;后者只提供所需信息線索,需依據(jù)線索再去尋找原始資料,如書目、索引、文摘等。找原始資料,如書目、索引、文摘等。 工具書因其參考性、易檢性、知識性、權威性等眾工具書因其參考性、易檢性、知識性、權

15、威性等眾多的優(yōu)點而成為人們學習和研究不可缺少的助手,但多的優(yōu)點而成為人們學習和研究不可缺少的助手,但傳統(tǒng)印刷型工具書又因其體積大、利用相對困難等缺傳統(tǒng)印刷型工具書又因其體積大、利用相對困難等缺點,難以充分發(fā)揮它的作用。隨著點,難以充分發(fā)揮它的作用。隨著InternetInternet的發(fā)展,的發(fā)展,網(wǎng)上涌現(xiàn)出越來越多的各種類型的網(wǎng)絡版工具書,如網(wǎng)上涌現(xiàn)出越來越多的各種類型的網(wǎng)絡版工具書,如數(shù)據(jù)庫、百科全書、地圖、年鑒、詞典等。與傳統(tǒng)的數(shù)據(jù)庫、百科全書、地圖、年鑒、詞典等。與傳統(tǒng)的印刷型工具書相比,它們具有許多優(yōu)點:印刷型工具書相比,它們具有許多優(yōu)點:網(wǎng)上工具書的特點1 1)內(nèi)容更豐富。雖然許多

16、網(wǎng)絡版工具書是以相應的印刷版為基礎,)內(nèi)容更豐富。雖然許多網(wǎng)絡版工具書是以相應的印刷版為基礎,但它們不拘泥于印刷版的內(nèi)容,而是在此基礎上增加了許多新的但它們不拘泥于印刷版的內(nèi)容,而是在此基礎上增加了許多新的內(nèi)容,如增加新條目;綜合多種類型工具書的內(nèi)容;建立同內(nèi)容,如增加新條目;綜合多種類型工具書的內(nèi)容;建立同InternetInternet網(wǎng)上站點的鏈接;普遍使用多媒體等。網(wǎng)上站點的鏈接;普遍使用多媒體等。2 2)使用更方便。這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其一是讀者可以隨時隨地)使用更方便。這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其一是讀者可以隨時隨地的聯(lián)網(wǎng)使用,并且可以實現(xiàn)多個用戶的共享;其二是除了保留印的聯(lián)網(wǎng)使用,

17、并且可以實現(xiàn)多個用戶的共享;其二是除了保留印刷型工具書原有的檢索途徑外,網(wǎng)絡版工具書往往會利用先進的刷型工具書原有的檢索途徑外,網(wǎng)絡版工具書往往會利用先進的檢索技術增加許多新的檢索功能和檢索入口,從而方便各類讀者檢索技術增加許多新的檢索功能和檢索入口,從而方便各類讀者都能夠瞬間找到所需資源。都能夠瞬間找到所需資源。3 3)數(shù)據(jù)更新穎。網(wǎng)絡版工具書的更新速度都比印刷版快。一般網(wǎng)絡)數(shù)據(jù)更新穎。網(wǎng)絡版工具書的更新速度都比印刷版快。一般網(wǎng)絡版工具書是按天、按周、按月或按季度更新的,因此在新穎性方版工具書是按天、按周、按月或按季度更新的,因此在新穎性方面占有更大的優(yōu)勢。面占有更大的優(yōu)勢。因此,網(wǎng)絡型工

18、具書一經(jīng)問世,立刻受到了用戶的普遍歡迎,因此,網(wǎng)絡型工具書一經(jīng)問世,立刻受到了用戶的普遍歡迎,并且隨著用戶需求的拉動,在品種上和數(shù)量上都有著大幅度的提并且隨著用戶需求的拉動,在品種上和數(shù)量上都有著大幅度的提高。高。什么是百科全書 百科全書是概要記述人類一切門類知百科全書是概要記述人類一切門類知識或某一門類全部知識的完備的工具書。識或某一門類全部知識的完備的工具書。它收集專門術語、重要名詞、分列條目、它收集專門術語、重要名詞、分列條目、加以詳細的敘述和說明,提供定義、原加以詳細的敘述和說明,提供定義、原理、方法、歷史及現(xiàn)狀、統(tǒng)計、書目等理、方法、歷史及現(xiàn)狀、統(tǒng)計、書目等方面的資料。方面的資料。百

