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2課 原始農耕生活 練習

上傳人:zhan****gclb 文檔編號:88000106 上傳時間:2022-05-10 格式:DOCX 頁數:7 大?。?22.08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2課 原始農耕生活 練習_第1頁
第1頁 / 共7頁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2課 原始農耕生活 練習_第2頁
第2頁 / 共7頁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2課 原始農耕生活 練習_第3頁
第3頁 / 共7頁

本資源只提供3頁預覽,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積分

下載資源

資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2課 原始農耕生活 練習》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2課 原始農耕生活 練習(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一單元 第2課 原始農耕生活 練習 一、選擇題 1.西安市東部有目前中國境內發(fā)現的最大的新石器時代遺址,距今約6000年。這一遺址是( ) A.河姆渡遺址 B.半坡遺址 C.二里頭遺址 D.安陽殷墟 2.熱播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中說道:“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知道一個概念,北方人喜歡吃面食,南方人則離不開米飯,因此出現了中國獨特的‘南米北面’的主食格局?!蹦阒滥戏饺四艹陨厦罪埮c下列哪一遠古居民有關( ) A.元謀人 B.北京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3.許倬云在《萬古江河》中提到:現在常說的“新石器”與“舊石器”時代,

2、以人類生產食物來維持生計的方式為分界線。從舊石器時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時代生產食物。許倬云認為劃分新、舊石器時代的分界線是( ) A.天然火的運用 B.打制石器的使用 C.群居生活出現 D.原始農業(yè)的興起 4.“紅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紅山居民主要從事農業(yè)生產,飼養(yǎng)豬、牛、羊等家畜,使用磨制石器,陶器以“之”字形紋和彩陶為特色,房屋為方形半地穴式。下列與“紅山文化”相類似的農耕文明代表是( ) A.元謀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5.2019年7月,中國良渚古城遺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所代表的良渚文化具有“稻作、禮玉、黑陶”等特征。與

3、良渚文化特征類似的文化遺址是( ) A.半坡遺址 B.河姆渡遺址 C.紅山遺址 D.大汶口遺址 6.比較異同找共性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以下是某同學對半坡人和河姆渡人原始農耕生活共性特征的總結描述,其中準確的是( ) A.都使用打制石器 B.都住在干欄式房屋 C.都會種植農作物 D.都生活在長江流域 7.生活中常見的農作物有些是從國外引進的,有些是土生土長的,下列農作物不是從國外引進的是( ) A.水稻 B.花生 C.玉米 D.向日葵 8.半坡人主要種植的農作物是( ) A.小麥 B.水稻 C.玉米 D.粟 9.目前人們了解河姆渡人

4、生活狀況的科學依據是( ) A.神話傳說 B.影視作品 C.考古發(fā)現 D.學者推斷 10.《韓非子,五蠹》載有“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故有圣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曰’有巢氏'”可見,原始聚落古人在建造房屋時,考慮的主要因素是( ) A.健康舒適 B.保存食物 C.人身安全 D.堅固耐用 11.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遺址都在大河流域,因為( ) A.適宜航行、交通便利 B.河流湍急、地勢險要,戰(zhàn)略地位重要 C.環(huán)境優(yōu)美、風景秀麗 D.水源豐富、土地肥沃,適宜農業(yè)生產 二、判斷題 12.位于黃河流域的河姆渡居民是南

5、方原始農耕文化的代表。( ) 13.農作物種植、家畜飼養(yǎng)的出現以及聚落、城市的出現,是原始農業(yè)興起和發(fā)展的重要標志。( ) 14.在河姆渡遺址中有我國最早的木構建筑房屋半地穴式圓形房屋,同時還有迄今發(fā)現年代最早的木結構水井。( ) 三、綜合題 1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農業(yè)生產 (一)在晉東南一帶,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金珠子,金珠王,金珠不換沁州黃。”晉東南地區(qū)的沁縣古為沁州,沁州黃是這一帶出產的一種小米,顆粒小,金黃色,被當地人稱為“金珠子”。 (二)水稻作為全球主要的農作物,在世界上120個國家和地區(qū)廣泛栽培種植。目前,全世界有一半

6、以上的人口以稻米為主食。 材料二 房屋建筑,如下圖: (1)根據材料一,說出粟、水稻這兩種農作物分別是哪些原始居民種植的。 (2)材料二中圖1、2所示建筑樣式的名稱是什么?它們分別是哪一地區(qū)的建筑樣式? (3)農業(yè)生產和房屋建筑的發(fā)展對人類文明的發(fā)展有何影響? (4)綜合以上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說出我國原始農業(yè)興起和發(fā)展的標志是什么? 16.觀察下列圖片,回答相關問題 請回答: (1)圖一是哪一處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這種房屋被稱為什么樣式?圖二又是哪一處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這種房屋被稱為什么樣式?這兩種房屋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2)假如你有幸到圖一這個原始部落去作客,

7、請你設想一下主人會用什么飯菜招待你? (3)結合所學知識,論述一下人類從居住洞穴到蓋房定居說明了什么問題? 17.農耕文明體現了我國人類歷史發(fā)展的重大進步。結合下列材料進行探究。 材料一 材料二 第一組半地穴式圓形房屋復原圖和人面魚紋彩陶盆 第二組干欄式建筑復原圖和豬紋陶缽 (1)請寫出材料一A、B兩處原始農耕居民遺址的名稱。 (2)請結合材料二兩組圖片和所學知識,比較A、B兩處原始農耕居民的生產生活有何異同? (3)原始農業(yè)的興起對人類文明的發(fā)展至關重要。請說說我國原始農業(yè)的興起和發(fā)展有何重大意義? 答案 1.B 2.D 3.

8、D 4.C 5.B 6.C 7.A 8.D 9.C 10.C 11.D 12.錯誤 13.錯誤 14.錯誤 15.(1)粟:半坡原始居民;水稻:河姆渡原始居民。 (2)圖1:干欄式建筑;長江流域。圖2:半地穴式圓形房屋;黃河流域。 (3)使人類進入農耕文明時代,過上定居生活。 (4)農作物種植、家畜飼養(yǎng)的出現以及聚落和磨制工具的發(fā)展。 16.(1)河姆渡原始居民;干欄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氣候環(huán)境不同。 (2)稻米 (3)人類社會的進步,生產力的提高,原始居民過上以農耕為主的定居生活。 17.(1)A:半坡原始居民;B:河姆渡原始居民 (2)相同點:都從事農業(yè)生產,都飼養(yǎng)家畜;都會建筑房屋,過著定居生活;都使用磨制石器;都會制造陶器。 不同點:河姆渡處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一個在長江流域,一個在黃河流域;兩者的房屋建筑樣式不同,河姆渡人是干欄式房屋,半坡居民是半地穴式房屋; 種植的主要作物不同,一個是水稻,一個是粟;河姆渡人會挖井,半坡人會使用弓箭;他們制 造的陶器藝術風格也不同。 (3)原始農業(yè)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1 / 7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