19、科全書百科全書 字源:另一種拼寫方法是字源:另一種拼寫方法是 encyclopedia ( (來源于希臘問來源于希臘問enkyklios paideia, ,意思是通才意思是通才教育或普通教育教育或普通教育 “ “general education”)”) 指包含所有知識部門信息的工具參考書(供指包含所有知識部門信息的工具參考書(供查閱而不是供系統(tǒng)閱讀的圖書)。也有以全查閱而不是供系統(tǒng)閱讀的圖書)。也有以全面方式對待某一特殊知識部門的參考工具書,面方式對待某一特殊知識部門的參考工具書,被稱為專業(yè)百科全書,如農(nóng)業(yè)百科全書、音被稱為專業(yè)百科全書,如農(nóng)業(yè)百科全書、音樂百科全書、科技百科全書。樂百科全

20、書、科技百科全書。百科全書一詞含義的演變 百科全書在西方學術界百科全書在西方學術界2 2,000000年的歷史中,其含年的歷史中,其含義幾經(jīng)變化。起初的意思是學習系統(tǒng)(知識環(huán)),義幾經(jīng)變化。起初的意思是學習系統(tǒng)(知識環(huán)),即全面教育。法國作家拉布雷即全面教育。法國作家拉布雷RabelaisRabelais在使用這在使用這的字時也是指教育。德國作家和編輯的字時也是指教育。德國作家和編輯 IPaul IPaul Scalich,Scalich,首次將它用為書名首次將它用為書名 :百科全書,或?qū)W科:百科全書,或?qū)W科知識世界,不僅是宗教的,而且是世俗的知識世界,不僅是宗教的,而且是世俗的Encyclo

21、paedia; or Knowledge of the World of Encyclopaedia; or Knowledge of the World of Disciplines, Not Only Sacred but Disciplines, Not Only Sacred but Profane . . . ”)Profane . . . ”)該書于該書于15591559年在巴塞爾年在巴塞爾(BaselBasel)出版。)出版。 百科全書與詞典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百科全書與字典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百科全書與字典(dictionarydictionary)是可以相互代替的,一部好)

22、是可以相互代替的,一部好的字典就是一部百科全書。法國啟蒙學者狄的字典就是一部百科全書。法國啟蒙學者狄德羅德羅Denis DiderotDenis Diderot編纂著名的編纂著名的“法國大百法國大百科全書科全書” ” French encyclopaediaFrench encyclopaedia之后,百之后,百科全書的現(xiàn)代含義才被普遍接受??迫珪默F(xiàn)代含義才被普遍接受。百科全書編纂的兩個體系 百科全書的編纂有兩大體系,一是按照知識體系的分類,百科全書的編纂有兩大體系,一是按照知識體系的分類,一一 是按找拉丁字母的順序。古希臘、羅馬人已經(jīng)有了按字是按找拉丁字母的順序。古希臘、羅馬人已經(jīng)有了按字

23、母順序排列的工具書,特別是字典、詞典。歐洲中世紀大學母順序排列的工具書,特別是字典、詞典。歐洲中世紀大學的七藝(三學科文法、邏輯、修辭學,加四學科:幾何、算的七藝(三學科文法、邏輯、修辭學,加四學科:幾何、算術、天文、音樂)是西方知識分類的基礎術、天文、音樂)是西方知識分類的基礎( (有如我國的經(jīng)、有如我國的經(jīng)、史、子、集史、子、集) )。近代按知識體系分類的倡導者首推英國著名。近代按知識體系分類的倡導者首推英國著名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他將人類知識劃分為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他將人類知識劃分為“外部自然界外部自然界”(External nature)包括天文、氣象、動物、植物)包括天文、氣象、動

24、物、植物、礦物;、礦物;“人類人類”(Man)包括:)包括: 解剖學、生理學、結構、能力和解剖學、生理學、結構、能力和行動;行動;“人對自然的行動人對自然的行動”(Mens action on Nature)包括:)包括:醫(yī)學、化學、視覺藝術、感覺、感情、智力、建筑、交通、醫(yī)學、化學、視覺藝術、感覺、感情、智力、建筑、交通、印刷、農(nóng)業(yè)、航海、算術印刷、農(nóng)業(yè)、航海、算術。培根劃分知識部門的思想影響深。培根劃分知識部門的思想影響深遠。前文提到的法國大百科全書就是按照知識部門分類的。遠。前文提到的法國大百科全書就是按照知識部門分類的。法國的拉胡斯大百科全書繼承了狄德羅的傳統(tǒng)。法國的拉胡斯大百科全書繼

25、承了狄德羅的傳統(tǒng)。知識部門與學科(西方的理解) 知識部門 學科 數(shù)學 算術 幾何 代數(shù) 三角Trigonometry 統(tǒng)計概率Statistics and Probability 應用數(shù)學 計算機科學等Applications of mathematics (computer science, etc.) 知識部門知識部門BRANCH OF KNOWLEDGE學科學科ACADEMIC DISCIPLINES數(shù)學數(shù)學MATHEMATICS算術Arithmetic幾何Geometry代數(shù) Algebra三角Trigonometry統(tǒng)計 概率 Statistics and Probability 應

26、用數(shù)學Applications of mathematics 計算機科學等(computer science, etc.)知識部門與學科2知識部門知識部門 學科學科ACADEMIC DISCIPLINESBRANCH OF KNOWLEDGE自然科學 物理科學物理科學The Physical Science NATURAL SCIENCES (天文學Astronomy物理學Physics 化學Chemistry 地球科學地球科學The Earth Sciences (地質(zhì) 學Geology地理學Geography 大氣科學Atmospheric sciences ) 生物科學生物科學The B

27、iological Sciences (分子生物學Molecular biology 、 細胞生物學Cell biology 、組織生 物 學Organismic biology 、人口生 物學Population biology)) 醫(yī)學醫(yī)學Medicine知識部門與學科3知識部門 學科ACADEMIC DISCIPLINESBRANCH OF KNOWLEDGE技術科學 工程學工程學Engineering TECHNOLOGICAL SCIENCES 農(nóng)學農(nóng)學Agricultural Sciences知識部門與學科4知識部門BRANCH OF KNOWLEDGE 學科ACADEMIC DI

28、SCIPLINES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S 人類學Anthropology 社會學Sociology 經(jīng)濟學Economics 政治學Political Scienc 法學Law 心理學Psychology 語言學Linguistics知識部門與學科5知識部門 學科ACADEMIC DISCIPLINESBRANCH OF KNOWLEDGE人文學科 歷史學歷史學historyHUMANITIES 哲學與宗教學哲學與宗教學Philosophy & Religion 語言和文學語言和文學Language and Literature 視覺藝術視覺藝術Visual Arts 表演藝術

29、表演藝術Performing Arts第二章不列顛百科全書的由來和發(fā)展不列顛百科全書不列顛百科全書 不列顛百科全書俗稱大英百科全書不列顛百科全書俗稱大英百科全書(Encyclopaedia Britannican)有百科全書之王)有百科全書之王的美譽。為英語普通百科全書中歷史最長和篇的美譽。為英語普通百科全書中歷史最長和篇幅最大的百科全書。該百科于幅最大的百科全書。該百科于1768-711768-71年首次年首次發(fā)行,為三卷本。此后篇幅不斷擴大,聲望不發(fā)行,為三卷本。此后篇幅不斷擴大,聲望不斷提高。最著名的是第九版(斷提高。最著名的是第九版(1875-891875-89)有學)有學者百科之稱;

30、十一版(者百科之稱;十一版(1910-111910-11)15001500名有世名有世界聲望的學者參加撰稿?,F(xiàn)在的第十五版于界聲望的學者參加撰稿?,F(xiàn)在的第十五版于19741974年問世,年問世,19851985年改版,采用了新的結構。年改版,采用了新的結構。不列顛百科的所有權幾經(jīng)變化,不列顛百科的所有權幾經(jīng)變化,19011901年為美國年為美國出版商購得,出版商購得,2020世紀世紀4040年代以來在美國芝加哥年代以來在美國芝加哥出版。出版。第一版 又名又名文理詞典文理詞典A Dictionary of Arts and Sciences 于于17681768年在愛丁堡問世,是年在愛丁堡問世,

31、是為了滿足工業(yè)革命對知識的要求而編寫為了滿足工業(yè)革命對知識的要求而編寫的,的,17771777年經(jīng)補充修訂,以三卷本的形年經(jīng)補充修訂,以三卷本的形式出版,共式出版,共2 2,391391頁。采用長詞條與短頁。采用長詞條與短詞條相結合的編寫方針。所有詞條均由詞條相結合的編寫方針。所有詞條均由編者編寫。從第三版起,開始有各領域編者編寫。從第三版起,開始有各領域的專門人員撰寫條目。的專門人員撰寫條目。第九版 2424卷加索引,于卷加索引,于1875-18891875-1889年間逐卷出版。年間逐卷出版。被稱為被稱為“學者的百科全書學者的百科全書”scholars encyclopaedia, ,因在

32、當時的科學與宗教的辯論中采取進步和重知因在當時的科學與宗教的辯論中采取進步和重知識的態(tài)度而引起保守派的批評。撰稿者識的態(tài)度而引起保守派的批評。撰稿者1 1,100100人。人。其中有其中有7070多位美國學者和多位美國學者和6060位歐洲大陸各國學者。位歐洲大陸各國學者。采取了全新的編輯方針,要求長詞條、有深度、按采取了全新的編輯方針,要求長詞條、有深度、按照知識系統(tǒng)排列。照知識系統(tǒng)排列。19011901年起,不列顛百科全書的所年起,不列顛百科全書的所有權轉入美國出版商之手。有權轉入美國出版商之手。第十一版第十一版 1910-19111910-1911年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年由劍橋大學出版社

33、出版,2929卷,詞卷,詞條條4040,000000個,比第九版的個,比第九版的1717,000000條多出兩倍。在條多出兩倍。在編輯方針上強調(diào)知識的系統(tǒng)性,設計了由編輯方針上強調(diào)知識的系統(tǒng)性,設計了由2424個知識個知識部門組成的目次表,知識部門的順序仍按字母順序部門組成的目次表,知識部門的順序仍按字母順序排列,對前兩版的詞條作了很多修改,增加了不少排列,對前兩版的詞條作了很多修改,增加了不少新詞條和知識部門,將一些長詞條改為更專門的詞新詞條和知識部門,將一些長詞條改為更專門的詞條,又回到了長短詞條相結合的傳統(tǒng)。歷史方面的條,又回到了長短詞條相結合的傳統(tǒng)。歷史方面的詞條內(nèi)容詳盡。詞條內(nèi)容詳盡

34、。1111版反映了整個版反映了整個1919世紀和世紀和2020世紀初世紀初西方學術界的研究成果,文字講究,受到學術界和西方學術界的研究成果,文字講究,受到學術界和教育界的普遍重視。教育界的普遍重視。第十四版第十四版 1926-19291929年間完成,共年間完成,共2424卷,包括地圖卷,包括地圖和索引。大量刪除和索引。大量刪除1111版的冗長文字和詳盡的版的冗長文字和詳盡的敘述部分。增加了很多科學方面的條目,多敘述部分。增加了很多科學方面的條目,多采取了短詞條的形式,來自西方國家的采取了短詞條的形式,來自西方國家的3 3,500500人參加編寫。制定了人參加編寫。制定了“連續(xù)性修訂連續(xù)性修訂

35、”的的方針。詞條定期由有關專家審閱,如需修訂,方針。詞條定期由有關專家審閱,如需修訂,則寫出咨詢報告。則寫出咨詢報告。19381938年開始出版不列顛百年開始出版不列顛百科全書年鑒??迫珪觇b。第十五版:第十五版:百科全書史上的一場革命百科全書史上的一場革命 百科全書在詞條撰寫和編輯過程中一直存在著在內(nèi)百科全書在詞條撰寫和編輯過程中一直存在著在內(nèi)容上重教育還是重知識查詢,在體例上按字順還是按知容上重教育還是重知識查詢,在體例上按字順還是按知識系統(tǒng)和以長詞條為主還是以短詞條為主的爭議。識系統(tǒng)和以長詞條為主還是以短詞條為主的爭議。 被稱為百科全書史上的一場革命的第十五版,盡其被稱為百科全書史上的一

36、場革命的第十五版,盡其全力設法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全書分為三個組成部分:全力設法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全書分為三個組成部分:知識大綱知識大綱( (PropPropdiadia, or , or Outline of Knowledge; Outline of Knowledge; 知知識淺層(識淺層(MicropMicropdia dia )參考和索引參考和索引or or Ready Ready Reference and IndexReference and Index; ; 和知識深意和知識深意MacropMacropdiadia, or , or Knowledge in DepthKno

37、wledge in Depth) )這代表了為設計一個對知識整體這代表了為設計一個對知識整體結構作全面理解和形成一個學習環(huán)所作的努力。在這個結構作全面理解和形成一個學習環(huán)所作的努力。在這個學習環(huán)中,既有百科全書的短信息詞條作為知識點和檢學習環(huán)中,既有百科全書的短信息詞條作為知識點和檢索點,又有長詞條用以詳細介紹某一個知識領域和一般索點,又有長詞條用以詳細介紹某一個知識領域和一般問題,他們之間是彼此互相關聯(lián)的。知識大綱則可以幫問題,他們之間是彼此互相關聯(lián)的。知識大綱則可以幫助讀者重新組合被字母順序排列打散了的資料。助讀者重新組合被字母順序排列打散了的資料。1985年的修訂 全書每年修訂一次的傳統(tǒng)

38、得到保持。全書每年修訂一次的傳統(tǒng)得到保持。19851985年版作了一次大年版作了一次大修改。知識深意部分進行了改編。數(shù)百篇文章進行了合并修改。知識深意部分進行了改編。數(shù)百篇文章進行了合并和重新組合。索引的功能從知識淺層中分離出來,編為兩和重新組合。索引的功能從知識淺層中分離出來,編為兩卷索引,共卷索引,共3232卷。卷。 對知識淺層和知識大綱進行了重新設計、改組和修訂。全對知識淺層和知識大綱進行了重新設計、改組和修訂。全書從原來的書從原來的2929卷擴大為卷擴大為3232卷。卷。19991999年公司又對百科全書的年公司又對百科全書的數(shù)據(jù)庫進行了大量修改。數(shù)據(jù)庫進行了大量修改。 2020世紀世

39、紀9090年代初,不列顛百科開始發(fā)行光盤版(包括電子年代初,不列顛百科開始發(fā)行光盤版(包括電子索引、全文和字典、索引、全文和字典、1 1張盤)。張盤)。19951995年發(fā)行兩張光盤(有插年發(fā)行兩張光盤(有插圖和照片、動畫),圖和照片、動畫),19971997年增加了錄音、錄象和動畫。年增加了錄音、錄象和動畫。DVDDVD版版19991999年問世。年問世。知識大綱知識大綱 (Outline of Knowledge) 由部分(由部分(PartPart)、章)、章(Division)(Division)、節(jié)、節(jié)(Section)(Section)組組成,是為了為編寫百科全書和幫助讀者把握知識體

40、系成,是為了為編寫百科全書和幫助讀者把握知識體系而撰寫的。為了避免武斷地構架知識體系,編者將人而撰寫的。為了避免武斷地構架知識體系,編者將人類知識部門的關系理解為一個知識圈(類知識部門的關系理解為一個知識圈(circle of circle of learninglearning), ,沒有開始、中間和結束的區(qū)分。認識客觀沒有開始、中間和結束的區(qū)分。認識客觀世界,可以從任何一個部分開始。也可以任何一個部世界,可以從任何一個部分開始。也可以任何一個部分為中心。讀者可以查閱某一或某些個部分,某一章分為中心。讀者可以查閱某一或某些個部分,某一章或某些章和某一或某些節(jié)的全部內(nèi)容。每一部分都有或某些章和

41、某一或某些節(jié)的全部內(nèi)容。每一部分都有導論,概述這個部門知識的特點。每一章都有標題,導論,概述這個部門知識的特點。每一章都有標題,說明該章的主要內(nèi)容。每個部分的大綱后附有該部分說明該章的主要內(nèi)容。每個部分的大綱后附有該部分在知識深意和知識淺層中的主要詞條,便于與索引在知識深意和知識淺層中的主要詞條,便于與索引(兩卷)聯(lián)合使用,以便準確地找到某一詞條和主題(兩卷)聯(lián)合使用,以便準確地找到某一詞條和主題在百科全書中的位置(卷、頁、頁中的位置:用在百科全書中的位置(卷、頁、頁中的位置:用a,b,c,d a,b,c,d 區(qū)分)。區(qū)分)。知識大綱 Outline of Knowledge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42、物質(zhì)和能量物質(zhì)和能量 Matter and energy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地球地球 The Earth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地球上的生命地球上的生命 Life on Earth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人類生命人類生命 Human Life第五部分第五部分 人類社會人類社會 Human Society第六部分第六部分 藝術藝術 ArtArt第七部分第七部分 技術技術 Technology第八部分第八部分 宗教宗教 Religion第九部分第九部分 人類歷史人類歷史 The History of Mankind第十部分第十部分 知識分支知識分支 The Branches of Knowledge圖解 十十

43、 一一 二二 三三 四四 五五 六六 七七 八八 九九第一部分 物質(zhì)和能量111-133,導論導論 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化學家的宇宙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化學家的宇宙 by Nigel Calder第一章第一章 原子:原子核和基本粒子原子:原子核和基本粒子( (Atoms:atomic nuclei and elementary particles) 111-112第二章第二章 能量,放射和物質(zhì)的狀態(tài)與轉化能量,放射和物質(zhì)的狀態(tài)與轉化( (The Energy, radiation, and the states and transformatio of matter ) ) 121-128第三

44、章第三章 宇宙:宇宙: 銀河、恒星和太陽系銀河、恒星和太陽系( (The Universe:galaxies, stars, the solar system) 131-133第一部分的說明第一部分的說明物理學、化學、天文學本身的性質(zhì)、范圍、方法和相互關系物理學、化學、天文學本身的性質(zhì)、范圍、方法和相互關系是歷史和分析研究的對象。第十部分知識分支是關于這些是歷史和分析研究的對象。第十部分知識分支是關于這些問題的研究。第十部分的問題的研究。第十部分的10/3210/32節(jié),處理物理學、化學、節(jié),處理物理學、化學、和天文學的歷史、性質(zhì)和范圍,他們的主要問題和相互關和天文學的歷史、性質(zhì)和范圍,他們的

45、主要問題和相互關系。系。觀察、實驗工具的設計和操作對于物質(zhì)科學的發(fā)展是重要的。觀察、實驗工具的設計和操作對于物質(zhì)科學的發(fā)展是重要的??茖W工具是在第七部分技術科學工具是在第七部分技術723723節(jié)敘述。節(jié)敘述。由于數(shù)學的若干內(nèi)容應用于觀察和實驗,而且來自和應用于由于數(shù)學的若干內(nèi)容應用于觀察和實驗,而且來自和應用于物理學理論,在第十部分第二章說明。物理學理論,在第十部分第二章說明。物理、化學和天文學這三門日益相互補充的物質(zhì)科學儲存了物理、化學和天文學這三門日益相互補充的物質(zhì)科學儲存了關于各個領域關于物質(zhì)的知識和有組織的理論,從亞原子關于各個領域關于物質(zhì)的知識和有組織的理論,從亞原子的顆粒到宇宙,關

46、于所有物質(zhì)的狀態(tài),所有形式的能量以的顆粒到宇宙,關于所有物質(zhì)的狀態(tài),所有形式的能量以及物質(zhì)和能量的關系。及物質(zhì)和能量的關系。 第一、二、三章目錄第一、二、三章目錄第一部分細目第一部分細目第一章第一章 原子:原子核和基本粒子原子:原子核和基本粒子 111111節(jié)節(jié) 原子的結構和性質(zhì)原子的結構和性質(zhì) 112112節(jié)節(jié) 原子核與基本粒子原子核與基本粒子 111111節(jié)節(jié) 原子的結構和性質(zhì)原子的結構和性質(zhì) A A 原子的物質(zhì)性質(zhì)原子的物質(zhì)性質(zhì) 1 1) 原子由環(huán)繞原子核的電子組成,電子的排列和行原子由環(huán)繞原子核的電子組成,電子的排列和行為決定了原子的互動關系;為決定了原子的互動關系; 2 2)早期關于

47、原子物質(zhì)性質(zhì)的哲學猜想)早期關于原子物質(zhì)性質(zhì)的哲學猜想 3 3)原子存在及其性質(zhì)的科學證據(jù))原子存在及其性質(zhì)的科學證據(jù) a) a) 在化學中的發(fā)展在化學中的發(fā)展 b) b) 分光鏡的發(fā)展和原子光譜的發(fā)現(xiàn)分光鏡的發(fā)展和原子光譜的發(fā)現(xiàn) 每章后附建議閱讀的百科詞條(可結合索引使用)每章后附建議閱讀的百科詞條(可結合索引使用)第二部分 地球 211-243導論:地球自身導論:地球自身( (The great globe itselfThe great globe itself) ) 第一章第一章 地球的性質(zhì)、結構、和組成地球的性質(zhì)、結構、和組成( (The Earths properties, str

48、ucture, and composition)211-214, ,第二章第二章 地球的演化,大氣層和水界地球的演化,大氣層和水界( (The earths envelope: its atmosphere and hydrosphere)221-224-224第三章第三章 地球的表面特征地球的表面特征( (The Earths surface feature)231-232第四章第四章 地球的歷史地球的歷史( (The Earths History)241-243 第三部分 地球上的生命Life on Earth 311-355導論:導論: 生命之謎生命之謎 The Mysteries of

49、 life第一章第一章 生命物的性質(zhì)和多樣性生命物的性質(zhì)和多樣性The Nature and diversity of living things 311-313第二章第二章 生命過程的分子基礎生命過程的分子基礎 The molecular basis of vital process 321-323第三章第三章 有機體的結構和功能有機體的結構和功能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organisms331-339第四章第四章 有機體的行為反應有機體的行為反應Behavior response of organism341-343第五章第五章 生物圈:生命物的世界生物

50、圈:生命物的世界 The biosphere:the world of living things 351-355第四部分 人類生活Human life 411-452導論:宇宙孤兒導論:宇宙孤兒The cosmic orphan 第一章第一章 人類生命在地球上的發(fā)展階段人類生命在地球上的發(fā)展階段Sta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life 411-412第二章第二章 人類有機體:健康和疾病人類有機體:健康和疾病 Human Organism: Health and diseases 421-424第三章第三章 人類行為和經(jīng)驗人類行為和經(jīng)驗Human beha

51、viour and experience 431-436第五部分 人類社會Human society 511-563導論導論 人人社會動物社會動物Man the social animal第一章第一章 社會群體:民族與文化社會群體:民族與文化 Social group: Peoples and Cultures 511-514(增:增: 通訊和語言通訊和語言Communication and language )第二章第二章 社會組織和書會變遷社會組織和書會變遷Social organization and social change 521-524第三章第三章 財富的生產(chǎn)、分配和利用財富的生

52、產(chǎn)、分配和利用The production,distribution,and utilization of wealth 531-536第四章第四章 政治和政府政治和政府 Politics and government 541-544第五章第五章 法律法律 Law 551-553第六章第六章 教育教育 Education 561-562第六部分 藝術Art 611-629導論導論 藝術世界藝術世界The world of art第一章第一章 藝術一般藝術一般 Art in general 611-613第二章第二章 特種藝術特種藝術Particular arts(文學(文學literature

53、、戲劇戲劇Theatre、電影、電影The motion picture、音樂、音樂Music、舞蹈舞蹈Dance、建筑、建筑、Architecture園林、景觀設園林、景觀設計與城市設計計與城市設計, ,garden,and landscape designing and urban design、雕塑、雕塑Sculpture、繪畫、繪畫painting、裝飾、裝飾藝術和功能設計藝術和功能設計Arts of decoration and functional design)621-629第七部分 技術Technology 711-738導論:如何作和為何作導論:如何作和為何作Knowing

54、how and knowing why第一章第一章 技術的性質(zhì)和發(fā)展技術的性質(zhì)和發(fā)展Technology:its scope and history711-712第二章第二章 技術因素技術因素Elements of technology 721-725第三章第三章 技術的主要領域技術的主要領域Major fields of technology(農(nóng)(農(nóng)業(yè)和食物生產(chǎn)業(yè)和食物生產(chǎn)Agriculture and food production、主要工業(yè)、主要工業(yè)技術技術Technology of major industries、建筑工程技術、建筑工程技術Construction technolog

55、y、交通運輸技術、交通運輸技術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信息處理和通訊系統(tǒng)技術信息處理和通訊系統(tǒng)技術Technology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of communication system、軍事技、軍事技術術Military technology 、城市社區(qū)技術、城市社區(qū)技術Technology of urban community、地球和空間探索技術、地球和空間探索技術Technology of Earth and space exploration)731-738第八部分 宗教 Religons 811-829導論:作為象征

56、主義的宗教導論:作為象征主義的宗教 Introduction.Religion as symbolism 第一章第一章 宗教一般宗教一般Religion in general 811-812第二章第二章 特定宗教特定宗教The particular religions(史前和原始宗(史前和原始宗教教Prehistoric religion and primitive religion、古代民族的宗教、古代民族的宗教Religions of ancient peoples、印度教和印度其他宗教、印度教和印度其他宗教Hinduism and other religions of India、佛教、

57、佛教Buddhism、東亞土、東亞土著宗教中國、日本、朝鮮宗教著宗教中國、日本、朝鮮宗教Indigenous religions of East Asia:religions of China,Japan, Korea:、猶太教、猶太教Judaism、基督、基督教教Christianity、伊斯蘭、伊斯蘭Islam、現(xiàn)代世界的其他宗教和、現(xiàn)代世界的其他宗教和宗教運動宗教運動Other religions and religious movements in the modern world)821-829第九部分 人類的歷史The history of mankind 911-978導論:讀史

58、要點和樂趣導論:讀史要點和樂趣Introduction: The point and pleasure of reading history第一章第一章 古代西南亞、北非和歐洲的人民和文明古代西南亞、北非和歐洲的人民和文明Peoples and civilization of ancient Southwest Asia 911-912第二章第二章 中世紀歐洲、北非、西南亞的人民和文明中世紀歐洲、北非、西南亞的人民和文明Peoples and civilization of medieval European , North Africa, and Southwest Asia 921-924

59、第三章第三章 東亞人民與傳統(tǒng)文明東亞人民與傳統(tǒng)文明 People and traditional civilization of East 931-937第四章第四章 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民與文明至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民與文明至1885 1885 Peoples and civilizations of sub-Saharan Africa to 1885 941-945第五章第五章 前哥倫布時期美洲人民與文明前哥倫布時期美洲人民與文明Peoples and civilization of pre-Columbian American 951-952第六章第六章 現(xiàn)代世界至現(xiàn)代世界至1920 1920

60、 The modern world to 1920 961-96/11第七章第七章 19201920年以來的世界年以來的世界The world since 1920 971-978第十部分 知識分支10/11-10/61 導論:知識成為自我意識導論:知識成為自我意識 Introduction: Knowledge become conscious第一章第一章 邏輯邏輯 Logic 10/11-10/12第二章第二章 數(shù)學數(shù)學 Mathematics 10/21-10/23第三章第三章 科學科學ScienceScience(科學哲學史(科學哲學史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61、 science、物質(zhì)科學物質(zhì)科學Physical science、地球科學、地球科學The earth science、生物科學、生物科學The biological science、醫(yī)學及附屬學科、醫(yī)學及附屬學科Medicine science and affiliated disciplines、社會科學和心理學、社會科學和心理學The social science and psychology、技術科學技術科學The technological science)10/31-10/37第四章第四章 歷史與人文學科歷史與人文學科History and the humanities(歷史編纂

62、學(歷史編纂學與歷史研究與歷史研究Historiography and the study of history、人文學科與、人文學科與人文學研究人文學研究The humanities and humanitistic scholarship )10/41-10/42第五章第五章 哲學哲學Philosophy(哲學的性質(zhì)與學科(哲學的性質(zhì)與學科The nature and divisions of philosophy 、哲學史、哲學史History of philosophy 、哲學學派、哲學學派與學說與學說Philosophical school and doctrines)10/51-1

63、0/53第六章第六章 知識的保存知識的保存 Preservation of Knowledge 10/61網(wǎng)絡版 從從2020世紀世紀9090年代初開始,在總編輯羅伯特年代初開始,在總編輯羅伯特 麥克亨利的指導下,開發(fā)了不列顛百科的網(wǎng)麥克亨利的指導下,開發(fā)了不列顛百科的網(wǎng)絡版。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提供電子參考咨詢服務,絡版。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提供電子參考咨詢服務,19941994年問世(網(wǎng)址為年問世(網(wǎng)址為http:/ )。五年后公司開發(fā)了五年后公司開發(fā)了B 網(wǎng)站,包網(wǎng)站,包括互聯(lián)網(wǎng)搜索引擎,主題檢索、當前事件和括互聯(lián)網(wǎng)搜索引擎,主題檢索、當前事件和百科全書全文。在線不列顛百科的主要用戶百科全書全文。在線不列顛

64、百科的主要用戶是教育機構。是教育機構。第三章在線不列顛百科的結構和特點印刷版與在線版比較印刷版印刷版 全文共全文共3232卷,外加卷,外加20032003年年鑒。年年鑒。在線版包括:印刷版在線版包括:印刷版3232卷的全部內(nèi)容,卷的全部內(nèi)容,7373,000000個詞條(個詞條(=73=73,000000篇篇文章),其中文章),其中8 8,000000條系印刷版所無。可集合檢索條系印刷版所無??杉蠙z索123123,000000個詞條;個詞條;來自年鑒的詞條來自年鑒的詞條7 7,900900條,來自不列顛學生和簡明百科全書的詞條條,來自不列顛學生和簡明百科全書的詞條4 4,200200條;條;

65、馬利安馬利安- -韋伯斯特大學詞典和詞庫(韋伯斯特大學詞典和詞庫(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200,000個詞目;個詞目;世界地圖(世界地圖(Extensive World Atlas) 包括包括215215個國家的地圖、國旗、統(tǒng)個國家的地圖、國旗、統(tǒng)計數(shù)字;計數(shù)字;與經(jīng)過不列顛百科全書編輯選擇與該書內(nèi)容相關與經(jīng)過不列顛百科全書編輯選擇與該書內(nèi)容相關200200,000000個網(wǎng)址相連個網(wǎng)址相連接;接;全書有全書有2727,000000個插圖、地圖和圖表;個插圖、地圖和圖表;可點擊從熱帶雨林到政治學的音響、動畫和視頻資料;可點擊從熱帶雨林到政

66、治學的音響、動畫和視頻資料;此外還有公眾感興趣的課題如婦女史、恐龍、莎士比亞,許多專題都此外還有公眾感興趣的課題如婦女史、恐龍、莎士比亞,許多專題都有學習指南和教師指南。有學習指南和教師指南。 在線不列顛百科全書版面構成在線版包含的工具書和資料1)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2) Britannica Student Encyclopedia3) Britannica Internet Guide4) Journals and Magazines5) Video & Media6)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and Thesaurus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適合高中和高中以上水平的讀者閱讀。適合高中和高中以上水平的讀者閱讀。共編入了共編入了7373,000000篇文章,是世界上最完篇文章,是世界上最完整的信息資源。每一個主題都有長文和整的信息資源。每一個主題都有長文和短文搭配組成,長文篇幅與一本書相當。短文搭配組成,長文篇幅與一本書相當。每次點擊每次點擊go, go, 對全書進行檢索。對全書進行檢索。Brita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